中國特色聚集:從露宿立交橋到癌症旅館

2020-12-20 網易新聞

北京南站的幸福「上訪村」

南站幸福路的上訪者

儘管依法治國已經成為人們耳熟能詳的一句政治口號,然而在這片被「人治」思想深遠影響的國土上,普通民眾在受到冤屈之時,依然試圖通過信訪這種方式來藉助上層「青天」的力量,限制基層政府的掠奪行動。於是 ,聚集了各大國家機關的京畿之地就成了訪民「告御狀」的首選。

北京南站附近有一條東西總長約1.1公裡的道路,被命名為「南站幸福路」。然而,這條路上隨處可見的面孔上常常帶著特有的哀怨愁苦,與路名極不相稱。這些男女老幼隨身攜帶著厚厚的反映各種問題的材料,從中國各地的大小鄉村、城鎮來到北京,終點就是幸福路東北角的國家信訪局。他們被人們稱為訪民,或者「來京反映問題的群眾」。

圍繞這些訪民,甚至形成了五臟俱全的上訪服務產業鏈。在街邊小攤,穿著印有大大的「冤」字衣服的上訪者邊上訪邊做起了生意,售賣著近二十餘種印刷著黨和中央各主要領導人名字、地址與郵政編碼的牛皮紙信封。除此之外,承諾兩天之內點擊量過萬的網絡推手、為上訪者提供廉價盒飯、住宿的小廣告,更是隨處可見。

依仗著團結產生的力量,這裡的訪民稱連地方上來的截訪人員也不敢到這裡把人帶走。[詳細]

來源:北京青年報等

鄭州立交橋下的農民工

劉紅衛事件後鄭州政府在立交橋下設立防護欄防止農民工露宿

2012年12月,一位名叫劉紅衛的農民工登上各大媒體的頭條。此前,他在鄭州市中州大道鄭汴路立交橋下躺了20多天後死亡。

由於城鄉經濟發展的不平衡以及中國特有城鄉二元體制的影響,大批農民工為求生存前往城市打工。在鄭州,由於難以找到專門的零工勞務市場和零工信息中介平臺,這些農民工往往聚集在立交橋下,等待用人單位的招攬。

在劉紅衛事件曝光之後,不少鄭州市民為橋下的農民工送來棉衣棉被。然而,面對採訪,獲得捐助的農民工在表達感激之餘,透露出內心最真實的想法:「冷點不算啥,我們最需要的是有活兒幹、能掙錢。」

事實上,當地政府在劉紅衛事件之後很快建立了安置點意圖平息事態,同時,在立交橋下設置了防護欄防止農民工露宿。但是兩年後,媒體曝出此前興建的安置點已被拆除,於是《鄭州農民工雨夜露宿高架橋下》的新聞再次登上媒體頭條。[詳細]

來源:中國青年報、人民網,大河網等

高校周邊的陪讀村

許多村民願意把房子租給陪讀家長

富有爭議的中國家長一向在教育領域保持著相當高的曝光度,在中國特色的聚集上,亦能看見他們的身影。

北京市海澱區聚集了清華、北大、人大、北航等諸多高校,數量之多,名氣之大,部分省份集全省之力亦難與其比肩。於是,不少外地考生十年寒窗,只為來到海澱讀書。

在海澱區的巴溝村,不少進京讀書的外地學生家長不約而同的來到這裡,既不為工作,也不為旅遊,他們的目的只有一個——陪孩子讀書。

家長們來自全國各地,但陪讀的理由基本相同。「兒子考上大學,連衣服都不會洗」「女兒不習慣住宿舍,不是生病就是和舍友鬧彆扭」。說是陪讀,但事實上,這些家長能為孩子們做的事情除了洗衣服、做飯之外就是一些日常的生活瑣事,真正在功課方面可以幫助孩子們的很少。

來源:千龍網等

相關焦點

  • 探訪河南癌症旅館:住客見有生人趕緊拉嚴窗簾
    昨天,記者的微信朋友圈被一條信息多次刷屏:中國癌症病人擁向大城市,催生「癌症旅館」。消息來源於德國之聲電臺網。昨日,記者在鄭州打探到,河南也有「癌症旅館」。到底哪些原因催生「癌症旅館」?  【打探】河南也有「癌症旅館」  德國之聲電臺網的報導稱,隨著中國癌症患者人數的上漲,擁向大城市如北京、上海等地求醫的外地患者不斷增加。治療癌症的權威醫院附近住宅區出現了「癌症旅館」,大多租客均為病人及家屬。  這樣的旅館河南有嗎?
  • 能省一元是一元,多活一天是一天——京滬「癌症旅館」見聞
    新華社發布客戶端北京2月3日專電(記者仇逸 李亞紅)每天,在北京、上海的知名腫瘤醫院,都有不少背著重重行囊的癌症患者和家屬衝著優質的醫療資源蜂擁而來。被病痛和焦慮折磨的群體中,有許多人出於經濟貧困、療程漫長等種種原因,只能選擇蝸居在醫院周邊居民住宅中一個個被分割出來的狹小空間內……這些聚集著癌症患者的簡易民居,被人們稱為「癌症旅館」。
  • 上海醫院附近旅館價太高 為子女求醫者露宿草坪
    每天晚上我先到醫院的衛生間裡擦洗擦洗,再來這裡過夜。」趙師傅低下頭,輕聲說著,「沒辦法,孩子看病需要很多錢,每一分錢都要省著花。」不過,趙師傅因為已在草坪露宿了十幾天,這兩天身體也出現了狀況,又是拉肚子,又是頭疼。「不礙事,不礙事。」趙師傅搖了搖手,「大人好對付,去藥房買點藥就好了」。  李大伯說起夜宿草坪,臉上還留著驚慌。
  • 鏡頭記錄中國的女性苦行僧生活 行腳乞食露宿野外
    鏡頭記錄中國的女性苦行僧生活 行腳乞食露宿野外 (1/9) "← →"翻頁
  • 北京「癌症旅館」的生意:患者蝸居著等待醫院床位,艱難求生
    生病的一年多裡,他很少和家人說話,也不喜歡和旅館裡的其他人交流。2015年9月末,59歲的胡強被診斷出患有淋巴癌,河北承德老家縣裡的醫院治不了,女兒胡梅帶著他到北京看病。「這邊的醫院才有法兒。」他看上去很疲累,吐出的每個字都伴隨著沉重的呼吸聲。北京聚集了全國的優質醫療資源。
  • 鄭州現「癌症旅館」 一屋隔成多間一晚最便宜20元
    編者按以鄭州市緯五路東明路口為中心,聚集了河南省人民醫院、河南省腫瘤醫院和河南省胸科醫院三家大型醫院,周邊交通便利,人流如潮。隱藏在樓宇中的家庭旅館、城中村裡行將廢棄的高樓,有人稱之為「癌症旅館」、「癌症樓」。
  • 香港特區政府修例 針對性限制旅館內聚集活動
    本文轉自【中國新聞網】;中新社香港11月18日電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持續,令不少港人無法出遊而選擇在旅館度假,早前亦暴發與此類活動相關的感染群組。香港特區政府18日宣布,修例針對性地限制旅館內聚集活動。
  • 香港特區政府修例,針對性限制旅館內聚集活動
    新冠肺炎疫情在全球範圍內持續,令不少港人無法出遊而選擇在旅館度假,早前亦暴發與此類活動相關的感染群組。香港特區政府18日宣布,修例針對性地限制旅館內聚集活動。中新社記者 李志華 攝特區政府18日刊登憲報,修訂《預防及控制疾病(規定及指示)(業務及處所)規例》(第599F章)及《預防及控制疾病(禁止群組聚集)規例》(第599G章)。有關修訂將提供法律框架,以便稍後推出相關措施,限制旅館內的群組聚集及加強旅館內的防控感染措施,同時加強第599F章及第599G章的執法效力。有關的法例修訂將於11月20日生效。
  • 一男子出租帳篷給遊客在鼓浪嶼沙灘上露宿被處理...
    ▼▼▼思明警方在鼓浪嶼查處一起違法出租帳篷、無證經營旅館的案件7月27日22時40分,鼓浪嶼派出所夜間巡邏隊在鼓浪嶼大德記浴場沙灘發現有十多名遊客在此處搭帳篷露宿,一名自稱是帳篷出租者的男子在現場看守。
  • 世界最複雜立交橋建成通車!盤點中國立交橋的發展史
    其中有許多立交橋氣勢雄偉、線路複雜,在世界都具有一定的知名度。今天,超級建築給大家介紹一座剛剛建成通車的立交橋,被網友稱為世界最複雜的立交橋,連導航儀都激動地暈了菜。然後,再說說中國立交橋的發展史。本文部分圖片素材來自網絡,版權屬原作者並表示感謝。下面,就讓我們看看這座立交橋有多複雜吧。上面圖片中的立交橋是5月29日剛剛完工的重慶黃桷灣立交橋。
  • 中國大醫院附近旅館成"病房" 外媒:反映健康危機
    內地媒體早前暗訪西安市內已變「住院部」的旅館,發現陝西省人民醫院對面的華豪麗晶社區樓下,有不少婦女拿著旅館卡片攬客,記者假裝病人親友欲租房,併到其中一家日租60元(人民幣,下同)的旅館了解,發現該處環境差劣,房內充斥奇怪氣味,被子上的棉花結成一團,且多番查看下,都未有發現旅館營業執照。
  • 你所不知道的中國最早的城市立交橋——八字橋
    八字橋 立交橋中國最早的城市立交橋杭州的八字橋如今只剩下了一個地名,紹興的八字橋卻依然完好。地處三街三河四路的交叉點,橋呈東西向,橋體為石壁石式石橋梁, 三向四面落坡, 其中二落坡下再設了兩橋洞,解決了交通問題, 被稱為古代的立交橋。 橋下石壁轉角處被縴繩磨出的痕跡,至今仍歷歷在目,可以想見當年舟楫之感。
  • 澳洲「恐怖旅館」4年多發生252起案件,現以1200萬澳元天價售出,就這樣的旅館也能成為買家眼中的香餑餑?!
    曾經住過這裡的顧客回憶:這個旅館會讓人陷入不幸,很多人會在裡面呆一天去騷擾來往的行人,所以周圍很多人都避之不及。」Gatwick旅館在當地臭名遠揚是一家名副其實的「恐怖旅館」這裡居住著無家可歸者2010年一名旅館住客喝了14升酒後在房間外襲擊另一名旅館住客被襲擊者頭部遭到20次踩踏
  • 大陸背包客十一長假遊臺灣 膠囊旅館擠爆(圖)
    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新網9月30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大陸十一長假明天(10月1日)開跑,大陸背包客提前抵達臺灣,每晚「千元有找」的膠囊旅館成為搶手貨。由於背包客早在7月開始訂房,8月底已是一房難求,不少以為便宜旅館好找的大陸背包客,在臺首晚就先吃到閉門羹。
  • 認識露宿
    封面圖片:以為登山者直接露宿在一個營地,圖片來自:alpinerecreation.com雪線商城裡有一款墨鏡叫做極限露營,其本來的名字是Bivouak,直接理解就是露宿,也是我們今天的話題。在山區過夜,除了使用帳篷外,露宿(Bivouac)也是一種經常發生的方式。露宿指的是直接使用睡墊過夜,或者是直接裹著睡袋躺下,也或者是使用吊帳,露營袋等設備過夜,Bivouac這個詞來源於法語,指的就是我們這裡說的露宿。露宿雖然看起來並不是一個很舒適的方式,但並非不可接受,有時候採用露宿的方式過夜能夠減輕負重換來速度,有時候甚至富含樂趣。
  • 臺灣膠囊旅館十一爆滿 大陸遊客需趕早預定
    圖片來源:臺灣《中國時報》  中新網9月30日電 據臺灣《中國時報》報導,大陸十一長假明天(10月1日)開跑,大陸背包客提前抵達臺灣,每晚「千元有找」的膠囊旅館成為搶手貨。由於背包客早在7月開始訂房,8月底已是一房難求,不少以為便宜旅館好找的大陸背包客,在臺首晚就先吃到閉門羹。
  • 中國著名的立交橋
    下面盤點一下我國幾座著名的立交橋。西直門立交橋(北京)西直門立交橋西直門立交橋是北京市二環路西北的一座立交橋,北京北站旁,建於1999年,出發點是想緩解北京的交通壓力,然而,這裡是北京最堵車的地方之一。濱海立交橋(天津)
  • 這裡是長壽之鄉卻稱為「癌症村」,居住著一批「癌症候鳥人」
    這裡山清水秀,人均年齡都很長壽,被稱為長壽村,據第二次到第五次全國人口普查,巴馬百歲以上壽星佔人口的比例之高都居世界五個長壽區之首。 正因為這裡的人都很長壽,才賦予了這裡更加神秘的色彩。吸引了大批的老年人,和一些有疾病的患者前來旅遊和尋求養生之道。求長生的和求生的都在這裡聚焦。
  • 德國小夥第一次到中國旅遊,剛下車就迷茫了:你們管這叫立交橋?
    一位德國小夥子第1次來中國旅遊時,剛下車就迷茫了,你們管這叫立交橋?結果沒想到來到中國之後,看到的立交橋,比他之前半輩子看到的所有立交橋都要更加雄偉和壯觀,甚至於修建的就像是城市之上的另一座城市一樣。這位德國小夥因為到了好幾個城市旅行,所以首先看到了我國重慶的黃桷灣立交橋,他說自己當時明明是挑了一個本地司機帶路,
  • 中國最雜亂的立交橋,開導航到這裡直接崩潰,外地人來了像走迷宮
    目前國內很多大城市都能看到立交橋,主要是為了改善交通,避免造成更大的交通壓力,開車去不同的地方,不用擔心被紅綠燈打擾,可以快速到達想要去的目的地,它也成為交通網絡中不可或缺的一部分,今天我們講的是中國最雜亂的立交橋,開導航到這裡直接崩潰,外地人來了像走迷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