連接40多個國家 貫通亞歐大陸「最後一公裡」 中歐班列(重慶)實現...

2020-12-12 華夏經緯網

  團結村鐵路中心站,中歐班列(重慶)咖啡國際貨運專列開行發車。 記者 楊新宇 攝

  4月21日,沙坪垻團結村鐵路中心站,26歲的周智勇再次登上中歐班列(重慶)。

  作為火車司機的他,負責將這列車開到廣元西,並交接到蘭州鐵路局司機手上。

  在廣元西休息6小時後,周智勇又將回渝的中歐班列(重慶)接回興隆場。

  周智勇說,自己從大學畢業後,就和中歐班列(重慶)打交道,也是隨著中歐班列(重慶)成長起來的。

  運輸筆記本 「倒逼」中歐班列(重慶)誕生

  全球每三臺筆記本電腦中,就有一臺來自重慶。重慶早已成為全世界最大的筆記本電腦生產基地。

  2010年,多家跨國筆記本電腦企業在重慶布局。但不沿邊、不靠海的重慶,怎樣才能打通一條通往歐洲的便捷之路,使得重慶生產的筆記本電腦第一時間搶佔歐洲市場呢?打通一條通往歐洲的國際鐵路大通道,迫在眉睫。

  渝新歐(重慶)物流有限公司總經理漆丹回憶,「2010年,重慶市政府開始聯合原鐵道部和海關總署,與沿線6個國家的鐵路公司和海關進行多輪商談,經過艱苦努力,促成了亞歐大陸橋南線—中歐班列(重慶)的開通。」

  2011年,在市政府和國家相關部門的努力推動下,中國、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德國海關籤署「一卡通」協議,推行「一次報關、一次查驗、一次放行」的內陸直通式通關模式,這直接促使中歐班列(重慶)第一班列車發出。

  2011年1月28日,中歐班列(重慶)開出第一班列車。這條始發重慶,經新疆阿拉山口出境,過哈薩克斯坦、俄羅斯、白俄羅斯、波蘭,最後到達終點德國杜伊斯堡的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全長11000多公裡,全程需12日至15日,較海運節約30天左右,而運費僅為航空的五分之一。

  與此同時,重慶被納入中歐安全智能貿易航線試點,中歐班列(重慶)得以開通「五定班列」(定線路、定站點、定車次、定時間、定價格),享有優先配車、優先裝車、優先掛運、優先放行的權利,進而讓中歐班列(重慶)成為中歐貿易綠色通道。

  成都鐵路局重慶機務段重慶西運營車間渝達車隊書記馬德華還記得,那時候中歐班列(重慶)的始發站,並不在現在的團結村,「是在中梁山,就是以前的重慶西站。2014年才搬到團結村來的。」

  中歐班列(重慶)的開行,不僅為西部內陸地區打通了一條直達歐洲的國際鐵路聯運大通道,也成為了「中歐班列」這一品牌的開創者。

  貨源越來越豐富

  如今已有10大類

  中歐班列是指往來於中國與歐洲及「一帶一路」沿線國家的貨櫃國際鐵路聯運班列,自2011年3月誕生以來,已發展至50多條線路,成為「一帶一路」倡議的重要載體。

  作為開通最早、貨運總量最大的中歐班列,中歐班列(重慶)正式運行7年以來,漆丹說,變化最大的就是運輸貨物種類的增加,這也蘊藏著我市經濟轉型升級的「密碼」。

  翻開中歐班列(重慶)開行初期的貨單,2011年至2013年,重慶本地代工生產的筆記本電腦佔比高達90%。漆丹坦言,那時候中歐班列(重慶)的貨源非常單一,惠普、宏碁等IT企業的產品佔了很大一部分。

  從2014年起,貨單上的「新成員」開始增加。以電子產品為例,除筆記本電腦外,液晶面板、集成電路等高附加值產品也開始搭乘班列出口到歐洲。

  漆丹還記得,2015年6月26日,中歐班列(重慶)首批跨境電商回程貨,卸在重慶西永綜合保稅區的情形。

  據悉,這是中歐班列(重慶)開行四年多來第一次運輸跨境電商貨物回程,也是跨境電商史上首次採用鐵路運輸方式從國外運回商品。

  通過鐵路,一個單櫃貨櫃貨物成本大約在3500美元左右。正是這樣的成本優勢,使得不少跨境電商企業入駐西永綜合保稅區。

  現在,中歐班列(重慶)貨源不只局限於重慶,「主要貨源來自西南、華東、華南地區,國內其他地區以及日韓、新加坡、越南等地也有出貨。」漆丹告訴記者,重慶及西南周邊地區貨源約佔50%,其他地區約佔50%;主要貨物品類涵蓋了筆電產品、整車及零部件、通訊設備、機械、汽配、服裝、小家電、化工品、食品、冷鏈、醫藥及醫藥器械等數十個大類。

  有了回程貨

  發運班次逐年增加

  隨著中歐班列(重慶)的常態化運行,周智勇成為「專職」開中歐班列(重慶)的火車司機。

  「以前他們通過開中歐班列(重慶)跑湘渝線,到達州後,休息一段時間,就會跑其他貨運線路,現在中歐班列(重慶)不僅有回程了,基本上還實現了天天發班,周智勇他們就成了『專職』開中歐班列(重慶)的火車司機了。」負責管理司機的馬德華告訴記者。

  漆丹說,由於中歐貿易不平衡、海外客戶認知度不高,在2013年3月18日前,中歐班列的確是「有去無回」。

  2013年3月18日,中歐班列(重慶)迎來首趟回程班列。貨單上首次出現回程貨,也實現了所有中歐班列(重慶)中回程貨「零的突破」。

  2015年7月16日,滿載雲南咖啡豆的中歐班列(重慶)咖啡專列,從重慶出發開往德國杜伊斯堡。中歐班列(重慶)的貨單上首次出現外地大宗貨物。

  僅一年後,不產一顆咖啡豆的重慶順勢成立咖啡交易中心,依託中歐班列(重慶)等物流通道,實現雲南、東南亞等咖啡產區與歐洲市場的緊密相連。目前,我市咖啡交易額已突破130億元,躍升為中國最大的咖啡現貨交易地。

  漆丹告訴記者,截至2018年4月15日,中歐班列(重慶)累計開行1790班。其中2017年全年累計開行去回程班列663班(歐洲去回程班列638列,俄羅斯去回程班列25班),其中去程406班,回程257班。2018年累計開行217班,其中去程111班,回程106班。「今年計劃發運班列1000班。」

  多式聯運

  中歐班列(重慶)實現「運全球」

  2017年12月28日上午11點,一列滿載貨物的中歐班列(重慶)從重慶果園港鐵路專用線緩緩駛出,並於12天後到達目的地——德國杜伊斯堡。

  此次的貨源除了本地的裝備、電子產品外,還包括從華東、華南等地集中進港的鐵水聯運貨物。

  漆丹稱這是「一個歷史性的時刻,標誌著『絲路與長江的交匯』,『亞歐大陸最後一公裡』的貫通。」

  此次班列的成功開行,啟動了西部首條直聯長江經濟帶的鐵水國際聯運戰略通道,實現了中歐班列(重慶)國際鐵路通道與長江黃金水道之間的水鐵聯運無縫銜接,推動備受海內外關注的「一帶一路」與長江經濟帶的交匯。此次在果園港開行中歐班列(重慶)去回程班列,也就意味著國際水鐵聯運將實現無縫銜接。

  「運全球」的背後,是中歐班列(重慶)的不斷延伸。「我們實現歐洲與亞洲的鐵路、公路、空運、水運的多式聯運:向東通過鐵水聯運與長江黃金水道無縫銜接,向南通過鐵公、鐵鐵、鐵海聯運聯通東南亞,向空中則通過鐵空聯運輻射香港、首爾、東京等地處重慶四小時航空半徑的亞洲城市。」

  漆丹說,如此一來,歐洲、東南亞、日本、韓國等地的貨物都能以重慶為原點,通過多種交通方式進行集散分撥,也將進一步發揮中歐班列(重慶)「運全球」的功能。

  目前,中歐班列(重慶),除核心的國際鐵路通道運輸以外,已逐步展開鐵鐵、鐵水、鐵公、鐵空等多式聯運。中歐班列(重慶)的目的地可達歐洲、俄羅斯以及中亞地區,主要出境口岸為阿拉山口、霍爾果斯、二連浩特、滿洲裡,到達越南的出境口岸為憑祥口岸。

  發展渝新歐+

  更好融入「一帶一路」

  為踐行「一帶一路」倡議,漆丹稱,「大力發展物流的同時,還要積極發展渝新歐+」。

  漆丹透露,去年渝新歐公司已整體收購6000平方米德國杜伊斯堡的倉庫,作為境外分撥集散中心。渝新歐公司將以德國杜伊斯堡倉庫為基準點,不斷拓展境外分撥點範圍,包括馬拉舍維奇、米蘭、喬普等地。

  與此同時,在以重慶團結村為始發站的基礎上,配合有關部門加強果園港配套設施建設,對標德國杜伊斯堡港,將果園港打造成為國際化內陸自由貿易港。

  在國際多式聯運上,則是依託中歐班列(越南)國際班列,將重慶與東南亞有機聯接起來。此外,繼續夯實中歐班列(重慶)與東協公路鐵公聯運,不斷加強至日本、韓國等地的鐵空聯運測試。

  最後就是要發展渝新歐+,「渝新歐公司已積攢了大量客戶,也開展了眾多領域業態發展。下一步將逐步嘗試為有關客戶提供供應鏈金融服務。」

  「最終我們會形成『一基地、兩中心、N節點』的總體構架。」

  漆丹解釋稱,「一基地」是指位於重慶團結村和果園港的中歐班列(重慶)的綜合服務基地。

  「兩中心」是指在德國杜伊斯堡和東南亞設立輻射中心。

  「N節點」是指沿中歐班列(重慶)國際物流大通道設立多個集採分撥點,如馬拉舍維奇、米蘭、莫斯科、布達佩斯等地。通過以上節點和中心,打造內陸開放高地,更好的服務「一帶一路」,形成以重慶為節點的國際物流大通道,成為橫跨亞歐兩大洲,銜接東南亞,連接40多個國家的洲際國際貿易通道。

  都市傳媒記者 羅薛梅 劉波 陳翔

來源: 重慶晨報   轉自:新華網

相關焦點

  • 中歐班列(武漢)輻射亞歐大陸 34個國家近80個城市
    原標題:中歐班列(武漢)輻射亞歐大陸 34個國家近80個城市 來源:長江日報6月16日12時,「武漢—基輔」班列於中鐵聯集武漢中心站首發。6月16日中午,漢歐國際「武漢—基輔」班列於中鐵聯集武漢中心站首發,經由二連浩特出境,途經蒙古、俄羅斯等國,全程8000公裡,預計15天後抵達烏克蘭首都基輔。這趟中部地區首趟直達烏克蘭的中歐班列共計43個貨櫃,裝載著武漢及周邊地區生產的化工原料、農業機械設備及醫療民用物品,總計800噸。
  • 中歐班列累計開行超11000列 通達歐洲15個國家44個城市
    華龍網10月16日17時40分訊(記者 周曉雪 實習生 邱小雅)10月15日至16日,國家發展改革委在重慶組織召開中歐班列建設現場會暨專題協調會,組織觀摩中歐班列建設成效,總結交流典型經驗和做法並研究部署下一步工作。
  • 滿載防疫物資奔馳在亞歐大陸:一起圍觀鐵路「網紅」中歐班列
    其中,鐵路「網紅」中歐班列開行逆勢增長,積極助力全球抗疫,暢通國際國內「雙循環」,彰顯了鐵路責任、大國擔當。全球抗疫的中國擔當滿載防疫物資奔馳在亞歐大陸上。復工復產的先行官鐵路部門科學部署、周密防範,多地中歐班列實現常態化開行。
  • 中歐班列為什麼行?|中歐班列|中歐|渝新歐|口岸物流|胡紅兵|重慶
    胡紅兵:一是馳援抗疫一線。率先出臺《中歐班列醫護防疫物資運輸應急預案》、率先開展鐵路「點對點」分撥模式、率先開行全國首趟「中國郵政號」專列。二是開闢新路線,全力爭取外地「海轉鐵」「空轉鐵」項目。主動為重要客戶提供疫情期間運輸解決方案,目前已積極爭取大批市內外「海轉鐵」「空轉鐵」貨物,通過中歐班列(渝新歐)實現出口。
  • 中歐班列(渝新歐)重慶—布達佩斯直達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
    重慶日報訊 (記者 楊駿)6月19日上午,一趟滿載貨櫃的中歐班列(渝新歐)從重慶團結村車站緩緩駛出,這標誌著中歐班列(渝新歐)重慶—布達佩斯直達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以後每周至少開行一班。本趟班列的貨物主要為筆電產品、小電器、生活用品、玩具、辦公用品等。
  • 中歐班列(重慶)至布達佩斯直達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
    中歐班列(重慶)至布達佩斯直達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 2020-06-19 14:05:47 來源:中國新聞網 作者:黃鈺涵 責任編輯:黃鈺涵
  • 穩外貿 中歐班列「加速跑」
    中國商務新聞網 今年以來,新冠肺炎疫情席捲全球,國際運輸受到嚴重影響,飛馳在亞歐大陸上的中歐班列挑起了陸路運輸的「大梁」。目前,中歐班列的運輸網絡已通達20多個歐洲國家的90多個城市。今年以來,經阿拉山口口岸和霍爾果斯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均超過4000列,經滿洲裡口岸進出境中歐班列超過3000列,經二連浩特口岸進出境的中歐班列超過2000列,漲幅最大,達53.4%。
  • 中歐班列、中亞班列:搭建國際貨運班列「大動脈」
    中歐班列:「讓重慶離歐洲這麼近」  「藉助渝新歐國際大通道,進口汽車不再中轉天津,而是直達重慶,從歐洲進口回國的車也不再重複關檢。」在重慶從事了20多年進口車生意的沙曉波說,時間快、手續方便讓平行進口車成了重慶車商的新寵。重慶進口車商的轉變,很大程度上源於渝新歐大通道的建設。
  • 跳上開往歐洲的列車——山東多市競跑中歐班列
    如果「東起長安,西至羅馬」綿延千年的絲路駝鈴譜寫了絲綢之路璀璨繁華的話,那麼在亞歐大陸上呼嘯穿梭的中歐班列則為古絲路留下了新的時代註腳。而這當然包括那些山東始發、向西疾馳的「鋼鐵駝鈴」們。多個地市開通中歐班列
  • 中歐班列催生亞歐產業新版圖,去年裡程相當於繞地球424圈
    促進物流讓經濟脈絡更暢通從重慶到杜伊斯堡、從鄭州到漢堡、從義烏到倫敦……中歐班列從28個中國城市出發,到達歐洲11個國家的29個城市,橫貫亞歐大陸上萬公裡。短短幾年間,中歐班列從無到有,從少到多,構建起亞歐物流新通道。
  • 金華中歐班列通達亞歐120多個城市
    金華中歐班列通達亞歐120多個城市
  • 中歐班列連續刷新單月開行記錄 國家支持重慶等5城市開展集結中心...
    近日,國家發展改革委下達中央預算內投資2億元,支持鄭州、重慶、成都、西安、烏魯木齊等5個中歐班列樞紐節點城市開展中歐班列集結中心示範工程建設。7月17日,國民經濟綜合司司長嚴鵬程在國家發改委例行發布會上表示,近3個月,中歐班列連續刷新單月開行記錄,其中6月份開行1169列,運送貨物9.3萬標箱,同比分別增長73%、78%,運送抗疫物資181萬件、1.4萬噸,成為聯通亞歐大陸的「綠色通道」「生命通道」。▲中歐班列從重慶團結村駛出。
  • 中歐班列(渝新歐)重慶-布達佩斯直達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
    早在2017年,中歐班列(渝新歐)就已經開始嘗試通過國際鐵路聯運的方式,不定期將中國的貨物運往匈牙利布達佩斯。經過多年努力,今年4月26日,中歐班列(渝新歐)在全國率先開通了重慶—布達佩斯常態化運行直達班列,全程運輸時效14天,並形成每周1班的穩定班期。目前,重慶-布達佩斯直達班列已常態化開行9班。
  • 每周1班 中歐班列(渝新歐)重慶-布達佩斯直達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
    01:28中歐班列(渝新歐)重慶-布達佩斯直達班列實現常態化運行。據了解,早在2017年,中歐班列(渝新歐)就已經開始嘗試通過國際鐵路聯運的方式,不定期將中國的貨物運往匈牙利布達佩斯,經過多年努力,今年4月26日,中歐班列(渝新歐)在全國率先開通了重慶—布達佩斯常態化運行直達班列,全程運輸時效14天,並形成每周1班的穩定班期。目前,重慶-布達佩斯直達班列已常態化開行9班。儀式現場。
  • 中歐班列(欽州—波蘭馬拉舍維奇)今日首發
    1月17日上午11時,隨著聲聲汽笛長鳴,載著電器包材、精細板材等貨物的貨櫃搭乘中歐班列從欽州港火車東站駛出前往波蘭馬拉舍維奇。這是首趟由廣西發往歐洲的中歐班列,是繼「渝桂新」「隴桂新」「蓉歐+」東協國際海鐵聯運班列貫通後取得的又一項新成果、新突破 開行中歐班列(欽州—波蘭馬拉舍維奇),開闢了一條從東協國家經廣西,連接我國西南中南地區,直至中亞、歐洲的國際陸海貿易新通道,是貫徹落實中央賦予廣西「三大定位」和黨的十九大關於以「一帶一路」建設為重點,推動形成陸海內外聯動、東西雙向互濟的全面開放新格局的重要舉措
  • 截至今年10月 中歐(重慶)班列已開行超4300班
    最近,上遊新聞·重慶晨報記者走進位於沙坪垻區西部物流園進行了實地打探。「通過推動體制機制上的創新,有效降低了全線鐵路運價約40%。」西部物流園相關負責人介紹,中歐(重慶)班列在國家鐵路集團、海關總署等部門大力支持下,推動了沿線「五國六方」鐵路聯席會議制度、跨國海關國際協調機制、量價掛鈎機制、中歐「安智貿」試點和多國海關「一卡通」等機制,統一了亞歐兩大鐵路組織的運單,實現了沿線國家一次報關、一次查驗、全程放行的中歐班列綠色通關方式。
  • 逆風而行 中歐班列的「硬核力量」
    駕駛中歐班列的德國司機因為各個國家的鐵路軌距不同,倆輪子距離有寬有窄,有的就得換輪(不換車),有的還得把箱子一個個吊到另一輛車上,一折騰至少耽誤好幾個小時。渝新歐亞歐大陸橋這條線雖然在1990年連通後就無人運營,形同虛設,但運程比海運縮短9000公裡。黃奇帆決定一試,在國家的支持下,沿線六國的海關到重慶開了個會,但鐵總(中國鐵路總公司)一開始是拒絕的,擔心運輸量不夠會虧錢。
  • 【在行動】全國60多個城市開通中歐班列,重慶憑什麼成為集結中心?
    中歐班列(渝新歐)重慶-布達佩斯直達班列實現常態化。重慶日報消息,7月初,國家發展改革委宣布,將支持重慶在內的全國5個城市開展中歐班列集結中心(下稱集結中心)示範工程建設。此舉有兩層重要含義:其一,重慶成為全國首批集結中心之一;其二,國家發展改革委將安排專項資金,支持重慶建設集結中心。全國開通中歐班列的城市有60多個,為何重慶能夠獲批集結中心?
  • 中歐班列(欽州—波蘭馬拉舍維奇)17日在廣西首發
    新華社南寧1月17日電(記者徐海濤、農冠斌)17日上午11時許,隨著聲聲汽笛長鳴,載著電器、板材等貨物的貨櫃搭乘79750次中歐班列從欽州港火車東站駛出,前往波蘭馬拉舍維奇。這是首趟由廣西發出的中歐班列,是繼渝桂新、隴桂新、「蓉歐+」東協國際海鐵聯運班列等貫通後取得的又一新突破。
  • 疫情下 中歐班列今年開行已達10180列
    從義烏到馬德裡、從武漢到杜伊斯堡、從濟南到布達佩斯……亞歐大陸兩端,儘管疫情反覆,中歐班列始終忠實履行抗疫「生命通道」的使命,同時為促進貿易往來、拉動經濟復甦貢獻力量。不只是中國的「雙十一」秋雨中,滿載1100噸乳製品的「波蘭乳品專列」緩緩駛入武漢吳家山站,為商家補充「雙十一」貨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