造成兒童注意力不集中的前庭統合失調,有哪些表現,附檢測方法

2020-12-09 肯定式教養

本章是《30節課改善孩子注意力》的第8章,閱讀本章前,最好先閱讀上一章,了解前庭系統的相關知識。

我們本專欄開篇幾章就介紹了,相對來說,感覺統合還是一個比較新的概念,對於很多父母來說,根本就沒有接觸過相關的概念。說句不好聽的,感統失調是一種富貴病,越窮的家庭反而越不容易得,因為窮人家的孩子早當家,運動的更充分。相反,正是因為近些年人們越來越富裕了,孩子普遍被保護過度,所以感統失調的孩子越來越多。

就是因為父母不懂感統概念,所以對孩子對感統也不重視。一般父母都是等孩子上小學後,被老師反映孩子坐不住,注意力不集中,父母才開始著急,才接觸到感覺統合。

雖然這時候也可以對孩子進行前庭統合訓練,但是已經過了感統訓練的黃金期(3-7歲),因此需要父母付出更多的努力才能改善孩子的感統問題。

所以,對於感統訓練越早越好。

而前庭系統的特殊性,使得它成為感統訓練最重要的一部分,是不可避免的必須訓練的一環。

我們本章就來看看孩子的哪些表現與前庭系統失調有關,父母可以跟孩子對照下。

前庭系統失調的表現

上一章,我們學習了前庭系統的結構和功能,建議大家去看下。我們了解了前庭系統的構造,就可以推斷出前庭系統的作用,進而推斷出前庭失調時會有哪些表現了。

具體說來,前庭失調會有以下幾個表現。

1、空間方位感知能力差

根據上一章的學習,前庭器官位於人的內耳,包括半規管、橢圓囊、球囊,是人體運動狀態和空間位置的感受器,通過它們我們可以感知身體的運動方向、速度、位置等信息。

球囊結構

所以,一旦這些組織器官發育不良或者配合不協調,必然會導致相關的信息感知或者傳輸障礙,進而影響後面的大腦分析整理等各種行為。

因此,前庭失調的孩子通常會出現與空間方位感知相關的問題,比如缺乏空間透視感、不能很好的掌握距離和方向等。在學習中,孩子經常會出現跳字漏字、書寫前後倒置等問題。

2、身體協調性差

我們身體的絕大部分的動作都是與空間位置相關的,無論我們是走路還是跑跳,還是打球、寫字等等,各種運動無不與空間位置相關,因此當我們空間位置感知能力出現問題時,相應的這些與之相關的運動也必然會受到影響。

因此我們就表現不能很好的判斷空間方位、容易摔倒撞到東西,學習各種運動比較慢,動作笨拙等。

舉個例子,當孩子被石頭絆了下後,正常的前庭感受器可以快速採集我們的頭部運動信息,然後傳遞給大腦,大腦及時做出判斷,調整身體,避免我們摔倒。但是因為我們前庭系統出現了問題,感受信息、傳遞信息遲鈍,後期的相關反應也就跟不上了,我們就直接摔倒了。

3、視覺、聽覺等知覺統合能力差,注意力不集中

前庭神經系統中還有一個重要的神經組織——前庭神經核,視覺、聽覺、位覺、觸覺等各種感覺信息都要經過前庭神經核的初步過濾整合,因此前庭神經核又被譽為「大腦的守門員」,而守門員技術的好壞直接決定了大腦接受信息的好壞。

如果前庭神經核發育不良,不能有效過濾信息,大量的垃圾信息傳入大腦,必然加重大腦的負擔,大腦的反應也就變得遲鈍。

舉個例子。

我們在一瞬間感受到的信息是多種多樣的,就比如你坐在沙發上看手機,你屁股感受到的沙發壓力、滑動手機的觸感、窗外傳來的鳴笛聲等等,各種信息混雜在一起,如果不經過前庭神經核的篩選,一股腦的傳入大腦話,再由大腦進行仔細甄別,跟經過甄別的主要信息傳入大腦,肯定會反應慢的多。

因此,前庭統合能力差的兒童,就極容易被不相干的信息幹擾,容易走神,注意力就不集中。

以上是前庭系統失調的主要表現,當然在具體生活中肯定還有更多的詳細表現,比如愛爬高、愛哭、粘人等,就不一一仔細闡述了,父母可以結合自己孩子的實際情況進行對比下,判斷自己孩子有沒有存在前庭系統失調問題。

具體前庭失調的訓練方法我們會在下一章中介紹

前庭失調評測

這裡提供一個簡單的前庭失調測試,供大家作參考。當然要判斷孩子是否真的前庭失調,最好去專業的機構檢測。

以下14個針對前庭功能發展的測評,其計分方法為:「從不這樣」得5分,「很少這樣」得4分,「有時候」得3分,「常常如此」得2分,「總是如此」得1分。如果兒童下述問題測評的總分較低,則很有可能是其前庭功能出現了問題。(1) 特別愛玩旋轉的凳椅或遊樂設施而不會暈。(2) 喜歡旋轉或繞圈子跑而不暈不累。(3) 雖然看到了,但仍常碰撞桌椅、旁人、柱子、門、牆。(4) 行動、吃飯、敲鼓、畫畫時雙手協調不良,常忘了另一邊。(5) 手腳笨拙,容易跌倒,拉他時仍顯得笨重。(6) 俯臥地板和床上,頭、頸、胸無法抬高。(7) 爬上爬下,跑進跑出,不聽勸阻。(8) 不安地亂動,東摸西扯,不聽勸阻,處罰無效。(9) 喜歡惹人,搗蛋,惡作劇。(10) 經常自言自語,重複別人的話,並且喜歡背誦廣告語言。(11) 表面左撒子,其實左右手都用。(12) 分不清左右方向,鞋子、衣服常常穿反。(13) 對陌生地方的電梯或樓梯,不敢坐或動作緩慢。(14) 組織力不佳,經常弄亂東西,不喜歡整理自己的環境。

注意力訓練資料領取

購買了本感統專欄的朋友,都可以免費領取訓練資料一份,幫助孩子能更好的進行感統訓練,解決注意力不集中問題。

1、1000個左右的迷宮

2、10套電腦注意力訓練軟體,適合5-20歲

3、100張點仿畫

4、漢字劃消,

資料領取方式

購買專欄後,私信我發購買截圖,即可領取。

相關焦點

  • 視覺統合的4個維度及訓練方法,解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附資料
    我們感覺統合系統有7大感知系統:觸覺、前庭覺、本體覺、視覺、聽覺、嗅覺、味覺。我們在之前的章節中已經學習了觸覺、前庭覺、本體覺的相關內容,接下來幾章我們將學習視覺和聽覺的感統訓練。可以說,我們要想通過改善孩子的感統失調,解決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問題,就必然要經過視覺系統訓練這一關。視覺系統的訓練在《什麼是注意力》一章中,我們介紹了注意力的4大品質屬性:注意力的廣度、注意力的穩定性、注意力的分配、注意力的轉移。
  • 錢志亮:孩子前庭平衡失調的9大表現,父母須注意
    ,說話晚,語言表達困難或不清楚等表現。胎位不正的胎兒本來其前庭平衡就沒有正確定位,空間、方位等處於混沌或錯覺之中,是典型的先天不足。保胎的母親往往由於害怕運動後產生激烈反應導致流產,因此常常拒絕運動。胎兒在母體內所得到的刺激相對有限,導致孩子前庭平衡系統和觸覺系統先天不足,感覺運動統合失調表現明顯。
  • 孩子常有這些表現,可能是感統失調!家長千萬別忽視
    來源:河南商報高家有小寶洛陽河南商報洛陽寶姨 關彩晴通訊員 高鴿寶媽李女士:我兒子今年兩歲了,最近這段時間我發現孩子注意力不集中,經常丟三落四的,朋友說可能是感統失調,但是我也不確定,我想問一下感統失調是咋回事?有什麼表現呢?
  • 兒童感覺統合治療師需求大,行業亂象亟須解決
    「研究表明,超過80%的孤獨症兒童患者都存在感覺處理方面的問題,僅在孤獨症兒童群體中。感統失調患者便是個不小的數字。因此,需要接受感覺統合治療的兒童數量非常多。」中國康復醫學會作業治療專業委員會感覺統合學組副主任委員、佳木斯大學附屬第三醫院作業治療科副主任劉曉佩在接受記者採訪時說。
  • 不要總罵孩子笨,這些感統失調的表現你都認識嗎?
    視覺感統失調日常中大腦獲取的信息90%可以說來自於視覺,孩子在學校任何學習方式:上課、看書、寫字都離不開視覺的配合,一旦視覺出現感統失調,對於孩子的學習能力將會造成極大影響。 家長可以看看孩子是否有以下行為表現。
  • 寶寶學爬有哪些好處?不同月齡的寶寶爬行姿勢有啥不一樣?
    因此,充分的爬行是全方位的感覺統合訓練,對於腦部有直接的促進作用。 爬行是頭胸部向後抬高,形成脊柱彎曲,有利於前庭功能的發展,對形成正常的前庭平衡能力和本體感至關重要。爬行需要寶寶保持身體的平衡,有利於寶寶左腦右腦、大腦小腦以及整個神經系統的平衡發育。
  • 孩子注意力不集中,如何通過感統訓練改善?
    有很多家長發現,孩子總是注意力不集中,尤其是3歲以後,例如:上課時精神不集中,坐不住,左顧右盼,小動作特別多,老師反映常常走神發呆,2.內部因素我們大腦有一個前庭覺,用來接收臉部正前方的信息,就像是我們大腦信息的過濾器,把重要信息傳遞給大腦,如果孩子前庭發育不良,就無法分辨、過濾。簡單說,外界有一點風吹草動,他就把所有的信息都傳給大腦,讓大腦一值忙碌,興奮,導致精神不集中,總是坐不住!
  • 孩子總是寫反字,左右不分?是「感統失調」,用這5個小遊戲解決
    相信有很多的孩子都存在這方面的問題,而也有許多的父母覺得這純粹是因為孩子左右不分。但其實,孩子總是寫反字不僅僅是因為左右不分,還有可能是孩子出現了感統失調的問題,父母千萬不能掉以輕心。
  • 感覺統合能力發展的四大階段:分享四個小遊戲,在家做感統訓練
    寫作業時,注意力也總是不集中,手裡小動作不斷,無論如何糾正,都沒有起到顯著的效果。對此,我深表無奈,這種消極表現,籠統來理解就是感覺統合能力薄弱。 看到這裡,或許有些寶媽會問,感覺統合能力發展一般分為哪些階段?作為家長的我們需要給予怎樣的幫助,才能讓孩子更快成長呢?
  • 10個預防兒童感統失調的小遊戲,讓孩子健康快樂的成長
    感統失調,意味著孩子的大腦對身體各器官失去控制和組合的能力,從而會在不同程度上削弱孩子的認知能力和適應能力,影響孩子的智力發育和身心健康。而0-6歲,是預防兒童感統失調的最佳時期。所以老嶽在此特別呼籲這部分兒童的家長,請你們一定要儘早關注到這一點,並積極行動起來,通過一些適宜的遊戲訓練,幫助孩子有效預防感統失調。
  • 本體感失調的兒童可以做這些遊戲
    本體感失調的兒童主要表現為動作協調能力差,笨手笨腳,做事拖拉,磨蹭,語言表達能力差,缺乏自信,消極退縮,不敢表現等。針對兒童出現這些情況可以進行如下訓練。首先要從小抓起,多做活動。球類運動對小肌肉、大肌肉協調以及反應速度、靈活性都很有幫助、三歲左右的孩子要訓練他們拍皮球,要求他們左右手交替拍。大一點的孩子可以訓練他們打桌球和羽毛球,由簡單的分解運動開始,堅持下去,對注意力、手眼協調以及將來學習能力很有好處。
  • 孩子走路易摔跤、平衡感差,是感統失調嗎?
    孩子出現這種情況,多是父母保護過多,孩子缺少了太多身體操作能力的鍛鍊導致平衡能力不佳、感統失調。出生後,沒讓孩子經過爬行階段就直接學習走路,產生了前庭平衡失調。 很多人對平衡感了解甚少,其實人生下來就具有平衡感,所以才能站得穩,跑得快,如果平衡感欠佳,會影響身體動作的協調性和靈活度。
  • 兒童感覺統合的小活動
    前庭感覺:前庭刺激的整合能力,與左右腦協調及整個身體肌肉張力的協調有關,肌肉張力的大小,會影響整個身體的動態平衡。本體感覺:本體感覺的功能,對於個體的運動非常重要,藉由本體感覺,各種反射動作及自動反應,如此,一些計劃性的活動才能產生,從本體感覺的輸入中,個體還可從此獲得更成熟的運動覺,進而發展精確的身體認知(body schema)、及身體位置、區分感覺。
  • 正視感統訓練,這並不是「有毛病」的孩子才需要
    「孩子學數字,經常分不清6和9!」……孩子的平衡力、認知力等,其實都和感覺統合能力息息相關。對不少家長來說,「感覺統合」是一個比較陌生的事物,但感統失調卻是相當普遍的情況,甚至於央視新聞也曾報導過感統失調的相關內容,呼籲廣大家長警惕感覺失調。
  • 內分泌失調身體有哪些表現?日常做好四件事,內分泌自會回到正軌
    關於這個看不見、摸不著的內分泌,就像眼下的病毒一樣讓我們摸不著頭腦,內分泌失調究竟會對人體產生哪些影響?有什麼具體表現?我們又應該如何預防呢?內分泌是一個複雜的系統,負責調節人體的新陳代謝、生長發育、生殖衰老等。當內分泌系統出現紊亂,某種荷爾蒙水平出現異常,就會造成內分泌失調,人也會隨之會出現各種不適表現。
  • ​現代腦科學: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無法修復的腦損害.
    現代腦科學:注意力不集中,造成無法修復的腦損害。多動寧專注力承諾:訓練無效果,退學費。多動寧專注力,以強大的智力支撐和專注力核心理論為保障,我們承諾,只要按照多動寧專注力指導的正確訓練方法,堅持訓練,對於淺層次的多動兒、注意力不集中,都會迅速的達到中科院規定的正常兒童的注意力時長。
  • 兒童多動症的表現有哪些呢
    兒童多動症的表現有哪些?隨著孩子長大越來越淘氣,很多媽媽都開始擔心自己孩子是不是多動症(注意缺陷多動障礙),淘氣貪玩如果再加上坐不住,那家長可能就更害怕了。那多動症都有那些表現呢?接下來醫生就來講講這個問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