李小加:香港市場並非沒有「減震器」和穩定市場措施

2020-12-25 大河財立方

由於新冠肺炎疫情和宏觀經濟環境的影響,近期全球金融市場都經歷了過山車式的巨幅波動。面對這種前所未有的動蕩,焦慮和恐慌不斷升溫,國際市場上甚至出現了一些呼籲關閉交易所市場以緩解下跌和恐慌的聲音。我不同意這種觀點,交易所在市場動蕩期不僅不能停市,反而比以往任何時候更應該維持市場公平、有序和高效的運作,因為越是這種時候,金融市場對於穩定經濟的作用就越是重要。

| 為什麼必須保持市場開放

首先,交易所運作的金融市場是很多上市公司丶市場參與者和投資者獲取資金的重要渠道。很多非常有潛力的企業都需要通過資本市場融資來支持未來的業務發展,尤其是在這樣的艱難時期,現金流對於企業的發展至關重要,是否成功上市說不定就決定著一家企業的生死和無數員工的飯碗。對於配置金融資產的企業或者散戶投資者來說也是如此,尤其是重倉持有的投資者,如果不能及時減倉兌現,說不定就會引起現金流危機,不能及時發工資或者還房貸。而且,有危就有機,金融市場的動蕩,往往也為一些理性的投資者提供了低點配置金融資產的機會。

其次,金融市場還有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的功能,每時每刻的市場波動恰好也是對不確定性的一種定價和釋放風險的過程。通過買賣雙方之間的透明博弈,金融市場可以引導資金流向最有效益的地方支持經濟發展。尤其是通過期貨、期權等衍生產品,市場參與者可以對衝或套利來管理波動風險。自由落體式的暴跌固然令人心驚膽跳,但是暫停市場交易不僅不能緩解這種恐慌或下跌,反而會加劇市場恐慌、積聚風險,待到市場重開時只會迎來更加猛烈的暴跌和恐慌,這一點在過去幾十年的國際資本市場上已經得到多次驗證。

因此,無論市場如何波動,作為交易所運營機構,我們都應該盡力保障市場的正常運轉。

| 我們做了哪些應急和「減震」安排

當前我們的首要任務是保障市場的正常運營,但這必須是在保障交易所員工和業界健康的前提下。香港交易所一直將員工和社區的安全放在首位。香港交易所過去幾十年經歷過多次市場動蕩,積累了一些應對危機的經驗,為了應對突發風險,我們已經建立了一套全面的業務連續性管理方案,來保障我們服務的連續性和穩定性。針對這次疫情,我們已經在亞洲和英國的所有營運地點採取了一系列的預防措施,包括遠程辦公、每日向員工提供口罩、暫時限制出差等等措施,確保所有同事都能做好充分的防護。此外,我們也在力所能及的範圍內幫助社區抗擊疫情,香港交易所慈善基金已經撥款1000萬港幣,用於向當地合作機構和一些公益組織捐款支援抗疫。

為了減少人群聚集、確保員工和交易員的安全,我們旗下的倫敦金屬交易所做出了一個艱難的決定,暫時關閉圈內現場交易,全部轉向電子交易,這也是倫敦金屬交易所成立143年以來第二次關閉圈內現場交易。

儘管沒有熔斷機制,但香港的市場並非沒有「減震器」和穩定市場措施,包括期權夜市暫停機制和期貨漲跌停限價交易機制在內的「減震器」就適時發揮了作用。前兩周,由於美股市場的巨幅波動,我們的恒生指數(22663.49,967.36,4.46%)、小型恒生指數、恒生中國企業指數(9184.44,432.68,4.94%)和小型恒生中國企業指數期權就在夜市期間多次觸發交易暫停機制,指數期貨夜市也一度觸發漲跌停限制。為了確保風險管理到位,香港交易所密切監控券商保證金水平,根據市場風險適時調整了衍生產品市場的保證金要求,並增加了日內追加保證金通知,再三確認所有市場參與者都及時滿足新的保證金要求。

此外,自2016年起,我們的主要指數成份股和主要衍生產品在白天交易時段已經陸續採用市場波動調節機制(VCM),在價格遭遇極端波動時會自動「跳閘」進入5分鐘的冷靜期,冷靜期內,受影響的產品只可在固定價格限制內進行交易,然後才能恢復正常交易。按照既定的計劃,我們將在今年5月進一步擴大市場波動調節機制的適用範圍,覆蓋更多產品。我們也正在準備引入股票市場的開市前競價機制,補充現有的收市後競價機制,進一步提升股票市場的價格發現功能和更好地管理市場風險。

| 如何幫助業界度過難關

我們不僅關心員工,也積極回應業界訴求,幫助它們應對疫情帶來的衝擊。

按照《上市規則》要求,1781家在香港上市的公司必須在3月31日前發布初步業績。由於疫情影響,審計機構和部分上市公司表示按時完成業績審計和發布有困難,香港交易所與香港證券及期貨事務監察委員會緊密合作,陸續兩次發布指引和一系列常見問題解答,允許受疫情影響的上市公司延期發布年報和放寬發布初步業績的要求。上市科的同事也一直忙著聯繫上市公司,了解它們的具體困難和提供相關諮詢。我們這樣做是為了最大程度地減少停牌,減少對正常交易的幹擾,同時確保投資大眾繼續獲得足夠的信息以做出明智的投資決策。

我們的股票市場融資功能一直運作暢順,為很多企業提供了重要的融資渠道。今年前兩個月,香港股票市場融資額(包括新股融資和再融資)合計619億港元,較去年同期增長170%。今年一二月份共有24家新股在香港上市,上市家數與去年同期基本持平。特殊時期,為了讓不能來香港參加上市儀式的公司和投資者也能感受和分享上市帶來的喜悅,香港交易所還在本周推出了全新「雲敲鑼」網絡上市儀式,首次以網絡視頻形式替代金融大會堂現場上市儀式。

儘管受到疫情影響,無法開展面對面的交流,我們的同事仍積極通過電話、視頻等多種形式與企業、市場機構等保持聯絡。上周,香港交易所與深交所一起完成了第一次深港通聯合網上路演,未來我們將繼續攜手內地交易所,推動互聯互通。本周,香港交易所攜手陝西省地方金融監管局開設了以介紹香港資本市場為主題的網絡課程,為企業與資本市場上市服務機構搭建互動平臺,為資本市場服務實體經濟發展提供助力。此外,香港交易所還積極參與了許多業界組織的網上上市研討會,讓業界及時了解港股市場的最新發展。

在交易所同仁和業界的共同努力下,香港金融市場在疫情時期一直平穩高效運作,再次彰顯了香港市場的韌性。尤其是滬港通、深港通和債券通都平穩運作,成交屢創新高,滬深港通豐富了兩地市場的投資者結構及投資風格,在市場動蕩時期起到了「低吸高吐」的平衡作用,對衝了一部分市場波動風險。

| 這個世界明天會好嗎?

毫無疑問,這場疫情給所有人的生活都帶來了前所未有的衝擊,而且目前沒有人能夠預測這場危機將如何演變。我們每個人的心中或多或少都有很多關切的問題或焦慮,例如:我們到底需要多長時間和付出多少經濟成本才能在全球範圍內控制疫情?為了防止疫情蔓延,各國採取的社交隔離政策和因此按下的經濟「暫停」鍵還需持續多久?鑑於當前的巨幅波動和低迷的市場信心,未來幾周發生流動性危機的可能性有多大?疫情對經濟打擊嚴重,再加上國際金融市場的高槓桿效應,發生金融危機的可能性有多大?前所未有的貨幣和財政救助措施能否有效恢復信心和流動性?隨著全球市場結構變得越來越複雜,它們也變得越來越相互關聯和衍生,在此背景下,我們如何確保資本市場能夠有效發揮其最基本的功能(如籌集資金、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而又不放大風險和波動性?……

坦白說,我不知道這些問題的答案。但我知道,我們將竭盡所能、利用我們所有可用的知識、經驗和工具來做出最明智的決定。無數經濟理論和實踐已經多次證明,一個高效運轉的資本市場,能夠發揮籌集資金、價格發現和風險管理的功能,對於支持經濟穩定具有至關重要的作用。因此,在這樣艱難的時刻,我們一定會排除萬難、堅守崗位,確保香港這一國際金融中心的正常運行。

在這樣艱難的時刻,我特別為香港交易所各個團隊的努力付出而感到自豪,感謝你們為香港市場做出的貢獻。我也特別感激每天堅守崗位的醫生、護士、司機、清潔工等前線工作人員,你們每一位都是戰鬥在防疫前線的英雄,因為你們的辛勤付出,我們的社會才能正常運轉。

前方的路一定很崎嶇,但我堅信,風雨過後是彩虹,只要我們團結一致、齊心抗疫,我們一定會戰勝病毒、走出這場風暴,到時我們一定會看到絢爛美麗的彩虹,我們的市場也會比以往更加強大、更有韌性!

責編: 劉安琪 | 審核:李震 | 總監:萬軍偉

End

相關焦點

  • 港交所掌門人李小加的香港資本市場改革之旅
    11年來,作為港交所歷史上首位擁有內地背景的行政總裁,他帶領港交所通過多次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實現互聯互通,港交所近10次摘得全球新股集資冠軍,港交所由地區交易所成功轉型成為全球領先的交易所,增強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 【見聞】港交所掌門人李小加的香港資本市場改革之旅
    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在日前舉行的媒體告別會上說。李小加這位香港金融界傳奇的改革先鋒將於31日退任港交所行政總裁職務。11年來,作為港交所歷史上首位擁有內地背景的行政總裁,他帶領港交所通過多次大刀闊斧的改革,使內地和香港資本市場實現互聯互通,港交所近10次摘得全球新股集資冠軍,港交所由地區交易所成功轉型成為全球領先的交易所,增強了香港國際金融中心的競爭力。
  • 李小加離任記者會實錄:中國內地資本市場是前所未有的改革
    12月14日,即將於月底卸任的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召開線上傳媒歡送會議,暢談在任11年來的得失和對未來的期待。2020年是中國內地資本市場30周年,李小加也見證了中國內地資本市場成長的歷程,他用「前所未有」來形容這場變革。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現年59歲的李小加自2010年起出任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
  • 「水利工程師」李小加卸任在即 港股市場將何去何從?
    來源:新浪港股還有13天,港交所將告別李小加時代,迎來下一任接任者。執掌港交所11年,李小加將在2020年12月31日卸任。至於接任者是誰,目前尚沒有明確消息。但是,隨著李小加卸任,港股將何去何從?2017年,債券通開通,標誌著香港和內地金融市場互聯互通進入新階段。近期,李小加接任訪問時表示,債券南向通可望於明年上半年公布。華興證券首席經濟學家兼首席策略分析師龐溟表示,互聯互通開辦六年以來,交易規模持續增長,滬深港通各項單日成交額記錄在2020年一再被刷新。香港已成為境外投資者進入A股市場的重要節點和內地投資者投資境外的首選目的地。
  • 李小加接受本報專訪談香港資本市場:在國家發展大局中做好「轉換器」
    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 李小加  □內地資本市場做大、做強、做好是必然的,在此過程中,香港市場要不斷完善作為「轉換器」和「變壓器」的功能  □在滬深港通  這次改革意味著香港市場以更大的誠意向新經濟敞開了大門,而從文化接近性和公司需求來看,內地新經濟公司可能成為改革落地後在港上市的主力軍。在「支持香港、澳門融入國家發展大局」的總體部署下,香港市場正面臨著國家經濟金融市場步入新時代的重大機遇。  在此背景下,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日前接受上海證券報記者獨家專訪,詳談香港市場的改革發展邏輯。
  • 為內地和香港市場創造雙贏
    圖為小米在香港舉行上市儀式。王申攝(新華社發)11月17日,「滬港通」運行滿5周年了。作為第一座聯通內地和香港的「資本橋」,5年來,「滬港通」不僅打通了香港與內地的資本市場,為其注入了新的活力,也為中國內地金融領域改革開放貢獻許多寶貴經驗,帶來重要、積極的影響。
  • 李小加:香港的競爭力永遠都會在 卸任後不會離開香港
    12月14日,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卸任前在告別會議上稱,雖然離開港交所,但也沒有什麼遺憾,我們做的很多事情開始的時候,說實在都是覺得已經有點希望,最後能做成還是感恩的,沒有哪一件事是必須要做成的,有些地方要大力推,有的地方要一點點說服。
  • 李小加:卸任後「不想打工」,錯失阿里巴巴IPO為最難忘的挑戰
    「香港市場的改革是漸進式的改革,很難跳躍性地做,世界上最大的IPO遠走他鄉。成也蕭何敗蕭何,這個市場的優點是審慎的程序、法制社會,在某些時候也可能成為最大的制約。當時反對的人很多,支持的人很多,但沒有一個地方可以來討論,或者拍板作出決定。因此,我只能在夢裡召集了這樣一個會議。「他回憶道。
  • 2019香港為何繼續「領跑」全球IPO市場?
    整個8月港交所僅有一家公司敲鑼上市,和此前熱鬧的上市場景形成了鮮明的對比。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11月表示,目前香港市場在困難的環境下依然向前發展,「同股不同權」上市企業已經納入港股通,港交所進一步便利和簡化了海外公司來港上市的流程,新股市場依然強勁。香港當前需要拒絕暴力,呵護國際金融中心地位。  「如果香港步入暴力的不回頭之路,將是萬丈深淵。」李小加說。
  • 香港交易所:李小加將提前退休 新代理總裁戴志堅簡歷資料
    IT商業新聞網9月29日訊,今天下午港交所發布公告,李小加於今天通知香港交易所董事會有關其意欲提早退任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職務。在董事會全面支持及同意下,李小加將繼續擔任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及董事會的當然成員直至2020年12月31日。據了解,李小加於2010年成為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上任之後,推出措施,包括人民幣股票發行、單幣單股等。
  • 李小加新的「YES 與 NO」
    來源:金融界網站金融界網站訊 12月14日,香港交易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在其即將卸任的傳媒交流會上,回答了市場關注他未來去向的問題。他表示,「自己不會(NO)離開香港,不會(NO)離開中環。對於市場傳言李小加將參選下一任特首,李小加再次予以否定。」 他將其11年在港交所做的事做了一個形象的比喻,他認為主要是連水(互聯互通)、換魚(上市改革)和跨界出去。在李小加看來,在上述事件中,港交所都做了大量工作,但在每一項上都還有很多的事情要做。
  • 正裕工業:國內減震器龍頭,汽車後市場蓄勢待發
    公司產品已深度綁定全球知名汽車零部件生產或採購商,和下遊客戶需求高度匹配,按照需求定製化生產和供貨。公司已形成多種類同時高效生產的工藝管控能力,並擁有完善的供應鏈和信息化管理水平,能夠快速響應市場需求。作為國內減震器龍頭,直接對標全球龍頭KYB。未來在穩固外海市場地位的同時,不斷開拓國內市場。
  • 香港傳真|臨別贈言 港交所李小加退任前的「最後一課」(實錄)
    事實上,關於李小加的退任去向以及未來打算,在港交所今年5月7日發布的一紙公告後便頻繁受到媒體關注。早前電話記者會上,李小加表示會繼續在金融業內尋找新發展,並不會離開香港和中環。昨日的交流會上,即使媒體們的現場提問大都關心他的下一段旅程會是哪裡,步步追問下,他的回答沒有太多變化,對金融行業的熱情依舊。
  • 香港傳真 | 臨別贈言 港交所李小加退任前的「最後一課」(實錄)
    早前電話記者會上,李小加表示會繼續在金融業內尋找新發展,並不會離開香港和中環。昨日的交流會上,即使媒體們的現場提問大都關心他的下一段旅程會是哪裡,步步追問下,他的回答沒有太多變化,對金融行業的熱情依舊。他很開朗且多次打趣道,離開港交所以後,可能不太想打工了,休假沒有計劃,因為疫情哪裡都去不了。「祈禱早點開放足球場,可以踢球和爬山。
  • 全球風暴,亞洲支柱:福布斯中國專訪香港交易所集團行政總裁李小加
    文/福布斯中國中國香港曾成功渡過超級颱風、動蕩、全球金融市場波動等各種挑戰,近來又面對著三重挑戰:社會動蕩、全球疫情和經濟衰退的陰雲。員工只有2500人的香港交易所是香港金融服務業的中心,而金融服務業佔香港地區生產總值的比重達27%。
  • 李小加:美國制裁香港是殺敵八百自損一千,螞蟻、字節上市只是時間...
    此外,港交所於2020年1月13日成功推出港股通投資者識別碼制度,有助提升滬深港通的有序運作及市場監管。李小加回應螞蟻金服、字節跳動香港上市:只是時間問題中報顯示,香港市場繼續備受發行人歡迎,截至2020年6月底,申請來港上市的醫療公司及整體大型新股數目均大幅增加。
  • 3月24日晚間影響市場重要政策消息速遞(附新聞聯播集錦)
    國務院:對疫情期間國際貨運航線給予政策支持國務院總理李克強3月24日主持召開國務院常務會議,確定推動製造業和流通業在做好疫情防控同時積極有序復工復產的措施;部署進一步提升我國國際航空貨運能力,努力穩定供應鏈。
  • 李小加:對香港未來從無懷疑 日後需擴展互聯互通
    原標題:【李小加退任】李小加:對香港未來從無懷疑,日後需擴展互聯互通   港交所(00388)行政
  • 港交所李小加:香港在世界與中國間融合發揮作用
    來源:觀點地產新媒體觀點地產網訊:12月14日,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舉行退休前媒體網上交流會指,香港的位置很清晰,對香港的未來未有一點懷疑。李小加形容,世界一個圓,中國一個圓,這兩個圓雖然以前並無關係,但隨後已慢慢開始相連,「有一定的疊合,將來一定會像日食月食一樣相互疊合,但是永遠不可能重合。」
  • 港交所行政總裁李小加媒體告別會的十大看點
    李小加把金融比喻成水,把自己比喻成水利工程師,表示自己看好香港和香港金融市場的明天,仍然會留在香港,今後的工作也不會離開中環。新華財經香港12月14日電(記者 李濱彬)香港交易所歡送集團行政總裁傳媒交流會14日在線上舉行,有百餘家中外媒體參加。