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新加坡學者:假日經濟促進中國經濟更平衡發展
新華社新加坡10月7日電(記者 蔡蜀亞)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日前接受新華社記者採訪時表示,今年國慶、中秋長假有力拉動了中國內需,促進經濟更平衡發展。顧清揚說,服務業受新冠疫情衝擊最大,長假期間消費反彈有利於彌補服務業損失、促進經濟更平衡發展,交通、旅遊、餐飲等行業因假日消費得到較好補償。
-
新加坡最大英文媒體《海峽時報》專題報導91科技集團許澤瑋通過...
來源:金融八卦女新加坡最大英文媒體《海峽時報》(New Straits Times)5月24日專題報導點讚北京市延慶區工商聯主席、91科技集團董事長許澤瑋利用快手直播,為北京市延慶區大莊科鄉解決滯銷香椿的故事。
-
圍觀中國「超級黃金周」的外媒,怎麼評價中國假日經濟?
在年初的經濟停滯後,旅遊支出在假日激增,正為中國艱難的服務業提供了急需的喘息機會。 英國《每日郵報》6日關注到,「十一」黃金周期間,中國的旅遊景點擠滿了遊客。文章稱,節日期間,成千上萬人湧入機場和火車站。
-
中國遊客成新加坡最大旅遊消費群體
人民網曼谷2月17日電 (記者於景浩)新加坡消息:新加坡旅遊局17日公布的數據顯示,去年前三季度,中國大陸遊客在新加坡的消費額超越印度尼西亞,達到23.83億新元(1美元約合1.26新元),成為新加坡最大旅遊消費群體。
-
新加坡<海峽時報>:隨地吐痰是中國標誌性"景觀"
新加坡《海峽時報》11月26日文章,原題:北京隨地吐痰者為綠色奧運「做貢獻」 自行車看護員郭貴友(音)在北京繁忙的火車站外執勤,圖片來源:京報網 那些來中國的人很少有在公共場合沒見過隨地吐痰現象的。雖然吐痰傳播著流行疾病,但在中國首都的大街小巷,躲閃地上噁心的痰漬是常有的事——尤其是在冬天,那些吐出的唾沫會結冰,對行人和其自行車的人來說都是危險的。 但對許多中國人來說,吐痰只是如打噴嚏和打嗝這樣平常的事情,傳統上看就不是什麼應該感到羞恥的事情。
-
馬六甲海峽,造就了新加坡的經濟騰飛
如果從南非坐船來中國,那不走馬六甲是沒問題的,隨便找個航道就可以駛入我國南海海域。但是,大部分的船是從波斯灣出發,開往中國、日本、韓國等國家的。而馬六甲海峽是最近的路。因為波斯灣有石油,佔世界探明儲 量的三分之一以上,這裡的石油易開採、油質好、分布廣。
-
駐新加坡大使洪小勇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海峽時報》刊發國慶...
2020年10月1日,中國駐新加坡大使洪小勇在新加坡《聯合早報》、《海峽時報》分別刊發中英文國慶獻辭,介紹新中國成立71年來所取得的偉大成就。獻辭中文如下:中國駐新加坡大使館全體工作人員與在新加坡工作、學習和生活的中國同胞共享節日的喜悅,共同祝福偉大祖國繁榮昌盛,並向長期支持中新關係發展的新加坡各界朋友致以衷心的感謝。 71年前的今天,中華人民共和國的成立,結束了近代以來100多年中國積貧積弱、受人欺凌的歷史,中華民族走上了實現偉大復興的壯闊道路。
-
【環球財經】直擊新加坡股市:中國經濟數據表現樂觀 海指周二小幅...
新華財經新加坡12月1日電(記者 李曉渝) 受疫苗利好消息、中國經濟數據表現樂觀等因素影響,1日海指小幅反彈。當天,富時海峽時報指數低開高走,上午震蕩上漲,午休前已衝破2820點。午休後,海指震蕩回落,最終上漲8.17點,收漲0.29%,而前一交易日海指下跌1.75%。
-
從假日消費看經濟復甦
國內疫情管控能有今天的「優秀」,離不開國人大半年來的集體付出。假期中,各地人們紛紛走出家門,種種「報復性消費」點燃了國內旅遊、餐飲、航空等多個市場。假日旅遊必定拉動假日消費,這是筆者特別關注的:據上海市商務委統計,國慶中秋假日期間(10月1日至10月8日)全市437家大型商業企業實現銷售額123.8億元,同比增長13.7%,其中10家納入統計的零售商業企業共實現營業額26.45億元,同比增長11.4%;10家納入統計的餐飲企業共實現營業額1.37億元,同比增長10.6%。這是值得重視的,接待遊客有增長有恢復,但關鍵消費出現增長。
-
海峽時報:百老匯音樂劇湧入中國大城市
【新加坡《海峽時報》10月21日報導】題:百老匯來到中國 上海廣告經理克裡斯蒂娜·傅的朋友可能會花1000元人民幣看一場中國流行音樂會,但她自己寧願花這些錢買票看百老匯音樂劇或芭蕾舞。普通中國人不熟悉的西方藝術節目現在開始湧入中國大城市,指望觀眾會樂意花大價錢看更高雅、更有世界性的演出。
-
【評新而論·中國經濟再出發】「消費升級」的新時代,繼續燒旺假日...
說到假日經濟的話題,需要了解我國休假制度的發展過程。從改革開放初期的一周休息一天,到後來每逢大周末休息兩天、小周末休息一天,從1995年「雙休日」誕生,到1999年「黃金周」問世,從2008年出現3個中國傳統節日假期,到2015年出現「2.5天休假模式」……假日天數隨著我國經濟社會發展、生產力和生產效率提高、居民收入水平上升而逐漸增多,假日經濟這塊蛋糕也越做越大。尤其是每年的國慶黃金周,各項與此相關的消費數據屢創新高。
-
大眾銳評:盤點黃金周,「超級市場」盡顯中國經濟獨有的「超級優勢」
各地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文化旅遊工作,人們安全出行、放鬆休閒,假日消費需求「報復性」釋放,「雙節」消費熱潮彰顯了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堅定了我們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信心。中國「雙節」消費熱潮,令世界關注。在全球疫情仍舊嚴峻的形勢下,很多中國人感覺「這個假期像過年」,人山人海的風景又回來了,人潮湧動的影院又回來了。
-
新加坡經濟受到疫情嚴重衝擊下半年跌勢難抑
新加坡貿工部日前發布數據顯示,受新冠肺炎疫情阻斷措施和外部市場需求疲軟影響,新加坡今年第二季度國內生產總值(GDP)同比下降12.6%,這一降幅創有史以來季度數據新低。上半年GDP環比已連續兩個季度出現下降,經濟陷入技術性衰退。新加坡貿工部已先後兩次下調全年GDP增長預測數據,最新預測為負4%至負7%。
-
大眾銳評|盤點黃金周,「超級市場」盡顯中國經濟獨有的「超級優勢」
各地統籌做好疫情防控和文化旅遊工作,人們安全出行、放鬆休閒,假日消費需求「報復性」釋放,「雙節」消費熱潮彰顯了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堅定了我們把握擴大內需這個戰略基點、積極構建新發展格局的信心。中國「雙節」消費熱潮,令世界關注。在全球疫情仍舊嚴峻的形勢下,很多中國人感覺「這個假期像過年」,人山人海的風景又回來了,人潮湧動的影院又回來了。
-
中國黃金周復甦令世界感慨,假日消費顯示市場甦醒
這與世界其他地區形成鮮明對比——預計2020年全球旅遊業將損失至少1.2萬億美元——凸顯了中國經濟復甦的相對力度。據《環球時報》記者在北京的觀察,國慶長假外出就餐等位是常事,而價格比去年有明顯的上漲。另外,8日從中國銀聯方面得到的數據顯示,國慶長假前7天銀聯網絡的交易金額達到2.16萬億元,相比去年同期增長了6.3%;其中10月1日國慶中秋雙節交易金額超過3300億元,同比增長15.5%。新加坡《聯合早報》7日稱,漂亮的數據背後並非全無擔憂,中國消費與回歸疫情前的常態,其實還有距離。
-
...據新加坡海峽時報:馬來西亞籤署從阿斯利康購買640萬劑新冠疫苗...
>2020-12-22 10:23:21來源:FX168 【馬來西亞疫情最新消息】據新加坡海峽時報
-
新加坡《海峽時報》總編輯撰文:12天聖誕假期中的感恩
參考消息網12月26日報導 新加坡《海峽時報》網站12月18日刊發題為《12天聖誕假期中的感恩》一文,作者為總編輯沃倫·費爾南德斯。全文摘編如下:通常,每年到了這個時候,我和夫人早就踏上旅途,到遠方尋求一段日子的寧靜祥和。今年當然不可能了。
-
...客機|海峽時報|泰航|新加坡航空集團|全日空航空公司|泰國航空
新加坡航空擬推出「無目的地航班」空中度假新加坡航空擬推出「無目的地航班」據新加坡《海峽時報》消息,新加坡航空預計將於10月底前,面向旅客推出「無目的」(fly to nowhere)航班,以緩解疫情帶來的壓力。
-
讓假日經濟之花常開不敗 | 參閱12期
假日經濟不只是簡單的「節日經濟」,也不是單純的「旅遊經濟」,它的發展離不開龐大的產業體系支撐。假日經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一個國家或地區的經濟活躍程度。事實上,我國假日經濟之所以能快速恢復,其背後依託的正是超大規模國內市場優勢及巨大的需求潛力。在鞏固疫情防控成效的基礎上,假日經濟之花未來一定能夠常開不敗、四季芬芳。
-
100萬人民幣能兌換多少新加坡元?新加坡消費水平相比中國如何?
新加坡在東南亞屬於發達國家,雖然國土面積較小,但卻是經濟以及軍事強國,尤其近年內該國的GDP總量增長速度較快,2017年新加坡國內GDP已經高達3239.07億美元,人均GDP為57714美元左右;2018年人均GDP約為64000美元左右,顯然中國因為人口基數較大的原因,因此人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