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張近東:恢復五一黃金周 發展中國特色假日經濟
張近東認為,發展中國特色的假日經濟是現代服務經濟的重要推手,增加法定的節假日不僅可以有效的拉動內需、促進經濟發展,也能豐富百姓生活。同時參考世界各國的法定節假日,適當增加我國法定假日也將成為必然趨勢。
-
新加坡《海峽時報》:假日消費能救中國經濟?
新加坡《海峽時報》10月9日文章,原題:中國消費增長,但擔憂依舊存在在經過國慶假期長達8天的購物和大筆消費之後,大約160名中國網民在網絡上炫耀自己的購買力。其中花錢最多的人支出183792元。上周,中國消費者在購物和餐飲上共花費8010億元,比去年同期增加15%。經濟學家說,世界第二大經濟體的挑戰是,讓消費者的錢袋子在未來幾個月仍然敞開。分析人士認為不太可能。穆迪經濟學家陳志雄(音)表示:「這股熱潮並不真正代表未來的消費模式。」他認為,表現搶眼的旅遊業數據是景點門票打折等一次性政策帶來的,不代表居民消費行為的根本轉變。
-
新加坡學者:中國帶來全球化新方向
來源:環球網原標題:新加坡學者:中國帶來全球化新方向顧清揚(作者顧清揚是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新加坡「聯合早報」網11月7日文章,原題:為什麼世界發展需要「一帶一路」?如何幫他們快速發展和脫貧並參與到經濟全球化行列中,突破基礎設施瓶頸是關鍵,也是長期困擾他們的難題。中國在發展基礎設施方面相當成功。不僅積累了雄厚資金和在各種自然環境下的施工能力,獨特經濟體制和強大的資源調動能力,更是令其具有獨特優勢。中國通過「一帶一路」倡議為全球發展提供了難得機會,還為經濟全球化注入新活力。過去的全球化,主要是資源南北流向的全球化。
-
專訪: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將利好世界經濟——訪新加坡國立大學...
新華社新加坡12月13日電專訪: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將利好世界經濟——訪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新華社記者蔡蜀亞「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在處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方面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
-
數位化貿易促進東協經濟加速發展
數字經濟已經成為推動東協區域可持續發展的關鍵動力,未來東協將建立更加完善的數字貿易體系,促進區域內中小企業快速發展與轉型,讓區域內民眾獲得更便利的服務與生活。針對當前東協數字貿易發展狀況以及還存在哪些發展障礙等問題,本報記者採訪了相關學者。
-
專家學者集中研討生態莊園經濟發展
原標題:專家學者集中研討生態莊園經濟發展 本報訊 近日,由中國市場經濟研究會、山西省改革創新研究會、山西農業大學聯合主辦的生態莊園經濟發展研討會在山西召開。來自國務院發展研究中心、中央黨校、清華大學等單位的專家學者參加了研討會。
-
新加坡國立大學副教授顧清揚: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將利好世界經濟
新華社新加坡12月13日電(記者蔡蜀亞)「雙循環的新發展格局,在處理中國與世界的關係方面提供了一個新的思路和解決方案,必將會對世界發展產生積極影響。」新加坡國立大學李光耀公共政策學院副教授顧清揚日前接受記者書面採訪時這樣表示。
-
新加坡的經濟發展之路
新加坡針對亞洲三大經濟體——中國、印度和日本,構建了全球最大的亞洲股指期貨離岸市場,同時,也成為離岸人民幣業務的中心之一。新加坡還擁有活躍的短期資金市場,服務於東南亞、南亞以及澳大利亞和紐西蘭,在基金管理、外匯兌換、財富管理等方面起著重要的作用。此外,藉助臨近馬來西亞的地理條件和歷史淵源,新加坡還在接近2萬億美元的伊斯蘭金融業務方面,擁有得天獨厚的優勢。
-
新加坡副總理王瑞傑:新加坡能在中國區域發展和雙循環經濟策略中...
《聯合早報》12月9日報導:新加坡作為全球和亞洲的科技、創新和企業樞紐,能在中國區域發展和雙循環經濟策略中發揮作用。新中兩國展開的一系列合作,也能在區域和國際層面提供啟示。新加坡副總理兼經濟政策統籌部長及財政部長王瑞傑昨天在與中方舉行新中雙邊合作聯合委員會(Joint Council for Bilateral Cooperation,簡稱JCBC)會議後,通過視訊召開記者會時指出,加強數碼化合作是新中合作的重點之一。他指出,隨著中國通過第14個五年計劃和2035年願景目標,新加坡可尋找與中國合作的契機,互惠互利。
-
面試熱點:假日經濟
中國假日經濟熱潮令全球矚目,廣受好評。對於疫情期間的假日經濟,你怎麼看? 中公解析假日經濟的既是我國控制疫情的體現,也是提振世界經濟的明確信號,促進國內、國際經濟的持續復甦。針對農村服務市場發放消費券,門票減免、旅遊包機和專列獎勵補償等政策措施,境內遊、周邊遊、帶有中華傳統意味的旅遊項目取代境外遊,內循環驅動黃金周經濟增長。三是,行業創新實現假日消費與安全防疫並重。酒店、旅遊等行業通過創新創造實現全行業預售、線上無接觸、景區限流等實現防控目的,推廣智慧遊線上直播、提前預定、豐富產品和服務行業效益。
-
讓假日經濟之花常開不敗
沒錯,「假日經濟」雖不是一個嚴格意義上的經濟學名詞,但它已經廣泛存在於人們的社會生活當中。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作為釋放內需潛力的重要路徑之一,假日經濟自然被寄予了更多期待。從字面上看,假日經濟就是人們利用節假日集中消費,由此帶動市場供給增加、促進市場繁榮和經濟發展的一種綜合性經濟模式。
-
讓假日經濟之花常開不敗 | 參閱12期
,更讓我們親身感受到了中國人民家國一體的情懷和力量。在加快構建新發展格局的背景下,作為釋放內需潛力的重要路徑之一,假日經濟自然被寄予了更多期待。 從字面上看,假日經濟就是人們利用節假日集中消費,由此帶動市場供給增加、促進市場繁榮和經濟發展的一種綜合性經濟模式。如果以1999年國家將春節、「五一」、「十一」三個重要節日的休假時間延長為7天為標誌,假日經濟已伴隨「黃金周」一起走過了20多個年頭。
-
南非修改籤證管理制度促進經濟發展 中國公民申請籤證將更便利
人民網約翰尼斯堡9月25日電(王磊)9月25日,南非內政部部長吉加巴就籤證改革召開新聞發布會,稱為了讓世界上更多的遊客、商人、學者到南非來,將對南非的籤證管理制度施行一系列改革。
-
新加坡學者:我對中國未來發展充滿信心
【環球網報導 記者 方芳】中國的發展已經引起世界矚目,新加坡學者、新加坡佛學院助理教授紀贇5月14日在《聯合早報》發表文章稱,過去30年,中國一直在高速前進。我還是對中國未來充滿信心,因為「民之所欲,天必從之」,而民心所向一定也會帶領中國走向更加開放、自由並繁榮的未來。作者在文章中表達了對中國未來發展的信心。
-
中國發展新開局 世界經濟新機遇
作為世界第二大經濟體,同時也是今年全球唯一實現經濟正增長的主要經濟體,中國構建新發展格局,在更高起點上推進改革開放,將為世界各國提供更廣闊市場和更多發展新機遇。新機遇,來自持續釋放的消費潛力。中國擁有14億人口超大規模市場,是拉動全球經濟增長的重要引擎。
-
中國經濟刺激政策也將帶動東南亞國家經濟發展——彭博
彭博社4月21日報導,儘管中國與東南亞幾個國家在南海存在領土爭議,但當涉及到經濟政策時,對中國有利的政策往往也有利於這些東南亞鄰國。以下是中國加大經濟刺激力度可能對東南亞國家帶來的有利影響。一、有助於東南亞國家出口。中國是東協2013年最大的貿易夥伴。
-
發展夜間經濟 積極促進消費增長丨文稿
本期報告的題目是《發展夜間經濟 積極促進消費增長》。在當前國際形勢下,我國經濟已由高速增長階段轉向高質量發展階段。並且我們提出,要深化供給側結構性改革,充分發揮我國超大規模市場優勢和內需潛力,構建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
-
獨家丨土耳其媒體:中歐班列將促進世界經濟格局平衡發展
12月23日,土耳其阿納多盧通訊社刊文表示中歐班列代表著古絲綢之路的復興,並將推動世界經濟格局向更平衡的方向發展。12月19日,土耳其首列對華出口貨運班列抵達中國西安。這趟班列12月4日從土耳其伊斯坦堡啟程,搭載42個貨櫃,穿越裏海的「中間走廊」,途徑亞塞拜然、哈薩克斯坦等中亞國家,最終通過新疆霍爾果斯口岸進入中國,累計運行8693公裡。中歐班列將改變世界經濟秩序伊斯坦堡大學經濟學院國際經濟與發展系主任德米爾歐茲表示,在過去的三個世紀中,全球貿易一直集中在大西洋沿岸國家,因此英國、西班牙和荷蘭等西方國家佔據著重要的全球貿易地位。
-
金羊網評:假日經濟火熱,向世界傳遞中國信心和力量
在一個擁有14億人口的發展中大國,黨中央帶領全國人民堅決打贏疫情防控阻擊戰,在短時間內有效控制住疫情,為旅遊市場火熱創造了必要條件。疫情防控期間,從財稅支持到金融支持,從發放消費券到託住中小企業,一系列宏觀政策密集出臺,為經濟強勢復甦提供了必要支撐。同時,今年8月,黨中央提出加快形成以內循環為主,國內國際雙循環相互促進的新發展格局,其要義就是加速打造國內消費市場,為經濟高質量發展注入持續動力。
-
經濟戰「疫」錄:新加坡經濟滑坡對亞洲意味著什麼?
(財經天下)經濟戰「疫」錄:新加坡經濟滑坡對亞洲意味著什麼? 中新社北京4月24日電 (記者 李曉喻)疫情不算十分嚴重的新加坡,經濟所受衝擊卻相當嚴重。據官方數據,一季度新加坡GDP折合年率環比下降10.6%,創10年來最大降幅。 北京學者接受中新社記者採訪時認為,新加坡經濟遭受重創與其經濟結構密切相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