速看!禹城這些歷史名人,你聽說過幾個

2020-09-04 齊魯晚報德州資訊

禹城,山東省德州市下轄縣級市,地處山東省西北部,是省會濟南的衛星城,屬環渤海經濟圈。

這裡的禹王亭博物館位於禹城市區西北部3公裡處,由禹王大殿、東西配殿、鐘鼓樓、具丘遺址、禹王亭和禹王湖等組成,是一座集考古、研討、觀光、旅遊、娛樂為一體的古文化公園。這裡不僅歷史悠久,環境優美,這裡還誕生了很多歷史名人!

本明和尚:

本明和尚,禹城李屯鄉丁家寺僧人,原籍高唐楊莊人,原名楊照順,俗名楊緒露,字心誠,武藝高超,綽號「銅頭和尚」,義和團首領。

光緒二十五年十月十四日(1899年),率義和團團眾攻打苗林天主教堂,將教堂燒毀,同年11月9日,與義和團首領朱紅燈至茌平張官屯教堂,逮捕了主教王觀傑,並予以嚴懲。11月23 日夜,本明和尚被清政府逮捕,12月24日,在濟南被山東巡撫毓賢殺害。

馬毅之:

馬毅之,字風元,原名馬雲祥,別名馬風元,禹城縣(現為禹城市)梁家鎮馬家橋人。中共禹城縣第一任縣委書記,梁家鎮馬家橋人。1927年,加入中國共產黨,1937年10月,在連五高小學組建了中共禹城縣第一屆委員會,任書記等職。歷任豫西三十五團政委、臨江中心縣委書記、中央二機部黨委副書記等職。

李聖武:

李聖武,因排行第三,俗稱「李三」,假冒清末民初北京義盜李鴻(老燕子李三)之名,自稱「燕子李三」。禹城縣小李莊(今屬禹城市)人。16歲跟劉鴻吉學拳術、刀箭、爬杆、登房、星夜行搶等。18歲與師兄段玉林、魏光明合夥搶劫金店、銀樓、洋行。21歲起,流竄天津、北平、濟南、兗州、徐州等地,橫行搶掠。曾搶劫濟南大公委託商行、洪順洋服店、美最時鐘表行、 華成綢緞莊等處大量資財。1943年,在濟南天橋附近被警方抓獲,關押6個月後出獄,仍從事搶劫。1948年在濟南再次被捕,被國民黨濟南地方法院判處25年徒刑。 同年9月,濟南戰役開始,監獄無人看守,李聖武與其他囚犯一起混逃出獄。濟南解放後,李聖武惡習不改,1948年12月分別在夜間潛入濟南慶豐、老鳳祥金店和芙蓉巷一富商住宅搶劫,並槍殺事主2人。

1949年6月在徐州被捕獲,旋即押回濟南。經審訊,李聖武對其在解放後的搶劫殺人罪行供認不諱。同年10月27日被濟南市人民法院判處死刑,執行槍決。

鄭家義:

鄭家義,禹城縣鄭莊村(今屬禹城市)人。1940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41年入伍, 在冀魯豫軍區某團當偵察員。 多次深入敵巢偵察敵情,屢立戰功。1947年任第二野戰軍五十五團偵察連長, 同年榮立特等功。同年9月在河南宣化店戰鬥中犧牲。

尉景平:

尉景平,禹城縣(現為市)善集鄉尉莊。從小受到外祖父龐文翰愛國愛民的良好教育,發奮讀書,志在為國為民。1929年,考入泰安三中,在學校積極參加共產黨組織的讀書會,受到革命思想啟蒙。1930年,投身愛國運動,是學生中的積極分子。

於曼青:

於曼青,原名於春溪,禹城市李屯鄉李屯村人。1936年加入中國共產黨。 1938年7月任中共禹城縣委書記。後任八路軍一二九師獨立旅禹城工作團團長。1939年4月任範築先抗日遊擊縱隊四營教導員。同年7月,在潘店伏擊戰中不幸被日軍炮彈擊中,壯烈犧牲。

李子珍:

李子珍,又名李自真,山東禹城人。1925年加入中國共產黨,烈士。學生時代接受進步思想,積極參加學生運動。

1923年深入到濟南人力車工人中開展工作,建立濟南人力車工會。1924年11月23日,在進步青年中發起組織了「山東社會科學研究會」。1925年被派往魯豐紗廠開展工人運動,6月25日,同魯伯峻等建立魯豐紗廠工會,開辦工人夜校,領導工人為改善勞動和生活條件舉行了多次怠工、罷工鬥爭。後到新城兵工廠開展工作。後遭軍閥張宗昌通緝,被黨組織派到淄川炭礦領導工人運動。1926年4月代表淄川炭礦俱樂部赴廣州參加全國第三次勞動大會。1926年10月任中共山東區執行委員會交通幹事。1927年5月20日區委機關遭到破壞,李子珍被捕,22日被軍閥張宗昌殺害於濟南千佛山下。

孫兆彭:

孫兆彭,字韻黎,禹城縣黎濟寨(今屬禹城市)人。1932年,從蘇聯回國,分配到新疆伊犁市(現伊寧市)做地下黨的工作。1935年12月15日,在新疆被盛世才殺害,時年28歲。

楊鳴岐:

楊鳴岐,禹城市安仁鄉大楊莊人,中共黨員。1937年參加革命。

曾任齊河縣教育科科長、中山中學校長,清平縣政府二科科長、縣長。1938年犧牲於清平。

李宗魯:

李宗魯,原名李洪儒,別名徐相善、李洪業、徐軒、張旭東,禹城縣(現為禹城市)禹城鎮寺後李莊人,是禹城市黨組織創始人之一。出生於富裕農民家庭,自幼天資聰慧。1917年考入山東省立第一師範,1922年畢業後,回禹城城內高小任教。期間,深入理髮工人中,秘密組織「理髮工會」,尋求救國之路。

1929年3月,他被捕入獄。在獄中,由前省委書記鄧恩銘領導,組織越獄鬥爭,於同年7月21日越獄脫險。他化名徐相善、李洪業,潛身佳木斯市,尋找黨組織。1932年,與滿洲省委取得聯繫,留省委秘書處工作。「七·七」事變後,滿洲省委遭破壞,又化名徐軒、張旭東,遷居天津。1938年,遷往瀋陽,以養雞為掩護,進行黨的活動。1940年,因多年顛沛流離,積勞成疾,病故於瀋陽。

王克寇:

王克寇,原名王汝廉,後名王祿清,王汝清。山東禹城縣董屯村(今屬禹城市)人。1936年4月加入中國共產黨。讀書期間便投身於轟轟烈烈的民族救亡革命運動中,1937年「七七」事變後,改名克寇,示抗日決心。

1944年5月26日,在抗日戰爭進入戰略反攻階段,王克寇率基幹二團攻打魯西重鎮東阿縣牛角店日偽據點劉恕安部時,因難攻易守寡不敵眾,激戰中壯烈犧牲,年僅29歲。戰後葬於牛角店附近的大吳莊。8月,齊禹縣軍民在總寺廟為王克寇舉行追悼會,一分區司令員劉致遠致悼詞,參加追悼會的軍民達萬餘人。

韓金甲:

韓金甲,禹城韓寨回族人,清鹹豐九年(公元1859年)己未科武進士第一名。

鹹豐九年十月己亥,鹹豐皇帝御紫光閣閱試中式武舉騎射。庚子,皇帝御箭亭閱試中式武舉技勇。御乾清宮引見中式武舉,親定甲乙。辛丑,皇帝御太和殿傳臚。賜一甲韓金甲、杜遇春武進士及第。二甲曹鳳甲等五人進士出身。三甲二十一人同進士出身。賜韓金甲等29人進士及第出身有差。韓金甲中武狀元,授職一等侍衛。其他事跡不詳。

王明奎:

王明奎,禹城縣月牙灣村(今屬禹城市)人,禹城「五香脫骨扒雞」創始人。

1891年開始煮扒雞謀生。某日,王明奎煮雞超過規定時間,雞已塌鍋,手提雞腿,骨肉分離。他見機行事,起名「脫骨扒雞」,在市上叫賣,霎時售空。之後,他請教一老中醫,採用丁香、桂皮、花椒、大料、小茴香等作為調料,制出的扒雞,五味溢香,故稱為「五香脫骨扒雞」。「五香脫骨扒雞」不僅色味鮮美、肥而不膩,而且具有養生、療病的功能,受食者青睞。王家先後在禹城火車站、濟南市、霑化縣、利津縣等地開設扒雞鋪。後有禹城人到交通發達的德州火車站附近開店,效法王明奎製作「五香脫骨扒雞」,遂以「德州扒雞」聞名全國。

當然,禹城還有很多歷史名人,你還知道哪些禹城歷史名人呢?

來源:禹城24小時

本文版權歸原作者所有,如有侵權請聯繫!

相關焦點

  • 禹城藥王村的那些傳奇
    藥王村被評為德州市級文明村祖先家在何處藥王村的歷史非常悠久。據史料記載,該村立村距今已有600多年的歷史。在禹城城南已佔有一席之地。當時社會上曾流傳著一句順口溜:「要問誰家家產大?城裡北街有孟家,城裡南街看劉家,城南藥王數王家。」藥王村王家掌門人王雲慶是一位飽讀詩書的義商,他道德廣大,發家不忘鄉鄰,就自己出資為村裡修龍王廟、建學堂、辦義學,這些善舉功在當代、利在千秋,王雲慶也由此美名遠揚。
  • 禹城又多了一處賞花燈的好去處!
    據了解,禹城新街口文化產業園是禹城市唯一一家利用舊廠房進行改造的重點文化產業項目,地址位於原老禹王亭酒廠,緊鄰徒駭河國家水利風景區,佔地近60畝,投資1.5億元。小編發現,晚上來這裡散步遊玩的人很多,禹城人又多了一個打卡的好去處!禹城新街口文化產業園項目對老廠區成功改造,是打造宜居城市、改善群眾文化生活環境,建設「魅力禹城,幸福禹城」的重要一環,不僅有利於推動禹城文旅融合,更有利於促進城鄉經濟發展,有利於提高居民的生活幸福指數。為禹城點讚。
  • 禹城鬲津橋的歷史
    鬲津橋也叫西石橋,這是清朝嘉慶年間《禹城縣誌》記載的。現在徒駭河上的鬲津橋,是市委、市政府於2013年決定在原橋址處重建的。傳說在遠古時期,禹城所在的區域洪水泛濫,雞犬不寧,民不聊生。當時在高國的北邊還有一個有鬲氏部落國家-----鬲國,其國都就在現禹城老城底下10餘米處(已經國內考古專家考證定論)。鬲國首領得知大禹正在禹息故城視察水勢、治理洪水、便前去禹息故城拜見大禹,介紹鬲國的水情,並請大禹到鬲國視察水患。大禹答應了鬲國首領的請求,一天,他來到鬲國域內地勢較高的具丘山上觀察洪水情況,思考治水方案。大禹在具丘山上通過對徒駭河的整治,使滔滔洪水流入東海,取得了根治水患的勝利。
  • 德州禹城特色美食盤點,禹城扒雞知道嗎?原來德州扒雞就出自禹城
    禹城據說是大禹治水功成名就之地,禹城一詞最早是在唐代玄宗皇帝取來得,從那開始禹城一直沿用至今。現在的禹城地域已經不是玄宗皇帝時期的地方了,因為後來因為安史之亂,禹城才遷搬到現在的遷善村。禹城不僅留有許多的古城遺址、古人的遺蹟,還有許多具有自己地方特色的美食,今天就帶大家來看看這座古城的勞動人民,給大家留下了什麼樣的美味。
  • 虞夏時期禹城歷史探索(上) | 禹王亭博物館
    目前境內最早的考古遺存是一批龍山文化遺址,說明禹城的歷史最晚始於唐虞時期,也為探索當時禹城的歷史地位提供了重要線索。初步研究得知,虞夏之際禹城的歷史地位頗為重要。當時曾發生了對中國歷史有重大影響的兩件大事,一是大禹成功治理了洪水,二是少康復國,都和禹城密切相關。謹作簡要解說。    大禹治水傳說有其真實歷史背景。
  • 從「不毛之地」到沃土良田,禹城經驗全國複製
    不知不覺,這座城市的歷史已記取了他們的笑容,大地上留下了與這群拓荒者攜手同行的深深足跡。11月16日上午,從高鐵禹城東站,向南穿過禹城市區,大約30多公裡,便到了倫鎮轄區,中國科學院禹城綜合試驗站就坐落在這裡。進了大門兩側有塊狀分割的試驗田,裡面還有各式各樣的測試儀器,路上一面宣傳牌上寫著「傳承黃淮海精神 勇攀科學技術高峰」。
  • 禹城的這些「老地方」,你還能認出來嗎?
    今天偶然又翻到了幾張老照片,這幾張老照片,雖然在多個平臺發布過,也曾經看過多次,感慨過多次,但當再次看到的那一刻,仍然「別是一般滋味在心頭」,那種「憶往昔」的思緒,「剪不斷」,理亦不亂,是美好懷念。下面這兩張老照片,現保存在禹城市住建局城建檔案館中。
  • 禹城辛寨王橋那些事
    王橋村歷史悠久,最早可追溯到清朝初年。關於該村的村史,有兩個版本。一種說法:清朝初年,王氏始祖王成民,由齊河縣王樓村搬遷至此,建立王家橋村,至今已過16世,360餘年的歷史。《禹城縣誌》載:漯河自茌平(今高唐縣)至禹城邵莊入境,經顕溼橋(今李法橋)會管氏、聖經、擔杖河經水牛李、水寺、楊圈、王橋向北至龐橋拐了一個牛梭子彎向西過丁橋後,再向北轉向張李店村西進入徒駭河。《大清會典》載:此河寬平,蘆葦叢生,俗稱葦河。「有河依河,有山靠山」。王橋村自王氏始祖在葦河西岸建村至今,祖祖輩輩靠著打魚種地為生。
  • 禹城「藥王廟」的傳奇
    在禹城市區西南40裡處,辛寨鎮徒駭河北岸,有一個歷史悠久、風景如畫的小村莊,叫前油坊村,此地原為前油坊鄉政府所在地,後來合鄉併入辛寨鎮。
  • 傳說|禹城扒雞竟然與乾隆有緣分!
    「康乾盛世」之際,乾隆皇帝曾帶領幾個侍從出京微服私訪,沿運河南下在德州下船。不幾天便來到了禹城地界。
  • 關於艾菲爾鐵塔,這些小趣聞,很可能你從未聽說過
    題/關於艾菲爾鐵塔,這些小趣聞,很可能你從未聽說過文/土老帽配圖聲明/本號所使用配圖均來源於網際網路,且難以查證著作權人,若有來源我們定會標記,若有侵權請及時聯繫本號,我們會認真解決!今天要說的是關於艾菲爾鐵塔的鮮為人知的一些小趣聞,這些小趣聞,很可能你從未聽說過。
  • 蘇州的這些名人故居,你都去過沒?
    蘇州的這些名人故居,你都去過沒?用老蘇州們的話說,最能體現蘇州文化內涵的是古城內至今尚存、散落在小巷深處的明清時期名人故居。這些歷經時代滄桑的名人古宅不僅是蘇州古典文化的見證,更是蘇州歷史的縮影,反映了蘇州優雅的傳統文化。
  • 這些山西著名近代名人,你聽過幾個啊?
    這些山西著名近代名人,你聽過幾個啊?中國近代史是一部血與淚的歷史,從1840年至1945年,這是作為一個中國人不能忘記的時代。在這時期,山西出現很多戰爭英雄、改革英雄,他們與中國的抗戰勝利有著不解之緣。你知道山西著名近代名人有哪些嗎?
  • 國內這幾個值得元旦跨年的地方,你聽說過嗎?
    大家好,我是愛旅行的你我,今天我給大家推薦的是值得跨年的地方。時間過得真快啊!轉眼間,2019年就要過去了,我們即將迎來全新的2020年。還有半個月就到元旦了,你們都想好要去哪跨年了嗎?我給大家推薦幾個值得元旦跨年的地方吧,大家可以參考一下,度過一個更加有紀念意義的元旦!第一個給大家推薦的城市是三亞。北方人可以考慮這個城市,因為元旦節時北方很冷,所以可以在元旦的時候去感受一下南方的溫暖。
  • 村史|禹城付楊村,一個歷史悠久,與「佛」結緣的美麗小村莊
    聽村裡知情老人講,這口甜水井已有200餘年歷史。據說立村以來,付楊村的村民們曾嘗試著在村裡各個方位,不論深淺,挖過數眼水井,但均因為挖到的是苦水而告終,幾代村民野很難喝到甘甜的井水。「早知道這裡挖不出甜水井,就不在這裡立村了!」,早在明代,無數付楊村的村民就曾發出過這樣的感慨。逐漸,人們開始懷疑這裡的土層地質天然有問題。但付楊村村民們尋找甜水的挖井行動卻從未停止過。
  • 中國的幾個怪村,每一個風景都美輪美奐,你聽說過或去過幾個
    隨著我國經濟發展越來越好,許多城市都有高樓,十分繁華, 但是,在城市長時間逗留,無論如何都會厭倦, 在人們習慣快速生活節奏的時代,很多人喜歡去古香古色的地方尋找安靜的村莊和古鎮,接下來介紹幾個罕見的村莊。
  • 北京不可錯過的名人故居,你去過幾個
    大家好,歡迎收看新一期的冬兒看世界。北京是我國的首都,也是首批國家歷史文化名城和世界上擁有世界文化遺產數最多的城市,在城內有很多的名人故居,它們散落在京城各處。在滾滾的歷史長河中,這四九城裡出現過許多風流人物,政治家、文學家、畫家、京劇名角等,他們都曾在這裡留下了他們生活的印記,這些足跡不僅記錄了歷史,也見證著這座城市的變遷。不過在新的時代裡,這些故居卻有著不同的命運,有的被開發成了紀念館,展覽和故居成為一體,有的用作民居,生活氣息比以前更為濃厚,有的則被摧毀拆遷,不留蹤跡。今天就和冬兒一起去看一看北京那些不可錯過的民居吧!
  • 歷史揭秘:太平公主你一定聽說過,但是她的真實事跡,你聽說過嗎
    嘿,各位歷史愛好讀者們大家好,歡迎來到歷史集結地——房東君說歷史,專注於歷史領域!回顧歷史,是為了啟迪今天、昭示明天!導讀: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是:太平公主你一定聽說過,但是她的真實事跡,你聽說過嗎?中國歷史源遠流長,古代的王朝不管知名的還是沒有聽說過的。
  • 德州扒雞與禹城扒雞,到底哪個更早?更正宗?
    但在德州境內,尤其是禹城的夥伴們,大都一致認為,禹城扒雞才是正宗的嫡系傳人。那麼, 德州扒雞與禹城扒雞,到底哪個更早?更正宗?今天俺也趁著高興,談談自己的看法,來扒一扒這件因為扒雞引起的所謂爭議和議論。據《禹城縣誌》記載,山東歷史傳統名吃--五香脫骨扒雞,最早創產於禹城,因其工藝獨特、用料考究、肉爛脫骨、營養豐富等特點而遠近聞名。
  • 禹城扒雞,你是一隻有「內涵」的雞
    據《禹城縣誌》記載,製作扒雞最早的禹城城北月牙灣村民王明奎,其祖輩皆以煮雞為生。因此,禹城五香脫骨扒雞便名聲大振,南北馳名。於次年初(1892年)在德州辦起了以經營脫骨扒雞為主的小飯莊,從此,禹城五香脫骨扒雞便傳入德州。另外,王明奎有個兒子叫王吉三,爺倆憑著一手高超的技術,先後在禹城火車站、德州、濟南、霑化、利津等地開設了扒雞鋪,禹城五香脫骨扒雞的名聲也越來越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