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海迪士尼。圖片來自法制日報
儘管寒風凜冽,上海迪士尼依然人潮如流。據媒體報導,陳女士和孩子在「小矮人礦山車」門口排了兩個小時的隊,眼看就要輪到了,結果發現一群人從出口處進來直接插在了她們的前面。服務人員告知這是VIP團,可以免排隊,隨到隨玩。
對於這種「插隊」行為,陳女士認為,VIP團其實就是「插隊團」,上海迪士尼這樣的做法侵害其他遊客的合法權益,有違服務合同。
對這種可以「插隊」的VIP團,有的遊客表示憤慨,但也有遊客表示理解。其實,這種VIP團實際上是一種差別性消費產品。
市場經濟中,經營者自主定價、優質優價、價高者得等等,都在通行的市場價格規則之中。只要不存在壟斷,只要明碼標價,就沒問題。上海迪士尼官方App上顯示的VIP服務有兩種:一是連續3小時導覽,每人收費2700元,每團3位遊客起訂,最多8人;二是連續6小時導覽,每人收取3000元,限定人數6至8人。
顯然,上海迪士尼方面對差別化服務已作了公示性的明碼標價,而且普通遊客的門票上,也有相應的告知內容。
而在商業服務語境上,經營者與消費者得分別遵從自主經營、自由選擇的基本遊戲規則。比如,遊樂園經營者有自主定價以及制定不同類別、檔次的服務產品和價格的權利;而消費者則擁有選擇商家、選擇商品和服務的權利。
▲上海迪士尼。圖片來自法制日報
開放的市場裡,到迪士尼樂園還是去動物園、園林景區,是消費者的權利;消費者認為哪一家的服務收費價格不合理,自會「用腳投票」。而經營者為避免出現過多的「用腳投票」,自然會以讓消費者滿意的服務來實現自己利益的最大化。
但「讓消費者滿意」是一個整體的、籠統的經營理念,這種理念之下,還會有經營者對消費市場和顧客群的細分市場策略。上海迪士尼細分出了普通遊客與VIP團兩種顧客群,滿足高消費成為它的一個重要定位,這屬於經營者自主經營概念之中的問題,無可厚非。
換句話說,VIP的設置,也是為了滿足消費者多元化需求的服務;而站在VIP消費者的立場來說,他們比普通遊客多掏了錢,理應享受到更多更好的服務,這也是公平。
商業服務不同於政府公共服務,前者遵循市場法則,後者遵循均等化原則。商業服務中的VIP產品,是常見模式,戲院、酒樓、歌廳、商業銀行、電信等很多服務機構都有這種產品,這些與迪士尼的VIP團並無本質不同。不排隊、從優從先,也是很多VIP的常見權利。
所以,回到上海迪士尼這次事件來看,突然一個團的人插在自己面前,自己好不容易排到的位置沒了,陳女士感到不舒服,在情理之中;迪士尼可以給VIP遊客特權,但在方式上其實可以做得不那麼突兀。至於VIP團「隨到隨玩」,只不過是市場經濟中很正常、也很合理的現象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