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lin JJJJJq七仔開飯啦
穿過長長的巷子,誰又會料到這市井之地竟然有一家米其林法餐。
對於褒貶不一的評價也有一定心理準備,吃完後我才明白為何評論2極分化
這是一家有趣的法餐,但要說讓人印象深刻,念念不忘的菜品又乏善可陳,
升星漲價後食材水準一般,工業風的環境儀式感不強
我覺得屬於可以嘗試,但不值得重要日子和多次重訪的餐廳,食評見正文。
入門即使開放式的吧檯,一樓2個卡座,2樓包間,店內工業風裝修,除了投影燈以外光線昏暗,
和JR同為吧檯法餐,坐席要寬敞一點,但服務人手也較少,除了你面前的服務以外,缺少其他人的配合。
按慣例我又是第一個到,三人份的小食和毛巾直接上齊,這樣晚來的人肯定有所偏差,
比如海苔脆片,鹹鮮入味,但久置以後脆度盡消,凝齁黏牙,將口感優勢盡消
榛子有焦糖味,香味揮發飽滿,但也有幾個壞掉,泛出澀味
菜單是固定的8道式再追加2道1628或者4道1858,我們選了8加2,吃完還是有點撐的,用時2小時半
墨魚汁脆片,芥菜頭
芥菜頭自身微脆和墨魚汁脆片組合出差異性,
酸澀清爽的芥菜的香氣也很濃鬱
蘑菇撻
奶油蘑菇的慕斯收發自如,
鮮甜的滋味回味綿長。
鴨肝費雷羅
口味最重,鴨肝醬是液態,
吃出中式腐乳味道,甚至於有點澀
這三道是需要從淡到濃品嘗的,
對於料理的形態把握強於口味
雞蛋形狀的容器被辣根泡沫蓋住,用小勺吃,鰻魚處理的柔嫩無刺,雖說鰻魚雞蛋卷我也愛吃,
但是德式炒蛋和鰻魚一起沒有什麼融合度,用鰻魚肉蘸炒蛋吃,因為炒的很稀,蛋香的烘託效果就差很多,
鰻魚的調味淡,鮮甜味少,腥味倒很清晰,
辣根本意也是去腥,但做成泡沫後,雖緩解了辣度,但也加幅了芥末香氣,和鰻魚的腥味交織違和又繁瑣無趣。
三種果味番茄,分別是樹莓,菠蘿和柚子醋,
說實話我的味蕾不算遲鈍,除了柚子醋以外,基本沒嘗出醃製的果味,
比如菠蘿那個蘸了芝士以後我只記得羅勒的味道。
布拉塔芝士細膩順滑,加橄欖油中和番茄的酸度,番茄的酸度經過醃製和調味後更柔和清爽,口味和創意皆佳
洋薊的味道說實話國人接受不能,鴨肥肝醬加了奶油醬汁以後又是腐乳滋味,
2種組合後倒是把洋薊奇怪的香氣削減了,處理的好
洋薊的多汁脆爽和柔滑肝醬的口感本來也超搭,但是洋薊太大塊,切開後又破壞設計的立體感,可惜。
番茄油醋汁和前一道菜不一樣,被調理成酸鹹重口,達不到清口效果,讓人吃完膩感難消,不能說不用心,但缺乏條理。
這是第一道自選的菜,據說餐廳開業以來就一直留下來的經典菜。
結構上確實牛,酸麵包蓬鬆氣感強,和日本海膽組合類似壽司,絕妙的是酸鹹入味,模擬出了江戶前舍利的味道和質感,讓人眼前一亮。頂部的青蘋果片可能是為了口感反差,
但我們一致認為,蘋果片阻隔了海膽讓人覺得化蛇添足,之前看到有些日料店用蘋果絲配合海膽倒是剛剛好
第二道自選
首先要說亮點,這道將生蠔包在生醃製的牛柳中,是合理的處理,山海之味又都是生的保持柔嫩,
而且有研究說明生蠔和牛肉有提升數倍鮮度的效果,我也確實嘗到過那種化學反應。
但是這裡的問題在於過度調味,牛柳醃製以後本就酸鹹,調味的油醋汁和魚露味道要張揚,酸鹹蓋過牛柳味道以外還能辣嘴唇,把生蠔的鮮美完全壓抑住,安格斯牛柳油脂感又弱,釋放不了重手調味,硬是把優質的創意消除。
配菜的醃製蘿蔔 也是一樣風格,重口
第二道自選菜我們三人選了三種,餐廳為了方便都是同時上,
說實話,牛柳,塔塔這些冷菜這時候尚算合理,朋友的牛臉肉這時候上就太早了,放在主菜鴿子後面會很好。
藍龍蝦品質極好,切的厚度能恰當發揮蝦尾的彈脆,醬汁則過於濃密厚重,雞油菌本就鹹,再加上蝦腦一起熬製,
用力太猛,泛出澀味,
這種失衡的調味逼著你要把龍蝦和醬汁分開吃,那麼醬汁的意義到底是佐餐還是佐酒
厚實的大塊扇貝北海道的無疑,全熟的扇貝質感只彈不脆,
牛骨髓處理的不錯,沒有尋常那麼膩,但是整道菜品沒有什麼味道,扇貝自身的味道又沒發揮出來,
比如京蔥本應提鮮,被煨過和油一浸是柔和,但調味作用也幾乎沒有,
這道之後的主菜都是清淡路線,和前面的菜品反差很大。
一種比目魚,歐洲人吃的多,做成了扁平的形態,
吃起來口感更嫩,魚肉味道比較寡淡,本來是加魚汁調味的,不過泰安門把魚汁打成泡沫,弱化鹹鮮,讓魚肉整體比較清淡。
配菜的牛肝菌鮮美多汁,黑連奴豆則酥脆醇香,點綴比主題更有味道
過渡的一道清口甜品,西瓜雪芭冰爽細膩,將西瓜皮用檸檬醃製後,可以吃出瓜肉的脆甜感。
鴿胸的高湯是使用了柴魚高湯,日式元素的融入,湯色清澈,
暫且不說鴿子和柴魚高湯搭不搭,沒有那種濃縮提純的滋味,也沒有日式高湯的鮮甜,融合的意義沒有明白
鴿胸肉非常嫩,而且異味全消,處理的很好,但完全依賴高湯調味,這個湯又那麼寡淡,可惜了。
湯中的觀音菜滑嫩,有點中餐的感覺。
迷你土豆帶皮,鹽味把握恰當,是目前我吃過最棒的烤土豆
搭配的鴿肝醬配酸麵包
鴿肝醬酒味綿長醇厚,麵包油潤,口感立體。
甜品
黑加侖子是分子料理,堅果,外層脆巧,慕斯,果醬 層層遞進,結構立體飽滿
而童卡豆有香料的微微辛辣,黑莓的酸澀,用糖片來中和緩解,也很優秀。
雖然這道元素有點過於繁雜,但錯落有序,面面俱到
fare well 歡送甜品
主甜品吃到一半就已經送上了,歡送的有點急
黃杏冰沙糖
那麼小的一塊裡面竟然是爽口細膩黃杏雪芭,訫甜冰涼的溫度讓人精神一震
可露麗 甘苦平衡,微甘回味
芒果撻 酸甜依人,撻底紮實。
跳跳糖 放入可樂軟糖 甜度不高 觸感明顯
另一款像蛋糕的 外韌脆 內在鬆軟
荔枝巧克力
果味清晰 類似利口酒的風味
海鹽巧克力
鹽味中和甜味,但是太強烈,泛苦
泰安門從開業初期,新穎的形式,創意的無國界食材,對料理的理解和演繹當之無愧到了米其林餐廳水準。
對於菜品的結構把握優秀,比如海膽酸麵包的質感融合,黑加侖子的豐富層次讓人印象深刻。
但調味方面則遜色很多,前菜部分酸鹹重口到極致,發力早且猛,讓初訪的我們仿佛廣州遊客到江西,早餐階段就扛不住了。
此時讓你覺得開酒才能撐完全場,可是到了主菜部分,味道又回歸清淡,好比放下屠刀,立地成佛般的灑脫,讓嚴陣以待的我們顯得大題小作。
最後用繽紛多彩的甜品收尾,安撫住茫然的食客,結束時我都不知道是我評測了餐廳,還是餐廳評測了我。
據說每45天換一套菜單,如今已是第28套,主打創意的餐廳如此高頻更新,對於主廚來說是很大挑戰。
即使單品鮮有硬傷,套餐的設置邏輯,追加菜品的時機和配合,服務的介紹細節都很難做到完美,
更何況泰安門是一家沒有明火,廚師團隊又較精簡的餐廳,滿座時能做到及時上菜已經很不容易。
除了蘭龍蝦,沒有什麼高級食材,性價比不高,以28套菜單來說,並不能依賴口味忽視這點
愛喝酒的體驗感會更好一點。
口味分 3.9
● 地址:鎮寧路465弄161號愚園裡1號樓101
● TEL:17301605350
● 餐廳人均:1883
● 消費人均:1681
公眾號飯荒
大眾點評:圖九哥
真實花銷,寫文不易
喜歡的話請點在看滌蕩一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