廈門:鄉村旅遊業賦能農村新發展

2020-12-15 福州新聞網

春節期間,同安竹壩百利種苗園區對外開放,不少遊客前來採摘果蔬,漫步田園間。(記者 王火炎 航拍器 攝)

在翔安香山景區,50畝油菜花競相綻放,遊客紛至沓來,徜徉在花海中。(記者 王火炎 航拍器 攝)

春節假期,翔安區新圩鎮的大帽山境田園綜合體紅紅火火,洋溢著濃濃的喜慶氣氛,「福到宛厝」遊園活動賺足了人氣。(陳翰 攝)

花香客自來,春節期間,同安區汀溪鎮古坑村的三角梅在驕陽下一簇簇一團團,花開紅似火,成了一道美麗的風景。(記者 王火炎 攝)

島外休閒農業鄉村旅遊成為廈門春節旅遊市場新熱點

廈門近年來不斷加大扶持力度,推動鄉村產業高質量發展

廈門日報訊(記者 林雯)2019年春節黃金周,高顏值的生態花園之城廈門又一次成為國內旅遊熱門目的地。一個新現象是,島外一批各具特色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景點也大放異彩,在火熱的廈門春節旅遊市場中脫穎而出,受到市民遊客的喜愛。

統計數據顯示,今年春節黃金周期間,島外四個區接待國內外遊客量同比增長9.7%。值得一提的是,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以高速增長領跑島外旅遊市場,接待遊客134.5萬人次,同比增長20.6%;旅遊總收入達到1.8億元,增長24.1%。作為廈門代表性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項目的頂上人家和軍營村分別接待遊客6.23萬人次和2.06萬人次。

數字的高速增長,反映了廈門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蓬勃發展的現狀,這一產業正逐步成為農業農村經濟工作的重要增長極,這是廈門將鄉村振興戰略落到實處的又一具體體現。近年來,市委、市政府不斷加碼政策和資金扶持,從加快培育農業農村發展新動能,加快農業供給側結構性改革,促進農業增效、農民增收和農村繁榮的高度出發,把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作為實現鄉村產業興旺的重要抓手,推動鄉村產業走上高質量發展道路。

推動產業升級 培育人才隊伍

2月7日,大年初三,位於翔安區新圩鎮的大帽山境田園綜合體開門迎客,專門為喜迎新春舉辦的「福到宛厝」遊園活動賺足人氣。今年春節前,大帽山境田園綜合體二期開業,80餘間高端精品民宿進入春節旅遊市場,引發了熱烈的市場反應。據民宿經營方介紹,離春節黃金周還有一個星期時,大帽山境的客房銷售就已超過總量的三分之二。

大帽山境進入市場,不僅首開廈門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高端精品民宿的先河,更標誌著廈門的休閒農業產業已經全面步入了轉型升級階段,「小、低、散」的休閒農業點正式成為過去式。市委、市政府從頂層設計入手,科學劃定休閒農業發展路徑,著重突出廈門地域特色和文化創意,集中資源打造注重遊客參與體驗的集約型、精品型休閒農業項目,進一步提升廈門休閒農業獨有的吸引力和附加值。

眾人拾柴火焰高。從2017年開始,市政府積極引導市屬、區屬國有企業採取整體規劃、成片開發的方式,投建開發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快馬加鞭生成一批特色鮮明、品質優良、附加值高的大型休閒農業項目。到2019年春節前,除特房集團投建的大帽山境項目已對外營業外,象嶼集團投建的香山鄉苑項目一期也已基本完工,項目建成後將成為全市最大規模的農業生產、體驗及農耕文化普及場所。縱觀廈門如今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市場,以種植、觀光、採摘、農家樂、民宿、教學實踐等為主要特色的各類休閒農業項目相繼進入市場,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呈現出百花齊放的發展局面。

人才是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支撐。為了豐富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人才供給,廈門農業部門不斷開展以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經理人、從業農民為對象的各類新型職業農民專業培訓,截至2018年年底,已培訓本地休閒農業從業人員超過400人次,基本做到全市休閒農業點的全覆蓋。不僅如此,廈門還積極落實人才扶持政策,鼓勵企業家、黨政幹部、專家學者、技能人才通過多種方式返鄉興業,建立農村創業創新孵化基地,形成以人才引領產業、產業集聚人才的良性循環。

科學規劃引領 加碼扶持政策

關注廈門「三農」發展的人們不難發現,近年來,越來越多的高學歷年輕人陸續加入到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的產業建設隊伍當中。實事求是地說,年輕人敢於在新領域裡甩開膀子開疆拓土,不僅僅因為他們看好產業的未來發展,更因為各類實實在在的扶持政策給了他們莫大的信心。去年8月份,廈門出臺《關於加快農業優勢特色產業發展的意見》,將休閒農業作為廈門重點推進的六大特色產業之一,明確提出要積極拓展農業多種功能,建設一批具有生產、觀賞、體驗、遊樂等功能配套的特色產業小鎮、現代農業莊園、休閒觀光農業園區、生態農莊、風情旅遊小鎮、慢生活休閒基地、鄉村精品民宿,推進農業優勢特色產業與旅遊、教育、文化、康養等產業深度融合,促進觀光農業、森林人家、農家樂、水鄉漁村、花海公園等鄉村旅遊業態快速發展,打造一批美麗休閒鄉村。在另一份《加快推進鄉村振興市級重點示範村產業發展的意見》中,廈門更是明確將休閒農業規划進鄉村振興重點示範村的發展路徑,提出8個重點示範村在加強原有特色農產品種植、加工的基礎上,結合休閒觀光,開拓農業主題休閒遊,促進個性化發展,打造四季有花、有果的休閒農業新格局。值得關注的是,曾一度遭遇發展瓶頸的民宿產業也迎來了新的發展契機,《意見》提出以「合作社+企業」、村民自辦、社會資本介入等方式,加快民宅流轉,按照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統一分紅「三個統一」的模式,帶動民宿發展。更值得關注的是,今年廈門將在民宿建設方面下功夫,進一步豐富休閒農業業態,以留住人、拉動消費為目標,推動產業健康向好發展。

在深入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過程中,加快推進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正成為廈門極其重要的一步棋。日前通過評審的《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實施規劃》,既對廈門市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所需建設的產品體系、項目提升、基礎設施、保障體系、實施方案等領域進行了合理規劃,符合廈門市實施鄉村振興戰略的部署要求,也對廈門市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方向進行了剖析與定位,符合廈門市休閒農業與鄉村旅遊發展的戰略需要——以「看得見山、望得見海,記得住鄉愁」為主題,以「產業重建、人口回流、鄉村振興」為手段,最終實現「農業強、農村美、農民富」。

連結

發展鄉村旅遊

村民喜領分紅

今年春節前,同安區汀溪鎮頂村村的611名村民喜滋滋地領到了村裡發的「紅包」,村民共享鄉村振興成果,他們的錢袋子也越來越鼓。這次真金白銀的現金分紅,正是頂村村以農家樂合作社為載體,專注發展休閒農業和特色鄉村旅遊結出的碩果。

近年來,頂村村通過「村黨支部+合作社+村民」的模式著力發展鄉村旅遊。經過幾年的努力,這個昔日的偏遠山村舊貌換新顏——全村所有民宿由合作社統一經營、統一管理、統一分配。村黨支部對全村的鄉村旅遊有計劃、有組織地進行開發管理,並支持、監管合作社運營。村民既可以以民宿入股參與分紅,也可以投工投勞,成為合作社的員工,在家門口就能上崗工作。

隨著鄉村振興戰略的深入實施,頂村村緊緊抓住新時代新機遇,不斷書寫脫貧致富的新篇章。2018年,頂村村合作社的總收入再創新高,突破了1500萬元大關。在扣除設施運營、建設費用及人工等成本後,村兩委、合作社決定把結餘的大部分上交村集體,用於今後發展公共事業,另外一部分則用於給村民進行現金分紅。村民的收入數據也在不斷刷新,2018年,頂村村民的人均純收入約4萬元,每間民宿每個月的分紅都在1000元以上,以民宿入社的社員平均每戶年分紅約10萬元。根據《頂村村鄉村振興發展規劃》,接下來,頂村村這個市級鄉村振興示範村還將建設文化休閒廣場、葡萄採摘基地、共享農場等項目,進一步推動產業振興,更加快速、全面地帶動村民繼續增收。

相關焦點

  • 安丘市: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子 ,電商「賦能」鄉村「富農」
    這些只是安丘市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與鄉村賦能工程相結合,加速農產品上行,助力農戶和村集體增收工作的冰山一角。納入示範縣項目,開創農商互聯新模式近年來安丘市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將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與「黨建引領、鄉村賦能」工程有效結合,從公共服務、市鎮村三級物流、農產品供應鏈、電商培訓、電商扶貧五個方面深抓體系建設,通過構建 「以縣為單元
  • 農業農村部:優化及發展鄉村旅遊業、服務業
    中國網7月23日訊 近日,農業農村部印發了《全國鄉村產業發展規劃(2020—2025年)》(以下簡稱《規劃》)。《規劃》提出了鄉村產業發展目標,明確了鄉村產業發展的六項重點任務:提升農產品加工業;拓展鄉村特色產業;優化鄉村休閒旅遊業;發展鄉村新型服務業;推進農業產業化和農村產業融合發展;推進農村創新創業。
  • 安丘市:走出鄉村振興新路子 ,電商「賦能」鄉村「富農」_快訊_宏觀...
    這些只是安丘市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與鄉村賦能工程相結合,加速農產品上行,助力農戶和村集體增收工作的冰山一角。納入示範縣項目 ,開創 農商互聯 新模式近年來安丘市積極探索鄉村振興新路徑,將電子商務進農村綜合示範項目與「黨建引領、鄉村賦能」工程有效結合,從公共服務、市鎮村三級物流、農產品供應鏈、電商培訓、電商扶貧五個方面深抓體系建設,通過構建 「以縣為單元
  • 政策持續賦能助力鄉村休閒旅遊高質量發展
    對此,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遊部日前在京召開的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大會強調,要努力克服新冠肺炎疫情影響,緊扣鄉村產業發展和農民持續增收兩大目標,堅持特色化、差異化、多樣化、個性化發展路徑,以提升設施水平、服務水平、管理水平為重點,著力促進鄉村休閒旅遊業轉型升級,實現其更高層次、更高水平發展,力促農民就業增收,為農業農村現代化發展提供有力支撐。
  • 首屆江蘇金融賦能鄉村振興發展...
    首屆江蘇金融賦能鄉村振興發展峰會現場小暑將至,農忙正盛。7月5日下午,由江蘇省農業農村廳、江蘇省政府扶貧工作辦公室、中國人民銀行南京分行、中國銀行保險監督管理委員會江蘇監管局共同指導,新華日報主辦,江蘇銀行聯辦的首屆江蘇金融賦能鄉村振興發展峰會隆重舉辦,逾百位專家學者、金融機構高管、企業家共同參會,聚力三農發展,聚焦綠色融合,聚心鄉村振興。江蘇第一融媒雁陣 深入宣傳鄉村振興
  • 科技賦能,驢跡科技驅動旅遊業創新發展
    隨著5G等信息技術的發展,科技對於文化和旅遊起著越來越重要的作用。國務院辦公廳在《關於進一步激發文化和旅遊消費潛力的意見》中指出:「要強化智慧景區建設,發展基於5G、超高清、增強現實、虛擬實境、人工智慧等技術的新一代沉浸式體驗型文化和旅遊消費內容」。因此,數字科技融入文化和旅遊,已經成為促進多產業融合發展的催化劑。
  • 中國業內專家探討鄉村民宿賦能鄉村振興
    中國業內專家探討鄉村民宿賦能鄉村振興 2020-10-11 19:14:57 李澤 攝   中新網大同10月11日電 (楊佩佩 馬靜波)第六屆全國民宿大會11日在山西省大同市靈丘縣舉辦,中國各界業內人士提出鄉村民宿賦能鄉村振興。  中國旅遊協會副秘書長佘小殷表示,在剛結束的中秋國慶長假期間,中國共接待國內遊客6.37億人次,民宿成為文旅復甦和振興的重要力量。
  • 數字賦能產業發展 2020中國·常山鄉村振興大會舉行
    原標題:數字賦能產業發展 2020中國·常山鄉村振興大會舉行   以「聚力常山、共贏未來」為主題的2020中國·常山鄉村振興大會,11月28日在浙江省常山縣拉開帷幕
  • 江蘇淮安:發展鄉村旅遊 賦能鄉村振興
    近年來,江蘇淮安積極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唱響「水懂我心、自然淮安」生態文旅品牌,創新體制機制,打造項目品牌,完善服務體系,推動鄉村旅遊賦能鄉村振興,提升農民獲得感和幸福感。 出臺相關文件,明確全市鄉村旅遊發展的思路、目標、重點和政策措施。加強綜合統籌,將鄉村旅遊同新型城鎮化、美麗鄉村建設、特色田園鄉村建設、特色小鎮培育、脫貧攻堅、現代農業發展、黃河故道農業綜合開發及生態建設結合起來,在農房改善、國家森林城市創建等重點工作中全面融入鄉村旅遊元素,推動「旅遊+」轉變為「+旅遊」。
  • 新農村新文化新徵程新發展|鄉村旅遊+三產融合如何助力鄉村振興?
    一二三產業融合發展是鄉村振興戰略的主要抓手,要通過打造農業新產業、新業態、新模式,來延伸農業產業鏈,進而實現農業、農產品加工業、農村服務業的融合。未來,鄉村旅遊與三產融合的方式將成為鄉村振興戰略的重要抓手。(以上文字內容出自:鄉村振興產業聯盟)
  • 我市發展鄉村旅遊 賦能鄉村振興 - 淮安市人民政府
    近年來,我市積極貫徹落實鄉村振興戰略,全面唱響「水懂我心、自然淮安」生態文旅品牌,創新體制機制,打造項目品牌,完善服務體系,推動鄉村旅遊賦能鄉村振興,提升農民獲得感和幸福感。完善體制機制,統籌全域發展。
  • 柯炳生:發展鄉村旅遊業的關鍵是什麼?
    原標題:發展鄉村旅遊業的關鍵是什麼?在鄉村產業中,受新冠肺炎疫情衝擊最大的,應該是旅遊業。不過,鄉村旅遊業方興未艾的基本大勢並未改變,疫情之後,將會加力接續下去。30多年前,在德國讀書時,第一次聽說了鄉村旅遊度假。
  • 江蘇品牌賦能計劃專家團走進永鴻集團 探討鄉村振興新路徑
    江蘇品牌賦能計劃專家團走進永鴻集團 探討鄉村振興新路徑 2017年中央一號文件首次提出「田園綜合體」的概念,2018年一號文件再次提出「鄉村振興」戰略,「田園綜合體」作為鄉村新型產業發展的亮點措施,更是實現「鄉村振興」的重要手段和主平臺。
  • 廈門:同安區汀溪鎮打造「隘頭村—頂村村」旅遊動線賦能鄉村振興
    「中國最美休閒鄉村」頂村村不斷豐富鄉村旅遊內涵,助推產業興旺。  一水護田將綠繞,兩山排闥送青來。靈秀汀溪,有著「廈門生態第一鎮」之美稱。經修繕改造,這座原本破敗閒置的老屋即將升級為汀溪鄉愁館、鄉音堂,並以「古韻原鄉、珠光青瓷、山水賦能、心嶼棲居」等為篇章,帶領市民遊客領略鄉愁之旅。  「古厝中,還有一座名為『竹排穴』的建築,是古坑段『茶馬古道』商旅牲畜馱運陸路水路轉折點,歷史文化悠久。」古坑村相關負責人介紹說,以古厝為依託,展現鄉村發展脈絡,其中之意可謂深遠。  鄉村振興,文化鑄魂。
  • 結對共建科技賦能全省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行動暨《菏澤新...
    齊魯網·閃電新聞12月8日訊 12月7日,「結對共建 科技賦能全省鄉村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行動暨《菏澤新農人》電視欄目開播儀式」在菏澤舉行。山東廣播電視臺黨委委員《共產黨員》編輯部主任陳承聚以及山東省農業農村廳、山東省農業科學院的相關領導、專家及菏澤市相關單位出席活動,共同開展「結對共建 科技賦能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行動」,來自菏澤地區的400多位山東鄉村廣播新時代文明實踐志願服務隊的志願者們參加本次活動。
  • 農業農村部等:加快鄉村休閒旅遊業恢復發展,具體怎麼做?
    導語:9月17日,農業農村部、文化和旅遊部召開全國休閒農業和鄉村旅遊大會,強調加快鄉村休閒旅遊業恢復發展。2020年,休閒農業營業收入目標超過7000億元。千億大蛋糕,機會與危機並存。做休閒農業,要小心哪些坑?
  • 旅遊+:賦能城市高質量發展
    飛行家體驗中心的室內風洞旅遊是綜合性產業,是拉動經濟發展的重要動力。荊門市委市政府高度重視旅遊業,正是站在戰略和全局的高度,以全域旅遊為抓手,通過「旅遊+」的融合功能,充分發揮旅遊業的拉動力、整合力和提升力,為相關行業和領域發展提供旅遊平臺、插上旅遊翅膀,助力荊門實現高質量發展。在「旅遊+」時代,旅遊與荊門市眾多行業、眾多領域都實現了融合,相互賦能,相互提質增效升級。其中,「旅遊+」在多業融合、美麗鄉村建設等方面,成效最為明顯。
  • 科技賦能鄉村 創意振興旅遊
    12月9日,「科技賦能鄉村 創意振興旅遊」——2020首屆創意農業鄉村旅遊振興高峰論壇在四川成都·新國際會展中心盛大舉行。四川省鄉村振興智庫成員、四川省農業農村廳巡視員董進智還帶來了《探索鄉村藝術化發展之路》的主旨報告。在此次論壇上,與會的領導和嘉賓,不僅帶來了豐富的思想饕餮盛宴,碰撞出了激烈的思想火花,同時,也為創意農業企業及周邊企業帶來了創新的農業發展路徑。與會,眉山市商務發展事務中心主任吳明川還作了眉山優質農旅資源推介。
  • 浙江:大力發展鄉村休閒旅遊業、鄉愁產業發展
    大力發展以農民經營為主的農家樂、民宿、認種認養認購等鄉村休閒旅遊業,建設省級休閒鄉村56個,實現鄉村旅遊營業收入500億元。加強網絡訂購、衛生健康等服務供給,加快培育鄉村夜間經濟、療休康養經濟、養老經濟等新產業。推進農家小吃等鄉愁產業發展,持續開展「百縣千碗」推介和農家小吃培育行動。
  • 鄉村旅遊成為我國旅遊業發展的一大亮點
    「雙節」期間,紅色遊、鄉村遊、民俗遊、山水遊成為了旅遊熱門選擇。隨著疫情防控形勢不斷好轉,我國鄉村旅遊正悄然伴隨整體旅遊業的復甦呈現「快速恢復」態勢。國家文旅部數據顯示,今年第一季度,全國鄉村旅遊總收入695億元,同比下降77.1%;第二季度的形勢大為好轉,環比增長達148.8%。