原標題:男子吃了3個小麵包被測出酒精含量超標
「開車不喝酒,喝酒不開車」,這句話早已深入人心,家住金山的張先生也一直遵守這個規定。但在11月6日晚上,沒喝酒的他卻被檢測出了酒精含量超標。那這是怎麼回事呢?
11月6日晚上,家住金山的張先生載著女兒,從張堰出發,開車趕回朱行鎮的家裡。因為當晚行程繁忙,父女二人都還沒來得及吃晚飯,僅在中國石化加油站的便利店裡買了一大包「達利園法式小麵包」,肚子餓的張先生一口氣吃了三個小麵包。
當張先生開車經過工業區大道時,碰上了交警設卡臨檢,交警要求張先生現場進行呼氣式酒精檢測。哪知這一呼氣,酒精檢測儀上的數值卻讓人大吃一驚。
「酒精檢測儀上顯示的數值是33m g/100m l,超過20m g/100m l,就是酒駕了嘛,可我真的沒喝酒啊!」張先生立即向執勤交警解釋,自己並沒有喝酒,甚至連晚飯都還沒來得及吃。聽到張先生的解釋,執勤交警讓張先生再進行一次酒精檢測,但這次檢測的結果和第一次一致——張先生體內酒精含量超標,超過了酒駕標準。
張先生聯想到,以前曾聽說過吃完蛋黃派可能會測出酒駕,那自己吃的小麵包會不會就是測出酒駕的「元兇」呢?為了自證清白,張先生現場讓女兒也吃了一塊麵包,然後進行酒精測試,果然,女兒呼氣測試的結果也達到30m g/100m l。
張先生隨即要求進行血液酒精測試,在執勤交警的陪同下,當晚在復旦附屬金山醫院抽了血,血液樣本送檢。11月9日,張先生接到金山交警部門打來的電話,告知他血檢結果顯示他是「清白的」,張先生隨後從交警部門取回了被扣留的駕照。
「被酒駕」食品確有不少
其實,張先生「被酒駕」的經歷並非個案,上海徐匯交警曾針對一系列食用後容易被呼氣式酒精檢測方式測出「酒駕」的食品進行過實驗(詳細結果見表格)。在當時的實驗中,志願者食用相關食品後都被測出呼出的酒精含量超標,達到酒駕或醉駕標準。不過,吃過蛋黃派後過10分鐘後再進行檢測,酒精含量就降至5mg/m l。即使是超標最多的漱口水,經過10分鐘後,酒精測試含量就會降至8mg/ml。
因此,交警部門提醒廣大駕駛員,如果吃了上述食物或者使用了漱口水,最好休息半小時後再開車;如果不知道自己誤食了這些食物被查了,也不要慌,跟民警好好交流溝通,休息5到15分鐘或者清水漱口後再測,基本上數值就歸零了。如果依然是「酒駕」,還可要求進行血液檢測以證清白。
(責編:陳晨、韓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