上饒這條河大變樣!昔日「臭水溝」,今日「清水河」

2020-12-10 茂圈圈

深秋時節的陽光下,沿著萬年縣城濱溪河水街,兩岸綠樹成蔭,可見滿眼綠色,江面成群白鷺時而飛舞、時而休憩,生態廊道彰顯出美麗姿容;河道筆直且長,兩岸市民閒庭信步,正享受著深秋美好時光。珠溪河溼地公園裡鬱鬱蔥蔥,白鷺三五成群。萬年縣對濱溪河開展綜合治理工程,致力打造具有萬年特色的「萬年水街」。

9月9日,記者在萬年縣陳營鎮建安大街濱溪河旁親水步道行走,放眼望去滿是綠色:一邊是河道旁的葦草,另一側是樹和草坪。一條「萬年水街」將縣城濱溪社區、東景社區、珠溪河溼地公園串了起來。

沿著濱溪河水街珠家橋珠溪河溼地公園漫步,只見林蔭密布、繁花盛開,一步一景,仿佛置身於景區。遠處綠蔭與高樓掩映,喧囂與靜謐交匯。珠家橋下,幾十位居民正一顯身手跳著交誼舞;小朋友們則在旁邊找到了屬於自己的歡樂,像小精靈一樣跳躍……人水相親的場景,正是萬年水街建設的生動註腳。昔日「臭水溝」,今朝「清水河」。「你別看它現在這麼美,大半年前,這裡垃圾成堆,雜草叢生。」居住於濱溪社區附近的程文嫻訴說著曾經的面貌。這條位於建安大街的河道,多年以來長期得不到疏浚,還有人向河中傾倒建築垃圾、生活垃圾,原有的河道寬不到一米。「這能算是河?一步就能跨過去。」不僅如此,由於缺乏保潔,河道中雜草瘋長,幾乎看不見河道的原本面貌,附近村民都繞道而行。各種問題突出,群眾反映強烈,濱溪河必須整治。

「濱溪河生態綜合治理項目全長2.6公裡,寬度36.4米(其中河道寬12.7米),主要內容是道路改造、立面整修、河道治理、管線整理等,總投資8600萬元,是城市生態修復和功能修補綜合性民生項目,也是全縣生態綜合治理PPP項目一部分。該項目從2019年9月開始,克服了老城區改造地質條件、地下管網十分複雜,克服了交通組織、商業經營十分複雜等難題,用了近5個月的時間完成了全部投資。另外,還通過截汙水、引活水、修河岸、清河道,濱溪河水生態環境得到徹底的改變,由原來的臭水溝變成現在的清水河;通過修路面、改牆面、整店招、理線路,濱溪路城市頑疾得到全面治理,由原來的髒、亂、差變成了如今的精品街。」萬年縣住建局副局長江煥洲告訴記者。

該項目工程主要對河道主體進行清淤治理,兩岸加固以及對岸邊房屋做立面改造。起點為建民大街,終點為珠源公路與濱溪河交叉口。河道治理工程給濱溪河帶來煥然一新的面貌,讓人們生活更幸福。萬年縣陳營鎮濱溪社區黨委書記蔡閩娥介紹,水街以水為紐帶,以江河湖庫及河口岸邊帶為載體,統籌生態、安全、文化、景觀和休閒功能建立的複合型廊道,突出「水碧岸美」,綠道與碧道並行,形成交相呼應的生態廊道,滿足民眾對優美水生態環境的需求,吸引著社區居民空閒之餘相約來到水街進行散步、跳廣場舞、打太極拳等各種休閒、健身、娛樂活動。清淤、疏浚、拓寬,增加水環境容量,提升水質,恢復、強化和擴張水體流動通道,提高河道行洪排澇能力。同時,通過生態護岸、綠化護坡,對河岸環境進行綜合整治,美化周邊環境。通過整治,讓濱溪河的面貌煥然一新:河水變清了,垃圾、雜草不見蹤影,潺潺流動的河水波光粼粼;整體環境變好了,岸邊種滿了香樟、柳樹,放眼望去滿目碧綠。如今,一條條碧道正在萬年縣城徐徐鋪展,生態效益、經濟效益和社會效益正加速釋放。

濱溪河水街附近的黃金水岸小區是一個新建的小區。小區居民柴慧敏告訴記者,她見證了河道的蛻變,濱溪河從人人避之不及轉變成了大家閒餘飯後散步的好去處。「以前這河上淨是雜草、垃圾,夏天蒼蠅、蚊子到處飛。如今,河水乾淨了,晚飯後大傢伙兒也愛到這裡轉轉了。」柴慧敏臉上掛滿了笑意。

來源:上饒晚報

採寫:王調翁

相關焦點

  • 臭水溝變成了清水河
    原標題:臭水溝變成了清水河  本報訊 (記者 龍丹梅 通訊員 侯祥 袁孝春)清澈的河水、乾淨的石板路、整齊排列的行道樹——如今,江津區李市鎮場鎮邊大肚子河河岸已成為當地居民休閒娛樂的場所。但就在一年前,這裡還是一條臭水溝,居民們路過時無不掩鼻疾行。   李市鎮相關負責人介紹,大肚子河是橫貫李市街區的一條小溪流,全長2400餘米。
  • 城區這條臭水溝,沒了!
    崮河流域姜家村河多年來都是周邊居民眼中的「臭水溝」,河道淤積嚴重,兩岸垃圾成堆,河水臭氣燻天,極大的困擾周邊及下遊居民生活,髒亂差的河道已不能適應城鎮發展,舊樣貌急需改變「終於盼到了這一天,門前這條臭了幾十年的河終於變樣了。」小嶺村村民王平代家住姜家村河東岸,每到汛期,河水沒過漫水橋,去河西岸種地就成了難事,門前這條「臭水溝」讓他苦不堪言。
  • 江都城區這條「臭水溝」,終於要徹底「拜拜」了
    說到城區的「臭水溝」你的第一反應一定是...別擔心,咱們馬上就要和灰糞港黑臭水說「拜拜」啦!10月15日,灰糞港水質提升整改工程將開工,此次整改採用打壩抽水幹河的方式,實施原有管道清淤檢測、汙水截流、排汙口整治、生態修復等九大工程,加快改善城市水環境質量,徹底解決灰糞港黑臭問題,工程預計11月底完工。屆時,灰糞港這條臭水溝,終將「脫胎換骨」,變成水清岸綠的景觀河。據介紹,灰糞港城區段長約5公裡。
  • 昔日臭水溝 今日景觀河
    兩年前,南寧市開展城市黑臭水體治理攻堅戰,亭子衝成為整治的重點。曾經的臭水溝,如今已是青羅帶。「現在河面變清了,空氣變好了。以前是『掩著鼻子躲』,現在是『沒事就喜歡來』。」王春萍笑著說。近年來,桂林市投入28億元,對影響灕江水質的各條支流,包括南溪河、靈劍溪、道光水、清風溝、南灣河等實施黑臭水體全面治理,嚴控入河汙染負荷,大力推進排水管網規範化建設管理工作。目前,桂林全市建成汙水幹管330餘公裡,雨水幹管310餘公裡及配套汙水、雨水支管,真正做到了城市建設到哪裡,排水設施就鋪設到哪裡。
  • 新會這條河大變樣!這場盛況多年後又出現了!
    新會這條河大變樣!這場盛況多年後又出現了! 「那天,我從城郊村、九敬橋、新會大道橋等多個角度觀賞了這場扒龍舟活動,神採奕奕的龍舟、變清後的會城河、兩岸的綠樹,三者在不同的場景中構成了一幅幅美麗的圖景,讓人忍不住按下相機快門。」熱愛攝影的小林說。沿會城河而居的新會區會城街道城郊村一直有扒龍舟的傳統,然而,因為過去較長一段時間裡會城河受到汙染,變得又黑又臭,參加扒龍舟活動的人越來越少。
  • 雲南陸良:昔日「臭水溝」今變「清水河」
    陸良縣在強力推進愛國衛生「7+2」專項行動中,以「潔水體」為突破口,以「督」促戰為抓手,在「百人會戰」中,加強對「黑臭水體」治理,以「戰」提效,使全縣水環境得到極大改善,群眾看到變化,也積極參戰,主動加入到這場轟轟烈烈的「大會戰」中。市第七駐點督導組組長緊盯陸良「黑臭水體」治理。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昔日臭水溝 今日景觀河
    歲月滄桑,萬物更新,且末的變遷,讓百姓感受最深的就是昔日的「臭水溝」,變成了今日休閒健身的景觀帶。「臭水溝」的華麗綻放讓曾經的小縣城,猶如一幅新畫卷,正徐徐打開,展示著美麗城市的風採。6月12日,記者來到玉泉河,夏季玉泉河的風光更是宜人。
  • 馬鞍山慈湖河11條支流水系整治令臭水溝變成景觀河
    中安在線訊  據皖江晚報報導, 龍鬚溝變成清水河,垃圾場變成小花園,土泥路變成林蔭道,昔日的臭水溝搖身一變,成為附近居民休閒遊憩的好場所。這是馬鞍山花山區慈湖河11條支流水系整治帶來的巨大變化。
  • 昔日臭水溝「變身」景觀帶!龍崗沙灣河華麗轉身讓人眼前一亮
    原標題:昔日臭水溝「變身」景觀帶!龍崗沙灣河華麗轉身讓人眼前一亮深圳特區報2019年8月11日訊 「前兩年,沙灣河就是一條『墨水河』,又黑又臭,我們連窗戶都不敢開。現在大變樣了,水清岸綠景美,朝河的房子變身成為景觀房。」在龍崗區沙灣河邊採訪,附近的居民高興地說。
  • 昔日臭水溝,如今碧波蕩漾
    泰興市農產品加工園區斥資600萬元,對宣堡港東首末端實施河道疏通清淤和駁岸整治工程,昔日的臭水溝,如今碧波蕩漾,景色宜人,成為周邊企業員工和群眾飯後閒餘散步的好去處。宣堡港東首末端,西薑黃河至丁泰中溝段,由於周邊自然村莊雨汙合流,園區部分企業初期雨水也直接入河,造成水體富營養化,水質黑臭,水系堵塞,對生態環境造成一定影響。為切實解決這一問題,泰興市農產品加工園區結合河長制的落實,先後投入600萬元組織實施了該段河道疏通清淤和駁岸整治工程,工程全長3.1公裡,清理整治周邊企業河道直排入口和周邊自然村莊排汙口。
  • 鞍山三條「臭水溝」舊貌換新顏
    (資料圖)靈山明溝、東鞍山礦山高中明溝和太平明溝三條臭水溝曾經給附近居民帶來了很大苦惱……昨日,記者從鞍山市住建委獲悉,如今三條黑臭水體整治工程的竣工,這標誌著鞍山市建成區基本消除黑臭水體,也提前三年完成了國家要求的在2020年底前消除黑臭水體的工作目標。兩項汙水截流工程的完成,使汙水排放總量日減少1.5萬噸。
  • 浙江又一景區「逆襲」,「臭水溝」迎來巨變,耗資15億門票0元
    然而,在杭州這座國際化的現代都市裡,也有「黑歷史」的存在。那就是杭州人都知道的「蘭裡景區」。說到蘭裡,杭州老市民都知道。這裡在十多年前是有名的「棚戶區」,臭水溝,髒亂差已經不足以概括這裡,違章建築,廢品回收場,排汙小作坊,各種不同程度的破壞在華聯村和繞城村深深紮根,成為了杭州市的一大「毒瘤」,備受嫌棄。然而,經過數十年的建設發展,如今的蘭裡可謂是「大變樣」了。
  • 浙江又一景區「逆襲」,「臭水溝」迎來巨變,耗資15億門票0元
    然而,在杭州這座國際化的現代都市裡,也有「黑歷史」的存在。那就是杭州人都知道的「蘭裡景區」。說到蘭裡,杭州老市民都知道。這裡在十多年前是有名的「棚戶區」,臭水溝,髒亂差已經不足以概括這裡,違章建築,廢品回收場,排汙小作坊,各種不同程度的破壞在華聯村和繞城村深深紮根,成為了杭州市的一大「毒瘤」,備受嫌棄。然而,經過數十年的建設發展,如今的蘭裡可謂是「大變樣」了。
  • 農村小夥臭水溝撿到古代玉石碎塊,專家鑑別後,可以好好收藏
    農村小夥子小李家門口有一條不大的河流,每當乾旱我份的時候他都會去把家門口的那一段清理加固一下,今年正好乾旱河裡都沒什麼水流了,隨著現在的嚴重汙染這條小河流也從以前的清水河變成了現在的臭水溝了,問其原因我相信不說大家也都知道,年久失修沒有人管理,曾經的清水洗河也一去不復返了。
  • 「臭水溝」華麗變身「景觀帶」——勉縣定軍山鎮小漢江綜合治理側記
    「這條臭水溝終於要治理了。」 「下雨天,這路上積水都沒處下腳。」 「是啊,這都十幾年了,現在終於改造呀。」 ...... 大家口中的這條正在施工「臭水溝」就是小漢江,實際上一條貫穿勉縣縣城的江南片區的河道。
  • 清水河:一河綠水向北流
    金秋九月,清水河斑斕繽紛,微風吹皺一河綠水。 固原市清水河公園裡,菊在怒放,樹在變色,姣美的樣子令遊人流連忘返。或是在岸亭裡聊天,或是在長橋上閒庭信步。市民搖著扇子勁舞、圍成圈下著象棋。鳥在鬱鬱蔥蔥的樹林裡婉轉地歌唱,時而停歇在河內水生植物上,時而貼著水面飛翔,仿佛也在悠閒地享受著秋日的恬靜。 清水河是寧夏境內入黃河的最大一級支流。
  • 北京大興新鳳河煥新生,昔日臭水溝今清澈見底
    很難想像,這裡曾是令居民頭疼的臭水溝。新鳳河位於大興區北部,屬北運河水系,是涼水河的主要支流,也是北京市南部地區大興、亦莊和通州城市副中心的重要生態廊道,大興區主要的防洪排水、風景觀賞河道。新鳳河流域面積166.4平方公裡,流域內共有河渠23條,總長96.35公裡,幹流新鳳河西起永定河灌渠,東與涼水河相接,全長30.1公裡。
  • 臭水溝「藏身」學校旁 黑臭多年無人問
    現象  水溝上漂浮大量垃圾  4月20日上午,南都記者去到現場,在環鎮路附近的旗風學校(石井)旁的一條小巷內,有一條「臭水溝」沿著學校圍牆源源不斷流著。離著不遠處,就能聞到從水溝散發出的陣陣惡臭。校門口旁邊是一個垃圾投放點,與「臭水溝」之間也有一堵高1米左右的圍牆隔著。南都記者看到,這條流著暗黑色水流的溝渠長約200米,寬約1米,溝內積著黑黑的淤泥。
  • 昔日臭水溝變身碧道公園,肇慶這裡變化真大
    這是一個什麼概念?就是人在畫中走,車在綠中行。林韻 攝01從前,它是骯髒的臭水溝羚山湧是端州城東歷史悠久的水系主幹排水渠,原由景藍乾渠、石東乾渠、水銅乾渠及羚山湧組成,共長羚山湧碧道公園所在的水渠過去留給人們的印象就是一條水發黑、漂浮著垃圾、蚊蟲滋生的臭水溝。△羚山湧碧道公園碼頭路段。
  • 昔日臭水溝 今朝變樂園——遵化建明鎮東小寨村見聞
    昔日臭水溝 今朝變樂園——遵化市建明鎮東小寨村見聞  環渤海新聞網專稿 (本報記者 寶東 通訊員 周宏武)慄花飄香,麥子泛黃休禮拜天,放假了,孩子們特多,餵魚、玩耍,這就是他們的樂園哩!」  據村民們介紹,村南頭的這段黎河過去水流挺大,野生魚也不少,水草豐美。近年來水少了,垃圾堵佔了河道,死雞死豬啥的都往裡扔,成了臭水溝。2012年村民把本村的企業家王治錸叫回來,選他當了村主任。他看著村民去河對面幹活得蹚水過去,就個人出資修了座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