歲月滄桑,萬物更新,且末的變遷,讓百姓感受最深的就是昔日的「臭水溝」,變成了今日休閒健身的景觀帶。「臭水溝」的華麗綻放讓曾經的小縣城,猶如一幅新畫卷,正徐徐打開,展示著美麗城市的風採。
6月12日,記者來到玉泉河,夏季玉泉河的風光更是宜人。改造前的自然溝位於且末縣城中部,南起於且末鎮菜隊,穿越了埃塔路、文化路、絲綢路和前進路,北止於車爾臣河,改造前,全長為1.7公裡。兩側建築物多為80年代建設的土木和磚木結構平房。由於沿岸居民亂倒垃圾、水廁共用,導致自然溝的水質嚴重汙染,成為汙水溝和縣城環境衛生死角。
且末縣住建局副局長萬青甜告訴記者:「玉泉河前身為車爾臣河老河道,由於河道改道 地下泉水上湧形成了最早的卻格裡買亞自然溝。當初且末縣的發展很差,路都是土路農民們也窮,住的都是草房 牲畜也不多,改革開放以後發生了翻天覆地的變化,我身後的玉泉河以前都是臭水溝,改建以後這裡改變了很多」
2011年,自然溝改造工程被河北省唐山市列入援建我縣的重點項目之一。該項目建設結合縣城特徵,利用這一天然形成的地形地貌,拆遷自然溝兩側50米範圍以內的平房,通過植物綠化,邊坡加固,引進清水形成水系,建設了一個匯集觀賞、休閒區和餐飲服務為一體的景觀帶。
玉泉河總長3.1公裡 玉泉河共投入8500萬元 目前完成一期、二期改造工程,不但改善了且末縣城生態環境 而且給縣城的居民提供了遊覽 觀賞 戲水等生活休閒區。
初中生娜迪熱亞庫甫每天放學都會經過玉泉河,感慨的說道:「要面臨中考了,學習壓力也挺大的,每天經過這個玉泉河心情也變好了不少,也減輕了不少學習壓力,以前小學的時候每天經過這邊都不敢走,現在發展的特別好,景色也特別美麗,我愛我的祖國,我愛我的家鄉。」
該項目的實施,不僅改造了且末縣的環境,還帶動了周邊的經濟發展。 吐拉古麗肉孜抓住了機遇,在玉泉河周邊開起了飯館,走上了致富路。
飯店老闆吐拉古麗肉孜告訴記者:「玉泉河建成以後來這裡的人也多了,這裡以前沒有飯館,我抓住了發展機遇,在這裡開了家飯館,已經1個多月了生意也特別好,玉泉河的改造,帶動了周邊的經濟發展」。
談到玉泉河的變化,住在電視新村的曾老太太逢人便講且末縣自然溝的變化。她說:「以前從廣場東邊走過都能看到蘆葦叢生,水黑又臭,哪裡來的好心情,現在這條自然溝治理好了不臭了又好看,吃過飯我們都結伴出來玩。」
該工程突出「以水活城、以綠為基、以景繞河」的基調,著力把自然溝建成了廣場景觀一大亮點,進一步提升了且末縣各族人民的生活質量和幸福指數。
且末縣住建局副局長萬青甜告訴記者:「2016年縣委縣人民政府確定了南疆韻、生態城、慢生活、新活力的城市建設理念,並高度重視生態修復工作,目前已對河道內終年泉湧的13口泉眼進行恢復 噴湧的泉水 潺潺的溪流將回到老百姓身邊。」
且末縣掃黑除惡專項鬥爭領導小組辦公室
舉報專線:且末縣掃黑辦7622523
縣公安局:7620110
舉報郵箱:qmxshceb@163 .com
監製:張躍新
審核:陳芋伶
責編:塔依爾
編輯:黃 鵬
且末零距離來稿請投:qmxljl@163.com