昔日臭水坑 今日景觀河

2021-01-16 商丘網

曖心湖岸 本報記者 劉建讜 攝

「真沒想到原先的垃圾河、臭水坑現在變成了景觀河,我們也能像城裡人一樣在家門口看曖心湖逛公園了。」「是啊,咱村也通上了水泥路,還建了扶貧車間,各種健身器材齊全,黨的富民政策真是越來越好呀!」12月28日,在洪河溼地一處涼亭旁,虞城縣張集鎮林堂村的幾個年輕人高興地與從拉薩打工回來的村民王丹拉著家常。

走進張集鎮洪河溼地,冬日暖陽照耀著微波粼粼的水面,土山、亭臺、樹木、翠竹、花草倒映在水中,岸邊的垂柳、銀杏、楝樹、刺槐等各種樹木隨風搖曳,新修的水泥步道乾淨整潔,老人們結伴沿河散步,遠處浮橋上七八個十來歲的孩童在嬉戲打鬧……給寂靜的冬日帶來勃勃生機。

其實,洪河溼地的華麗「蝶變」,只是張集鎮黨委、政府注重人居環境提升、建設美好家園的一個縮影。早在三年前,洪河溼地還是一個充滿廢棄果品塑膠袋、垃圾堆積、蒼蠅亂飛、臭不可聞的髒水坑。為徹底改變這一現狀,張集鎮加快生態建設發展步伐,以生態振興、產業振興為重點,加速經濟社會發展,通過不懈努力,爭取到了市縣部分洪河溼地項目資金支持,聘請了鄭州規劃設計院專家進行規劃,穩步實施洪河溼地景觀帶建設,大力實施人居環境工程,紮實推進「生態溼地」「清潔小鎮」和「四美鄉村」「五美庭院」建設,昔日的垃圾堆最終變成了遠望亭,以前的臭水坑成了景觀河,該鎮洪河溼地真正成了周邊百姓休閒娛樂的好去處。截至目前,該鎮投資1500多萬元,建成了黃河故道睦鄰湖溼地、洪河溼地和7座村級文化廣場。

尤其在2020年3月,該鎮堅持防疫生產兩不誤,圍繞「豐綠增水」,組織幹部群眾150多人,在洪河溼地人工湖斜坡鋪設草坪。投入資金200多萬元,清運掩埋數萬噸垃圾;從洪河上遊引來乾淨的碧水,發動群眾捐贈綠化樹種,種植了數百棵銀杏、垂柳、刺槐、楝樹、香椿等綠化樹木,有200多棵蘋果、觀賞桃等樹木;還安裝了200多米的花崗巖欄杆、鋪設了1500多米混凝土步道,建成了曖心湖、連心橋、遠望山、觀景臺、果籃雕塑等。經過一年多的加緊施工,目前洪河溼地治理提升已接近尾聲,來此遊玩的百姓對洪河溼地的變化讚不絕口。

「如今,農民的幸福指數提高了,我心裡感覺舒坦了。」張集鎮黨委書記任聖義站在洪河岸邊如是說。

相關焦點

  • 「壯麗70年 奮鬥新時代」昔日臭水溝 今日景觀河
    歲月滄桑,萬物更新,且末的變遷,讓百姓感受最深的就是昔日的「臭水溝」,變成了今日休閒健身的景觀帶。「臭水溝」的華麗綻放讓曾經的小縣城,猶如一幅新畫卷,正徐徐打開,展示著美麗城市的風採。6月12日,記者來到玉泉河,夏季玉泉河的風光更是宜人。
  • 吉林西部「河湖連通」讓臭水坑變生態園
    他說,兒時的南湖是一個臭水坑,吉林省實施的河湖連通工程讓這裡成了一處國家級溼地公園。白城市位於吉林省西部,這裡曾遍布700多處泡塘,由於氣候變化,很多河流出現季節性斷流,溼地大面積萎縮。鎮賚縣的南湖就是其中一處。在本地人的記憶中,南湖是一個汙水池,眾多生活汙水匯聚,一到夏天臭氣燻天。75歲的當地居民朱丹回憶,小時候到湖邊挖野菜,被燻得頭暈。
  • 「關注」茂名電白:昔日臭水塘,為何今日蓮花香!
    寨頭河原是電白城區的一條黑臭水體,經過這兩年的整治,寨頭河生態環境不斷改善,周圍生長著茂密的植物,越來越多的野生水鳥選擇在這裡過冬。寨頭河煥發新顏,是電白境內大河小溪蝶變的縮影,折射出電白人治水的堅定信念和詩意情懷。短短兩年時間,電白完成城區3條入海河流的水環境綜合治理,消除劣V類。
  • 昔日臭水塘 今日靚公園
    廣州番禺區沙頭街白泥塘水體黑臭及周邊區域臭氣擾民問題經過整治已解決金羊網訊 記者甘韻儀,通訊員趙雪峰攝影報導:6月28日晚,「奮進新時代,舞出新風採」番禺區沙頭街慶祝建黨98周年舞蹈大賽在白泥塘公園進行,白泥塘公園首次揭開神秘面紗。周邊居民驚喜地發現,昔日臭氣燻天的黑臭水塘如今已華麗轉身變成靚麗的公園。
  • 昔日臭水塘 今日靚公園——番禺沙頭街白泥塘水體黑臭擾民問題解決
    昔日臭水塘 今日靚公園——番禺沙頭街白泥塘水體黑臭擾民問題解決金羊網  作者:甘韻儀、趙雪峰  2019-07-08 自去年白泥塘及周邊區域臭氣擾民問題被國務院大督查第十九督查組督辦以來,番禺用半年多的時間解決了水塘黑臭水體及臭氣嚴重擾民問題,併合理利用白泥塘旁邊空地建設休閒小公園,為轄區群眾增添了一個休閒娛樂的好場所。
  • 高新區(江海區)生態蝶變 「臭水河」變成「景觀河」 群眾享水清岸...
    「要把昔日『臭水河』變成『景觀河』,把最好的濱水空間留給老百姓。」高新區黨工委書記、管委會主任,江海區委書記彭章瑞在調研黑臭水體治理工作時說。治水攻堅找準「病根」 精準治理「整治前,河水又黑又臭,沒有人願意在河邊走。」
  • 人居環境 | 臭水河變身景觀河 昭通中心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見成效!
    人居環境 | 臭水河變身景觀河 昭通中心城市黑臭水體治理見成效!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申報成功後,按照市級主體、區級主責的原則,全區高位推進黑臭水體治理示範城市建設,建設內容主要包含第一汙水處理廠提標改造項目、第一汙水處理廠雨水處理項目、新建第二汙水處理廠項目、汙泥處置項目、排水管網延伸工程項目、利濟河示範段、利濟河非示範段、垃圾中轉設施工程、小區排水系統改造及海綿改造、城市內澇點治理、排水管網混接改造及提升修復、合流制溢流汙染控制、禿尾河示範段、禿尾河非示範段、
  • 高新區(江海區)黑臭水體舊貌換新顏 昔日「黑水河」邊遇見今日江海...
    昔日麻園河。過去,這裡曾是一塊雜草叢生的荒地,旁邊麻園河的黑臭河水令附近居民頭疼。「以前,都不願意從這裡走。又髒又臭。」附近小區居民楊先生說。如今,這裡卻成為附近居民休閒的好去處。「河道寬了,水也不黑不臭了。晚上吃完飯,一家人過來公園裡轉一轉,沿著河邊的人行道散散步,很舒服,很開心。」楊先生說。變化的不止永明社區口袋公園附近的麻園河。
  • 探訪廣州番禺區白泥塘公園:昔日臭水塘 今日靚公園
    周邊居民驚喜地發現,昔日臭氣燻天的黑臭水塘如今已華麗轉身變成靚麗的公園。白泥塘公園。(央廣網發 通訊員供圖)據了解,白泥塘原本是一個水塘,長期以來居民的生活汙水排放到白泥塘內,塘內水體不流動,時間久了就成了一潭死水,再加上旁邊垃圾壓縮中轉站散發的臭氣,導致周邊群眾怨聲載道。
  • 歷史上有名的「秦商大鎮」,只剩下傳說和一個「臭水坑」
    原諒我用「臭水坑」來形容陝西省文保單位、被稱「渭南一絕」的孝義澇池。因為它真的已經淪落為一個「臭水坑」了。「五一」期間,黃小黃再一次到了渭南蒲城,想起陝西歷史上赫赫有名的一代秦商大鎮——孝義鎮離蒲城縣城只有一小時車程,於是頂著大太陽專程去尋覓了。
  • 昔日「臭水溝」,今日「清水河」
    昔日「臭水溝」,今朝「清水河」。「你別看它現在這麼美,大半年前,這裡垃圾成堆,雜草叢生。」居住於濱溪社區附近的程文嫻訴說著曾經的面貌。這條位於建安大街的河道,多年以來長期得不到疏浚,還有人向河中傾倒建築垃圾、生活垃圾,原有的河道寬不到一米。「這能算是河?一步就能跨過去。」不僅如此,由於缺乏保潔,河道中雜草瘋長,幾乎看不見河道的原本面貌,附近村民都繞道而行。
  • 【我的城市在成長】昔日黑臭水體 今朝潺潺清流 聊城城區黑臭水體...
    本報訊 (聊城日報全媒體記者 葉晨雯 通訊員 曹彬) 「在現場調研時,我們發現聊城城區青年渠、青周渠等黑臭水體整治效果已初步顯現。」9月9日,市住建局城建科科長李紀剛在接受採訪時說。  青年渠水城華府段黑臭水體、青年渠魯化路二乾渠至花園路段黑臭水體、青年渠濱河實驗小學南鄰黑臭水體3處黑臭水體分別位於青年渠的上、中、下遊,以前非汛期大部分河道呈幹水狀態,由於溝渠附近為居民區,大部分生活汙水直接排入溝渠,匯水區域內也未實現雨汙分流,雨天雨水夾雜汙水直接排入河道,加之水體本身自潔能力弱,生態平衡遭到破壞。
  • 兗州區新驛鎮何村:昔日垃圾坑 今日小公園
    兗州區新驛鎮的何村採取一事一議的辦法,村民共同出資治理,把昔日廢棄的垃圾坑變成了風景秀麗的村內小公園。【現場】兗州臺記者 王嫻嫻:走進何村,映入眼帘的是村口的親水景觀,水中的金魚成群、荷葉成片,與河邊的廊亭垂柳構成一幅美麗的畫卷。【解說】風景如畫的親水池塘在炎炎烈日裡給村民們帶來了清涼。但就在幾個月前,村民路過這裡都還要躲得遠遠的。
  • 西安:將氵皂河打造成 清水河景觀河民心河
    工作人員對氵皂 河加蓋段進行排查摸底。《方案》提出目標,將氵皂河打造為一條水清岸綠、魚翔淺底的清水河,城市品質提升的景觀河,宜居宜業宜遊的民心河。   2018年年底全流域消除黑臭;2019年年底入渭口主要指標達到Ⅴ類;2020年年底全流域主要指標達到Ⅴ類,河道生態功能基本恢復;遠期河道生態功能全面提升,群眾滿意,成效可靠。
  • 長沙龍王港:昔日臭水溝今日「白淨美」
    圖/記者辜鵬博   瀟湘晨報記者 羅雅琪 實習生 周洋 長沙報導   9月3日下午3時許,龍王港南園路河段附近,四隻白鷺排成一列飛過河岸,河水也不再「黑臭」,變成水清綠岸,魚翔淺底的模樣。   治汙基本消除水體黑臭   當天下午,南園路箱涵排口汙水處理工程現場,19個直徑為5至6米的硝化生物濾池和反硝化生物濾池正在運作,旁邊還有一處高密度沉澱池。通過這組設備,汙水經過層層過濾和深度處理,就能變成清水。
  • 山東濱州:昔日村裡臭水塘 今日「變身」生態公園
    山東濱州, 近年來,山東省濱州市博興縣呂藝鎮高渡村積極推進美麗村居建設,對村裡原有的一處既影響村容村貌,又潛藏著傳播疾病風險的臭水塘進行綜合整治,根據這處臭水塘的地形地貌,改造升級為一條命名為「運糧河」的人工湖,並將周邊打造成集休閒、旅遊、觀光等多功能於一體的「運糧河」生態公園,使得面貌煥然一新,極大的改善了當地人居環境。 IC photo
  • 房間景觀:住的是無煙房,正對景觀河
    餐廳的服務態度挺好房間景觀:住的是無煙房,正對景觀河。房間設施:房間設施都比較新,就是被子有點厚,睡覺有點熱。離開酒店的時候有一個細節,酒店BOY的態度特別好,會主動幫忙開車門!Nice
  • 昔日東臺站,今日高鐵站
    昔日東臺站,今日高鐵站 2020-12-09 09:00 來源:澎湃新聞·澎湃號·政務
  • 東莞萬江壩頭湧黑臭水體 「蝶變」景觀廊道
    新快報訊 記者楊英傑 通訊員何敏怡報導 走進東莞市萬江街道壩頭社區,之前一直是附近居民、住戶汙水排放處的「臭水溝」壩頭湧,如今已經大變樣。
  • 觀賞湖=小水坑?
    「水坑?還小水坑?」我對老媽的審美哭笑不得。小區的中心地帶有一大片寬闊的空地,開發商沒蓋成高樓林立的住宅,而是修成一個娛樂廣場和一個觀賞湖,建設的景色算是美觀又別致。沒想到,可謂寸土寸金的城市裡修建的休閒區,居然被老媽形容成小水坑,瞬間就把美景降低了若干檔次,讓人有了不想去的想法。真是景色在人,好多時候不是景色美不美,而是內心看待事物的想法。