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久,記者專程來到北京,對這裡的BRT公交車進行了體驗。
帶著這些疑問,前不久,本報記者專程到北京和杭州,這裡有全國的第一條和第二條BRT公交線路,對這兩條BRT線路進行了全程體驗。今天首先編發異地體驗BRT之北京篇。
2005年12月30日,全國的第一條BRT線路在北京開通。這裡的BRT線路是如何設置的?車輛運行速度如何?市民乘車方便嗎?
在眾多期盼的目光中,濟南BRT即將掀起"紅蓋頭"。BRT到底怎麼樣?運行速度快嗎?能適應城市發展嗎?……
乘坐1號線全程耗時39分鐘
據了解,快速公交1號線是目前北京市唯一一條快速公交線,該線路全長16公裡,設站臺17座,平均站距940米,日均運送乘客15萬人次,已成為連接北京南北公共運輸的一條大動脈。
與濟南BRT站臺一樣,北京的BRT站臺設在道路中央,前門站站臺內設有座區和站區兩個候車區,在檢票人員的指引下,記者進入座區候車。
上午9:08,一輛藍黃相間的超長快速公交車由東向西駛進了站臺,車身長18米左右,前後兩個車門,左開門,與站臺的兩齣入口正好吻合,車輛底盤與站臺齊平,一級踏步,上下車時感覺舒適而且方便。
9:09,在工作人員的指揮下,BRT快速公交車駛出站臺。記者看到,前門至天壇段,快速公交並沒有專門的專用道,駛出站臺後,BRT車輛與普通公交一樣行駛,路口較多,BRT與其他社會車輛一樣走走停停,依次等待信號通過,快速」在這一段體現得並不明顯。
9:17,到達天壇站,一站路程,足足走了8分鐘,駕駛員告訴記者,沒有專用道,這一站是耗時最多、車速最慢的一站。
進入第二站天壇站後,快速公交駛入了專用道。這時,BRT車速明顯快了起來,記者留意了一下車內的時速表,專用道內,BRT公交車的時速甚至達到了60公裡,專用道內,車輛幾乎一路暢通無阻,每站路的時間也縮短到了兩分鐘左右。
記者注意到,由於南中軸1號線承擔了沿線35萬居民的出行壓力,沿途站點上下車的乘客很多,但秩序並不混亂,每個站臺都有專門的工作人員維持秩序,指揮車輛進出。
9:48,記者乘坐的BRT車輛抵達始發站—— —德茂莊,行程16公裡,耗時39分鐘。中國城市公交協會快速公交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公交集團第二客運分公司總經理助理閻雅彬告訴記者,南中軸快速公交線的開通,大大縮短了乘客乘車時間,根據測算,乘快速公交的時間比乘常規公交的時間節省了50%。
路權專用 主要路口信號優先
擁有專用道、信號優先是BRT快速公交快速、準時的有力保障。記者看到,北京的快速公交也有專用道,但並非全程。駕駛員田朝志告訴記者,南中軸快速公交1號線大約有3公裡混行路段。
北京的BRT專用道設在馬路中央,用白色護欄隔開,社會車輛無法入內。車輛行駛過程中,記者看到,由於BRT公交具有專用路權,專用道暢通無阻的同時,外側的社會車道則顯得有些擁擠,社會車輛不時被甩在身後,在部分路口,等待信號的社會車輛甚至排起了長龍。
「快速公交不是時速快,它『快』在專用道內無搶道,十字路口不堵車,乘客上車時間短。」田朝志告訴記者,南中軸快速公交1號線的主要路口現在都實行了BRT信號優先。他告訴記者,當BRT車輛距離路口150米的時候,埋在地下的感應圈會與車上的感應裝置感應,信號便會進行有利轉換,綠燈時,信號可能會延長几秒以便BRT車輛順利通過,如果紅燈,會在6秒時間內轉換綠燈。
「信號優先,不是絕對的,並不是說交通信號完全根據BRT公交的運行情況而改變,只是一定限度內稍微向BRT傾斜,對整個道路交通來說影響不大。」北京市公交集團一負責人表示。
兩種方式保障乘客安全進站
如何在保證BRT公交快速的同時,又不對整個道路交通造成影響?記者看到,為了不影響整個道路的交通,北京快速公交1號線站臺,幾乎全部與過街天橋或者地下通道實現了「安全對接」,保障道路暢通的同時,保障乘客安全進入站臺。
記者看到,北京快速公交1號線上,三環以內的站臺,全部通過地下通道與人行道相連,三環以外,乘客則需要通過過街天橋進入站臺候車。對此,閻雅彬告訴記者,南中軸快速公交1號線修建後,沿線主要的平面交叉路口基本保留了,為了降低對道路交通的影響,乘客需要通過過街設施進入站臺,「三環以外採用經濟實用的過街天橋,三環以內採用地下通道,主要是考慮到美觀的問題。」
「要保證BRT公交的快速、安全、方便,站臺最好設有專門的安全通道,如果乘客走斑馬線進入,不但不安全,對整個道路交通也會造成一定的影響。」BRT快速公交駕駛員田朝志認為。
整合沿線公交線路20 道路資源承擔40 客流
「現在南中軸1號線每天客流量在15萬人次,一條專用道佔用了20%的道路資源,卻承擔了該線40%的客流量。」閻雅彬告訴記者,1號線從2005年12月30日開始運營,運營時間從每天5時到23時,客流高峰時,每一分鐘一班,平峰時2—3分鐘一班,日客流量高達15萬人次,高峰時期甚至達到了28萬人次。
據了解,快速1號線的開通,不僅整合了沿線重疊5公裡以上的公交線7條,撤減了常規公交370部,90部BRT快速公交,在佔用整條道路20 資源的基礎上,以快速、便捷的優勢,吸引了南中軸線40 客流。
「快,確實快了。」說起快速公交,北京天橋的張翰河老先生告訴記者,自己每天要從天壇坐B快速公交到前門,雖然這一段沒有BRT專用道,但速度仍然比常規公交快不它雖然佔用了一定的道路資源,但緩解了道路擁堵狀況,一條快速公交1號線,用20 的道路資源承擔了40 的客流,而且提高了市民出行效率,在北京,快速公交是成功的。"北京市公交集團有關負責人表示。
體驗北京BRT快速公交1號線
少,站點少呀,我要是坐常規公交,一路要停四五站,坐快速公交只要一站就到了。」
專家聲音
北京模式不可複製
「北京模式是不可複製的。」談到北京南中軸1號快速公交線的時候,中國城市公交協會快速公交專業委員會副秘書長、北京公交集團第二客運分公司總經理助理閻雅彬認為,任何一個地方的模式都可以借鑑,但不能複製,即使同樣在北京,1號線模式也是不可複製的。
閻雅彬告訴記者,2008年奧運會之前,北京要在朝陽路開通快速公交線路,8月份前,還將開通安利路快速公交,而且有關部門還將繼續調研開通新的快速公交線路,但這些BRT線路並不是照搬1號線模式,而是根據道路資源等實際情況決定,就像已經到位的朝陽路快速公交車型,就改成了右開門。
「南中軸1號線,道路最窄的地方40米寬,這麼豐富的道路資源是很多路段所不具備的。北京模式只能借鑑,不能複製。」作為國內首條BRT線路的參與者與見證者,在濟南BRT快速公交建設上,閻雅彬建議,一條快速公交線路的開通,首先在線路的設計與規劃方面,必須與這個城市今後的發展方向相吻合,符合城市的設計規劃;其次,一條線路的開通,需要有豐富的資源,便於對現有的公交資源進行重新整合;最後,一條線路的票價、票制也是很重要的,在一定程度上也決定著一條快速公交線路是否成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