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與濟南快速公交的故事——BRT-13號線
05:15來自濟南公交
點擊上方
即可收聽音頻
主 播|邢如飛
2019年9月22日,由山東第一醫科大學開往黃崗路的BRT-13號線正式開通。原計劃在醫科大學始發後途徑德州路、醫學大道後再沿青島路東行,以覆蓋這所佔地面積較大的新建校區的更多區域,但時至今日,對應的路段仍未完全具備通行條件。因此,BRT-13號線仍按照青島路向東、無影山中路向東的走向運行。它的裡程相對較短,全程只有14站,包含匡山立交橋東、黃崗路兩座BRT專用站臺。BRT-13號線的配車為豪沃10.5米級雙開門插電混動,開線時調配了三輛車運營,並準備隨時增加車輛和班次,沒成想遇到了新冠肺炎疫情,沿線出行需求驟減,BRT-13號線有段時間僅有兩輛車運行。後來增加至五輛車,以保證平峰每20分鐘一班車的間隔。這條線路開通以來,其配車數、班次數和客流量和其他12條BRT線路相比,有著較為明顯的差距,這與其線路定位有一定關係,它的主要服務對象——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在開通初期尚未完工,師生搬入新校區的時間較短,校內人數較少,這使得線路客流無法得到充分培育。目前,13號線的客流主要來源於青島路沿線的新建社區居民。在青島路BRT站臺完工後,BRT-1號線調整進入BRT專用道內運行,由於BRT站臺站距較大,部分道路兩側的常規站點沒有對應的BRT站臺,而在青島路兩側運營並停靠各個站點的BRT-13號線擁有了減少市民乘客步行至站點的距離的優勢,乘客可先就近選擇離家近的站點乘坐BRT-13號線,通過線路東端的BRT站臺實現與1號線、3號線、10號線的免費換乘,實現客流的順暢接駁。相信在青島路沿線社區入住率明顯提升以及山東第一醫科大學全面啟用後,BRT-13號線也會有一個光明的發展前途。
潘振陽/攝
我與線路的故事
一得到線路開通的消息,還在外地上學的我便迫不及待地做好了體驗計劃。因為初中同學對此也很感興趣,我決定等到一月下旬兩人都有時間後一起前去體驗。當天,我乘K38路來到了BRT-13號線的始發站。站牌旁依然是一副工地的樣子,路邊基本被施工圍擋覆蓋,幾乎看不到醫科大學的身影。由於天色已晚,很遺憾沒有時間在附近走走,探索一下這所大學的校園。這一次體驗的是0901號車,全程除了我們兩個人以外,僅在青島路濰坊路站有一名乘客上車,這也是我體驗BRT線路的過程中全程客流最為慘澹的一次。駕駛員大叔開車十分平穩,很快就到達了終點站黃崗路。車輛隨即向西返回,有三名乘客在站臺等候上車,與從西面開來時下車的乘客數量相同。這次體驗就這樣平平淡淡地收尾了。線路沿途景色還略微荒涼,車內也顯得有些冷清,但有多條BRT線路客流隨著時間漸漸增多的先例在前,我們還是可以對它未來的發展抱有期待的。歡迎各位讀者在閒暇時體驗一下這條略帶神秘感的線路,親自成為這條城區西北部新生線路成長的見證者。
此文選自「綠色出行,發現不期而遇的美好」徵文比賽獲獎作品《我與濟南快速公交的故事》
作者伊志奇,22歲,現畢業於東北師範大學信息科學與技術學院。作為一名公交愛好者,從小就喜歡濟南公交,空閒時經常體驗公交,對很多公交線路有自己的理解與感悟,對濟南公交有深入靈魂的熱愛。濟南公共運輸攝影團體Quan Studio成員,時常以前方展望視頻記錄線路走向與街道景色,用文字書寫對公交線路的感悟,在與朋友的交流中獲得與公交更加深刻的交觸。
本次「綠色出行,發現不期而遇的美好」徵文獲獎作品的展示環節到這裡就結束了,感謝大家積極踴躍的投稿!在此次徵文活動中,小編不僅被作者的文筆所折服,也被大家的熱情和用心所感動。十分感謝大家一直以來對濟南公交的支持,讓我們繼續選擇公交,綠色同行,一起去發現生活中不期而遇的美好吧!
濟南公共運輸集團有限公司
來 源|企業文化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