英媒:多家中企盯上了巴拿馬運河周邊土地

2020-12-25 觀察者網

【編譯/觀察者網馬雪】據路透社27日報導,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局長透露,數家中國國企已經表示有興趣投資開發巴拿馬運河周邊的大片土地。路透社評論稱,中國投資開發海外基礎設施建設的勢頭方興未艾。

2016年6月26日上午,巴拿馬運河擴建工程竣工通航並舉行慶祝儀式,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旗下的「中遠海運巴拿馬」號貨輪作為首艦通過巴拿馬運河位於大西洋一側的阿瓜克拉拉船閘。

報導稱,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局長豪爾赫·基哈諾(Jorge Quijano)指出,運河管理局將在今年底以前開始招標,在運河周邊大約1200公頃(相當於1200個足球場大小)的土地上投資建設一個物流園區。這片土地原先曾是美軍的射擊訓練場。

基哈諾在赴上海參會之前告訴路透社,「我們已經和中方的人員談過。」

基哈諾介紹,中國交通建設股份有限公司、其下屬子公司中國港灣工程有限責任公司,以及中國鐵路工程總公司都對此工程表示了興趣。

報導稱,中國正在推動「一帶一路」建設,發展全球經貿關係。中國政府實行「走出去」戰略,鼓勵國內企業投資海外基礎設施建設。

近年來,中國國有企業已經參與了多個重大國際交通建設項目。去年,中國遠洋海運集團得了希臘最大港口比雷埃夫斯港的管理經營權,中國中鐵則籤約參與建設高鐵的吉隆坡終點站「大馬城項目」。

吉隆坡「大馬城」將成為集金融、商業、文化、旅遊、住宅於一體的國際經濟中心(網絡效果圖)

巴拿馬運河周邊的土地早就吸引了中國公司的注意。基哈諾表示,中國遠洋海運集團早先就曾向巴拿馬運河管理局詢問過有關這塊土地的計劃。

基哈諾並沒有表示通過購買特許經營權可以多大程度開發這塊土地。

報導稱,中國交建、中國鐵總和中國遠洋運輸集團尚未對此作出評論。

基哈諾指出,運河管理局準備將這塊土地分包給不同的商家,並給予它們最長可達40年的特許經營權。基哈諾透露,中國、日本、挪威和韓國都表示出購買經營權的興趣。

基哈諾估算,這塊土地和港口在其運作的第一個五年將帶來1億到1.25億美元的年收入。整個巴拿馬運河預期今年帶來28億美元的收入。

巴拿馬運河去年擴建竣工。基哈諾指出,從去年10月到今年2月,通過運河的貨物總量比一年前增加了18.3%。

相關焦點

  • 英媒稱中企海外投資興趣濃:看上巴拿馬運河土地
    原標題:英媒稱中企海外基建投資興趣濃:看上巴拿馬運河周邊土地核心提示:巴拿馬運河管理局將在今年底以前開始招標,在運河周邊大約1200公頃(相當於1200個足球場大小)的土地上投資建設一個物流園區。這片土地原先曾是美軍的射擊訓練場。
  • 日媒:中泰或啟動「東方巴拿馬運河」建設項目
    (原標題:日媒:中泰或已啟動「東方巴拿馬運河」建設項目)
  • 歷史上的今天,106年前,巴拿馬國把巴拿馬運河「賣給」美國
    也許你不知道中國一些重要運河的名稱,但你一定聽說過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運河,前者是地中海到印度洋航道的樞紐,後者是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樞紐。每年全球只有百分之五的船隻從巴拿馬運河經過,但它們運載著全球百分之二十四的海運貨物,據2018年的統計,巴拿馬的GDP有650多億美元,而巴拿馬運河那年創造出的通航費就有30億美元。
  • 大事記 | 美國為何巴拿馬運河還給巴拿馬
    巴拿馬運河全長僅81.3公裡。不過,它雖然短,卻是世界上最具戰略意義的人工水道之一。從1881年動工開挖到1914年完工,先後歷時33年。耗資6億7千萬美元,前後共有3萬名工人因此喪生,可見工程的艱難程度。
  • 100多年前,巴拿馬運河是如何取代尼加拉瓜大運河的?
    ▲尼加拉瓜運河和巴拿馬運河的位置和通航量一、地緣位置極佳,眾國虎視眈眈從地圖上可以看到,尼加拉瓜這個國家並沒有巴拿馬那樣狹窄,但是尼加拉瓜境內的兩湖盆地和聖胡安河谷十分適合開鑿大運河。清剿完海盜的英法聯軍還是給了美國一點臉面,沒有戳穿海盜背後的美國企業。美國政府也立刻假惺惺的做出表態,強烈譴責尼加拉瓜地區海盜行為。眼看事情的發展又偏向了河道由歐洲人幹涉,美國趕緊又發布聲明,稱願意維護運輸線以及周邊地區和諧穩定,確保地區中立。
  • 巴拿馬與中國建交 巴拿馬在哪裡巴拿馬運河資料背景圖
    ­  巴拿馬時間6月12日晚8時,巴拿馬總統胡安.卡洛斯.巴雷拉(Juan Carlos Varela Rodriguez),在國家電視臺全國新聞聯播節目上,正式向全世界宣布:巴拿馬共和國與中華人民共和國建立外交關係。
  • 巴拿馬運河為什麼花了400多年才通航?美國最終又為何歸還運河?
    同時,西班牙王室正忙著對付歐洲內部新興的英法等國,巴拿馬運河計劃便不得不停滯於紙面。到了1814年,當西班牙王室終於決定開挖運河時,拉美獨立戰爭卻爆發了。19世紀早期,西班牙對美洲殖民地的橫徵暴斂終於徹底激怒了拉美人民。
  • 百年恩怨:1999年美國為何放棄巴拿馬運河?
    1821年,巴拿馬獨立,不久併入哥倫比亞。哥倫比亞也想開鑿運河,但是它沒錢沒技術,只能求助於英、法、美、荷、西班牙等強國。開鑿國際性大運河,不僅涉及資金和技術,還涉及大國政治博弈,短期內很難達成一致。除了美國在1855年斥資750萬美元修建橫穿巴拿馬地峽的鐵路之外,其他國家沒什麼大動靜。
  • 「世界橋梁」為什麼是巴拿馬運河
    1830年,大哥倫比亞共和國分裂,巴拿馬成為哥倫比亞共和國的一個省。1880年,法國人斐迪南·德·雷賽布開始動工開鑿連接大西洋和太平洋的巴拿馬運河。美國總統西奧多·羅斯福試圖接管這條運河。1903年美國在擊敗英、法後與哥倫比亞政府籤定由美修建和租借運河的條約,哥議會拒絕批准。1903年11月3日,美軍在巴拿馬登陸策動巴脫離哥倫比亞獨立,成立巴拿馬共和國。
  • 世界橋梁巴拿馬,絕不只有運河
    連接北美洲和南美洲,巴拿馬運河從南至北溝通大西洋和太平洋,有「世界橋梁」之稱。二、氣候巴拿馬近赤道,屬熱帶海洋性氣候,白天潮溼,夜間涼爽,年平均氣溫23—27攝氏度。巴拿馬東部和中北部地區因受東北季風的影響,氣候高溫潮溼;西部和西南部地區面臨太平洋,降雨量多,溼度也很高。
  • 擴建巴拿馬運河 中國受益多
    運河擴建將在2007年至2008年期間動工,工期為7至8年。  目前,巴拿馬國內生產總值的80%與運河有直接或間接的關係。推動擴建計劃的巴拿馬運河管理局說,2025年前,運河將為這個人口310萬的中美洲國家帶來60億美元的收入。  公決前,數萬個公告牌上告訴人們擴建計劃最直接的好處--創造工作機會。
  • 巴拿馬運河為什麼花了400多年才建成通航?
    那麼,為什麼巴拿馬運河修建之路如此曲折?又為什麼花了足足四百年才終於建成通航?一、西班牙運河之夢:在拖延中錯失良機自從1492年哥倫布發現美洲新大陸以來,美洲的黃金、土地與廉價奴隸就吸引著大批的西班牙殖民者。16世紀初,殖民者們相繼攻陷了墨西哥和中美洲各地,並不斷南侵。
  • 巴拿馬運河
    巴拿馬運河是世界上最具有戰略意義的兩條人工水道之一,巴拿馬運河另一條為蘇伊士運河。運河的經營管理交由巴拿馬運河管理局負責,而管理局只向巴拿馬政府負責。巴拿馬運河的開鑿過程是一段不平凡的歷史。多少年來,帝國主義一直試圖控制拉美國家,包括這些國家的主權領土、能源、交通等等一系列經濟來源。處在這一地區的巴拿馬共和國曾經就是一個受到擴張、侵佔的國家,巴拿馬人民在歷史上總是陷入複雜的國際角逐,巴拿馬運河就是最好的見證。
  • 巴拿馬運河遊記
    巴拿馬全國人口只有四百萬,首都便佔了九十多萬。貧富懸殊非常明顯,舊城區是普通老百姓出沒的地區。那裡的房子陳舊不堪,參差不齊;街道狹窄,擠滿流動小販,兩邊的行人道凹凸不平,一個不留神便會摔倒。唐人街便在附近,我們走過一家中餐館,櫥窗內掛起令人垂涎欲滴的燒烤食物;我們也走過一家」中國洪門致公黨駐巴拿馬總支部」,不知是什麼性質的組織。
  • 尼加拉瓜運河構想,可以打破巴拿馬運河的壟斷
    但隨著世界的發展,船舶的噸位越來越高,貨物也越來越多,陸上鐵路接駁的方式已經無法滿足要求。所以便在巴拿馬地峽開鑿了運河,溝通了太平洋與大西洋,此後美洲兩岸,就可以通過巴拿馬運河交往,大大降低了美洲東海岸和西海岸之間的海上航運時間。作為連接太平洋和大西洋的重要航運要道,巴拿馬運河擁有巨大的商業和戰略意義。依靠巴拿馬運河,巴拿馬人也過上了富足的生活,足以令周邊國家非常羨慕。所以位於巴拿馬北部的尼加拉瓜也有著一個運河構想。
  • 過路費世界最貴的巴拿馬運河,日進鬥金,美國為何還給了巴拿馬?
    世界上最賺錢的生意莫過於攔路收費,除了先期的投資外,後期只要偶爾的維護一下就能躺著賺錢。個人如此,國家也是如此。在世界上有兩條人工開鑿而成的黃金水道,兩個國家靠著它們建立收費站,每天日進鬥金,活得悠哉悠哉。這就是埃及的蘇伊士運河和巴拿馬的巴拿馬運河。
  • 巴拿馬——美國為了獨霸巴拿馬運河而造出來的一個國家
    巴拿馬是巴拿馬共和國的簡稱。中美洲最南部的國家,面積不到7.6萬平方公裡,人口400多萬。巴拿馬中央連接大西洋與太平洋的巴拿馬運河,擁有重要的戰略地位,是南美洲和北美洲的分界線。然而,鮮為人知的是,巴拿馬這個國家的誕生,卻是美國當年為了獲得巴拿馬運河硬造出來的國家。
  • 沒有他們,就沒有舉世聞名的巴拿馬運河,這些人後來都怎麼樣了?
    巴拿馬運河是連接太平洋與大西洋的重要航運通道,也是舉世聞名的世界工程那個,被譽為「世界七大工程奇蹟之一」。但是你們知道嗎?這一條人工運河的建造,其實有中國人一份功勞,如果沒有成千上萬的中國人的付出,這個工程不會那麼順利完成。
  • 美國出錢出兵出力,終於挖通巴拿馬運河,為何最後卻還給巴拿馬
    巴拿馬運河全長僅82公裡。不過,它雖然短,卻是世界上最具戰略意義的人工水道之一。從1881年動工開挖到1914年完工,先後歷時33年。耗資6億7千萬美元,前後共有3萬名工人因此喪生,可見工程的艱難程度。
  • 大國角逐,黃金水道巴拿馬運河是如何落入美國手中的?
    美國對巴拿馬運河的控制,是從獲取開鑿權就開始謀劃的,誰挖的運河,自然誰的話語權就更重一些,最先提出修建巴拿馬運河的,是世界上第一批殖民美洲的帝國之一 西班牙,早在1534年,當時的西班牙國王卡洛斯一世,曾下令對巴拿馬地峽進行勘察,並計劃在其最窄的地段開鑿一條運河,但由於當時技術條件的限制,這一設想不可能付諸實施,西班牙人只能用鵝卵石鋪了一條穿越地峽的驛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