漢莎航空尋求國家入股,德國將迎來國有化大潮?

2020-12-21 騰訊網

PART 01

深遠的國家經濟幹預

Peter Altmaier,圖片來源:德國聯邦政府官網

德國聯邦經濟部長Peter Altmaier上周表示,現在已經「不是意識形態辯論的時候了」。此前不久,聯邦政府商定了一項投資基金,專用於在此次新冠病毒危機中陷入困境的企業。聯邦議院基民盟黨團主席Ralph Brinkhaus等官員曾對此計劃表示懷疑,但這些問題在近期與財政部長Olaf Scholz舉行的電話會議中已得到解決。

德國政府現在不僅可以提供貸款或擔保,而且還可以作為股東入股使公司免於破產。據悉,所謂的經濟穩定基金可為此提供約1000億歐元。

德國目前正面臨著自金融危機以來最深遠的國家經濟幹預。在金融危機中,聯邦政府也曾入股德國商業銀行這樣處於困境中的信貸機構,並向其注資數十億歐元。現在,政府將參股各行各業的大公司,只要這些公司至少有250名員工,並且對「經濟」,「技術主權」,「關鍵基礎設施」或「勞動力市場」特別重要。

因疫情不得不將大量飛機停在地面上無法執行飛行任務的航空公司,不再經營業務的旅行社或銷售額幾乎為零的重要供應商,都屬於政府參股援助的公司範圍。政府希望防止外國投資者利用危機來威脅到本國公司的利益,或是發起惡意收購,如美國此前就試圖收購德國疫苗研發商CureVac。

對於專家而言,毫無疑問,國家必須入股這些處於危機中的公司。但是政府應該以什麼條件入股,應該追求什麼目標,以及應該在什麼時候退出,是存在爭議的。

一些人認為這可能會導致國有化的加劇,並發出了警告。另一些人則要求聯邦政府在疫情時期的投資中必須發揮積極的企業家作用。這次疫情會是市場經濟終結的開端嗎?

德國機械工程協會VDMA主席Thilo Brodtmann三月下旬在法蘭克福公開表示:聯邦政府計劃中的經濟穩定基金原則上是一項重要而正確的措施。「但是其絕不能完全超越市場經濟的基本原理。」

對於那些國家可能會入股的公司,法律必須明確規定政府最遲必須退出的時間。Brodtmann警告稱:「如果沒有設置退出時間,國家入股造成的影響可能遠遠超出了疫情危機。經濟穩定基金決不能可持續地改變國家與市場之間的平衡。」

PART 02

漢莎航空正在與聯邦政府談判

圖片來源:漢莎航空官網

據內部人士透露,漢莎航空正在與聯邦政府進行談判,談判的內容不僅是關於以貸款形式提供的財政援助,還關於政府的入股計劃。據悉這筆援助資金高達數十億歐元。此前該集團還迎來了一位新股東,即德國軌道交通大亨Heinz Hermann Thiele。

德意志銀行是此次談判的參與方之一。由於新冠病毒大流行,漢莎航空基本上停止了乘客飛行,因此漢莎航空財務需求的確切金額仍未確定。像美國航空這樣的可比航空公司已經向國家政府部門註冊了高達120億美元的財務需求。因此漢莎航空的財務需求可能也高達百億歐元。

此次疫情使世界各地的航空公司遭受了沉重的打擊,以至於它們必須依賴政府的援助。漢莎航空可以從國家信貸機構獲得貸款以進行重建。漢莎航空發言人表示:「我們與聯邦政府保持密切聯繫,以確保我們的現金流足以支持企業運營。」他拒絕就細節置評。

漢莎航空CEO Carsten Spohr在接受德國媒體採訪時表示,政府決不可能掌握該航空公司的多數股權:「德國政府已經公開否認國有化。」在特殊情況下,國家援助對像漢莎具有競爭力的公司是合法的。重要的是要保留企業家的決策能力和行動能力。

聯邦財政部長Olaf Scholz此前曾向漢莎航空公司等陷入困境的大型公司表示,為幫助應對病毒危機,必要時政府會對企業進行臨時幹預。同時,漢莎集團也宣布,其大多數員工將來都將進行短時工作。正如法新社新聞發言人周四所說,該集團的核心公司漢莎航空的35000名員工中有31000人受到影響。包括其他集團公司在內,在疫情危機中的短期工作制度適用於德國漢莎集團62000名員工。

PART 03

政治家們對政府入股的不同看法

Olaf Scholz,圖片來源:德國聯邦政府官網

對於Gerhard Schick而言,在危機期間國家直接參股企業是絕對有必要的。這位NGO組織德國金融協會(Bürgerbewegung Finanzwende)的主席從此前的金融危機中吸取了其他的教訓,當時他是綠黨議員。他表示:「當時,德國北方銀行(HSH Nordbank)和商業銀行獲得了數十億歐元的援助資金,但以『Cum-Ex』和『Cum-Cum』股票交易的方式避稅。」因此,國家這次「必須將其援助明確地指向納稅人的利益」,並且「為企業家設定好發展路線」。Schick以汽車行業為例,「如果聯邦政府介入,其必須堅持要求製造商生產對氣候無害的汽車。」

德國聯盟黨經濟部門警告表示,國家可能入股太多的公司,也可能參股錯誤的公司。寬鬆的法律規定也使得政府可以持有在新冠病毒危機前就陷入困境且實際上已經無法拯救的公司的股份。

為了防止數百萬歐元的無意義注資,聯盟黨的政治家上周提出了許多要求,如必須收緊該基金的準入標準,限制監管期限,並減少國家的影響。該黨在其文件中寫道,通常聯邦政府對「沉默的參與」,即只入股,無表決權感到滿意。而在特殊情況下,政府必須要收購具有表決權的股份。

聯盟黨議會黨團副主席Carsten Linnemann則有不一樣的意見,他認為將此次疫情危機與金融危機相提並論是錯誤的:「此次都是因為新冠病毒危機才導致企業原本健康的業務陷入混亂,而當年的金融危機中,銀行主要是為自己的問題負責。」他進一步強調:「國家不應該更多幹涉企業的運營,強求其按照國家的意見發展。」

聯盟黨顯然不喜歡聽到這樣的反對意見。政府想展示自己的實力。許多聯盟黨政治家都認為,新的主權財富基金不僅應由來自社民黨的財政部長Scholz管理,還應由來自基民盟的經濟部長Altmaier共同執掌,這樣才是成功的。

社民黨黨員們已經意識到,這筆救助基金比最初計劃的規模要更大,並且可以限制紅利和董事會的薪酬。聯合執政黨決定,聯邦州還可以為員工人數少於250人的小型企業設立類似的基金。基民盟國會議員Andreas Jung表示,這些措施應「相互之間實現最佳互補」。

當然,聯邦政府入股德國商業銀行的歷史表明,短期的援助行動很快就會成為意料之外的長期參股。前財政部長Peer Steinbrück的國務秘書Jörg Asmussen設計了當時的銀行救助計劃,他在回顧當時所做的決定時進行「自我批評」。他們「穩定了系統」,但「並非沒有錯誤」。他警告表示,政府經常在沒有明確退出策略的情況下就入股公司。他得出的經驗教訓是:「凡走進去的人,也必須知道如何出去。」

PART 04

「國有化」並非第一次被提出

圖片來源:德國聯邦政府官網

像巴伐利亞州長Markus Söder和聯邦經濟部長Peter Altmaier這樣的資產階級政治家顯然是希望為應對危機調動大筆資金。聯邦政府已提出將設置1000億歐元的救助基金來收購企業的股份,巴伐利亞州在此基礎上還增加了200億歐元。

如此看來,社民黨青年團主席Kevin Kühnert最瘋狂的夢想似乎要實現了。他曾要求以寶馬為首的大型汽車集團在「集體」有需要時進行國有化,引起了這些企業的強烈抗議。

聯邦經濟部長Altmaier也曾在2019年發布的《國家產業戰略2030》中提出在「特殊情況下」,必須允許國家將關鍵技術企業部分國有化,以避免被外國投資者收購。當時遭到了大規模的抗議,尤其是在家族企業中。這次在疫情期間,這個概念又被重新提及。

PART 05

國家經濟而非計劃經濟

圖片來源:德國聯邦政府官網

可以肯定的是,德國不是在走向計劃經濟,而是朝著國家經濟邁進。聯邦政府目前的投資組合包括股市中重量級的電信公司,郵政公司,航空公司和疲弱的商業銀行。雖然在過去的二十年中,政府減持了部分公司股份。但只要是那些政府曾提供過幫助的公司,聯邦政府都不會任其在危機中倒閉。

那麼巴伐利亞州政府是否也會像下薩克森州政府入股大眾那樣成為寶馬的股東呢?這樣的話巴伐利亞自由州就將具有與北部聯邦州相同的結構。在下薩克森州,大眾汽車集團由家族經營,該州州長擔任董事會成員。Söder當然也很樂意成為寶馬董事會的一員。

在危機關頭能夠獲得國家的援助當然是好事,但是政府的入股以及官員在加入集團董事會後的種種官僚主義作風往往會讓企業家們寸步難行。這不僅僅涉及到資金的問題,更多的是與中小企業的思維方式有關,德國一直以來也因中小企業的繁榮發展而廣受盛讚。

一些政治家們已經在「幻想著」數百家不能倒閉的關鍵性企業或是大型企業的名單,所有這些公司都需要受到他們的「保護」。在企業發展中起決定性作用的將不再是市場和競爭,而是國家和政治。如果這樣的事情只發生一次,那還好。如果一而再再而三地由政府對企業進行幹預,那就並不是個好主意了。

政治家考慮的不是市場,而是工會的需求。沒有政治家會關閉工廠,他們本能地將這個選項排除在外。他們擅長的是,在短時間內保護工作崗位以及防止生產基地被關閉。從政治上講,這在下一次選舉之前總是有意義的。但他們的「努力」用在了錯誤的地方。從經濟上講,這可能會導致出現「殭屍」:一些工作崗位和工廠看似被保留下來了,但是事實上企業無法維持其運作。

像Altmaier和Söder這樣的資產階級政治家當然不希望實行計劃經濟。但是,他們為國家的強勢幹預,為國有化打開了大門,而不僅僅是條裂縫。除非他們真的這樣希望,不然他們應該減少這類言論。因為喚醒「國有化」可能是非常可怕的。危機過後,德國可能會失去競爭力,創新能力會下降。這時,德國就必須用盡全力才能與其他國家展開全面的競爭了。

免責聲明:本篇文章通過參考公眾媒體內容,整理、翻譯、編輯而成,僅供讀者參考。文中所有觀點和內容,不具有任何指導作用,對讀者不構成任何項目建議或承諾!如果本文不慎侵犯您的權益,請與我們聯繫,我們將及時處理。

相關焦點

  • 疫情期間國家入股漢莎航空存爭議,都有哪些權力紛爭?
    航空業被認為是比利時經濟的戰略支柱,這證明了這種國家援助的合理性,將該航空公司國有化是「毫無意義」的。布魯塞爾航空的發言人不願置評。 漢莎航空的CEO Carsten Spohr宣布,他將向德國,瑞士,比利時和奧地利等國政府尋求援助。
  • 葡萄牙航空或將被國有化
    民航資源網2020年4月15日消息:據路透社報導,葡萄牙總理Antonio Costa周二表示,未來幾天,葡萄牙航空可能會被國有化。此前,新冠病毒的傳播對葡萄牙航空業造成了災難性的影響。葡萄牙航空對葡萄牙的經濟有重要影響,私有化可能是拯救葡萄牙航空的唯一可行方案。
  • 「國有化」尚未落地,德國漢莎航空又計劃裁員16%,歐洲航空業舉步維艱
    " 從財務角度而言,2020 年將成為航空史上最糟糕的一年。" 國際航空運輸協會總幹事亞歷山大 · 德 · 朱尼亞克在 6 月 9 日話音剛落不過兩天,航空公司裁員名單上再添一員,這次是剛剛獲得德國政府紓困注資的漢莎航空。
  • 德國漢莎航空被曝將削減95%運力,導致停飛700架飛機
    來源:澎湃新聞3月19日,據彭博社報導,歐洲最大航空公司德國漢莎航空公司將削減95%的運力,這將導致停飛700架飛機。漢莎航空執行長Carsten Spohr於當地時間3月19日說:「新型冠狀病毒使全球經濟和漢莎航空處於前所未有的緊急狀態。沒有人能預見後果。我們必須採取嚴厲的或者說是痛苦的措施來應對這種特殊情況。」Carsten Spohr稱,只有少數幾架飛機能夠繼續飛行,其中一些是為了接回被困在國外的德國人並維護供應鏈。
  • 德國漢莎航空承認將裁員2.6萬人,專家表示八月將迎來個人...
    中新社·華輿訊 據德國生活報報導 一周前,德國聯邦政府和漢莎航空達成了一筆90億歐元的援助計劃。但這項計劃送交歐盟委員會審批時,後者以公平競爭為由,要求漢莎放棄在法蘭克福和慕尼黑機場的起降權,這引起了漢莎集團監事會的全力抵抗。
  • 「深度」漢莎航空被踢出德國藍籌股指,為獲救助向歐盟低頭
    記者 | 特約記者 錢伯彥 發自德國1當地時間6月4日,德國法蘭克福證券交易所宣布,連續30餘年頂著德國Dax藍籌股頭銜的漢莎航空正式降級,將於6月22日起從30家Dax指數構成企業名單中除名,並降入中小企業指數MDax。
  • 德國漢莎航空
    德國漢莎航空股份公司(德文:Deutsche Lufthansa AG,縮寫:Lufthansa)常簡稱為漢莎航空或德航。是歐洲其中一個最大的航空公司,是使用德國國旗標識的航空公司。從載客量,規模來看漢莎航空是世界上第五大航空公司,到達全球81個國家的209個目的地,並與其合作夥伴代碼共享,提供多達全球410目的地。 漢莎航空現有包括訂購的飛機總共531架。
  • 漢莎航空即將公布新策略料對廉航發起挑戰
    隨著波灣國家的國營航空業者及廉價航空公司搶走越來越多的客戶,德國最大航空業者德國漢莎航空公司(Lufthansa AG)恐不得不拉下身段跟進。
  • 外媒:保住就業崗位 德國將向漢莎航空提供救助
    參考消息網5月27日報導 外媒稱,德國政府當地時間周一同意向漢莎航空公司伸出援手,為其提供90億歐元(1歐元約合7.8元人民幣)救助金。這也使得德國政府在漢莎航空面臨敵意併購時,具有否決權。據路透社法蘭克福/柏林5月25日報導,這是新冠疫情暴發以來德國規模最大的企業救助方案,希望通過這一舉措保住數以千計的就業崗位,政府將持有漢莎航空20%的股權,如果面臨收購,政府持股比例可提升至25%加一股。報導稱,漢莎航空與德國政府就救助方案的磋商已持續數周,漢莎航空糾結於為獲取金融支持需要讓渡多大的控制權。由於預計旅遊業長期內將下滑,漢莎航空需要政府援助以維持生存。
  • 同觀·德國丨政府救助幹擾市場經濟?漢莎航空的危機與糾結
    方案總金額將近100億歐元,包括三個部分:其一是聯邦政府拿出55億歐元以靜默參股的形式注入,要求保證9%的股息作為回報;其二是聯邦政府出資近10億歐元,在漢莎航空佔有25.1%的股份,對於這部分入股,聯邦政府要求在監事會獲得兩個席位,並享有相應的企業經營共決權和否決權;其三是國有德國復興信貸銀行(KfW)向漢莎提供35億歐元的政府擔保貸款。
  • 漢莎航空與德國政府達成協議:將獲90億歐元財政救助
    5月26日,據《華爾街日報》報導,德國政府和德國漢莎航空於當地時間周一表示,雙方已達成一項90億歐元(約合98.1億美元)的財政救助協議。德國經濟部長彼得·阿爾特邁爾(Peter Altmaier)周一表示,「這是重要的一步,因為它將創造超過10萬個工作崗位,保持德國在全球民用航空領域的領先地位,並確保在新冠病毒大流行後航空公司繼續保持穩健運行。」根據協議,德國政府將獲得漢莎航空20%的公司股份,並任命兩個監事會席位。
  • 歐洲最大航空公司漢莎航空終獲援助 德國政府提供90億歐元併入股漢莎
    德國周一(5月25日)確認與漢莎航空達成救助協議,將向德國漢莎航空公司提供90億歐元(約合98億美元)的救助資金。據悉,德國政府準備購入漢莎20%的股份,這將是漢莎1997年私有化之後德國政府第一次參股。
  • 漢莎航空:「德國之翼」 漢莎之殤
    近日,德國漢莎航空宣布旗下低成本航空「德國之翼」(German wings)將獲得由保險公司提供的3億美元賠款,用以支付給3月24日遇難的144名乘客和6名機組人員家屬。3月24日,一架由西班牙巴塞隆納飛往德國杜塞道夫的航班在法國南部墜毀,機上無人生還。
  • 漢莎航空也扛不住了 正式向德國政府申請貸款援助
    【環球網科技綜合報導 記者 樊俊卿】據路透社日前報導,德國知名航空公司漢莎航空上周透漏,當前漢莎航空正在與德國經濟穩定基金正式接觸,尋求資金支持。今年4月,漢莎航空宣布將採取一系列斷腕求存政策,其中包括收縮旗下機隊規模、關閉旗下廉價航空德國之翼等,以度過可能會持續數年之久的低迷市場。為此,漢莎航空將削減其德國本土樞紐法蘭克福與慕尼黑機場的運力,一次性退役18架寬體飛機,包括原定出售的6架空客A380客機,而漢莎航空旗下支線航空公司漢莎城際航空將退役3架空客A340飛機。
  • 德國政府與漢莎航空達成90億歐元救助協議
    新華社法蘭克福5月25日電(記者沈忠浩 左為)德國聯邦財政部25日發布新聞公告說,德國聯邦政府同意通過經濟穩定基金向漢莎航空集團提供90億歐元救助。  根據救助方案,德國復興信貸銀行及相關私有銀行將向漢莎提供30億歐元的銀團貸款;德國政府將提供57億歐元的無投票權資金和3億歐元的股權增資。
  • 大到不能倒 漢莎航空90億歐元續命
    號稱「每小時損失100萬歐元」的漢莎航空終於迎來了曙光。當地時間周一,德國政府和漢莎航空表示,雙方已經達成了一項90億歐元的財政救助協議。對漢莎航空而言,政府救助本該是天降及時雨,但從過去這段時間的拉鋸戰來看,漢莎航空也有自己的擔心,比如害怕政府因為股份而有了對公司運營的發言權。而在救助這個問題上,德國政府看中的也不僅僅只是漢莎航空,還有其背後大量就業所代表的社會穩定。
  • 德國漢莎航空 Deutsche Lufthansa
    漢莎航空於1926年1月6日在柏林成立,德國漢莎航空的德文原意是「空中的漢莎」,「漢莎」源自13至15世紀北德地區強大的商業聯盟漢莎同盟。 德國漢莎航空股份公司母公司是德國漢莎航空集團。瑞士國際航空公司(Swiss International Air Lines)亦隸屬德國漢莎航空集團。
  • 德國漢莎航空將開通南京至法蘭克福直飛航班
    圖:德國法蘭克福美茵國際機場(Frankfurt Main International Airport,國際航空運輸協會代碼:FRA,國際民用航空組織代碼:EDDF)上的機隊。民航資源網資料圖片,攝影:民航資源網網友「D-ABHC」。
  • 德國最大航空公司得救!漢莎航空據悉已與政府達成救助協議 股價...
    該協議仍需等待德國救助基金指導委員會、漢莎航空董事會和歐盟委員會的批准。其中,德國救助基金指導委員會預計將於周一召開會議。   對此,德國政府和漢莎航空發言人均拒絕置評。   上周,漢莎航空表示,正在與政府進行深入談判。如果達成協議,德國政府將在公司監事會中佔有兩個席位,不過德國政府只有在特殊情況下才會行使投票權,比如保護公司不被收購。
  • 90億歐元國家援助正式達成,德國政府:漢莎航空的未來前景良好
    路透社消息,德國漢莎航空周一(25日)正式宣布,德國政府新成立的經濟穩定基金(WSF)已批准為漢莎航空提供90億歐元的國家救助。90億歐元的國家救助包括政府注資,政府將以每股面值2.56歐元或總計約3億歐元的價格購買新股,獲得20%的股份。經濟穩定基金計劃在2023年底之前出售其股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