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觀鳥達人"溼地"論劍" 發現北大港溼地的鳥類分布新記錄

2020-12-13 天津頻道

原標題:「觀鳥達人」溼地「論劍」

觀鳥大師保羅·霍爾特在北大港溼地用專業設備收錄候鳥叫聲

  手握高倍望遠鏡、身背長焦照相機、口袋裡還揣著厚厚一本鳥類圖鑑……25日,素有「鳥類天堂」之稱的北大港溼地迎來了一批「全副武裝」的客人,來自天津、北京、河北、河南、河北、湖北等7個省市的13支參賽隊在北大港溼地同場競技,共同角逐2017中國天津濱海國際觀鳥大賽「觀鳥達人」的殊榮。最終,自然之友野鳥會代表隊以記錄53種鳥的最佳成績獲得一等獎。

  據了解,本次大賽由濱海新區人民政府、中國生物多樣性保護與綠色發展基金會主辦,天津舉行此類比賽尚屬首次。

  「快看,八成是震旦鴉雀。」幾個黑影箭似地從葦叢間掠過,然而並沒有逃過陳志國的眼睛。一旁的隊友自信地翻看相機屏幕,清點出一共6隻,趕緊將發現時間和地點錄入觀鳥記錄冊。25日下午,比賽剛開始不久,湖北京山縣觀鳥協會代表隊就收穫意外驚喜。此次大賽的裁判之一、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中心工作人員姚慶峰介紹,震旦鴉雀是中國特有的珍稀鳥種,是國家一級保護動物,也被稱為「鳥中熊貓」。

  由於天氣原因,比賽時間臨時由一天調整為下午的4個小時。這無疑增加了比賽的緊張程度,選手們不僅要深入溼地搜索鳥類的身影,還要在規定時間內趕到集合點上交記錄冊。為了應對賽程的變化,各支隊伍使出了看家本領,分工合作,聽聲辨位。

  來自濟寧市隊的隊員聶成林已經72歲,是本次比賽最年長的參賽者。此次,他專程和朋友組隊參賽,主要目的是為了一暏北大港溼地候鳥遷徙季的壯觀景象。「這裡的鳥種和數量都非常令人震撼,不虛此行。」聶成林感嘆。

  河北大學鳥類保護協會隊的3名年輕隊員都是首次參加觀鳥比賽,作為動物學鳥類生態方向的研究生,他們主要是抱著學習的態度,來向全國的「觀鳥達人」取經。

  「通俗說這項賽事就是在自然環境和不幹擾野生鳥類正常生活的前提下,辨別鳥的種類、數量,觀察其行為的活動。」本次觀鳥大賽評委會主席、國際專業觀鳥導遊、觀鳥大師保羅·霍爾特向記者介紹,觀鳥活動有助於人類親近自然,放鬆身心,提高全社會愛鳥護鳥、保護環境的自覺性。此外,觀鳥記錄還可以為鳥類學基礎研究搜集必要數據,為野生鳥類學研究提供一個巨大的資料庫,起到科學家眼線的作用。

  最終,在所有參賽隊員的努力下,本次大賽共記錄88種鳥。自然之友野鳥會代表隊不負眾望,以記錄53種鳥的最佳成績獲得一等獎。本次大賽評委之一、天津師範大學城市與環境科學學院教師莫訓強表示,本次觀鳥大賽所記錄的鳥種基本覆蓋北大港溼地所有鳥類鳥群,其中較為重要的記錄有東方白鸛、小白額雁、花臉鴨等。值得一提的是,北京飛羽青頭潛鴨代表隊記錄的文須雀,是北大港溼地的鳥類分布新記錄,也是天津市第三筆記錄。(記者 張智 攝影/賈成龍)

(責編:李  丹、魏炳鋒)

推薦閱讀

中航大牽手天檢中心為交通一體化助力中國民航大學與天津汽車檢測中心在天津籤署戰略合作協議。本次戰略合作旨在健全產、學、研相結合的技術創新體系,促進航空與汽車領域的融會貫通,推動行業技術發展,為京津冀交通一體化建設提供更有力的科技和人才支撐。【詳細】

天津:公共利益需要成為房屋徵收法定條件天津市政府頒布了《天津市國有土地上房屋徵收與補償規定》,從4月1日施行。市國土房管局副局長唐連蒙做客天津政務網,解讀《徵收規定》有關內容,並回答相關問題。房屋徵收是一項新事務,與原房屋拆遷既有一定的聯繫,又有很大的變革。【詳細】

相關焦點

  • 銜草築巢 文須雀在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落戶啦!
    ■時報記者張智報導記者賈成龍通訊員白雪松攝影28日,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以下簡稱「北大港溼地」)傳來好消息,志願者經過2個多小時蹲守,捕捉到文須雀銜草築巢的畫面。這也是繼2017年北大港溼地首次記錄到文須雀後的又一漸進性發現。
  • 天津北大港溼地迎來觀鳥黃金期 去萬畝魚塘僅此一路
    伴隨著濃濃秋意,北大港溼地已經真正成為候鳥天堂。當下也成為一年中觀鳥的「最佳時期」。  「現在萬畝魚塘內幾乎都是天鵝,不需要專業的望遠鏡,用肉眼就可以看得很清楚了。」北大港溼地誌願者王先生興奮地告訴記者。據最新統計,來到北大港溼地的天鵝約為800隻,其中包括3隻疣鼻天鵝、4隻黑天鵝,其他為小天鵝。「在北大港溼地已經連續幾年都發現了黑天鵝的身影。」
  • 新疆觀鳥12年 發現10種中國鳥類新記錄
    人民網烏魯木齊12月7日電 (記者胡仁巴)「今年4月12日,新疆鳥友會會員在烏魯木齊南郊溼地拍鳥時,在蘆葦蕩裡非常意外地發現一種國內新鳥類——須葦鶯。」7日,新疆觀鳥會會長苟軍介紹,新疆觀鳥會會成立12年來,鳥友們已在新疆發現了10種中國鳥類新記錄和36種新疆鳥類新記錄。
  • 又是一年觀鳥時 天津北大港溼地迎接大批「遠方來客」
    昨天,來自北京、天津部分市民受邀走進位於天津市濱海新區東南部的北大港溼地觀賞野生飛鳥,感受溼地自然美景。溼地面積為34887公頃,其中核心區11572公頃,緩衝區9196公頃,實驗區14119公頃,是天津市面積最大的「溼地自然保護區」。
  • 除了北大港溼地,濱海這些地方也是「觀鳥天堂」
    在新區,除了北大港溼地之外,其實還有不少「觀鳥天堂」。大家熟悉的臨港溼地公園,不僅環境優美,每年也會吸引大批候鳥聚集。 屆時,天津港保稅區又為市民增添一處新的遊玩「打卡地」。
  • 天津北大港溼地打造「鳥類樂土」
    原標題:天津北大港溼地打造「鳥類樂土」   走進位於天津濱海新區的北大港溼地,會感受到都市中難得的愜意:成片蘆葦望不到邊際,時而一陣風掃過齊刷刷伏倒又站起,在溼地中覓食的丹頂鶴若隱若現。偶爾有人經過,成群受驚的遺鷗飛向天際。
  • 沙家浜國家溼地公園再次發現鳥類新品種
    5月21日,沙家浜國家溼地公園內發現一例鳥類新品種——斑姬啄木鳥。這是沙家浜國家溼地公園本年度第二次發現鳥類新品種。截至目前,公園內發現的野生鳥類達到139種。偶然發現新物種沙家浜國家溼地公園佔地414.03公頃,以河流溼地、湖泊溼地、沼澤溼地、人工溼地四大類溼地為主,有諸多動植物在此生息繁衍。公園每月邀請蘇州溼地自然學校的鳥類調查員協助進行鳥類調查,分析現存鳥類的種類、數量、棲息狀態等情形,為溼地長效保護提供參考數據。
  • 天津北大港溼地獲批國家公園試點
    原標題:北大港溼地獲批國家公園試點 天津市濱海新區生態系統最突出的特色就是溼地,全區共有陸域溼地886平方公裡,是京津冀城市群周邊生態系統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的重要通道。
  • 天津北大港溼地首現「觀鳥界UFO」
    作為東亞—澳大利西亞候鳥遷徙的重要驛站,北大港溼地現在正式進入了候鳥遷徙高峰期。最新的觀測數據顯示,這裡的鳥總量已經將近20萬隻。    昨天上午,記者開車趕到北大港溼地,採訪了正在這裡做鳥類調查的天津師範大學地理與環境科學學院博士莫訓強、白頭硬尾鴨的發現人之一,和他聊聊白頭硬尾鴨是一種怎樣的鳥?為什麼會突然造訪北大港?
  • 北京面積最大溼地自然保護區新發現7種鳥類
    (原標題:北京面積最大溼地自然保護區新發現7種鳥類) 新華社北京11
  • 生態保護見成效 天津北大港溼地再現東方白鸛
    人民網天津11月19日電(崔新耀) 為進一步展示美麗天津、生態濱海,展示天津、濱海新區和諧生態、宜居城市形象,11月19日,百餘名來自東亞-澳大利西亞鳥類遷飛區(沿線)有關國家、地區鳥類保護的官員,機構,專家,我國有關省市愛鳥護鳥組織及生態、鳥類專家,志願者、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中央級和省市級媒體記者,共同走進天津北大港溼地,用照片記錄下了極為瀕危的東方白鸛,以及遷徙中在北大港溼地落腳的多種候鳥
  • 2019廣州觀鳥勝地——南沙溼地公園(圖)
    廣東十佳觀鳥勝地新鮮出爐,南沙溼地公園榜上有名。昨日,廣東省林業局發布了廣東省首批十佳觀鳥勝地名單。  2018年在南沙溼地新記錄5種鳥類  「看,左邊樹林站著的是喜鵲。」「樹叢中有兩隻褐翅鴉鵑。」「黑琵!看,天空飛著的是兩隻黑臉琵鷺。」
  • 野鴨湖,北京唯一、最大的溼地鳥類自然保護區,冬季觀鳥好去處!
    北京的自然景觀雖美,卻很少被提及,甚至香山的紅葉也有意或無意地被遊客所忽略,更不用說北京稀有的自然生態環境,這都是因為北京深厚的歷史印記,其實,北京有很多美麗迷人的自然風光,比如居庸關的花海,箭的秋色,還有令人意想不到的溼地觀鳥勝地。
  • 天津北大港溼地升級保護管理 打造國際重要溼地和世界自然遺產
    中新社天津4月12日電 (記者 張道正)記者12日從天津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管理委員會獲悉,該保護區內監測到的鳥類已超過276種,下步將通過系統保護、生態修復和科學管理,全面恢復溼地生態功能,把北大港溼地自然保護區建成以觀鳥賞景為特色的國家級自然保護地、國際重要溼地和世界自然遺產。
  • 10月目的地清單 | 秋天,去溼地觀察遷徙中的候鳥
    北戴河溼地鳥類資源豐富,據說我國鳥類共計1186種,北戴河就有20個目61個科的500餘種,涉及遊禽、涉禽、鳴禽、攀禽等不同生態類群。春、秋兩季是觀鳥的最好時節,千萬隻候鳥在南北遷徙中經過這裡補充食物,其中最常見的是紅嘴鷗。如今,觀鳥遊也成為這裡生態旅遊的重要內容,常常能看見觀鳥愛好者拿著攝像機守候的身影。
  • 廣州公布五大觀鳥地 南沙溼地鳥類超過200種
    在「愛鳥周」期間,林業部門將組織執法力量,對花鳥市場、野鳥集中分布區域開展專項執法檢查,嚴厲打擊非法獵捕和交易野生鳥類的行為。為了方便大家觀鳥,主辦方公布了廣州市觀鳥的主要場所:南沙溼地景區、流花湖公園、廣州海珠國家溼地公園、白雲山風景名勝區、大學城灣咀頭溼地公園。    1、南沙溼地景區:南沙溼地作為珠江三角洲的「候鳥天堂」,每年吸引了十多萬候鳥來溼地棲息過冬,佔廣州市候鳥總數的50%以上,到目前為止,在南沙溼地監測發現的鳥類超過200種。
  • 又是一年觀鳥季 江蘇記錄在冊鳥類超450種
    絲光椋(liáng)鳥 春暖花開,迎來一年觀鳥季。每年4月20日—26日是江蘇省暨南京市愛鳥周,今年愛鳥周的主題是「愛鳥新時代,共建好生態」。現代快報記者了解到,目前江蘇記錄在冊的鳥兒超450種,可以稱得上「鳥類天堂」。 江蘇記錄在冊的鳥類超450種 江蘇地跨南北兩個氣候帶,鳥類資源十分豐富。不僅有灰喜鵲、貓頭鷹、啄木鳥等農林益鳥,也有丹頂鶴、天鵝、黑臉琵鷺、黑嘴鷗、勺嘴鷸等珍稀鳥類。 目前江蘇分布的鳥類有多少種?
  • 百人觀鳥團走進北大港溼地:萬鳥齊鳴 聲動濱海
    被戲稱為「鳥人」的護鳥志願者和鳥類專家常說:這裡是一處世外桃源,可以隨時追逐最純淨的美好,也能靜靜地享受最難得的原生態。昨天7:00,前來參加第二屆中國天津濱海國際觀鳥文化節的著名生態學和鳥類學家、護鳥志願者、攝影家和攝影愛好者以及中央級和省市級媒體記者組成百人觀鳥團,走進濱海新區北大港溼地。
  • 北大港溼地迎來最佳觀鳥季 18萬候鳥大部隊來了
    原標題:北大港溼地迎來最佳觀鳥季18萬候鳥大部隊來了這幾天,隨著氣溫下降,北大港溼地呈現出一派萬鳥翔集、生機盎然的美麗景象。這裡迎來了超過18萬隻候鳥南遷大部隊,包括300多隻國家一級重點保護野生動物東方白鸛。
  • 西藏自治區發現鳥類分布新記錄種黑腹濱鷸
    專家:未來可能會有更多新發現  西藏自治區林業調查規劃研究院研究人員今年冬季在西藏拉薩林周縣發現了2隻鷸科鳥類——黑腹濱鷸,系西藏鳥類分布新記錄種。這一新發現的相關文章也已刊登在《動物學雜誌》上,文章第一作者為自治區林業調查規劃研究院工程師陳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