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上小學5年級的棋棋,怎麼也寫不好作文。棋棋很聽話,很聽從媽媽的吩咐,每次去書店都會買一大堆作文指導書,其實棋棋並不喜歡這類書。她更想看一些風趣幽默的漫畫書和情節一波三折的小說。
但媽媽卻認為那些書都是「沒用」的書,媽媽常對她說:「 讀那些小說和漫畫都是浪費時間的書。 一點用處都沒有,你讀完這些作文書,才可以去買其他的書。」
棋棋雖然當時是答應了,但由於她對那些作文書沒有興趣。書是買回來,但這些作文書一直放在書櫃裡,棋棋一本都沒看。後來,棋棋再也沒有和媽媽提出過買漫畫書和小說了。最終棋棋的作文依然沒有進步,孩子起步的閱讀就這樣給擱淺了。
而同學軒軒媽對軒軒則不同,軒軒起初作文也不好。但軒軒媽沒有像棋棋媽那樣,為孩子買一大堆的作文輔導書,而是她讓孩子自己挑選感興趣的書。
就這樣,軒軒在書店裡抱走了他心愛的漫畫書,小說……。隨後不到一年的時間,軒軒的作文水平突飛猛進,並且語文成績也排到班的前幾名。在軒軒期末考試前,為了把握考點作文方向和要點,媽媽才給他買了一本作文輔導書。
兩個孩子遇到了同樣的問題,可是兩個媽媽採取了截然相反的對策,結果使得兩個孩子的語文水平拉開了差距。
其實我們在指導孩子閱讀的問題上,切忌「以偏概全」,用「有用和「沒用」這種多少帶有一點功利性的評判標準來概括書籍。
我們在給孩子選擇閱讀書目時,要了解孩子,然後再給出建議,不要完全用成人的眼光來挑選,更不要以「有沒有用」來作為價值判斷,要考慮的是孩子的接受水平、他的興趣所在,要尊重孩子的意願,看孩子願不願意讀書,調動孩子閱讀興趣,先考慮有趣,再考慮其他,這樣才能確保孩子在「悅」讀的前提下進行閱讀,學得新知。
對於孩子來說,只有他自己覺得有趣的書,他才能堅持讀下去,才能從中發現新的知識。而如果某本書是他覺得無趣的,那麼這本書在家長的眼裡即使是再「有用」的,對孩子也不會有太多的幫助。
漫畫書,常常被很多家長誤解為「無用之書」,覺得孩子看漫畫就是「不愛學習、不務正業」。其實一些經典漫畫系列,不僅能夠提升孩子的閱讀興趣和能力,更能快速為他們打開知識面,拓展豐富的背景知識。
像這套來自日本旺文社的經典成長漫畫系列《學校學不到的成長課》,它是「漫畫的外殼,理性的內核」。它非常擅長用理性思維、科學道理來幫助孩子梳理、解決成長中遇到的困惑、問題,將知識融入漫畫故事中。
「學校學不到的成長課」這一系列漫畫,它在主題內容上十分接地氣,它貼近6~12歲孩子的日常生活和心理。作者深知這個年齡段的大多數孩子會哭鬧、關注的問題,而這些問題可能也正在困擾著我們的孩子。
另一方面,在於每個主題都採用了漫畫的形式來講,沒有孩子們討厭的說教和大道理,即使平時不怎麼愛看書的孩子,也絕不會拒絕漫畫的魅力。這些「學校裡沒有教過的事」,都關涉著孩子們真實生活中的方方面面。比如:
一、《我要變成時間管理超人》這書圍繞學會時間管理這一主題,會一步步教孩子學習如何制定符合自己生活的時間計劃表,形成良好的生活作息習慣。
二、在《我要做個受歡迎的女生》這本書,作者用漫畫故事給小女生們上了一堂「有趣又實用的生理課」,並給她們科普了很多必須了解的生理知識。
例如,關於「女孩生理期」,用漫畫來講解「生理期是如何形成的」、「生理期的作用」等生理知識,告訴女孩們這是我們正常的身體成長變化,撫慰她們內心的不適感、不安感。除女孩版外,還有男孩版的《我要做個受歡迎的男生》。
三、《我要變成健康小達人》裡,用漫畫繪聲繪色地講了生活中可能會遭遇的身體不適,流行性感冒、腹痛、食物中毒、頭痛等的原因、症狀、預防妙招。
比如,冬季節氣溫低,最容易感冒了,孩子們一定要養成勤洗手的好習慣,保證睡眠充足、營養均衡,才能提高免疫力,預防感冒。
四、《從零開始接觸網際網路》有些孩子沉迷電腦遊戲,長時間盯著電腦屏幕,作息時間不規律等等,可能會導致頭痛、眼睛近視。
這些有關身體健康的知識,家長們平時也常常嘮叨,但孩子們卻「充耳不聞」,我們不妨換一種方式,讓孩子們喜歡的漫畫來引導、教育他們,當了解了這些必備的生理知識,他們會更加了解自己的身體,並懂得如何愛護自己。
五、在《這樣才能交到好朋友》中,利用不同的卡通形象和故事情境,提醒孩子們意識到憤怒、不安、期待、快樂等各種情緒類型,並給孩子們支出了「化解情緒的小妙招」。
這些知識書中都不是乾巴巴地講解,而是巧妙自然地與漫畫故事情境結合起來,說教和枯燥的意味大大減淡,孩子們從心理上就很樂於接受知識。
六、《小學生也要學的整理術》書中,如何正確分類,如何整理收納,其中還貫穿了很多生活中非常實用的小妙招,不只是孩子,我們大人也可以學起來!
這套書一共8本,孩子學到的知識是無價,暑假快到,讓你的孩子在成為「學霸」的同時,擁有幸福一生的能力。點下方橫條就可以購買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