宇治背山面河,平等院寂然倒映在湖面上,街道寧靜,隨處可見的庭院裡儘是經過精心侍弄的花草,紫藤花在庭架上綻放,偶爾有穿著校服的女生經過,平等院表參道上的百年老茶號飄出陣陣抹茶香……
雷華
抹茶,起源於中國隋唐時期。將春茶的嫩葉用蒸汽殺青後,做成餅茶(團茶)保存,食用前再次烘焙乾燥,用天然石磨研碾成粉末,就成了抹茶。遮陽工藝抑制了甘甜味道的成分變成苦澀味道,形成甘甜深邃、回味無窮的香味。於是便有了文人墨客詠頌抹茶的詩篇,「碧雲引風吹不斷,白花浮光凝碗面。」
唐風文化在日本經過一代又一代的傳承,衍生了日本本土的茶道文化。長久以來,日本人對茶的喜愛絲毫不減,並且在茶葉上很是動了心思,日本抹茶便是其中最具特色的代表之一。
日本抹茶,屬宇治最為有名,宇治抹茶几乎成了日本抹茶的代名詞。早年,宇治抹茶只有貴族階層才可享用。據《日本後紀》記載,嵯峨天皇時代,日本驟然興起了飲茶文化,茶樹是當時天皇遣唐使帶回的唐風文化的一部分。後來,高僧明慧上人為尋找更適宜茶樹生長的土地,便找到了宇治,宇治川蒸騰的晨霧對茶葉生長極為有利。於是,宇治便作為頂級日本茶葉產地綿延至今。
在風雅的平安時代,宇治本來就是貴族別墅雲集之地,其連接著奈良和京都的通路,古時作為交通要道,十分繁榮。當時宇治各種殿堂、寺院林立,今天尚存一處,就是宇治最為知名的世界文化遺產——平等院鳳凰堂。
作為世界文化遺產,平等院鳳凰堂給宇治這個小城帶來榮光,現在的日元10000元的紙幣和10元的硬幣上,都印有平等院的圖像,可見其地位有多重要。平等院鳳凰堂已有近一千年的歷史,是京都最古老的建築之一,有旅遊雜誌稱它是全日本最美的建築。
很多人來宇治,都會去宇治川的橋頭看看,這裡不僅可以看到河川兩畔的宇治街景,還可以瞻仰一下紫式部。紫式部的雕像溫婉嫻靜,一棵松樹靜靜地伴在她的身旁。她的名作《源氏物語》在日本乃至世界文學史上有著舉足輕重的地位。
《源氏物語》第三部「宇治十帖」的發生地,正在這裡。宇治背山面河,平等院寂然倒映在湖面上,街道寧靜,隨處可見的庭院裡儘是經過精心侍弄的花草,紫藤花在庭架上綻放,偶爾有穿著校服的女生經過,平等院表參道上的百年老茶號飄出陣陣抹茶香……
很多人會認為「宇治抹茶」是一個品牌的名字,其實宇治市出產的抹茶粉都叫宇治抹茶,宇治小城裡有很多抹茶品牌。抹茶又分為薄茶和濃茶,口味上有些分別,薄茶對茶粉的要求相對低一些,而濃茶粉則更加細膩。
刷抹茶,也是非常有講究的。在日式茶碗裡裝上適量的水,放入相應克數的抹茶粉,用茶筅快速攪動,直到出現濃厚的小泡沫,一碗抹茶便刷好了。但是,看起來簡單的一碗抹茶,其實並不簡單,水量和水溫都會影響茶湯的口感,抹茶粉的量也會讓茶湯的味道有著天壤之別。以薄茶為例,2克茶粉,配以80℃、70毫升的水;而濃茶的量,則是以5克茶粉,配以80℃、40毫升的水。
宇治小城裡的抹茶店,以丸久小山園、中村藤吉和伊藤久右衛門最為有名。我在宇治的幾天,自然不會錯過這三家中的任何一個。
丸久小山園,在抹茶界鼎鼎大名,宇治茶的直接繼續人,是最初在京都種植抹茶樹的宇治家後代公司,有著300多年的歷史。抹茶一般是分等級的,丸久小山園的抹茶等級分為天授、長安、永壽、雲鶴、金輪、青嵐等,最頂級的天授抹茶,價格非常昂貴,20克就要300元人民幣左右。
中村藤吉的歷史,可以追溯到1819年。透明的落地窗外,是傳統的日本庭院小景,布置得非常精緻,松樹與山石的搭配相得益彰,每一處小景都有細節可尋。這裡常年有人慕名而來,幾乎每天都會排長隊,不僅僅是八方遊客,日本當地人也愛光臨此店。店裡正統式的抹茶,味道微苦,吃完甜甜的「和果子」後飲用,簡直完美,而這也是日本茶道的傳統飲食方法。店裡出品的抹茶甜點中,紅豆抹茶冰淇淋最受歡迎,幾乎每桌都會點上一杯,盛裝在竹子造型的碗裡,別有一番趣味。
而伊藤久右衛門的店鋪在傳統中加入了流行的元素,除了抹茶卷、抹茶布丁和抹茶冰淇淋外,還有抹茶蕎麥麵。抹茶蕎麥麵顏色翠綠,溫面搭配熱湯,味道爽口回味無窮;冷麵則是將蕎麥麵用冷水冷卻後蘸上涼湯一起食用,搭配清口蔬菜粥和醬油風味的茶葉料理,相當別致。
宇治這座小城,沒有京都的喧囂與熱鬧,小街小巷隨處透露著寧靜和淡然。漫步宇治,木製建築古樸而端莊,穿著和服的婦人踩著小小的步履,留下美麗優雅的身影。在抹茶的苦澀香氛中,不知不覺仿佛穿越到了千年以前。
來源:2018年5月2日出版的《環球》雜誌 第9期
《環球》雜誌授權使用,其他媒體如需轉載,請與本刊聯繫
本期更多文章敬請關注《環球》雜誌微博、微信客戶端:「環球雜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