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京門頭溝京西古道,被時代遺忘的角落,更讓古村有種特別的味道

2020-11-02 幸福時光旅行箱

有人說,旅行就是尋找差異。

如果你也同意這個觀點,那麼選擇這條線路自駕遊就意味著,你希望在越來越現代化的都市生活中增加一些過往的記憶。

這種記憶或許來自於建築本身,或許來自於一種生活方式,也或許是建築、飲食、口音等細節共同構成的。

總之,當車行至個叫齋堂鎮的區域,你離這種記憶就不是太遠了。

京西古道

靈水村、黃嶺西、雙石頭、爨底下和柏峪都集中在「京西古道」上,這條古道會合於黃草梁再往西北出京城。

廣義上,妙峰山、潭柘寺也都在這條古道上,不過是從這條古商道分支出來的上香古道而已。

既是古道,便會有古村被保留下來,因為工業文明一次次繞過它們,這些地方便成了被時代遺忘的角落。

這種感覺在車行至塔嶺路一帶時越來越強烈,眼前的村落極少有被馬賽克裝飾過的房屋,傳統手法建造的老屋有著令人感動的溫暖,村ロ屋簷下坐著三五成群的閒聊著的村民,讓人回想起生活中曾經有過的左鄰右舍的溫情。

與汽車擦肩而過的是悠悠前行的耕牛或者馬匹,時間突然就慢了下來,心情也不由得靜了下來。

這條已沒有商賈往來的繁華的古道上,如今往來最多的是從城裡來的遊人,因為他們早就從各種媒體上熟知了爨底下、靈水村,熱愛戶外運動的,還知道黃草梁。

爨底下村

爨底下大概更早於京西古道,所以,讀懂「爨」(cuàn)字就等於開啟了這條古道的一道大門,儘管爨底下僅僅是這條古道上的一個驛站。

爨原為姓氏,現在雲南北部仍延續有此姓,後發展為氏族,與當地民族融合,曾有過較大勢力,所以這個字對於北方人而言生疏了不少。

爨底下村名的來歷卻是與地名有關,爨頭實為一個關隘,「爨裡安口」對於京城的安全至關重要。

有意思的是,《說文解字》裡對於爨的解釋都與生火做飯有關,而爨底下的村民都姓韓(諧音寒),有了火便就溫暖了。

不論「爨」字在歷史上如何的演化,至今被沿用下來,成了簡化漢字裡筆畫第二多的字,許多人也是從爨底下這個地名記住了它的讀音。

其實,對於更多的人來說,對這個筆畫複雜的漢字的興趣遠不及這座狀似元寶的古村落,以及村裡留下來的許多可以勾起我們關於過去回憶的細節。

一條標語、一盤石磨、一座古廟、一棟老宅……走在其間時間像是倒流,人也有些恍然。



如果有充裕的時間,繼續往北走,經過天然形成的一線天,到了柏峪,登上黃草梁,在寂靜的夜晚,或許能聽到當年的金戈鐵馬、風嘯馬嘶、商賈駝鈴。

因為旅遊開發,越來越多的人來到爨底下,難免驚擾和改變了許多原有的風貌。

靈水村

離爨底下並不算太遠的靈水村更多地保有耕讀人家的氣韻,那種終日面對青山綠水,聽著鳥鳴聞著草香,由私塾祠堂家訓來教授知識約束行為的時代才能陶冶出來的從容與淡泊。

靈水就是這樣一個村子,這個出過22位舉人的村子,規模稍大於爨底下,建村歷史也更早,連村裡的靈泉禪寺也是北京地區有文字記載以來最早的一座寺院。

因為遊人都繞過它,爭相前往爨底下,反倒讓靈水村更多了些醇厚的古意。

村口的老樹、幽靜的村巷、寧靜的古寺都營造著古村的那份遺世獨立的孤子。


後桑峪村

在離靈水不過3公裡的後桑峪村則隱匿了另一處富有故事的建築,一進到村子遠遠地就能看到哥德式的尖頂,那是一座始建於元朝的教堂,也是北京地區最早的教堂。

元朝也是一個有著開放胸襟的大時代,隨著商人而來的傳教士前來傳教、行醫,於是便有了這座當年元世祖都親臨彌撒的教堂。

明清兩代更是加以擴建,成為北京一帶的大教堂,抗日戰爭時期這裡還曾被徵做抗日指揮部辦公地,直至「十年動亂」被毀。

20世紀末オ又復建,新建的、高達21米的鐘樓在這一帶依然是一處顯眼的建築。更讓這個村子有種特別的味道。

看了這麼多的古村、老宅、古建築,百花山和靈山大抵能讓這條線路多些鳥語花香,一座是北京最高峰,冬去春來,草綠花紅;另一座海拔也堪稱第三,更有百花盛放的爭奇鬥妍。


走過了古道的厚重與滄桑,再看自然的絕美風光,身心便可暫離塵世的浮躁與喧囂。


相關焦點

  • 沿京西古道,探尋門頭溝的明清古村落!
    記得每天都要翻閱雜談哦:)《京西雜談》是您在門頭溝生活的好夥伴。是您來京西遊玩的好幫手(微信號:MTGZATAN)京西古道貫穿門頭溝全境,歷史上主要有商運道、軍用道、進香道,彼此互通互聯。元明以來,京城百萬人家皆以石炭為薪,加之門頭溝出產石材,琉璃渠燒制的琉璃更是聞名京城,拉煤運貨的駝馬日復一日地在古道上來回,久而久之,便形成了京城到西部山區,再遠至內蒙古、山西等地的商旅道路。
  • 京西古道:山上原始靜謐山下川流不息,它究竟有何特別?
    前些日子,京西古道馬蹄窩被六輛越野車碾壓的消息引發社會廣泛關注。京西古道是中國十大古道之一,也是京郊保存最完好的文物級古道。它詮釋了門頭溝歷史的滄桑變遷,也是西山文化的展示。保護好馬蹄窩,保護好這條古道,人們才能沿著古道領略歷史的厚重。攝影:白繼開對於北京的朋友們來說,門頭溝地區的山總是充滿了看不夠的魅力,京西古道就是其中的魅力之一。
  • 一文讀懂京西古道:山上原始靜謐山下川流不息,它究竟有何特別?
    攝影:白繼開對於北京的朋友們來說,門頭溝地區的山總是充滿了看不夠的魅力,京西古道就是其中的魅力之一。自古以來,西北遊牧民族、山區及平原農耕部落通過西山互有往來,時而又發生戰爭。北京西部山區人文歷史悠久,地理位置特殊,物產資源豐富。把歷史、地理、物產有機相連的是交通道路。
  • 門頭溝發布「古道、古村、古寺」三條非遺旅遊線路
    隨著京西太平鼓的鼓聲,來自門頭溝的太平鼓、京西毛猴等非遺傳承人分別依次走上舞臺,展示各自的非遺「絕活」。京繡、絲綾堆繡、裴氏正筋療法、涿鹿魚拓技藝……各類非遺項目在「雲遊門頭溝非遺」的直播中「爭奇鬥豔」。
  • 爬京西古道天梯門頭溝城市越野賽跑記
    轉眼北京秋高氣爽的日子來了,每到周末出門跑跑跑的跑步季節也來了。繼北京馬拉松之後,2017城市越野賽京西古道天梯站也在這個周末舉行。北京馬拉松沒抽到籤,爬一個京西古道天梯也不錯,於是我就早早的報了名,收拾好跑步的裝備,就等著比賽日開跑了。
  • 徒步京西古道:感受美麗秋景,尋訪門頭溝昔日煤礦的遺蹟
    時隔四年,我決定趁著秋天的尾巴,再訪京西古道的玉河段,依舊是從圈門出發,這次不走潭柘寺下,而是從王平鎮出。京西古道的歷史出北京城區往西,過永定河後便進入群山環繞之地。跟隨煤礦同時興起的,還有京西的村落和交通線,這些翻山越嶺的道路,在明清時達到繁華的巔峰,為帝國的都城供應著源源不斷的燃料,同時也支撐著從山西等地來的商貿隊伍。而隨著上世紀京西煤業的衰落和近現代交通方式的改變,這些山道逐漸廢弛,如今被統稱為「京西古道」。昔日路上的馬匹、窯工和商人已然幻化成熱衷於戶外徒步的北京市民。
  • 走進京郊古村的畫卷 門頭溝爨底下村景色宜人
    冬天可以選擇來門頭溝的古村落,聽說這裡和冬天更配哦。 爨底下村 爨底下村四面環山,冬天,特別是下雪的時候,爨底下是絕佳的拍攝雪景的地方。
  • 門頭溝舉辦第五屆北京旅遊山會開山門儀式暨國家步道高峰論壇
    古峰口庵古道 4月21日,第五屆北京旅遊山會開山門儀式暨國家步道高峰論壇在門頭溝舉行,隨著開山門儀式的啟動,以「徒步京西 樂享四季」為主題的第五屆北京旅遊山會也隨之拉開帷幕,而門頭溝根植京西古道遺產徒步京西,推出樂享四季主題旅遊春季「山地踏青季」,夏季「永定河溯源季」,秋天「古村尋幽季」,冬季「古剎祈福季」,四季主題鮮明的文化活動,立足門頭溝的山地、水系、古村落、名剎,結合潭柘寺、戒臺寺、定都峰、妙峰山、百花山、永定河、南石洋大峽谷等重點徒步、騎行線路,向人們全面提供了以「徒步旅遊」為核心旅遊資源。
  • 門頭溝區繪就京西綠水青山圖卷,著力打造「紅色門頭溝」黨建品牌
    市人大代表、門頭溝區委書記張力兵在兩會上表示,將踐行好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的理念,著力打造「紅色門頭溝」黨建品牌和「綠水青山門頭溝」城市品牌。門頭溝分區規劃提出,要將門頭溝區建設為首都西部重點生態保育及區域生態治理協作區、首都西部綜合服務區、京西特色歷史文化旅遊休閒區。關鍵詞歷史文化以「京西山水」「古道古村」「京西煤業」「宗教寺廟」「紅色革命」「民間習俗」六大文化為主線,全面統籌區內歷史文化遺存的整體保護和展示利用。
  • 門頭溝企業家徒步賞秋 信步時空古道
    金秋十月,京西門頭溝萬山紅遍,正是徒步賞秋的好時節。10月24日,「精雕杯」走進綠水青山門頭溝徒步活動在門頭溝區妙峰山鎮京西古道正式啟動。北青-北京頭條記者了解到,位於門頭溝區妙峰山鎮的京西古道已有上千年的歷史,從商旅通行到朝拜上香,從築城戍邊到民族交融,馬幫結隊,駝鈴陣陣,貨物的流通極大地促進了當時經濟發展與文化交流,深深的馬蹄窩記載著京西古道的繁華,也顯示出當時商人的不懼艱難勇於探索的精神。
  • 「小康之治的北京樣本」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智慧+」重構京西古道新商機
    西山古道的蹄窩印記,記錄著曾經的商旅繁華。當下,車馬輻輳的古道時代已經被改寫。商旅不再是山間的一場穿行——深藏不露的非遺技藝和山中民宿通過「雲直播」尋求著銷路;想看圓明園的勝景,正有經5G數位化復原的藝術展在首鋼園中「穿越」展出。基於生態涵養和「兩山」的定位,一直是北京「上風上水」的西山永定河文化帶,在此延續著人們康養、遊居的生活方式。
  • 門頭溝家鄉山水行之~齋堂鎮老八區,古鎮古村古道!
    齋堂鎮地區古道古村文化「北京門頭溝地區文化線路遺產資源豐富,西山大路自古以來就是京西山區通往京師的重要交通幹線,特別是明代以來古驛道經修建,成為聯繫山西、內蒙古的主要道路。同時,由於商貿、宗教、軍事等各方面的需要,北京門頭溝地區逐漸發展形成一條條重要的交通幹線和樞紐。
  • 北京門頭溝推出三條非遺旅遊路線,涵蓋這些地方!
    資料圖 馬文曉 攝第一條是古道之旅,分為古軍道、古香道和古商道。據介紹,沿河城村是永定河進入北京地區流經的第一個村落,文化遺產眾多,以明代軍事遺產居主導地位。妙峰山是距京城最近的千米高山,妙峰山廟會是國家級非遺,是老北京及北方省市影響最大的民間民俗活動。水峪嘴村最具代表性的是京西古道上的第一道關隘即牛角嶺關城,是京西古道上蹄窩最密集的路段。琉璃渠村是中國歷史文化名村,為中國皇家琉璃之鄉,這一路上還可以嘗嘗谷山村的糧倉宴、京西古道的馬幫宴。
  • 北京門頭溝首屆漢服文化旅遊節靜花緣精品民宿小院美圖集錦
    中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衣冠上國、禮儀之邦,始稱華夏。」此時的京西門頭溝已進入最美麗的時候,天高雲淡,景色宜人,連綿起伏的群山在入秋後,逐漸褪去青色外衣,轉而換上五彩霓裳,如詩如畫的山水美景令人陶醉,精品民宿古韻幽深,與我們華美的漢服文化相得益彰。
  • 樂享冬季民俗,北京門頭溝神泉峽冰瀑掛川美不勝收
    來源:行客旅遊網冬季最大的樂趣莫過於賞冰玩雪了,銀裝素裹,雪落長河,一襲冰瀑掛川的勝景讓人嘆為觀止,這是北京門頭溝神泉峽冰瀑帶給來客的視覺盛宴。王勇/攝12月18日,由門頭溝區文化和旅遊局主辦、門頭溝妙峰山鎮西北美麗鄉村炭廠村、門頭溝神泉峽景區協辦的 「樂享冬季民俗觀神泉峽冰瀑」活動在門頭溝區神泉峽景區舉辦,記者親身感受冬季遊覽門頭溝的特別體驗,觀賞到京西第一冰瀑的奇特景觀。
  • 小康之治·文化帶篇丨西山永定河文化帶,「智慧+」重構京西古道新...
    來源:北京商報全文共4122字,閱讀大約需要10分鐘以京西太行山脈橫亙其中,東南流經平原地區的永定河「一山一水」是西山永定河文化帶的基本脈絡。西山古道的蹄窩印記,記錄著曾經的商旅繁華。當下,車馬輻輳的古道時代已經被改寫。
  • 一眼千年,京西古道冰雪嘉年華燈會等你來
    日前,京西古道冰雪嘉年華燈會在門頭溝「京西古道第一村」水浴嘴村舉辦。京西古韻伴冰雪彩燈,市民既可體驗冰雪之樂,又可在蒼茫古道上,感受光華流轉的彩燈。在京西古道冰雪嘉年華燈會上,遊客們可逛燈會,感受年味兒,漫步在京西古道上一眼千年,「穿越」到當年京城馬幫駝隊商旅出行時的場景,見證萬千古道的「蹄窩」足跡。
  • 靜花緣精品民宿小院:北京門頭溝首屆漢服民宿宣傳照美圖
    中國有服章之美謂之華,有禮儀之大故稱夏。衣冠上國、禮儀之邦,始稱華夏。」此時的京西門頭溝已進入最美麗的時候,天高雲淡,景色宜人,連綿起伏的群山在入秋後,逐漸褪去青色外衣,轉而換上五彩霓裳,如詩如畫的山水美景令人陶醉,精品民宿古韻幽深,與我們華美的漢服文化相得益彰。
  • 北京門頭溝盤活閒置農宅 推出民宿精品旅遊線路
    北京精品民宿推介會暨「門頭溝小院」路演舉行。人民網孟竹 攝 人民網北京12月16日電(孟竹) 近日,由北京市文化和旅遊局、門頭溝區人民政府共同主辦的北京精品民宿推介會暨「門頭溝小院」——美宿路演儀式在門頭溝區舉行。 作為首都重要的生態涵養區,門頭溝區成功獲評第三批「綠水青山就是金山銀山」實踐創新基地。利用西城區結對幫扶的契機,門頭溝區開始發力精品民宿產業。
  • 2018京西古道自貢燈會時間+門票+亮點
    溫馨提示:原計劃到2月19日的首屆京西古道冰雪嘉年華因故提前結束,景區正常對外開放。  資訊電話:61880498  從11月1日開始,被評為國家非物質文化遺產的自貢燈會落戶門頭溝,在京西古道上為遊客打造一場燈光饕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