7月2日,G212次列車 (上海虹橋-天津西)的一節一等座車廂,40多個座位只有幾位乘客。晨報記者 宋傑 現場圖片
7月3日上午,G222次列車(上海虹橋-青島)發車後,7號一等座車廂內空無一人。 晨報記者 江華 現場圖片
7月2日,G142次列車 (上海虹橋-北京南)3號商務車廂只有2位乘客。 晨報記者 宋傑 現場圖片
7月1日起今年暑運開始,上周末又是京滬高鐵開通後的首個周末,上座率如何?哪種座位最受歡迎?記者上周六、上周日搭乘三趟京滬高鐵列車後發現,二等座上座率尚可,而一等座、商務座則基本在「運凳子」。
一等座、商務座「運凳子」
記者前天和昨天分別乘坐了G212次、G142次和G222次列車,對這三趟列車的上座率進行了粗略統計。其中,上海虹橋至天津西的G212次列車為8節編組,沒有商務車廂,上午9時10分從虹橋站發車,14時03分到達天津西站,該車上座率不錯,二等座車廂末節都非常熱鬧,上座率超過7成,不過到一等車廂馬上冷清了下來,從上海出發後,40多個位置的車廂內只有7名旅客。
記者前天13時44分登上了開往北京南的G142次列車,該車為16節編組,其中1、2、4、16車廂為一等座,3車廂為商務車廂,其他車廂為二等座和餐車。該車停站較多,二等座上座率也不是很好,記者在蘇州北站上車後發現,除了11車廂上座率超過8成外,很多二等座車廂內的乘客都不到30名,而二等座一節車廂內的座位數量一般為80個左右。而一等座的上座率更差,記者在4車廂內看到,偌大一個車廂一名乘客也沒有。而3車廂的商務車廂,也只有2名旅客。「太貴了,那個商務車廂要1700多元呢。」一名保潔員百無聊賴地坐在一等車廂內休息。乘客小趙也告訴記者,二等座555元相比航空感覺性價比不錯,而一等座和商務座位票價要935元和1750元,價格太過昂貴。記者隨後發現,G142次在南京南站有部分旅客下車,但上車旅客不多,一等座和商務座依然沒幾名旅客乘坐。
同樣,昨日G222次該趟高鐵從上海出發後,記者在車廂內走了一遍,發現二等座上座率大約超過六成,除1號車廂裡有一些一等座乘客外,2號和4號一等座車廂以及3號商務座車廂內均空無一人。
個別高鐵晚點半小時以上
前天北方部分地區下雨,不少航班延誤,而京滬高鐵個別列車晚點半小時以上,大部分列車均準點運行。
當天在南京南站,從天津西開過來的G211次列車晚點43分鐘,從北京南開過來的G125次列車晚點60分鐘,而記者乘坐的G133次列車也晚點4分鐘。
對於晚點原因,南京南站值班鐵路工作人員表示,是因為北方一些地方「雨下得很大」。在G133次列車上,隨車機械師也向記者表示,如果下雨過大,軌道和列車車輪的摩擦力會受到影響,列車可能減速導致晚點。
不過G133次列車到達虹橋站時是準點到達,晚點的4分鐘路上「趕了回來」。此外,虹橋站電子信息屏顯示,G211次列車晚點時間卻擴大到47分鐘。「旅客們,本次列車因前方信號問題晚點5分鐘,我代表鐵路部門向您表示誠摯的歉意。」昨天一早,記者乘坐從上海虹橋火車站發車、頭一班經停蚌埠南站的G222次,原定7:05發車的G222次7:10才駛離上海,不過發車後一分鐘廣播裡便傳來了晚點致歉的聲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