作為千古名篇的《望月懷遠》,看張九齡是如何表達思念之情的?

2020-12-15 墨杉詩詞

在中國古詩詞中,思鄉可謂是一個永恆的主題。高適的「莫愁前路無知己,天下誰人不識君」、王維的「獨在異鄉為異客,每逢佳節倍思親」都是表達思念家鄉的千古名句。把思鄉之情與天上明月相結合的佳作也不勝枚舉,例如:白居易的「共看明月應垂淚,一夜鄉心五處同」、「西北望鄉何處是,東南見月幾回圓」,李白的「舉頭望明月,低頭思故鄉」、「舉杯邀明月,對影成三人」等等。

今天的這首《望月懷遠》,也是詩人借天上明月,表達了對家鄉的無比懷念,那麼詩人具體是怎麼描寫的呢?下面讓我們共同欣賞一下吧!

《望月懷遠》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

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

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

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

唐玄宗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身為宰相的張九齡,遭到奸相李林甫等人的誹謗排擠,被貶到荊州任長史。這時候的張九齡已經58歲了,已近暮年的他,身在異鄉,對於仕途的不順,心裡已經淡然,久久不能忘懷的就是對家鄉和親人的思念。

詩的題目「望月懷遠」,直接表達出了這首詩的主題,遙望天上的明月,懷念遠方的親人。

詩的前兩句是流傳千古的名句,意境雄渾闊達。「海上生明月」,平平無奇的幾個字,帶給人的卻是一種高華渾融的氣象。「天涯共此時」,有景入情,書寫對遠方親人的懷念,我們雖然能共同欣賞天上的明月,卻彼此相隔天涯。

緊接著頷聯的兩句,更加直接地表達了詩人對遠方親人的思念。「情人」意思是多情的人,在這裡指的是詩人自己,詩人自己都埋怨這漫漫的長夜。「竟夕起相思」裡「竟夕」指的是一整夜,整夜都在思念遠方的親人,以至於徹夜難眠。

頸聯的兩句具體描繪了詩人徹夜難眠的情景。吹滅了蠟燭,有憐愛起了灑滿整個屋子的月光,起身披上衣服到外邊走一走吧,寒露又打溼了衣裳。而寒露溼衣的狀態,更加體現出了上一句「怨遙夜」、「竟夕」的心境。

詩的最後兩句寫詩人把滿腔的思念都融入到了月光裡,卻無法贈送,還是回去睡覺吧,或許能在夢中與你相聚。「不堪」兩個字,又一次深刻表達出詩人那種思念親人而無法相見的掙扎狀態,實在沒有辦法才寄希望與夢裡。

總結:全詩整體來看,語言自然渾成,不露痕跡,意境清幽,情感細膩入微,感人至深。詩題為「望月懷遠」,詩中處處不離明月,句句透露懷遠,把月寫的美麗柔情,把情寫得沉著刻骨,使人讀來既親切又感人。

張九齡的《感遇(其一)》,為什麼能排在唐詩三百首的第一位?

相關焦點

  • 古詩賞析第十四首:張九齡《望月懷遠》
    望月懷遠唐·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創作背景唐玄宗開元二十一年(733年)張九齡拜相,後遭奸臣李林甫排擠陷害,開元二十四年(736)罷相。《望月懷遠》這首詩作於張九齡被貶荊州長史以後,與《感遇十二首》屬於同一時期的作品。
  • 張九齡夜裡思念故鄉,寫下一首思鄉之作,意境不輸《望月懷遠》
    張九齡一生心繫天下,而且他不僅在文學上有著很高的造詣,另外還是嶺南地區的第一位宰相,作為一位地地道道的南方人,能夠有那樣的成就,著實是一件了不起的事情。他為人正直,並且還有著悲天憫人的情懷,這一點極為難得。而他在文學上的成就,那也是可圈可點,寫下了無數感人的優美名篇。
  • 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張九齡代表作《望月懷遠》
    張九齡是唐代著名詩人,他還有另外一個身份,他是開元盛世時期的宰相。後人稱他為「開元名相」。張九齡傳世詩作有200首左右,其中知名度最高的一首當數《望月懷遠》。這首詩的開篇就是經典名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致高遠,古雅蘊藉,一下子就叩擊到大家的心靈。
  • 《望月懷遠》張九齡
    《望月懷遠》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此聯意為:有情之人定在埋怨長夜,我也徹夜不眠,苦苦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熄滅蠟燭,因愛這滿屋月光,披衣起來,發覺露水已重。"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不堪"句:謂月光有影無形,不可用雙手捧起來相贈於你。此聯意為:既然不能手掬月華送你,那就睡夢中與你相會吧!
  • 張九齡這首寫月的詩,情深意永,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一輪明月在古代不知讓多少偉大詩人詩性大發,寫下了無數流傳千古的名篇。月亮本無情,但在這些詩人的筆下賦予了它那麼多美麗而又深邃的意義。月亮可以寄託對愛人的相思之情,也能夠表達對故鄉和親人的懷念之情,在失意人的筆下,月亮又能夠象徵傷情離緒。
  • 張九齡《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感動了萬千讀者
    望月懷遠張九齡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情人怨遙夜,竟夕起相思。滅燭憐光滿,披衣覺露滋。不堪盈手贈,還寢夢佳期。【賞析】前面華仔分享了張九齡的兩首《感遇》詩,屬於五言古詩。這首《望月懷遠》也是他的名篇,屬於近體詩中的五言律詩。首聯「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境界闊大,氣象雄渾。點明「望月」二字:在無邊無際的海上,月亮緩緩升起,皎潔的月光照耀著人間萬物,即使身在天涯海角,都能在此時共望同一輪明月。
  • 唐朝名相的一首望月詩,不輸蘇軾《水調歌頭》,開篇就是千古名句
    其中「但願人長久,千裡共嬋娟」,更被視為千古愛情詩詞中的佳句。其實,除了這蘇軾的這首詞,唐朝還有一位宰相寫過一首與「明月」、「愛情」相關的詩句,絕大部分的人都會背這首詩的頭兩句。每逢中秋佳節,在一些正式場合,很多人愛拿它來妝點門面,表達同根同源、企盼團圓的心聲。
  • 張九齡做官作詩均臻極致 《望月懷遠》堪稱不朽
    但張九齡的《望月懷遠》,似乎比這些詩詞更耐讀更富美感。「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開口就是傳誦古今的名句。雄渾闊大,籠罩一切,宇宙人生,情懷思念,都被大海上那輪湧浪而出的明月,浸潤包容在浩茫無際的瑩潔之中,天上人間,一輪共照,大美同享。遠隔天涯,頭上明月永在,心中真情永恆,一切都會變得美好。古今中外所有詠月詩中,這是當之無愧最大氣最美麗的詩句,被引用之多之廣之久遠,也罕有其匹。
  • 望月懷遠 月餅香溢中國城
    1300年來,張九齡的一首《望月懷遠》曾被多少人吟誦,寄託了多少人的望月懷遠之情。同一個中秋夜,同一輪浩瀚月。明月千古總相似,卻引發了多少離人淚,牽動了多少父母心。在中秋節這個合家歡聚的日子裡,分散在海角天涯的親人、友人,只能共同仰望那一輪明月,來思念、回望曾經歡聚一堂、共品中秋月餅的親朋好友。
  • 張九齡在中秋節寫的《望月懷遠》,不僅是政治家更是偉大的詩人
    張九齡,是唐朝有名的賢相,他的舉止優雅,風度翩翩,其詩文既清淡又質樸,難怪在張九齡去世後,唐玄宗對宰相推薦之人,總是要問一句"風度得如九齡否?」在唐玄宗二十一年,也就是733年,張九齡在朝中擔任宰相,但是唐玄宗後期,經常聽信奸相李林甫的讒言,於是兩袖清風的張九齡遭到誹謗和排擠,幾年後罷相,被貶到荊州任長史。
  • 這首描寫中秋的詩意境優美,還是匆忙之間的草稿,卻成為千古名篇
    唐詩裡有很多描寫中秋的詩作,首當其衝的是張九齡的《望月懷月》,這首一出,前面描寫中秋的詩作,全部都可以作為廢品扔掉,再也沒有誰能夠寫出張九齡那種氣象,以及氣勢來,一上來兩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更是成為了千古名句,即使是到今天,我們依舊還是會在日常的生活中使用這兩句詩,這足以說明此詩的經典之處。
  • 中秋親友團聚之時,若能隨口吟誦這些詩句,一定是眾人眼中的焦點
    每逢中秋節佳節,親朋好友圍坐一起,賞月飲酒,若此時吟誦兩句應時應景的名篇佳句,必定會成為眾人眼中的焦點。下面就和小編一起熟悉一下和中秋有關的詩詞歌賦。中秋佳節第一首就是傳誦千古的蘇東坡《水調歌頭》,這首詞寫於宋神宗熙寧九年的中秋,蘇東坡與他弟弟已經七年未見,在此佳節良宵,蘇軾充滿了濃濃的思念之情。
  • 中秋專輯:《望月懷遠》,意境最雄渾的中秋詩,千年月光照亮相思
    開元二十四年(公元736年),在陰謀家李林甫屢次誹謗排擠後,張九齡最終被罷相,貶出朝廷,任荊州長史。「文章憎命達」,這話雖然不全對,但也有一定道理。清高孤傲,風採蓋世的張九齡丟了相位,卻在荊州迎來了創作上的高峰期,滿腔悲憤噴薄而出,化作華美的詩篇:《感遇十二首》、《望月懷遠》、《歸燕詩》等一大批傑作就是創作於這個時期。
  • 杜甫這首詩,寫思卻不見一個「思」字,不愧為千古名篇
    杜甫一生寫下1500多首詩,很多都是傳頌千古的名篇。今天小編為大家介紹的詩就是杜甫的《月夜》。月夜唐代:杜甫今夜鄜州月,閨中只獨看。遙憐小兒女,未解憶長安。香霧雲鬟溼,清輝玉臂寒。何時倚虛幌,雙照淚痕幹。
  • 自君之出矣:他們把思念比作流水,張九齡卻比作月亮,夜夜消瘦……
    他是唐朝開元盛世最後一代名相,也是一位大文人,張說稱他是「後出詞人之冠。」張九齡的詩主要表達在窮達進退中保持高潔操守的人格理想。他的《感遇》名列《唐詩三百首》第一首,其中「草木有本心,何求美人折」一句,是他高潔情操的寫照。
  • 望月懷古唐張九齡
    望月懷古唐張九齡 望月懷古 唐代:張九齡
  • 張九齡模仿古題寫的詩,新穎絕倫,被譽為第一,卻很少人讀過
    月亮是唐代詩人描寫最多的主題和意象,張九齡是寫月的高手,最有名的就是他的《望月懷遠》,「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寫出了中國人共同的情感,更是穿越了一千年的時空,成為聯結世界各地中國人的情感紐帶。今天分享的張九齡的寫月詩,僅二十字,沒有《望月懷遠》那麼有名,卻別有一番魅力,清麗動人,在同類題材詩歌中,被譽為第一。
  • 原創詩書:始興縣司前鎮客家農莊望月思鄉
    原創詩書:始興縣司前鎮客家農莊望月思鄉 一路歡歌唱瀋陽,同行詩友賦衷腸。曲江風度今何在?惟有九齡天下揚。 蛙鼓蟲鳴進墨江,司前鎮上入農莊。田園夜色佳餚美,望月懷遠思故鄉。---已亥仲夏過始興縣見張九齡故居路牌遂下司南鎮入客家農莊品農家美食望月思鄉【題記】2019年6月16日,原創詩書與四位詩友自駕遊路過韶關時,在武深高速上看見了張九齡故居路牌,又正值天黑,便決定在始興縣下高速,遂在司前鎮上找到了老字號客家農莊去品美食賞明月,吟誦著一代賢相張九齡的《望月懷遠》,一句「海上生明月,天涯共此時」更是令人回味悠長,真不愧是千古絕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