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國網訊 由中國網際網路新聞中心(中國網)舉辦的「2013年中國教育家年會暨2013年度中國好教育頒獎典禮」於12月12日在北京釣魚臺國賓館舉辦。全國教育界專家、校長、教師、教育企業家及媒體人等500餘人齊聚一堂,共同回顧2013年中國教育發展歷程,圍繞《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中的深化教育領域綜合改革焦點問題,深入探討中國教育發展存在的問題與前景,本次活動可以說是《十八屆三中全會決定》出臺後,由媒體組織的最大規模最高規格專家陣容對《決定》關於深化教育改革的解讀,為教育改革的重點難點提出了可行的建議以及改革思路。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民先生在會上作了2013年度教育數據公布與解讀。
韓民發布2013中國教育年度數字 解讀教育改革力度
圖為教育部教育發展研究中心副主任韓民解讀2013年度教育數字
一、6所
首批6所高校章程頒布
中國人民大學、東南大學、東華大學、上海外國語大學、武漢理工大學和華中師範大學等6所高校拿到了教育部頒發的高等學校章程核准書。推進高等學校章程建設,是教育部貫徹落實黨的十八大、十八屆三中全會精神和教育規劃綱要要求,深入推進高等教育綜合改革,建設現代大學制度的一項重要舉措,對於我國高等教育改革發展意義重大、影響深遠。
韓民解讀:關於大學章程。今年教育部核准了六所高等學校制定的大學章程。這是六所高校,相對於我們國家將近3千所高等學校來說,這是一個非常小的數字,但是這六所高校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它標誌了我們大學章程從無到有,是非常重要的一步,標誌著在現代大學制度上邁出了重要的一步,特別是對於大學構建現代的大學治理機制或治理結構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我們國家將近三千所高等學校裡,六所只是很小的一部分,對於今後構建高等教育,構建現代大學教育來說有很長的路要走。
根據教育部的計劃,明年要有70所左右的985高校或211高校,通過核准,到2015年計劃是114所中央部門的院校都能通過章程批准。即便如此,地方高校還有很長的路要走。更重要的是我們制定了章程,如何貫徹、執行這些章程,使他們真正對我們構建現代大學制度起到實質性的作用。這是更重要的。
二、2500萬:
我國教師數量達2500萬人
截止2012年底,共有約2500萬人次取得教師資格。今後中小學教師資格考試和定期註冊制度將逐步建立健全,為嚴格教師準入,加強教師考核管理,提高教師隊伍質量和水平,建設高素質專業化教師隊伍提供堅強的制度保障。
韓民解讀:截止到2012年,國家的教師數量達到了2500萬。過去幾年,從教師的總體數量上,存在增加的趨勢,現在就像中國教育在世界上是最大規模的教育一樣,我們的教師隊伍規模也是世界上最大的規模,由於教師的數量總體增長,一定程度上教師數量短缺的狀況得到了一定的緩解,比如我們可以看到,實際上在小學、中學,初中高中也好,學校的生師比過去都是處在下降的趨勢,這是一個非常可喜的態勢。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我們國家雖然在教師數量上有很大的發展,但是在質量上仍然面臨很多的問題。從教師的專業化程度來說,從教師的能力來說,和發達國家相比還存在很大的差距。另外,在教師隊伍的結構上,在不同層次、不同類型的教育中不均衡。比如在學前教育當中,現在我們學前教育的生師比高於小學、初中的生師比。按理說,在啟蒙的學前教育階段,生師比是最低的,現在應該是二十一二,遠遠高於發達國家,所以如何優化教師隊伍的結構,提高教師隊伍的素質仍然是非常巨大的挑戰。三、十周年
三、10周年
《民辦教育促進法》頒布實施10周年
《民辦教育促進法》經第九屆全國人大常委會第三十一次會議通過,於2003年9月1日起正式實施,迄今已整整十年。在國家的政策支持和鼓勵下,民辦教育從無到有,從小到大,由弱到強,不斷探索和發展,取得了長足的發展。
韓民解讀:在過去的十年當中,民辦教育的發展應當是取得了長足的進展,我們可以看到,民辦教育數量的發展,在各級各類教育當中,民辦學校的在校生所佔的比例總體上都是有所提高。比如說學前教育階段,這幾年得到迅速發展,學前教育階段有一半的幼兒是在民辦的幼兒園,在高等教育裡,有22%是在民辦教育學校裡。所以民辦教育的迅速發展和《民辦教育促進法》的出臺是有很重要的關係。但是我們也要看到,《民辦教育促進法》出臺以後,法裡規定了很多的東西,比如說對民辦教育的促進發展政策沒有得到完全落實,所以現在仍然面臨一些問題。最近有關部門也在著手修訂《民辦教育促進法》,準備提交給國務院,和人大來討論。包括最近要出臺《關於促進民辦教育發展指導意見》,今後也對如何在政策上,對於怎麼推動民辦教育發展有一些新的重大政策。
四、6000萬
中國農村留守兒童數量超過6000萬
調查顯示,6-11歲和12-14歲的農村留守兒童在校比例分別為96.49%和96.07%,表明他們絕大部分正在學校接受義務教育,農村留守學齡兒童義務教育總體狀況良好,但部分中西部地區的農村留守兒童受教育狀況相對較差。
韓民解讀:農村的留守兒童六千萬,總體規模呈現一種擴大的趨勢。從世界史的角度來說,中國這樣一個大規模的從農村到城市的人口移動所帶來的巨大規模的流動兒童和留守兒童問題,是世界史上從來沒有的。六千萬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因為我們國家整個的教育中小學學生,包括高等教育在內,我們學生大概有2.4—2.5億的規模,就中等以下的教育來說,1億幾千萬,6千萬相對於1億幾千萬是一個很大的數字。我看到教育部的統計數字,我們國家義務教育階段整個學生有1億5千萬左右,在農村的留守兒童在義務教育階段是2300萬,如果6千萬的數字和教育部根據學校統計的數字準確的話,我們就會發現,這6千萬和2千多萬中間是一個很大的差距。假如說這6千萬也包括高中學生,再加上兩三千萬的話,仍然還是有差距的。這些學生去哪,是我們需要深入研究探討的問題。
不管怎麼說,六千萬也好,還是兩千多萬的數字也好,說明留守兒童教育的問題是我們國家教育面臨的非常巨大的教育者需要解決的課題。儘管過去幾年,我們在解決留守兒童的教育、關愛上有進展,但是仍然面臨很多的問題。
五、800多億
中央下撥營養改善計劃資金800多億元
自2011年到目前,中央財政已累計為營養改善計劃下撥專項資金803.93億元。其中營養膳食補助資金271.81億元;食堂建設專項資金292.44億元;家庭經濟困難寄宿生生活費補助資金224.27億元;地方試點中央獎補資金15.41億元。
韓民解讀:中央財政累計為營養午餐改善計劃下撥了八百多億元的資金。過去幾年,我們國家以貧困農村地區為對象,實施了營養午餐改善計劃,這個計劃的實施,對於改善農村地區貧困少年兒童的營養問題能夠發揮很重要的作用,對於促進教育公平也是非常重要的舉措,但是我們又要看到,過去雖然資金達到了800多億,但是在制度建設方面,我們仍然面臨一些問題,比如說提供營養餐要建食堂,食堂在提供營養餐的過程中,人員的工資問題,還有食品配置過程中發生的費用。包括食堂本身的基礎設施問題,還有食品安全的管控問題等等。這八百多億是非常巨大的進展,表明中央在解決這個問題上的決心,但是我們仍然有很多的問題需要從深層次來解決。
六、600億
網絡教育2013年市值接近600億
隨著培訓教育機構的日益增多,在線平臺式教育在眾多教育機構中成了一道獨特的風景,這給原本「口味」單一的培訓行業帶來了一股新風。相關數據顯示,未來幾年在線教育市場增速將在20%以上,2013年網絡教育規模將高達583億左右。
韓民解讀:網絡教育需求。2013年網絡教育的市值達到了600億,這是一個很大的數字,它主要是市場化的網絡教育的規模,從一定意義上顯示了網絡教育市場的巨大潛力。剛才湯敏先生也談到慕課教育的問題。2013年從一定意義上講,應當是遠程教育或網絡教育的元年,除了慕課之外還有微刻,基於遠程的現代信息技術的風起雲湧,引起了很大的關注。就像湯敏先生談到的一樣,就像教育年會提到的公平,我想網絡教育雖然有很大的市場潛力,對解決教育公平,有一種巨大的可能性。我們要把這個可能性變為現實性,還面臨一些問題需要解決,比如巨大的數字鴻溝。在下面的時候我看到中國網的統計,對中國網民的學歷層次進行了統計,76%是大專以上學歷,8%是研究生以上學歷,加起來是85%左右,再加上高中,就超過了90%幾,只有大概3%、4%左右是低於高中以下學歷的。
據我所知,我們國家的農村或農村居民大概有50%左右是初中以下的文化程度。這個數字說明,到目前為止不管網絡教育有多麼發達,實際上很多處於低學歷或低收入的階層,到目前為止還很難從網絡教育中受益。所以我們面臨的重大挑戰是雖然有很大的市場潛力,但是怎麼能夠通過網絡教育,能夠縮小數字鴻溝,使網絡教育匯集到低學歷的階層。
七、300課時
中小學校長需持證上崗 培訓不少於300課時
教育部出臺加強中小學校長培訓工作意見,要求新任校長持證上崗,必須參加不少於300學時的任職資格培訓。校長培訓情況將作為考核、晉級等必備和重要依據。建設菜單式、信息化的選學服務平臺,為校長提供多樣化、個性化的選擇機會。
韓民解讀:新任的中小學校長必須持證上崗,並且培訓不少於300課時。中小學校長是我們整個教育體系或教師隊伍中非常重要、非常特殊的力量,沒有一支非常強有力的中小學校長的隊伍,我們教育改革發展的任務就很難落到實處,所以中小學校長發揮的作用是無法替代的,但是中小學校長要很好地發揮他們的作用,要提高他們的素質和水平,培訓是非常重要的。我認為不僅僅是學時的問題,更重要的是怎麼培訓,是培訓的內容和方法。
八、十條
教育部擬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
教育部官網就《小學生減負十條規定》公開徵求意見。該規定從入學、編班、教學、作業等十個方面對小學生減負作出具體規定。其中包括一至三年級不舉行任何形式的統一考試,小學不留書面式家庭作業,可布置一些適合小學生特點的體驗式作業等。
韓民解讀:教育部準備發布小學生減負的十條規定,這個規定也是過去若干年都有過的舉措,這些年證明這些舉措還是非常有效的,只不過做了一些細化,把它系統化,它會為小學生減負起到一定的作用。正像在徵求意見的過程中,社會上很多人提出的意見一樣,這十條規定治標的舉措多一些,怎麼治本相對來說少一點,今後小學生減負仍然是一個非常艱巨的任務。
九、180分
北京高考新方案 語文增至180分
為進一步提高首都均衡教育水平,促進教育公平,切實解決擇校、學生課業負擔等群眾關心的問題,北京市教委制定2016年北京高考新方案:語文180分,數學150分,文綜理綜分別為320分;英語社會化考試,一年兩考,考生多次參加,滿分100分。
韓民解讀:高考科目的調整。北京市在高考當中對高考科目進行了調整,增加了語文的分數,減少了英文的分數。這個調整我覺得很好,過去過分的把英語提到一個很高的地位,加強母語的學習是非常必要的。這裡不僅僅是分數,更重要的是改革語文的教學。
十、126個縣
126個全國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驗縣
經各地申報和專家評選,現確定北京市延慶縣等126個縣(區、市、旗)為全國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實驗縣。這100多個實驗縣將通過藝術教育綜合改革實踐,破解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師資短缺、設施設備落後、開課率不足等難題。
韓民解讀:確定了北京市延慶縣的126個縣作為全國農村學校藝術教育先進縣,藝術教育是我們在推進素質教育中非常重要的,但是藝術教育在整個教育當中,體育、藝術都是一個薄弱環節,尤其是農村,藝術教育是非常薄弱的,很多農村都開不起藝術課程。確定126個縣,對全國農村學校藝術教育試驗縣,對於解決農村學校在藝術教育方面的薄弱環節具有非常重要的意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