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一天,小編和朋友出去吃飯,路過一家剛開業的牛排餐廳,看在活動力度極其大的份上,我們兩個人就被誘惑進了這家店,在點單的時候菜單上的菜品還是蠻多的,所以我們兩個人就點了一份套餐,大概就是一份甜品、兩份牛排,然後就是沙拉和湯這樣,之後最重要的環節來了,我們要吃幾分熟?當時我就問了一句:老闆有八分熟的牛排嗎?沒有八分熟,七分的要不要?我聽到這個回答的時候其實是有一點意料之中的,下面小編就來講講為什麼。
首先或許大多數人都有看到這樣的論調,類似與去了牛排店不要點八分熟、六分熟啊,因為牛排一般只有一分、三分、五分、七分以及全熟,實際上可刻意注意這種說法的人對牛排才是真的不怎麼熟悉,首先就按最基本的常識來說,再高明的廚師也不可能保證每一塊牛排都能達到想要的熟度,畢竟火候方面不是想怎麼控制就怎麼控制的,而且怎麼會有某種熟度不存在的料理?
在牛排店裡,我們作為顧客需要的就是說出自己想要什麼樣的要求,廚師會滿足的,那些宣揚著什麼不要這樣說不要那樣說的人才是有一種奇怪的想法,當去到一所由外國人開設的西餐廳時,你就會發現什麼沒有八分熟,人家什麼都有,當年牛排進來的時候,外國關於牛排熟度的形容詞並不是我們使用的數字,但是在翻譯的時候為了方便理解就套上了數字來稍微衡量一下。
舉個例子,我們吃煮食的時候,關於食材應該會有某某樣東西煮爛點,或者某某樣食物稍微留點筋道,這你讓不懂的外國人怎麼說?他們關於這個也就是我們關於牛排的問題,這是一種文化的差異而不是所謂的什麼丟人有知識的問題,如果確實是有知識的人那你用英文中的熟度點餐啊?還用著一分三分這樣的說法幹什麼?體現自己的學識涵養不是靠崇洋媚外來的!
那麼實際上真正高明的牛排店裡的服務員並不會問你想要什麼熟度的,而是應該推薦一款較為受大眾歡迎的,他們店裡比較有自信的熱門商品,比如說來了一位顧客點了牛排,不要問需要幾分熟,而是推薦說牛排x分熟可以嗎?懂得人自然會有自己要求,不懂的人也就順勢緩解了尷尬。
最後吃牛排的時候不要在意那麼多的規矩,我們在自己國家的土地上吃飯,沒有必要迎合外國的這樣那樣的規矩,而且這種規矩不是外國人定的,而是我們自己給自己帶來的,自信一些,用筷子吃牛排或者雪碧兌紅酒,都是我們自己的選擇,不存在什麼合不合規矩,自己吃的舒服了就是最好的規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