這套兒童科普讀物把骨頭畫成鋼鐵俠,竟然還有科學道理!

2020-12-18 媽媽智囊團

有時候我實在不大理解,一些國外兒童繪本的創作邏輯。書香節期間入手的一套《奇想萬物原理》,每一個主題都是朋克金屬畫風,包括《有趣的骨頭》和《神奇的動物》都是這樣。

尤其是《有趣的骨頭》,這本關於人體構造的書,封面赫然一個鋼鐵骷髏。雖然最近《復仇者聯盟4》正在熱映,我也不想被女兒這樣問,「媽咪,我們的骨頭和鋼鐵俠其實是一樣的,對不對?難怪每次你打我屁屁,自己的手都會痛呢!」「不不不,寶貝,你聽我解釋!其實我和託尼叔叔不熟!」

會入手這套繪本是因為這套兒童科普讀物在國外也算小有名氣,97年自英國首次出版後,就被美國、加拿大、德國、俄羅斯、西班牙、澳大利亞和紐西蘭的出版社爭相出版。作者安妮塔·加納利是全球暢銷科普讀物《可怕的科學》系列童書的作者之一。我是《可怕的科學》的擁躉,沒生孩子以前就喜歡它。所以這次看到這套《奇想萬物原理》,就毫不猶豫地入了。

拿到書我就驚!呆!了!和普通的科普讀物相比,這個畫風就顯得很詭譎了。我看過至少不下五本關於人體的科普讀物,先上兩本正常的人體科普讀物。

這套英語的翻翻書,我講不動,她聽不懂,翻了兩下被擱置了

這套書,當時買的時候看它是異形,結果無論我怎麼努力,小孩都聽不進去

接下來是《有趣的骨頭》,看出區別了嗎?對,《有趣的骨頭》完全摒棄了正常的乳白色骨架,各個器官的畫法,心肝脾肺腎全部做了異化處理。可以說是相當誇張了。

誇張記憶法讓孩子記得更牢!

我大概摸到了一些門道,這個極端誇張的畫面,有利於孩子記憶。大腦喜歡追求誇張刺激的形象,越是誇張記憶就越深刻。還有什麼能比鋼鐵俠一樣的骨頭架子更誇張的呢?

當你第一眼看到這本書,封面就對你產生了極強的視覺衝擊力,吸引你不由自主地想要翻一翻,看一看。而當成年人還在暗自猶疑,「這畫的是啥」時,小孩子已經迫不及待地想要知道裡面的內容了。這難道不是科普讀物的成功?

抱著這樣的想法,我發現了更多有趣的細節。

知識遷移讓枯燥的科普內容理解起來更容易

經過進一步觀察,我發現所有誇張的構圖都不是平白無故的。比如說,骨頭為何要畫成鋼鐵俠的模樣?仔細想一想,骨頭不就像一副鎧甲,保護著我們的身體嗎?所以畫成鋼鐵的好像也沒有什麼不對。

再比如,耳朵中的鼓膜被畫成了一面小鼓,連接大腦的神經被畫成了一部電話機,外耳被畫成了一個衛星信號接收器……雖然看起來這些物品和器官風馬牛不相及,實際上它們的功能就是這些物品。

這裡用到的就是典型的知識遷移。所謂知識知識遷移就是用已知的舊知識來學習未知的新知識。是一種非常有助於記憶、學習新事物的方法。

據傳《異形》劇本剛剛寫完的時候,編劇要給導演講劇本,但是當時從沒有人聽說過發生在太空中的恐怖片是個啥樣。編輯一拍大腿,告訴雷德利·斯科特導演,「您別糾結什麼太空恐怖片了,你就把這電影當成太空《大白鯊》就對了!」雷德利也一拍大腿,「嗨,兄弟,你早這麼說不就結了!」

知識遷移就是這麼回事,能把複雜的事物通過簡單的類比來講清楚。再適合用來講解科普知識不過了。當意識到這一點之後,我突然覺得,怎麼其他科普讀物不早這麼畫呢?

比方說這個肝,要用科普的語言給小朋友解釋清楚這個東西是幹嘛的,費了勁了,關鍵是還很難聽得懂,就算費了九牛二虎之力,終於給孩子講清楚了,估計要不到半天他又還給你了。《有趣的骨頭》把肝畫成了一個垃圾桶,專門處理廢物的那種。就算這種類比不算十分嚴謹,但小孩立馬就理解了,肝是處理人體廢棄物的,而且還不會忘記!

牙齒被畫成了刀和叉,食物進入嘴裡要被默默地切割,沒毛病!

腎臟被畫成了一個篩子,專門篩掉血液中的廢棄物,多出來的廢液去哪兒了?一看圖就清清楚楚,去了膀胱。太形象,太直觀了!小孩的記憶成本幾乎為零,一目了然啊!

當然,如果你認為知識遷移的優點僅僅是好動,那麼你又錯了!這套書的知識遷移點實在是,多得數不清,幾乎每一頁都有!這就不僅僅是好記那麼簡單了,是整個思維模式都改變了!經過一套四本書的訓練,孩子會把知識遷移的思維方式內化為自然的學習方式,遇到新的事物,他的第一反應就是去尋找和已知的事物有什麼相似之處。這個技能會伴隨孩子整個學習生涯,直至終身的。

什麼叫聰明?聰明就是能一下子抓住事物的本質。怎麼抓?用知識遷移做類比!無論是學習力特強的,還是做事很有章法的,哪怕是做段子手,都需要知識遷移的類比能力!

《有趣的骨頭》最後還有一頁——驚人的身體真相。這也是我非常喜歡的,和《可怕的科學》有點像。

比如這個長指甲的老兄,待君指甲及腰,離我遠點可好?

再比如,原來味蕾細胞只能活七天,所以要好好珍惜每一頓飯,舌頭是不知道上個禮拜吃的飯啥味道的。

不要把有趣的書搞無趣

最後,有趣的書要配有趣的解讀哦,這套書講的時候重點不要把它從頭念到尾,結束。像完成任務一樣。要知道,既然是用了「知識遷移」的原理,那每個孩子原本的知識儲備就不一樣。

比如拿給我4歲的小外甥看,他就只對車子裡面藏了馬,牛尾巴變成蒼蠅拍這種感興趣。因為馬、牛、汽車、蒼蠅拍都是他熟悉的東西。像《有趣的骨頭》裡用來解釋關節的門上的鉸鏈、球窩關節,他看過就完全無感。因為拿來做類比的東西他都還不知道是個啥呢!

所以這套書其實完全不用按照順序去讀,讓孩子自己找感興趣的部分,家長只要做到指哪打哪就行了。對於已經可以自主閱讀的小朋友,在他需要幫助的時候解釋一下就可以了。不要把有趣的科普,講成枯燥的教材喲!

參考資料

《有趣的骨頭》——朝華出版社出版】

《小百科異形書——人體》——未來出版社出版

《Look inside Your Body》——published by Usborne

《神奇的動物》——朝華出版社出版

相關焦點

  • 書單|雙十一必買繪本推薦:科普類+情境認知類+動物類
    這套兒童科學讀物非常契合這個需求,中科院院士王家琪這樣點評它:「《科學也瘋狂》讓我們在啞然失笑中了解各學科知識的產生、發展以及前沿未知領域,還可以在不知不覺中發掘、培養我們對科學的興趣。」它源自享譽世界的趣味科普叢書Horrible Science,它先後三次榮獲世界科普圖書最高獎——「安萬特青少年獎」,並分別在英、意、法、俄等國出版,累積銷量超過2000萬冊,受到全世界孩子們的青睞。這套書信息量大,文字相對也比較密集,所以它是青少年讀物,比較適合孩子們自主閱讀。
  • 六一氣象科普活動讓兒童綻放笑容
    許小峰在序言中評價這套教材「以氣象科學體系為線索,以傳播科學知識為手段,以傳播科學思想、弘揚科學精神、倡導科學方法、推廣氣象科學技術應用為目的進行編撰。教材表達的主題與理念符合氣象科普工作的內涵,表現手法與技巧也比較科學,適合小學學生學習。」  《小學氣象科學普及教育讀本》是浙江省溫州市甌海區麗岙鎮第二小學校編寫的一套校本教材。
  • 兒童讀物作者安娜貝爾·布雷克通過系列圖書著眼於性別失衡
    照片: 兒童讀物作者Annabel Blake和De安娜貝爾·布雷克(Annabel Blake)在擔任極限運動專業滑雪運動員,心理學研究系學生期間以及在Google工作期間,發現了一個反覆出現的主題布雷克(Blake)現在是兒童讀物的作者,他正在創造女性主導人物,她們在科學、技術、工程和數學(STEM)等男性主導的行業工作,以鼓勵年輕女孩從小就進入新的職業道路。
  • 終於有人把人體科學畫成漫畫書,真牛!豆瓣評分9.1是有道理的
    我一時竟然不知如何回答,也是那一刻我意識到,自己對於人體科學知識的匱乏。相信如我這樣的家長並不在少數!為了挽留住我一個家長高高在上的榮光,於是我趕緊查資料,然後我得到的是這樣的回答!我那一刻突然明白了一點,為啥小時候我生物學不好、為啥關於人體科學的知識一點兒記不住,只能說太抽象了!雖然這件事就這麼過去了,但是卻成為我心中一個小小的結。你說天文學、地理學的科普知識都相對形象具體,但真要把人體科學形象具體出來,我一個成年人都覺得不敢看,同時裡面的名稱抽象地讓我看得頭都大了!
  • 不會選兒童英語啟蒙分級讀物?一文帶你讀懂三大原版分級繪本
    ……如果你家有個學齡的娃,那麼英語分級讀物你一定不會陌生。專家、老師都會建議,讓孩子由淺入深的慢慢接觸分級讀物,培養自主閱讀。那麼,到底什麼是分級讀物呀?其實,在英語國家,分級讀物是一套針對兒童的閱讀培養方式,是按照兒童發展規律和階段而使用的閱讀訓練教材。
  • 小學科普雜誌推薦……
    科普知識是孩子拓寬視界的機緣,能夠見到許多天然實在的現象,能激起孩子對科學的反思和趣味;再者,因為科普讀物有許多是本國出版,本國譯,也為孩子供應一種國外的思慮編制,也跟後來的英語進修打了很好的基礎。個別小孩都愛秀氣觀一下科普相干的書本,重要因為看書的進程好,孩子不感應感染深不成測。下面介紹些雜誌鋪小編常常推薦的幾本書給大師,希望能對您的廢物有支援。
  • 一本兒童讀物竟讓「臺獨」分子如臨大敵
    一本兒童讀物竟讓「臺獨」分子如臨大敵 2020年12月03日 16:05:00來源:中國臺灣網   據臺灣媒體報導,近日,一本宣傳抗疫正能量的兒童繪本《等爸爸回家》竟然讓某些「臺獨」分子如臨大敵,島內多個縣市的民進黨籍議員污衊稱,該繪本中出現宣傳大陸防疫及
  • 兒童讀物到底在教孩子什麼
    有網友感慨,「希望吃野味的習慣能在一代又一代的教育中逐漸消失,可是才發現給孩子們看的科普讀物書,充斥著這類低俗的內容。」也有網友表示,「一家出版社出版如此不負責任的圖書,編輯沒有常識嗎?」果子狸可吃?背後的問題令人深思。
  • 把看過的英語分級讀物整理了一遍,2-6歲孩子家長可以看過來
    繪本雖然精美、含義豐厚,但是比較昂貴,不成系統,不太適合用於主要啟蒙讀物。大家可以買一些經典繪本,作為收藏,給孩子反覆看。其餘的繪本最好找一家英文繪本館,進行借閱,可以讓孩子進行廣泛閱讀,吸收更多的詞彙。分級讀物就不同了,基本上是軟裝,不像繪本那麼精緻。故事簡單,引導意義稍顯遜色,但是非常成系統。
  • 最值得看的科普雜誌,喜歡科學的孩子會愛上
    而我們大人,除了在生活中為兒童提供更多探索機會、協助他們進一步發展,還可以藉助豐富的科普讀物。科普閱讀,賦予孩子對客觀世界的認識,這些書籍就像是一塊塊拼圖,幫孩子們拼出更大更完整的圖景,只有深入了解這個世界,孩子們才能形成科學的思維,寬闊的格局。
  • 顧凡及的腦科普事業:科普作者也是科學的探索者—新聞—科學網
    這個人就是顧凡及,復旦大學生命科學學院教授。在退休之前,他一直從事與腦科學相關的科研與教學工作,退休後依然對腦科學「戀戀不捨」。 「退休了,時間比較充裕,所以才萌生了做科普作為餘生事業的想法。」顧凡及在接受《中國科學報》記者採訪時如是說。
  • 10部最新出版的兒童讀物
    對比2015年亞馬遜中國及亞馬遜美國暢銷少兒書榜發現,在11歲以前,中國孩子與美國孩子在所讀圖書的品類上基本相似,都是從繪本類、益智類作品向文學類、科普類作品過渡。澎湃新聞特向讀者推薦10部最新出版的兒童讀物。
  • 劍橋大學國際考試委員會推薦:《海尼曼科學英語》分級讀物來啦...
    Benmark 科學探索系列給大家推薦了這麼多分級讀物,李老師還是要再囉嗦幾句: 分級讀物一定要匹配孩子的語言水平,而不要單單看年齡。 雖然分級讀物強調孩子最終形成自主閱讀能力,但初期還是需要家長的陪伴、互動和指導。 英文分級讀物,並不是只選擇1個系列的書,然後把這個系列的所有LEVEL都買來讀完。
  • ...考試委員會推薦:《海尼曼科學英語》分級讀物來啦!提升英語閱讀...
    Benmark 科學探索系列給大家推薦了這麼多分級讀物,李老師還是要再囉嗦幾句: 分級讀物一定要匹配孩子的語言水平,而不要單單看年齡。 雖然分級讀物強調孩子最終形成自主閱讀能力,但初期還是需要家長的陪伴、互動和指導。
  • 科學啟蒙太枯燥?3部零基礎科普動畫來了!激發孩子探索世界熱情
    家長當然都知道,給孩子做好科學啟蒙對孩子的思維、閱歷、知識等方面都有好處。但是一提起科學啟蒙,總會覺得這是一個很枯燥的事情,就連大人有時候都未必能看得進去,何況是孩子!這其實就是對科學的刻板印象了,其實有不少科普知識都已經用更淺顯易懂,風趣幽默的動畫形式來表達了孩子,不僅對科學不牴觸,而且還能沉浸在其中。
  • 一本「新知文庫」能賣兩萬冊,科學、人文普及讀物的30年市場之路
    原標題:一本「新知文庫」能賣兩萬冊,科學、人文普及讀物的30年市場之路 科普作家陳朝也是在結婚以後,合併兩人的書櫃時才發現,他與妻子買了好幾本一樣的書。這些書,都來自三聯書店出版的「新知文庫」。在他的朋友圈裡,這套專注於科學、社科和人文知識普及的叢書是很多人的心頭好。夫妻倆把多出來的幾本書送給朋友,另一些則掛到網上出售。
  • 漫威:除了反浩克裝甲之外,鋼鐵俠還有哪些大型戰甲?
    漫威:除了反浩克裝甲之外,鋼鐵俠還有哪些大型戰甲?,不過一般鋼鐵俠反誰都被誰拆,這套戰甲如果來打吞星的話,應該也是帥不過三秒。反鳳凰戰甲顧名思義,反鳳凰戰甲就是為了對付鳳凰之力,應運而生的戰甲,這套戰甲的體型非常巨大,是由鋼鐵俠和初代蟻人漢克皮姆聯手打造而成的,反浩克裝甲跟鋼鐵俠的其他戰甲區別比較大,這套戰甲就像是一臺巨型的機器,雖然反鳳凰戰甲無法消滅鳳凰之力,但是卻成功分解了鳳凰之力,將這股宇宙級別的力量分解成五份,
  • 晨光科學小講堂第一期啟幕!暴龍和雞竟然系出同門
    研究人員通過對從化石中提取的膠原蛋白的分析,驚喜地發現,在蛋白質的排列度上,跟恐龍最接近的,竟然是雞。暴龍和雞,這兩種在人類印象中,形象有著天壤之別的生物,竟然系出同門!孩子們這才明白日常生活中經常吃的雞竟然有可能是恐龍的後代。小讀者們仿佛發現了新大陸,不禁感嘆,大自然造物者的神奇。最後,李老師倡導孩子們愛護雞形目動物,也就是愛護恐龍的後代。
  • 分級讀物那麼多,為什麼要選《牛津閱讀樹》?
    《牛津閱讀樹》 (Oxford Reading Tree)是全球最為知名的兒童分級讀物之一,由牛津大學出版社組織多位兒童閱讀教育專家,經過數十年不斷研究、發展而來的兒童英語啟蒙分級讀物。該系列讀物在英國家喻戶曉,有「全英最受歡迎的閱讀計劃」的美譽。
  • 「老期刊」的「新意思」 56歲《我們愛科學》要做圖畫書
    與兒童文學中原創作品比例佔絕對優勢的狀況不同,暢銷科普讀物幾乎一邊倒地由進口書唱主角。」中少總社李學謙社長在接受《北京晚報》書香周刊採訪時說,「原創科普難在:好文本難、體例創新難、高品質繪畫難等一系列的操作之難。」在三「難」情況下,中國最老牌的少兒科普期刊《我們愛科學》卻開始進軍科普圖畫書市場了,首先推出面向5~9歲小讀者的「趣味科學圖畫書o有趣的動物故事」叢書。