它被稱為「廣東人參」,煲出來的湯有椰香味,可以燉雞和燉排骨

2020-12-12 柚子說美食

它被稱為「廣東人參」,煲出來的湯有椰香味,可以燉雞和燉排骨

在廣東地區,人們特別愛煲湯喝,有一種食材經常被人們拿來煲湯用,用它煲出來的湯帶有椰香味,人們用它來燉雞、燉排骨、燉豬蹄,煮出來的湯樣樣都美味,被人們稱為靚湯,所以它在廣東地區是非常受歡迎的。

它就是五指毛桃,當然啦,它可不是桃子,而是一種桑科的植物,之所以取這個名字,是因為它的葉子很像手掌,葉子也是毛茸茸的,而它的果實和桃子有些像,所以乾脆叫做五指毛桃。我們燉湯的時候,一般用它的根系,它也被人們叫做牛奶木、土黃氏等。

而在廣東地區,人們還是喜歡叫它「廣東人參」,意思是覺得它的功效和人參差不多。五指毛桃的功效確實強大,中醫認為它具有健脾補肺、益氣補虛、平肝明目、利溼舒筋的作用,常被用來燉雞湯和排骨湯,燉出來的湯有淡淡的奶香味。

五指毛桃燉雞湯

食材:土雞半隻、五指毛桃50克,紅棗6個,枸杞5克,生薑10克。

做法:

1、五指毛桃洗淨切段,浸泡30分鐘。

2、土雞剁小塊,加生薑焯水去腥去血水,撈出溫水衝洗乾淨。

3、把五指毛桃、雞塊、薑片、枸杞一起放入燉鍋中,加足量清水,大火燒開,轉中火燉1個小時。

4、最後再調味,給少許鹽和胡椒粉即可。

這是一款藥膳湯,不需要太多的調味料,鹽也不要放早,會鎖住雞肉的蛋白質和鈣,融入不到湯中,所以調味品最後放,食療功效才好。

五指毛桃燉雞湯吃了可以健脾開胃,滋陰降火,適合體虛無力、盜汗、產後孕婦食用,效果最好,當然了,這款湯也是男女老少皆宜的。

五指毛桃燉排骨

1、五指毛桃洗淨切段,清水浸泡30分鐘。

2、排骨剁段,加料酒和生薑焯水,撇除血水和浮沫,撈出溫水洗淨備用。

3、鍋中加入足量清水,煮開後放入排骨、五指毛桃、薑片、紅棗,小火慢煲1.5-2個小時,出鍋前15分鐘放入枸杞,最後加食鹽調味即可。

這款湯也是適合清淡的口味,五指毛桃香氣淡雅柔和,不適合加入過多的調味料,八角、花椒之類的味道重的調味料就不要放了,可以放入一些玉米、胡蘿蔔之類的素食。

它被稱為「廣東人參」,煲出來的湯有椰香味,可以燉雞和燉排骨,它就是五指毛桃,五指毛桃還具有行氣解鬱、益氣固表、祛除化痰、活絡筋骨的作用,是不折不扣的「廣東人參」,你們知道這些嗎?

相關焦點

  • 「廣東人參」煲老母雞,椰香味十足,秋冬滋補靚湯
    五指毛桃,被稱為「廣東人參」,它並不是桃類的一種,其名字得來,主要是因為它的葉子長得像五指,而且葉片帶有細毛,成熟的果實也有些像毛桃,因而得其名,五指毛桃,又名為五爪龍、五指牛奶、南芪、土黃芪、土五加皮。五指毛桃是一種藥食同源的植物,以其根部入藥,不是枝葉,也不是果實。
  • 廣東客家人最愛煲這種湯!
    冬至過後,是真正入冬了,寒氣加重,這時候需要一款溫暖湯暖暖脾胃,為此給大家推薦廣東客家人最愛煲的湯---五指毛桃茯苓薏米湯!五指毛桃茯苓薏米湯是一種營養價值極高,養生功效出色的家常湯!跟乾燥,冬冷,疲睏,溼重說拜拜!
  • 它被譽為「廣東人參」,煲湯喝能清肝潤肺,市場上一斤能賣不少錢
    而在眾多的植物中,也會有很多藥材,這對於經驗老道的農民來說,一眼就可以分辨出來了,所以農民平時沒事的時候,也會去山上挖草藥,曬乾存放在家裡,隨處想用都有,也可以拿到市場上賣錢補貼家用,這也是很好的選擇。圖片來源於網絡,如有侵權請告知刪除其實在山裡的草藥也是非常多的,每一種草藥都有各自的藥用價值,而且有些草藥還很值錢呢。
  • 秋補新主張煲個廣東湯(圖)
    這時候喝一些滋補的湯,不但能夠起到強身健體的作用,還能滋潤你的身心。沙鍋煲  以下三道湯品都是用沙鍋微火熬出來的,湯濃味厚而不膩。多以豬骨和豬肉以及多種藥材為原料,有很好的溫補功效。澳門豬骨煲  原料:豬棒骨、薏仁、淮山、枸杞、馬蹄  製作過程:將豬棒骨焯水去油去腥,再與各類配料一同放入沙鍋內,用大火煮沸後改用微火慢熬。
  • 它被稱為廣東人參,祛溼解暑,炎炎夏日沒有一煲湯解決不了的問題
    它被稱為「廣東人參」,在「上蒸下煮」的三伏天裡,正合調理進補俗話說得好,「一方水土養一方人」,水土不僅影響糧食也影響人。「土」在五臟中對應的是脾胃,因此最容易受「土氣」影響的就是人體的脾胃。說到「補脾胃」的藥,老百姓最常用的就是黃芪,民間常常把它叫做「北芪」,因為黃芪的產區主要在北方。黃芪雖好,很多南方人吃黃芪卻不是很耐受,常會有過於「燥熱」的感覺。這是因為,南方是「陽之所盛處也」,氣候溫熱,很容易上火,所以補氣藥也必須要「清淡」一點,才容易被體質偏弱的南方人所接受。那麼,有沒有一種藥既有北芪的補益之性,又不像北芪那麼容易上火的呢?
  • 燉排骨的做法 燉排骨的家常做法燉排骨怎麼做好吃
    湯品特色:這道湯口味鹹鮮,又略帶一點番茄的微酸和黃豆獨有的香味。這道湯還有另外一種搭配,就是將番茄換成聖女果,即小番茄,兩者同屬番茄,但因為形體不一樣,做出來的湯品在某種程度上也愛人心生喜愛呢。對了,放小番茄的話,要去蒂洗淨,然後放少許鹽浸泡10分鐘哦,在視覺效果上,也可以放點蔥花蔥段來點綴哦。
  • 它被稱為「廣東人參」,用來煮湯湯鮮味美,比吃椰子雞強多了
    它被稱為「廣東人參」,用來煮湯湯鮮味美,比吃椰子雞強多了小滿剛過,就能感受到氣溫明顯升高,雨水大量增加,高溫溼熱的氣候致使人們體內的溼氣加重,因此在飲食方面宜多食用有行氣利溼作用的食物。而中醫認為,按五行規律,夏天心火旺而肺金,因此夏天也要注意養肺補肺。
  • 廣東人的地下人參,煮魚湯又鮮又香,沒腥味,不愛喝湯的爸爸都說好喝
    五指毛桃是廣東人常用的煲湯材料,這種植物的根莖性味平和,能補氣健脾,非常適合南方溼熱的天氣,芡實,水生草本植物的果實,有祛溼補腎氣的作用,兩種食材一起煮湯對脾胃虛弱有很好的食補效果
  • 廣東人最喜歡「煲」,肉菜米湯都可以用來煲
    煲仔飯這麼好吃,有一個重要的原因是用瓦做成的"煲",在火候控制方面比較靈活,煲出來的飯也很香口,讓人回味無窮。選用傳統的瓦煲做出來的煲仔飯,它的香氣和味道都會更勝一籌。所以要做煲仔飯,首先就要準備好一個小瓦煲啦。
  • 為什麼廣東人煲出來的湯那麼好喝?網友:「家家都有祖傳秘方」
    有人說廣東人煲的湯裡面藏著一座植物園,這句話形容非常貼切。在廣東海帶排骨湯需要更的,首先食材就比較複雜,不僅僅有海帶、排骨、生薑、還有蓮藕、枸杞、蜜棗等。廣東人煲湯沒有1個小時絕對好不了,其他城市的人煲湯,半個小時都嫌棄太久,比如這道海帶排骨湯,至少需要2個小時,如果是老廣東人,至少需要3個小時,文火慢燉,這就是做湯的精髓。理論上時間越久煲出來的湯越好喝,半小時熬出來的湯,豬肉裡面的蛋白質等沒有充分溶解在湯中,你喝起來的口感就很淡,跟清水類似。
  • 人稱「五爪龍」,根有椰香味,民間常用它煲湯,山裡遇到別錯過
    正是因為有這些變化的存在,各個省份才有了自己特有的長勢奇怪的植物,也有了自己的特點。我們今天要介紹的就這麼一種特別的植物,它的形狀十分怪異,生長出來的葉子看起來特別像是人的五根手指,結出來的果實有些像是我們平時食用的毛桃,果實上面同樣也長有細小的蓬鬆絨毛,因為這個特點,它叫做五指毛桃,也有人稱作「五爪龍」,是一種藥食同源的中藥材,在當地非常受歡迎。
  • 燉排骨的技巧方法有哪些?這種方法簡單易學,營養美味
    它適合所有年齡段的人。糖醋排骨、炸排骨等做法都很好吃。煎、炒、燉、煮都可以用來烹飪它。其中燉排骨是很受歡迎的和最經典的烹飪手法,因為它既不會影響排骨的營養,又非常美味,能養胃祛寒。那麼問題來了你知道燉排骨的技巧方法有哪些?有哪些不同種類的燉排骨?我們一起來看看。
  • 蓮藕燉排骨,記住這3點,做出來的湯才鮮香味美,一鍋都不夠吃
    這個菜說簡單也簡單,很少下廚的人也可以做一做,但是要做出味道鮮美,肉質耙爛的排骨湯可就需要技巧了。比如排骨的選擇,不是什麼排骨燉出來都好吃的,。肉質細滑,湯鮮不油膩就選擇豬脊骨來煲湯最為合適;若油膩你覺得正好,那就加一根棒骨,湯汁更濃鬱,根據自己喜好的才是最好的;另外蓮藕要選擇粉糯的7孔藕,這種更適合用來煲湯;最後一個就是鍋的選擇,煲湯砂鍋是必備。因為砂鍋的化學性質比較穩定,保溫性極佳,水分在煲湯的時候蒸發比較少,煲出來的湯口感更好。另外砂鍋煲湯,小火慢燉會比較均勻的把肉裡的一些游離物質均衡的釋放在湯裡,使湯更有營養。
  • 秋天,隔三差五給家人煲此湯,營養美味,廣東人更愛喝它
    9月迎來了秋天,廣東的氣溫還是接近30度,天氣異常的乾燥,小臉頰緊繃的很,這時候建議大家多喝湯水,補水效果比其他護膚品更好。今天要和大家分享的這道【菜乾豬骨湯】,在廣東是一道非常特色的粵菜,愛喝湯的廣東人,相信都喝過它。
  • 自帶椰香味的藥材,廣東常用的煲湯料健脾化溼還能止咳化痰
    有些藥材名字與其本身完全沒有關係,上次介紹的雞骨草也是,這次的五指毛桃也是,其實它與桃並沒有半毛錢關係。五指毛桃南方地區較常見,更是廣東人常搭配的煲湯材料,五指毛桃得名於其葉子展開如五指手指般,而它長出來的果實長似毛桃,本身自帶一股淡淡似奶香又似椰香的味道,常作為補益保健藥材。
  • 冬季煲什麼湯最適合?就它了!接地氣又鮮甜,勝過高價滋補藥膳!
    在廣東,很多家庭幾乎每天都要煲湯,老火靚湯又或是生滾湯,總之一天之中必須要有一餐喝上湯水,否則總感覺渾身不舒服,這就是飲食習慣。用蘿蔔煲排骨湯,湯水十分鮮甜,全家老小都能喝,配點甜玉米,口感特別溫潤,鮮美。
  • 不管燉肉還是燉排骨,記住「3不要」,湯鮮肉香味道十足,沒腥味
    轉眼就到了大雪時節,天氣越來越冷,煲上一鍋熱騰騰的排骨肉湯,煲湯雖然稱不上多麼奢華,但是,餐桌上有一碗熱氣騰騰的鮮湯,總有是著暖心暖肺的溫暖。 排骨是中國家庭煲湯最常用的食材,是家常飲食中不可缺少的一道湯食,也是很多人家裡面都會去熬製的一種湯,排骨在煲成湯之後味道是十分美味的。 很多小夥伴平時自己煲的排骨湯,總感覺沒有酒店裡的好喝。俗話說得好:「豬不椒、羊不料」,意思就是豬肉不加花椒,羊肉不加大料。
  • 廣東人的命,靠老火靚湯續,吃飯不飲湯,廣東人沒法活
    不用哪個專家說,其實廣東人對茶水衝碗起不到殺菌的作用心知肚明,但不管哪個省的人,到了廣東不一樣都入鄉隨俗麼?在酷熱潮溼的嶺南,廣東人一年中的大部分時間都在跟「上火」和「祛溼」作鬥爭,若說涼茶這一清熱下火的飲料有點黑暗,部分省外的人即使生活在廣東多年也沒辦法接受,試問又有誰能拒絕集多種功效於一體的靚湯?廣東人的命,是靠老火靚湯續的。飯可以唔食,湯卻不可以唔飲。
  • 分享6道廣東冬季老火靚湯,網友:萬物皆可「煲」,果然是廣東人
    在許多人眼裡,廣東人每天都煲湯,而且都是「老火靚湯」,在廣東人的餐桌上,肉可以不吃,但湯不能不喝。到了冬天天氣寒冷,廣東人照樣會準備一鍋熱湯,羊肉湯、排骨湯、牛肉湯、乳鴿湯、老鴨湯......各有各講究。所以在朋友們眼裡,廣東人都會把能放進嘴裡的食物搭配成煲湯的食材。
  • 同樣是湯,為什麼廣東人煲出來的就那麼好喝?揭秘了
    再其次火候也很重要傳統的廣東湯飲,講究「煲三燉四」,一碗湯飲,至少要煲三小時以上。而且煲湯的途中不能加水,否則口感會大大減分。用大火燒沸後,再調成小火慢慢煨,這樣煲出來的湯顏色清澈,味道醇厚。最後,放調味料的時間也有講究,一般湯快要煲好的時候再加鹽,嘗嘗鹹淡後再蓋上蓋子燜一小會兒就可以啦!小小做個總結吧,其實學不會廣式煲湯的原因,就!這!三!點!