說起松茸,你一定聽過它神秘的蹤影和昂貴的身價……
但是你知道嗎?
丹陽也有松茸!
不過不是上圖難以人工種植的品種
而是另一種更顯「親民」的
赤松茸
長這樣:
口味肥美 種植過程環保
據市園藝部門介紹,赤松茸,又名大球蓋菇,是一種色澤豔麗、嫩滑爽脆、菌肉肥厚、略帶甘甜的優質珍稀食用菌。其栽培原料是稻草、麥草等農作物秸稈,種植一畝菌菇需消耗大約10噸秸稈(10~15畝稻草),能有效解決秸稈利用問題。
地產赤松茸即將上市
「這是我們利用稻草秸稈種植的赤松茸,你看,田間孢子形成的菌絲已經顯現,預計到12月下旬就可以出菇了。」日前,訪仙鎮的紅葉福茸農業科技有限公司市場營銷總監方葉平,指著大棚內正在生長的小松茸告訴記者,今年,該公司通過「公司+基地+農戶」形式帶動農戶發展赤松茸種植的面積共有50畝。
據吃過的網友介紹
赤松茸的普通市場價格約為幾十元一斤
與動輒幾百上千元一斤的野生松茸價格一比十分親民
而且口感鮮味可以達到七八成像
它的食用方法和野生松茸類似,通常切片以後煎或烤;也可以煲雞湯肉湯、炒雞肉等肉類、燙火鍋。
珥陵鎮中仙村種糧大戶唐黎明繼去年成功試種赤松茸後,今年又繼續利用稻草秸稈種植這一新型功能菌菇。他告訴記者,赤松茸栽培方法簡單,方便管理,符合農民種植習慣,便於推廣,具有生態循環和環保節能優勢。赤松茸出菇後,腐爛的秸稈可以直接還田,等於增施了優質有機肥,符合農業「三減」的生態化新需求。
據了解,赤松茸從當年11月種植開始至來年3月結束,一季可產3~5茬。
新鮮上市的松茸
你想吃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