湖南日報·新湖南客戶端 通訊員 向科 謝淼 特約記者 易果
事業興衰,關鍵在黨;管黨治黨,重在基層。
今年以來,湘西土家族苗族自治州保靖縣為進一步夯實農村黨建根基,創造性地實施農村「領頭雁」工程(即「十百千萬」工程),實現「建成十個農村基層黨建示範點」「選優配強百名村黨組織書記」「培育千名後備力量和農村致富帶頭人」「萬名黨員爭做合格黨員」的目標,推進農村基層黨組織全面進步,全面過硬。
強化支部建設,打造「紅色堡壘」
基礎不牢,地動山搖。
為牢固樹立黨的一切工作到支部的鮮明導向,該縣著力推進黨支部「五化」建設,將其納入了黨委(黨組)書記履行黨建述職評議考核和黨支部書記「雙述雙評」的重要內容,黨支部整體功能明顯增強,戰鬥堡壘作用更加凸現。保靖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陽文魁表示,今年以來,保靖縣以十個農村高標準黨建示範點為抓手,以點帶面,全面推進,農村黨支部戰鬥力得到明顯提升,群眾滿意度提高,脫貧攻堅等各項工作成效顯著。
該縣整合資金近億元,對全縣所有村(社區)黨群服務中心進行提質升級,做到建築風格、外牆裝飾、宣傳欄目、上牆制度和標識標牌「五個統一」。縣委堅持定責任、定目標、定標準,縣委組織部牽頭,釐清黨建責任清單、目標任務清單和「五化」標準清單,各黨委對標對表《黨支部「五化」建設標準》,每季度對所轄支部進行定期督查;縣委組織部每半年隨機抽取部分支部進行覆核,推動「五化」建設落地落實。全縣基層黨支部「五化」達標率實現100%。
縣委印發了《關於開展農村「領頭雁」工程的實施方案》,每名縣委常委著力推進農村基層黨建示範點工作,所包的4-5個扶貧村中至少有1個村成為縣級農村黨建示範點。縣委書記盧向榮對農村黨建示範點建設親自籤批意見,並多次到陽朝鄉溪洲村指導。縣委副書記、縣長楊志慧先後4次到到呂洞山鎮夯吉村調研,並協調夯吉村黨建示範點建設資金50餘萬元。截止目前,每名縣委常委到所聯繫的農村黨建示範點調研40餘次,協調解決問題20餘個,發揮好縣委常委領導在農村基層黨建示範點工作「領頭雁」效應。全縣12個鄉鎮對照「七個有」建設標準,建成了12個縣級農村黨建示範點,並以鄉鎮為單位相繼召開了村級黨群服務中心規範化建設現場會。
易地搬遷安置點黨建工作是一項新的試點。該縣在易地搬遷安置點民瑞家園、桐木棋等小區及時建立了黨組織;在「永和佳苑」安置區依託社區黨組織及時開展黨的工作,切實做到有人群的地方有黨的工作,有黨員的地方就有健全的黨組織,使安置點1萬多群眾搬得出、穩得住、能發展、可致富。
該縣還出臺了《關於做好村黨群服務中心規範管理使用工作的通知》,落實村幹部坐班、便民服務制度,全天候為群眾服務,黨建日常工作也得到了全面加強。對和群眾生活悉悉相關的48項事項,實行「一門式」服務,打通服務群眾「最後一公裡」。截至目前,共辦結各類事項3392件(次)。
加強隊伍建設,配強「紅色引擎」
「火車跑得快,全憑車頭帶」,支部強不強,關鍵看「頭羊」。村書記是黨員群眾的主心骨,是推動脫貧攻堅和鄉村振興取得實效的「引擎」。一名好的村書記,能夠造福一方百姓。
楊光忠是保靖縣清水坪鎮壩木村的黨總支書記,隨著全縣「一肩挑」工作的推進,今年8月他又當選村委會主任,實現了「一肩挑」。「權力大了,責任也更大了。只有做事公道,把好事辦好,把實事辦實,才能真正對得起肩上的重任,對得起組織和群眾的期望。」10月15日,楊光忠對筆者說出這番心裡話。
為使村「兩委」帶頭人握成「一個拳頭」、擰成「一條繩子」,今年以來,保靖縣委組織部、縣民政局有力有序有效推進村黨組織書記、村民委員會主任「一肩挑」工作。
在推進「一肩挑」工作中,在縣直部門聯審把不符合條件的人拒之門外的同時,保靖縣健全完善主動退出關懷機制,對主動退出現職的村黨組織書記或村委會主任,實行非個人原因由組織提出調整的村書記或村主任待遇保持至換屆時止,以及在村「兩委」中改任其他職務等措施。截至目前,全縣主動辭職的村幹部人數達130多人。
「今年7月25日到8月1日,我和班子成員分片與村幹部逐一談話,30名村委會主任主動遞交辭職申請,體現了大局意識。」保靖縣委常委、統戰部長、遷陵鎮黨委書記丁思清告訴筆者,早在8月10日,遷陵鎮完成「一肩挑」工作的村便由10.2%變為84.6%,新當選的「一肩挑」人員都已交接完畢,正常開展工作。
目前,在全縣172個村(社區)中,已完成村黨組織書記、村委會主任「一肩挑」的達到155個,佔比90.12%,切實強化了村班子成員的工作責任心,增強了村黨組織的凝聚力、戰鬥力,為脫貧攻堅收官和實現鄉村振興配強了「領頭雁」、「當家人」。
「下一步,著眼2021年村「兩委」換屆,我們將採取留任一批、推選一批、競聘一批和從機關選派一批等措施,培養造就一支素質優良、結構合理、作風過硬、群眾公認的帶頭人隊伍,為實現鄉村振興配強「當家人」。保靖縣委常委、組織部長陽文魁說。
強化人才培養,凝聚「紅色動力」
踏梯村村部
中心工作推進到哪裡,黨建工作就跟進到哪裡。
當前,脫貧攻堅成為保靖縣最大的政治任務。該縣切實將黨建工作與脫貧攻堅深度融合,注重培養村級後備力量和農村致富帶頭人,持續增強基層組織的凝聚力和戰鬥力,全面推動鄉村組織振興。這股澎湃湧動的紅色動力,正不斷成為激發鄉村振興的新動能。
堅持「一村一策」,培育一批優秀的村級鄉土人才。全縣從返鄉農民工、復原退伍軍人、農村專業合作組織成員、大中專畢業生等群體中,甄選出了一批政治過硬、思想素質高、能力突出的鄉土人才,建立健全了村級後備力量庫。同時,還選聘了23名全日制專科以上的大學生村主幹充實到農村基層一線工作。對這些人才,實行「一幫一帶」、定期座談、鄉鎮跟班等方式抓緊培養,確保全縣每個村(社區)至少動態儲備3名後備力量。到2021年村「兩委」換屆時,至少有1名35歲以下,大專以上學歷的年輕幹部進入村「兩委」班子。
統籌整合行業資源,培訓「千名致富帶頭人」。過來,我縣培訓資源條塊分割,沒有形成合力。今年以來,我縣及早謀劃,對農業、林業、科技等行業的培訓資源,進行了科學、妥善的整合。積極推進圍繞致富帶頭人培訓基地建設,為「兩茶一果」產業布局做好服務。目前,全縣建立了5個以上縣級致富帶頭人培訓基地,為每個村培養了致富帶頭人3-5名。毛溝鎮收集在外有產業或企業的成功人士、反哺桑梓的業界精英、「種養加」大戶以及農業產業帶頭人等各類人才聯繫方式,建立「新鄉賢」人才庫。縣農業農村局組織51名農村致富帶頭人到山東濟南培訓。縣人社局舉辦了免單式「陽光培訓」,培訓了一大批致富帶頭人。為不斷提升致富帶頭人的創業帶富能力,我縣大力推進「黨建共創+金融普惠」行動,為「千名致富帶頭人」提供資金支撐。
如果突出人才效應,助推產業發展?該縣開展了系列直播、比賽等文化活動,並爭取央視支持,保靖黃金茶公益廣告片登上了中央電視臺12個頻道,極大地拓展了全縣的茶葉產業品牌。今年以來,保靖黃金茶銷量直線上升,總銷售量已700餘噸,產值8億元。保靖縣比耳鎮今年還入選了央視財經頻道「走村直播看脫貧」節目,促進了比耳村柑橘、竹藝產業發展。
產業致富帶頭人、二豔蔬菜合作社負責人顧園通過流轉土地承包經營,帶動該村38戶農戶(其中建檔立卡戶13戶)入社合作經營。顧園被推薦為村級後備力量。石英超是呂洞山鎮黃金村的產業大戶,她積極幫助茶農解決鮮葉的銷售問題,為農戶提供農業產業化勞務收入近120萬元,帶動黃金村及周邊村350多名群眾脫貧。
全縣村級後備力量和農村致富帶頭人還積極通過「互助五興」這一載體參與到村級管理事務中來。該縣共成立了13558個「互助五興」小組,覆蓋率98.45%,其中建成「互助五興」積分超市170個,覆蓋率100%,形成了黨組織核心引領、黨員帶動、群眾參與、互助共進的基層治理局面。全縣480餘名農村致富帶頭人成為了「互助五興」小組長,320餘名「互助五興」小組長成為了村級後備力量,讓「互助五興」開展有平臺、治理有抓手。
培養合格黨員,凝聚「紅色能量」
陽文魁到科樂村參加村級組織規範化管理現場會
「講政治,有信念;講規矩、有紀律;講道德、有品行;講奉獻、有作為」24字是合格黨員的基本標準,勾勒出合格共產黨員的時代肖像。
該縣縣委號召全縣萬名農村黨員,以鞏固拓展「不忘初心、牢記使命」主題教育成果為契機,結合開展農村黨員積分管理、不合格黨員處置和爭做「四個合格黨員」紀實管理活動,教育引導農村黨員落實好「三會一課」、主題黨日、組織生活會和民主評議黨員等黨內組織制度,服從村黨組織安排的各項工作,帶頭支持農村各項公益事業,做一名「講政治、講規矩、講道德、講奉獻」的合格黨員。
葫蘆鎮創新搭建「書記的下午茶」這一平臺,把黨支部工作、脫貧攻堅工作、美麗湘西工作、民生工作等,開展到黨員、群眾最日常生活中,搜集「金點子」,最大化把黨員、群眾凝聚在一起。比耳鎮積極探索微信黨支部和「風箏管理法」,強化對流動黨員管理,使得流動黨員「高飛不斷線」,「離鄉不離黨」。碗米坡鎮試行黨員「先鋒指數」管理,激發黨員為民意識,堅守初心。
不合格黨員處置是純潔黨員隊伍,提高基層黨組織創造力、凝聚力、戰鬥力的重要舉措。該縣長潭河鄉穩妥有序開展了處置不合格黨員工作,結合農村實際確定了九條不合格黨員表現形式,492名黨員是否合格有了標尺,12個農村黨組織提振了精氣神。同時,根據各支部黨員積分管理綜合評定結果,評定不合格黨員4名,其中3名限期整改,1名黨內除名。「五步法」處置不合格黨員在全縣全域範圍內推開後,取得顯著效果,基層組織建設更加牢固。
如今,在縣委爭做「合格黨員」的號召下,全縣湧現出了一批又一批的優秀黨員,彭運江等一批優秀村黨支部書記,姚元飛等一批非遺代表人物,龔伍金等一批致富能手,黨員成為脫貧攻堅路上一道閃亮的風景。
農村致富帶頭人到山東濟南培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