總覺得生活沒意思,只是因為儀式感的缺乏

2020-12-20 心理諮詢師張銀玲

01

小敏的工作是事業編制,每天都是家與單位兩點一線,她習慣了穩定的、沒有變數的生活。

雖然享受安逸穩定,但是她的日子卻穩定得渾渾噩噩:

房間裡,到處都是隨意亂丟的衣物;化妝品在桌子上、客廳的茶几上,隨意擺放,冰箱裡有的食物都過期了也沒丟掉。

小敏有一個談了兩年的男朋友,可是當小敏向對方提出結婚時,男友卻總是推遲。我問道:

「你男朋友經常來你家嗎?」

小敏說:

「來過幾次,可是嫌我家髒亂,不來了。」

沒過多久,小敏說男友提出分手了,理由是受不了自己的邋遢,他想要找一個會管理自己和家庭,會過生活的女人。

小敏以前總以為,女孩子有一份穩定的工作就行了,結婚了不就是過過日子麼,男人居然還挑這挑那的。

不是男人挑剔,而是人們都不想和一個除了吃飯、工作、睡覺,沒有儀式感,什麼都不會管理的人過一輩子。

想起《小王子》裡的一個曾場景,小王子問狐狸:

「儀式是什麼?」,

狐狸說:

「它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 ,使某一刻與其他時刻不同。」

深以為然。無數個平淡無奇的日子構成了生活的大部分,而儀式感可以讓平淡如水的生活,泛起漣漪,讓我們記住那一刻的日子。

正如李思圓曾說:

「生活中那些無趣和委屈,那些一潭死水、灰頭土臉、見不到陽光的日子,其實是因為缺少了儀式感。

世上總有人活得比你更艱難,更不易。

但如果心中有了儀式感,就好似給乾渴的生活注入了一股清泉,從此充滿生機和希望。

儀式感不是華麗、不是刻意,相反它是清淡的快樂、是真誠和熱忱。」

02

黃磊曾經在綜藝《奇葩說》裡,說起過一件趣事:他朋友的女兒結婚,他去參加婚禮,朋友傷感地掉了眼淚,「都說女兒是爸爸的小棉襖,沒想到這麼快就掛到別人家的衣櫃裡了。」

黃磊也有兩個寶貝女兒,他也感同身受地哭了,他在節目裡說:

「我也經常幻想這個畫面。但是如果有一天,那個男的跟我女兒說,沒有婚禮。我就會跟我女兒說,不要嫁給他。連那樣的一個儀式感都沒有,我覺得是不對的。」

在黃磊看來,婚禮,是夫妻最重要的「儀式」。

婚姻生活中,儀式感體現在哪?當你和另一半走過幾十年的風雨,覺得每天的生活,日復一日地重複著,了無新意,回想起自己當初結婚是為了什麼?難道就是和一個人平淡的地度過一輩子麼?

但是,當你想起婚禮中,他對你說的誓言、承諾,給你買你喜歡的昂貴的戒指,哪怕當時你們沒有多少積蓄,他願意為你付出,讓你覺得那一刻多麼溫馨,儀式感便定格在那一瞬間。

可是,如今的人們越來越忙碌,已經把儀式感拋之腦後,覺得那是在浪費時間和精力。

我的朋友妍妍,事業發展很好,和家人團聚的時間也少,可是她與家庭的關係,卻非常和睦。妍妍說:

「再忙,也要讓家人感受到儀式感的快樂。」

她會記得家裡每個人的生日,並在節日買上一份精美的生日蛋糕和一些卡片與小禮物,給家人慶祝,哪怕自己有工作要忙,也會推遲掉,好好陪家人過生日,老公說:

「生日年年都過,搞得這麼複雜幹嘛。」

妍妍說:

「是年年都過,可是一年365天,才只能過一天,為何不好好過呢?」

儘管老公覺得麻煩,可是,收到妍妍精心準備的驚喜,也會笑容滿面。

儀式,是很多人經常忽略的一個詞。其實,在無聊的生活中,我們都需要一份恰如其分的儀式感,去度過平淡的日子。

每個人對待生活的方式不同,有了儀式感,你可以把一團亂麻的日子,從中摸索出自己的一番天地。

03

在電影《喜歡你》中,周冬雨飾演的天馬行空的大廚,總是能帶給美食家金城武源源不斷的驚喜和絕味人間的美食體驗。在每一頓飯少了這些驚喜和用心的靈感創作的美食後,金城武吃什麼都覺得索然無味。

吃飯這件簡單的事,在兩個人之間成為了世界上無可比擬的儀式,也是最重要的事,也成就了獨一無二的愛人,不可替代的愛人與愛情。

如情感導師塗磊,結婚十幾年,儀式感隨處可見。

塗磊每次出差,妻子都會在行李箱中放一張手寫的便籤,列清衣服搭配、飲食禁忌,同時還提醒他,要記得想她。

收到妻子「心意」的塗磊,則會錄製一段視頻,向妻子表達謝意。在妻子生日、情人節,他也會發微博表白。

中年夫妻婚後多的是雞毛蒜皮的瑣碎,塗磊和妻子卻懂得用藏於細枝末節的儀式感喚醒彼此對愛和幸福的感知。

正如塗磊自己所說:

「婚姻時間越久,越需要拾起儀式感,它是婚姻的保鮮劑。」

作家艾曉章結婚時,和老公有個約定:每天早上出門,分別的時候,一定要擁抱;每天晚上回家時,在家遇見,一定更要擁抱。

為什麼一定要擁抱 ,她是這樣回答的:

「我知道婚姻很多時候,不是死於明晃晃的分裂,而是死於那些潛滋暗長的陰影,走著走著,就分開了;所以我想試試,如果每天出門和回來,都擁抱一次,會不會讓這些輕微的距離,重新彌合。」

世間的儀式感有無數種,無論哪一種,只要你採取行動,總會有不一樣的體驗。

04

生活中因為有儀式感,我們的人生才不會枯燥乏味。

一頓飯,一次聚會,一份禮物,一次擁抱,儀式感在生活中處處可挖掘,只要你用心,也能經營好每一天。

願你我都能在平凡的日子裡,挖掘出生活的光亮,感受生活的美好。

共勉!

相關焦點

  • 覺得生活很無聊沒意思沒勁怎麼辦
    有時候筆者自己也會覺得生活/活著很沒意思,覺得生命很無聊,你也有過這種時候吧!怎麼應對怎麼破?停止思考!負面情緒來了,就不要繼續思考了。這個時候你被負能量佔據,越思考越悲觀,越思考越容易鑽牛角尖。過幾天你再回過頭來思考,會發現你這時候的想法是多麼的可笑。即便你真的認為有必要深究生活或者生命的意義,也應該等心情愉悅的時候再重新思考。
  • 諾心LECAKE熊抱吐司 幫你尋回生活的儀式感
    工作和生活中總能聽到有人說:「好無聊,生活真沒意思」,其實很多時候不是生活沒意思,而是你沒意思。生活中幸福和痛苦的體驗都來源於自己的心態,如果逃不掉忙碌的工作,避不開瑣碎的家事,那就給自己製造一些小驚喜,比如 假期就要去度假,紀念日就要有禮物,很多時候,簡單的儀式感會讓人心生歡喜,細碎的生活中,不止有眼前的動次打次還有很多「小確幸」等著我們去發現,諾心LECAKE在這個盛夏全新推出具有儀式感的「小確幸「——熊抱吐司,讓它來開啟一場舌尖上的盛宴。
  • 網絡熱詞:「人間不值得」情感分析,人為什麼會覺得活著沒意思?
    網絡熱詞:「人間不值得」情感分析,人為什麼會覺得活著沒意思?現在無處不在的網際網路給我們的生活帶來了超多的便利和娛樂分享,在大家網上遊戲失敗的時候,總會發出這樣的一句感嘆:人間不值得啊!不知道你有沒有這樣的經歷了?或者身邊的朋友喜歡這樣說呢?
  • TG電臺 年輕人,你為什麼老覺得沒意思?
    導遊很盡職,開始用遊戲嘗試著活躍氣氛。先是傳東西的遊戲,導遊看我們這些年輕人不怎麼願意配合,氣氛已然變得尷尬起來。後來他又想出「一隻青蛙,一張嘴,兩隻眼睛,四條腿。」以此遞增接龍的遊戲。我覺得沒意思,甚至是有點幼稚。看著跟我一起來的小夥伴,都在睡覺,或者說假裝在睡覺,我開始出現了一種幸災樂禍的心理,看看他們要怎麼玩這個遊戲。
  • 致,精緻生活的儀式感
    但在內心中渴望生活儀式感的我,並不想要再如以往那般驅車前往。我想做一次只顧欣賞風景的「乘客」,讓更好的出行方式載我遠離鬧市,漸漸駛向我心中的詩意樂園。 如約而至的精緻出行    現在是早上8點半的上海,我早已提前在耀出行APP上預約好兩日一晚的用車行程。
  • 古人的生活,充滿了儀式感
    古人的生活,雖然不如現代便捷,卻簡單淳樸,與自然親近,待他人情真,獨處時亦不無聊無趣。縱使條件簡陋,生活環境不盡如人意,但是內心的充實卻勝過其他,知足常樂,隨遇而安。和現代人一樣,古人也是講究富有儀式感的生活,不過,未必是建立在豐裕的物質條件上,更多的,來源於精神和態度。
  • 金海之聲|生活需要充滿儀式感
    世界上只有一種幸福,我們所需要的也是這種幸福——那就是愛的生活。而什麼是愛的生活中需要的儀式感?在《小王子》這本書裡寫道:儀式感就是使某一天與其他日子不同,使某一時刻與其他時刻不同。我想,擁有儀式感是對生活充滿著熱愛,把普通的生活變得不普通,為了讓生活成為生活。
  • 日本有儀式感的香道,其實在中國早已是百姓的生活必須
    日本人注重儀式感,每一個動作和每一個表情都有要求十分標準,在外行人看來非常獨特。近年來茶道盛行,很多人都紛紛跑到日本去學,穿著和服打茶,一招一式學的似模似樣。不就是被日本的儀式感所折服的嗎?到了宋朝更是鼎盛,用香成為普通百姓追求美好生活不可或缺的一部分。生活中隨處可見香的身影。街市上有「香鋪」、「香人」,還有專門製作「印香」的商家,甚至酒樓裡也有隨時向顧客供香的「香婆」。宋代是香道的巔峰時期。宋元時期的海上貿易更加繁榮。
  • 生活有一種精彩,叫活得有「儀式感」
    儀式感從來就是一種炫耀和浪費,當然,這更需要我們用平常心去對待。生活中我們需要給自己明確的目標和獎賞,這樣也是一種促進力,一種可以讓我們更好的認識自己的催化劑,一種可以激勵我們繼續前進的催化力。一個人的儀式感是一種自我心理鼓勵。
  • 這3個星座就像甜點舒芙蕾,生活充滿儀式感,看似矯情卻很甜
    這3個星座就像甜點舒芙蕾,生活充滿儀式感,看似矯情卻很甜 心懷浪漫,日常也會變得很甜,生活可以艱苦,但不能沒有儀式感!因為生活不僅僅是生存,它還需要點點溫馨,點點浪漫,這樣的生活就像是讓人沉迷的舒芙蕾,口感十分驚豔。
  • 生活需要浪漫,生活需要儀式感
    人們喜歡追求「浪漫」,浪漫就是平靜而平凡的生活中加點作料,讓生活顯得更有味道,浪漫是在沒有準備和不確定的情況下產生的美感,怎麼製造浪漫呢?也就是如何製造「驚喜」?浪漫為什麼擁有這樣的效果,它需要滿足兩個條件,第一、每個人對於「驚」也就是「恐懼」的接受程度不一樣,如果「驚嚇」讓人嚇破了膽,那麼後面的好事也彌補不了這樣產生的憤怒,因為沒法修補恐懼,製造浪漫需要了解對方,站在對方的角度考慮,在人們能夠承受的恐懼範圍內就得到了好,如一個人每天回家都知道漆黑一片,屋裡亂糟糟的,突然有一天打開門發現屋子裡點亮了蠟燭還有蛋糕,場景也被布置過
  • 餐桌上的儀式感,給生活加點料
    什麼叫儀式感?村上春樹說:儀式是一件很重要的事情。出門時,妻子貼心地幫丈夫把領帶給調整好,是儀式;逛街時,你特意記得我喜歡的衣服買來送給我,是儀式...未必需要盛大的場面、精緻的裝扮,簡單的動作、小小的心意,也可以是生活中的儀式感,表達對生活的尊重。不僅生活需要儀式感,民以食為天,中國人長久以來的儀式感,在一方飯桌上也得到了格外的重視。01淨手吃飯前要洗手,這是小時候媽媽的教導。
  • 生活需要儀式感,一周一杯奶茶也好
    生活需要儀式感,因為無論是誰,我們在每天、每周、每個月甚至是每年做的事情差不多都是一樣的,如果沒有一些儀式感的事情,就會感覺生活枯燥、無味,就連堅持下去都很成問題,所以你有過哪些生活中必不可少的儀式感嗎?
  • 鄭愷表白稱欠苗苗一個婚禮:多少人的婚姻敗給了儀式感?
    又恰巧那些儀式感,往往能成為人們對過往的浪漫追憶。現實生活中,很多人在愛情與婚姻裡,完全不在意儀式感。特別是一些自詡理性的男人,覺得那些所謂的「儀式感」都是虛的,好好過日子才更腳踏實地,浪費精力金錢時間完全沒意思。下文中,這位馮女士的丈夫,就是這樣一個「務實」的男人。
  • 生活需要儀式感,一百塊就能提升幸福指數,何樂不為?
    最近一兩年,儀式感這個詞特別火,有本書叫《生活需要儀式感》,出完1又有了後續的2。到底什麼才是儀式感呢?01自己給自己的儀式感我一直認為,一個人只有過好自己的單身生活,才能過好兩個人的戀愛生活。男人女人都好,別指望你有了另一半以後,對方能夠拯救你於水深火熱之中。你的狀態好不好?不是用語言表達的。
  • 男朋友缺乏情調和儀式感,和他在一起有些無聊,想他浪漫點怎麼辦
    任何的關係都是互動的結果,一方單獨要求另一方改變,經常的結果就是事與願違,因為沒有人願意被別人要求改變,即便是,也很難保持很久。圖片來源於網絡2.一個人是否有情調和儀式感要看評判標準,比如他可能覺得自己挺有的,但是你覺得沒有,那就是你的標準比他高,因此不滿意。3. 一個人是否有情調和儀式感要看個人能力。他可能從小就沒太關注和在意這些事情,那你要求他突然有,也很難。4. 親密關係裡的兩個人是可以互相帶動的,與其要求,不如示範。
  • 如果你覺得人生沒意思,就去夜市逛一逛
    焦慮、覺得生活沒意思,似乎成為當代年輕人的常態。如果你焦慮,你無所適從,你覺得生活沒意思,小七想說:那就去夜市逛一逛。夜市是嘈雜的,翻吵聲,吆喝聲,叫賣聲,砍價聲,聊天聲,聲聲不入耳,因為萬事都和自己無關。在最嘈雜的夜市中,最是安寧。
  • 帶點儀式感過日子
    在我自己的小家庭中,無論中國的傳統節日、外國的節日、家庭成員的生日、結婚紀念日,大家都會聚在一起,儘量慶祝一下,哪怕只是簡單地包個餃子,吃個蛋糕或者買一束花,我都覺很好。我希望能把這種生活的儀式感傳遞給孩子,讓她體會和汲取到生活的美好,懂得好好生活。
  • 華潤置地·凱旋門|來這裡,尋回缺失的生活儀式感
    經濟飛速發展,人們的生活也變得忙碌,漸漸的就讓人覺得生活似乎有些無趣,其實生活並不無趣,只要用心,生活處處有驚喜。我們所缺失的是生活的儀式感。晚上一家人圍坐在餐桌前,其樂融融,些許的煙火氣息也使得生活更加溫馨。來華潤置地·凱旋門,找回生活的儀式感,讓生活更加多姿多彩。
  • 人為什麼會覺得活著沒意思
    可即便是如此,但人總會有活著真沒意思感慨,人活著,都會有自己的欲求和目標,更會為了這個夢想而奮鬥努力,任你再堅強,也會在這個拼搏途中受挫,於是很容易讓自己進入情緒低落期,當看不到希望,得不到救贖又感到無助的狀態下,就會感慨生活的毫無意義,其實真正的原因或許不是無趣本身,而是無助的感受無人能來救贖慰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