近日,「火鍋界的扛把子」海底撈正式登陸港交所,市值破千億港元,這是所有海底撈人的榮耀時刻。
而有這樣一位餐飲人,19歲入職海底撈,從一名平凡的服務員幹起,又帶著海底撈人的精神和烙印出來創業,他用2萬元起家,只用3年時間便開了300家店。
這個海底撈的前員工,叫大斌。
這個串串火鍋連鎖品牌,叫大斌家串串火鍋。
海底撈的經營哲學,讓他獲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
19歲那年,大斌來到了海底撈,他的第一份工作是服務員。
一線的服務工作,往往最磨鍊人。在這個崗位,大斌獲得了人生中的「第一桶金」:海底撈的經營哲學讓他明白了做餐飲最基礎也是最核心的理念——最好的服務是真誠。對員工100%真誠,對客人100%真誠,對合作夥伴100%真誠。
而若干年後再回憶起在海底撈的所學,除「公平公正、通過自己的雙手改變命運」等激勵哲學之外,大斌牢記的就是對「食品安全大於天」的堅守,對員工、對合作夥伴百分之百的真誠和信任。
為創立更 好 吃的火鍋,他100天奔走10000公裡拜師學藝
跨進別人不會選擇的路,才可能到達別人到不了的地方。因為個人的原因,大斌選擇離開了海底撈自主創業。
創業伊始,大斌的銀行卡上僅有20000塊錢,除去房子租金後8000元,他捏著10000多元錢踏上了學藝之路。
為了打造長沙更有品質、更新鮮的私房火鍋,大斌輾轉河南、重慶、成都、銀川等地耗時100天奔走10000公裡拜師學藝。
大斌的第一家店,是「湊」出來的
「豈曰無衣?與子同袍!」沒有人能夠想像到,如今火遍街頭巷尾的大斌家,甚至連第一家店都是靠微信網友幫忙眾籌「湊」出來的。
「如果你家有不要用的椅子,請捐給我。」這條略帶調侃卻又不乏心酸的朋友圈,如今成了大斌經常回味的記憶。因為經費有限,大斌的第一家店一切從簡。簡單的軟裝是朋友免費做的;鍋碗瓢盆是別人捐的;羊肉機也是別人送的;桌子是找朋友去別人工廠偷偷焊好的;40條椅子甚至是大斌發朋友圈一周湊到的……
大斌說,大斌家是在大家的幫助之下之下開起來的,要時刻記得,不忘初心,也要善待遇見的所有人。
為「鍋粉」傾囊相授成就「大斌家弟子班」,3年300家店遍布全國
2016年,為尋找一種能下火鍋的犛牛肉,在一次西藏的食材搜尋之旅中,大斌接到了一個電話。來自他的私房火鍋的鐵桿「鍋粉」,這位「鍋粉」經常從深圳跑來長沙,就為了那一口味道,他很想把大斌家私房火鍋開到深圳去。
這是大斌第一次認真思考如何發展的問題,他原本沒想過 ,他害怕前進的速度回破壞他自己的幸福感,但是如何把千辛萬苦尋找到的食材價值最大化,又確實是一件很現實的問題。
他忽然想到,大斌家是因為大家的幫助才走到了今天,如果能用自己的產品、經驗、智慧去幫助更多的人圓夢餐飲,那將是一件多麼有意義的事情。
但大斌也清楚,要授人以漁,必須先把品牌做得更出色,打鐵還需自身硬。
於是,他將一年中最重要的工作安排在深入原產地精選好食材這一件事情上,並將傳統的品類品牌化,打造一個更受年輕人喜愛的火鍋。
他用自己的名字給串串火鍋命名——「大斌家」。
這個名字裡,大斌是個強IP,將自己的姓名和企業強關聯,增強自己的使命感和榮譽感,企業經營狀況將直接影響到他的榮辱感受。
從靠朋友幫忙湊出第一家店,到開店300家,遍布全國200多個城市,大斌用了3年時間。往後的發展,他的願景是「幫助10000個家庭實現百萬財富夢想。」把大斌家的經營經驗毫不吝嗇地傳播給更多人,讓「大斌家弟子班」繼續蓬勃發展,繼續真誠、勇敢地在這條自己選擇的路上走下去。
正如大斌在大斌家拍攝的國內首部餐飲創業微電影《串心》結尾裡所說:「幾乎每個人都有一顆創業的心,但不是每個人都有創業的膽。還好,我勇敢地跨了出來,揣著三年前的兩萬塊錢走到了現在。年輕的時候千萬不要委屈了自己的想法,要去大膽實踐它,只要你內心足夠強大,你會發現全世界都會為你讓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