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原反應—科普短文

2021-02-12 輕盈醫學
2015年4月20日,他帶兒子開始已計劃幾年的西藏自駕遊,幾天後兒子哭喊頭疼,他讓兒子服用高原反應藥後,見有好轉便繼續前進,但很快兒子陷休克... 26日,他帶著兒子骨灰回家。

不知道從哪一年開始,西藏,成為一個很多年輕人畢業旅遊常去的地方。偶爾就會看到很多文藝青年、探險家,到西藏去看風景,好像那裡是一個淨地。儘管我沒去過,但從圖片,從文字中,可以了解到,那片神聖的土地,有著太大的魅力。

然而,這並不是盲目冒險的理由。2015年的夏季午後,刷著朋友圈,看到上面這條新聞,心中隱隱作痛。西藏雖美、高原雖靚,但,或許,書讀得不多,走再多的路,也是白走。

雖然,甘孜州旅遊局5月7日官微發微博稱:「帖子是假的」。

但還是需要提醒各位父母驢友,兒童呼吸系統發育還不成熟,值得警惕。

故此,筆者把有關高原反應的資料稍作整理編輯成此篇科普短文,但願朋友們能看一下,如果你,或者你的朋友也有計劃到去西藏,去翻山越嶺,麻煩先花幾分鐘,看完這篇短文,或許,派不上用場,但,至少可以做一些預防工作,以備安全。

從圖片我們可以看出來,隨著海拔的增高,氧氣含量降低,大氣壓強降低,在1千米到5千米這一段變化特別明顯。

回答:高原反應(即高原病)指未經適應的人迅速進入3000米以上高原地區,由於大氣壓中氧分壓降低,機體對低氧環境耐受性降低,難以適應而造成缺氧,由此引發一系列的高原不適應症。當然,除了高原缺氧的因素之外,還有惡劣天氣如風、雨、雪、寒冷和強烈的紫外線照射等等,都可以加劇高原不適應並引發不同的高原適應不全症。急性高原反應、高原肺水腫、高原腦水腫、高原視網膜出血和慢性高山病。對於個體來說,發病常常是混合性的難以分清。整個發病過程中,某個階段內以一種比較突出。初次進入海拔3048米高度後,約75%的人在24小時內出現:頭疼、頭暈、眼花、耳鳴、全身乏力、行走困難、難以入睡等一系列的高原不適應症狀。嚴重者伴隨心慌、氣短、胸悶、面色及口唇發紫或面部水腫;腹脹、食欲不振、噁心、嘔吐等高原反應症狀。

3500米以下發病率佔37%左右。

3600米---5000米發病率達50%。

結論:海拔越高,高原反應的發病率越高。

精神過度緊張、疲勞、感染、營養不良等。

迅速適應高原缺氧環境時,機體發生代償性變化;

增加心臟收縮力使每分鐘搏出量增加;

增加紅細胞和血紅蛋白量來增加攜氧能力。

短時間內無法建立適應能力,極易高原反應。

頭部劇烈疼痛、心慌、氣短、胸悶、噁心、嘔吐、口唇或指甲紫紺。

意識恍惚,認知能力驟降(計算困難)。

出現幻覺,無目標地跟隨他人行走。

嚴格體檢:嚴重貧血、高血壓、明顯心、肝、肺、腎等疾病者,不宜上高原。

肥胖者耗氧量較高,出現急慢性高原病的機會大於較瘦者。

行為建議:有計劃進入高原前幾個月,加強體育鍛鍊;

初入高原的時候要減少體力活動,保護心臟,可有效地預防高原反應。食物要清淡,易吃碳水化合物,少吃難以消化的食品。

嚴禁飲酒!飲酒能加快心跳,給尚未習服的心臟增加負荷;增加心力衰竭和高原腦水腫的機會。

每天至少喝3-4升水保持水份,以減輕症狀;尿量應充分,並保持清澈。

部分初次進入高原的人,在海拔3000米的高度,24小時內出現頭疼、頭暈、眼花、耳鳴、全身乏力、行走困難、難以入睡等症狀,嚴重者出現腹脹、食欲不振、噁心、嘔吐、心慌、氣短、胸悶、面色及口唇發紫或面部水腫等症狀。出現這些症狀,應在原高度處停留休息3~5天,或立即下降數百米高度,一般就可恢復正常。

有報導說,3500米以下的發病率佔37%~51%,3600米-5000米的發病率達50%。這說明高度越高,高原反應的發病率越高。

發病率較高: 3%左右,快速到達海拔2500米即可發生。一般在4000米以上發生。到達後3-48小時急速發病,遲者在3-10天發病。

重要誘因:勞累、寒冷、感冒(有假象)、呼吸道感染。

反覆發作高原肺水腫的人為易感者。

男性發病比女性多5倍!

症狀:頭疼、胸悶、不同程度地咳嗽(初起乾咳,以後有痰)、 呼吸困難不能平臥,重者咯粉紅色泡末樣痰,雙肺溼羅音。病人驚恐不安,心慌,口唇面部紫紺,甚至血尿或神志不清。

預後:病情可迅速惡化,數小時內昏迷、死亡。

高原肺水腫現場急救:

半臥位休息!立即充分吸氧、流量6~8L/分鐘保暖、治療和預防上呼吸道感染、嚴禁大量飲水。口服速尿40~80mg,2次/日2~3天,注意補鉀並觀察脫水情況。

煩躁不安時,可用少量鎮靜劑和強 地松。

呼吸、心跳驟停時,立即進行心肺復甦。

初步急救病情穩定後,安全轉移至海拔較低處。

發病原因:感冒等因素造成的心肌炎。

預後:死亡率很高!

臨床症狀:呼吸困難不能平臥、咯粉紅色泡沫樣痰,嚴重者可從口鼻湧出大量粉紅色泡沫液;心率加快、血壓可下降。

現場急救:兩腿下垂、半臥位休息。

保暖、吸含50-70%酒精氧。

口服速尿、強地松、含服硝酸甘油。

嚴禁大量飲水!下山!速送醫院!

1962年印度士兵因急性高原反應死亡中75%系腦水腫。

原因:在缺氧環境下過度呼吸,使二氧化碳呼出量增加,導致呼吸性礆中毒。呼吸性鹼中毒使腦血管 收縮、意識喪失,引發高原腦水腫。

海拔高度與腦水腫發病 :少數人進入3500米以上發生。3500~4000米發病 11.9%。4000~4500米發病28.4%。4500~5110米發病59.7%。一般進入高原後1~10天內發病。發病急,常在夜間發病;發病率低,死亡率高。

症狀:除早期高原反應外,還可劇烈頭疼、嘔吐;神志恍惚、喪失方位感、喪失記憶、出現幻覺或精神行為,個別人出現抽搐,最後嗜睡至昏迷。少數人可出現視網膜出血。

孕婦到達2600米以上,可影響胎兒發育甚至致畸。

後果:高原昏迷

一般進入高原後1~10天內發病。

昏迷前:頭痛、頭暈、嘔吐甚至噴射性嘔吐等。

昏迷後:出現陣發性抽搐、大小便失禁;瞳孔縮小且固定,或忽大忽小。

少數病例有肢體強直或肢體弛緩性癱瘓。

1/5的病人視神經乳頭水腫。

高原腦水腫現場急救:

迅速將病人擺成穩定側臥位。

連續給95%氧和5%CO2至清醒,之後間斷給氧。 高滲葡萄糖、甘露醇、腎上腺皮質激素、速尿、細胞色素C等治療以減輕腦水腫,促進恢復。

鹽酸山梗菜鹼、尼可剎米等中樞神經興奮劑。

注意水、鹽和電解質平衡。

必要的抗感染措施。

病情穩定後,立即下山。

1. 對輕、中度高原肺水腫或淺昏迷患者,在途中不間斷治療的情況下,如能在12小時內送至海拔4000M以下醫療條件較好的地區,下送是可行的。

2. 對危重症患者宜就地搶救,待病情穩定、短期內無生命危險時,再下送到低地或平原進一步治療。

3. 若就地治療有困難,應迅速與定點醫療機構聯繫,請其派醫療組支援。若傷員危重但又必須下送,應請求醫療機構派員前接,以便於在途中組織搶救。

(本文資料部分來源網絡,已查漏補缺,如有少許錯漏,歡迎指正,感謝。)

號外!

凡註冊用戶在5月31日前進行發帖,將收到輕盈醫學團隊為您準備的精美禮品,發帖(合格貼)即送,詳情請見【輕盈醫學APP】消息中心。

輕盈醫學 互動QQ:1405299666

交流群QQ:174270580

長按二維碼,點擊「識別圖中的二維碼」,下載輕盈醫學APP!

專注醫學新媒體

| 讓學習變得輕鬆有效 |

輕盈醫學向醫者懸賞徵文,

歡迎發送郵件:1405299666@qq.com


相關焦點

  • 為什麼會發生高原反應?
    高原反應,亦稱急性高原病,指人體急速進入海拔3000米以上高原暴露於低壓低氧環境後產生的各種不適,是高原地區獨有的常見病。01 為什麼會發生高原反應?高原地區氧氣稀薄是我們的共識。具體地說,高原上的空氣中氧氣含量是平原地區的60%左右。長期生活在某個地區的人們早已習慣了當地的氧氣濃度,當他們剛由平原地區進入高原地區或由高原地區進入更高海拔地區時,會因為身體對氧氣的需求一時間無法得到滿足而出現缺氧症狀。缺氧就是頭暈、胸悶、乏力等高原反應的主要誘因。
  • 為啥坐飛機沒有高原反應?
    很多攀登過高山或去過高原的人 都體驗過高原反應 頭痛,失眠,疲倦,呼吸困難 感覺非常難受
  • 同樣是高原,為什麼去呼倫貝爾不會產生高原反應呢?
    很多朋友來呼倫貝爾之前想要對這裡有所了解,相關的呼倫貝爾大草原是不是高原?位於內蒙古什麼地方?問題也是層出不窮,下面我將會帶您了解在地貌上,呼倫貝爾到底是怎樣的,以及具體位置在哪裡,千萬不要錯過本篇內容哦!你想要的都在這裡了。
  • 什麼是高原反應 教你預防高原反應
    高原反應相信大家都聽說過,有很多的電視劇內都會提到這種反應,人如果出現高原反應會十分的痛苦。那麼,什麼是高原反應呢,我們應該怎麼預防高原反應呢?出現高原反應應該怎麼辦?下面大家就一起來看看吧。什麼是高原反應高原反應是高原地區常見的一種疾病,一般是由於人體急於進入一些低壓低氧環境之後產生的許多病理反應。常見的症狀有頭痛,失眠,食慾減退,疲倦,呼吸困難等。頭痛是最常見的症狀,常為前額和雙顳部跳痛,夜間或早晨起床時疼痛加重。肺通氣增加如用口呼吸,輕度活動等可使頭痛減輕。高原反應的發病率與上山速度、海拔高度、居住時間以及體質等有關。
  • 高原反應怎麼辦?教你應對高原反應!
    所以當平原地區的人急速進入 高原時,會產生高原反應,出現心率 加快,腦血流量增加;同時肺血管收 縮,出現肺水腫。 急性高原反應主要出現以下症 狀或不適:頭痛,在此基礎上伴有胃 腸道症狀,如食欲不振、噁心、嘔 吐,疲乏、虛弱無力,頭昏眼 花,睡眠障礙等。高原反應 一旦發生,就有可能出現嚴 重後果,甚至死亡。
  • 高原反應症狀及處理方法 高原反應如何處理
    我們一般居住的地方都是平原地區,是感受不到有什麼高原反應,但是當您進入高原地區的話,就知道自己是否會適應高原反應的,那您知道高原反應症狀及處理方法都有哪些呢?當第一遇見高原反應怎麼辦才好呢?想要更好應對的話,就要知道高原反應的注意事項有哪些的。
  • 相比青藏高原,南美很國家海拔也達到3000米,為何沒有高原反應?
    但是,眾所周知,來到西藏的第一個障礙,就是需要適應的高原反應。在平均海拔超4000m的青藏高原上,普通人的身體在最開始會感到不適應,而且由於空氣稀薄所以呼吸上也有一些小困難。不用說人了,進氣比達不到的小排量汽車,行駛起來也是很不容易。可是,同樣海拔很高的南美洲,高原反應為何就沒有這麼嚴峻呢?
  • 高原行之高原反應
    作者:新浪微博@勳仔的夏天我從沒想到過,我會有高原反應。如果不是那一下的小跑,我想我不會出現高原反應,也就不會有這麼一次如此深刻的體會。記得以前去過黃龍,也曾經翻越四千多米海拔的高山,說也可能會出現高原反應,為以防萬一,也曾經買了好多紅景天備用,結果卻一路上平安無事。所以,我想,我是不會出現高原反應的。朋友的叮囑,自然也就是聽在耳朵裡卻沒放在心裡。人總是會這樣,有時候總會過於相信自己的感覺或者是過高於估計了自己。而這樣的後果就是,有了這次的高原反應的經歷。
  • 什麼是高原反應?
    目前到高原工作、旅遊的人越來越多。高原有高原的特點,高原反應是普遍關注的問題。由於要出差到高原,也因為從來沒有去過高原,有必要了解高原反應的相關知識,避免或減輕高原反應發生。如果出現高原反應懂得自救,也能幫助同行的人們。這裡我將了解到有關高原反應的一些知識,分享在此,共同學習。
  • 不怕高原反應的那種
    他們的歸宿不是折道往返,就是高原醫院一日遊……那麼,我們需要做哪些準備?除去帶上要防止被高強度的紫外線曬傷的防曬用品外,入藏還需要帶上哪些物品呢?快來和我看看一看本期的漫畫科普「去西藏旅行嗎?不怕高原反應的那種!」
  • 高原反應致人死亡,高原反應真的那麼恐怖嗎?
    提起高原反應,會令很多人談之色變,圍繞它的話題總是會很多,大家傾慕高原風光的同時,也常常因為懼怕高原反應而不敢前往。每年,新聞上也常有報導某某在西藏缺氧致命的消息,大家著實為之心痛和惋惜。有的人甚至因為怕到高原後出現高原反應,在臨近旅行出發時,出現焦躁、恐慌的情況。
  • 高原反應必備知識點,應對高原反應的3個小妙招
    有很多的同學是非常想知道,緩解高原反應的小妙招是什麼,如何應對高原反應,小編整理了相關信息,希望會對大家有所幫助! 二、怎麼應對高原反應 備上氧氣袋,高原上的氧氣稀缺,缺氧是造成高原反應的主要誘因
  • 「高氧水」預防高原反應?
    「高氧水」是否可以預防高原反應?什麼是高原反應?什麼藥物可緩解和治療高原反應?對此,陸軍軍醫大學新橋醫院呼吸內科胡明冬教授進行了解讀。「高氧水」預防高原反應無科學依據目前市場上銷售的所謂「高氧水」,是通過加強壓力將更多的氧氣壓進水裡,一般每升水中的含氧量高於35毫克。
  • 關於高原反應常識
    任何人進入高原地區都有可能發生高原反應,和年齡、性別、身體強壯與否都沒有必然關係。長期以來,許多人對高原反應一直存在著認識上的誤區,有些人認為身體強壯或經常鍛鍊的人耗氧量更高,因而高原反應也更加嚴重。應對高原反應的注意事項保證良好的心態對抵禦高原反應至關重要,一些高原反應症狀可能是由心理作用而引起的,對高原有恐懼心理出現明顯高原反應症狀的概率就高。
  • 「高原反應」可怕嗎?
    很多打算出門旅行的朋友,或許都有過這樣的疑慮:「我感覺自己身體素質不怎麼好,要是去到高海拔地區旅遊,景色雖然美,但肯定會有嚴重的高原反應,那種滋味聽說很難受!還是保命要緊」,那麼高原反應與個人體質有多大關係呢?今天就為大家用數據分析一下!
  • 防治高原反應的處方藥
    銀杏葉製劑 銀杏葉製劑是有效預防急性高原反應的首選藥物,目前國內常用的銀杏葉製劑有銀杏葉片、銀杏葉軟膠囊、銀杏葉針劑等。 複方丹參滴丸聯合地塞米松 複方丹參滴丸合用地塞米松預防急性高原反應效果顯著,用法:出發前3日開始服用複方丹參滴丸10粒/次,每日2次;出發前1日開始服用地塞米松片 1.5毫克/次,每日3次。
  • 高原旅遊 如何避免和減輕高原反應
    本期話題:初秋也是來青海旅遊的黃金季節,然而,當外地遊客興高採烈地來到高原地區後,有的人會產生頭疼、胸悶、呼吸急促等高原反應。那麼,如何避免和減輕這種情況發生,當產生高原反應後又該如何治療呢?
  • 去之前先了解一下高原反應!
    而且在陳醫生援疆期間,剛到援疆地的時候,也出現過高原反應,可謂是經歷過切身感受的我,最有資格現身說法,告訴你如何處置高原反應。一、多高會有高原反應?海拔3000米以上的地區稱為高原,但並不是海拔超過3000才有高原反應。隨著海拔的升高,我們吸入的氧分壓也在明顯的下降。
  • 西藏旅遊如何預防高原反應,發生急性高原反應怎樣處理?
    對於去西藏高原地區旅遊者來說,預防高原反應是生命收關的重要問題。預防要點和簡單的急救知識,要事先做到心中有數。」做好體檢以預防高原反應,高原旅遊前應該去醫院認真做好體檢。患有慢性阻塞性肺病、間質的房、各種呼吸功能不全、器質性心臟病、腦血管疾病、高血壓病、胃腸道疾病、神經與精神性疾病、嚴重慢性疾病等的病人不適合高原旅遊。無法確定安全性時,應該接受低氧試驗。
  • 高原反應及預防措施
    高原反應也被稱為高山病或者高原病,為患者急速進入海拔三千米以上的高原地區後暴露於低壓低氧環境產生的不適所致。一旦發生,需及時進行治療。當高原反應發生時,患者常可出現頭痛、失眠以及食慾減退等症狀,其中頭痛是最為常見的症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