迄今為止
考古發現的唐代壁畫墓
主要分布在陝西、山西地區
相較於中國其他省份 我大山西的文物價值
何止是優勢 簡直有「碾壓之勢」
這不 剛剛在太原小井峪小學又發現了一組壁畫 還是唐朝的呢先看下方圖片一睹為快!
在太原市小井峪附近發現的唐代墓葬
壁畫上仕女前方的墓誌形制顯示墓主身份不簡單
太原發現唐朝墓室
8月16日一早
在太原市萬柏林區小井峪附近的
建築施工地發現一座唐代墓葬
墓葬內發現了壁畫 陶瓷器等文物
目測來看保存尚且完好
接到群眾報告後
太原市文物及考古部門
已第一時間進駐現場
墓葬發現現場
據知情人士介紹
墓葬發現的地點曾經是小井峪小學的操場
現在正在進行改建
16日上午8時左右 施工人員在修理圍牆鏟土時
突然剷出了墓頂 墓葬部分暴露了出來
墓葬內的壁畫
據工作人員介紹:「這裡以前就是學校操場,改建時我們將地面下沉了一些,所以施工人員才能發現這座古墓。古墓被發現後,我們看到墓葬裡面有壁畫,有一些罐子,還看到有一塊正方形的石頭,應該是墓志銘之類的。」
墓葬內的壁陶瓷器
此外 不少現場工作人員表示
通過墓葬暴露的一角看
好像在墓室一側 還有一間墓室
目測來看 規模比較大
據文物部門工作人員介紹
從現場目擊者拍攝的壁畫圖案上看
該古墓應該是唐代時期的墓葬
相關考古人員會第一時間進駐墓室
進行接下來的考古發掘
墓葬一側壁畫上有仕女圖
領路的仕女腳部前方位置放置一方墓誌
從墓誌蓋顯露的信息、墓葬的規格
壁畫的規模看
墓主的身份非同尋常
墓葬內的壁畫
大唐時期的太原府
眾所周知
太原是李唐王朝的發跡地、龍興地與來源地
所以 李唐皇室很重視太原府晉陽城
並把太原定為北都、北京
《晉祠之銘並序》碑
在太原晉祠的貞觀寶翰亭內,有唐太宗李世民御製御書——《晉祠之銘並序》碑,是貞觀二十年正月二十六日,李世民親徵高麗返回途中,在太原撰寫。這篇銘文,通過歌頌宗周政治和唐叔建國的政策,著力宣揚李唐王朝文治武功,祈求得到鞏固的政治。《晉祠之銘並序》碑,是熔史學、文學、書法於一爐的豐碑巨碣,是價值連城、非常珍貴的國之瑰寶。
太原市晉源區的太山龍泉寺
就因為寺內保存了唐武周時期的碑刻
佛塔地宮及其出土五重棺槨
與佛骨舍利子而名聲大振
太山龍泉寺
太原市小店區的狄村
為唐朝名相狄仁傑的故鄉
雖說 現在狄村已經找不到狄仁傑故居的痕跡了
只剩下一棵相傳
是狄仁傑的母親所植的古槐
唐槐公園內的古槐
但如今這棵歷經1300多年的古槐
就位於太原市狄村街的唐槐公園內
每逢春、夏、秋 古槐新枝婆娑
葉繁枝茂 頗為壯觀!
山西壁畫不勝枚舉
山西古代壁畫
從南到北綿延千裡
現存的數量居全國之冠
更彌足珍貴的是涵蓋了從漢代、北魏、北齊
隋唐、五代、宋遼金元直到明清各個朝代
不同民族、不同文化、不同風格
漢代
漢代壁畫以墓室壁畫為主
代表作有平陸壁畫
山西平陸棗村墓壁畫
北齊
北齊墓葬壁畫近年來成為
古代東方藝術世界最吸引人的藝術品種
太原城郊王家峰北齊名將徐顯秀墓葬壁畫
有很強的時代特徵和地域文化特徵
山西太原王家峰徐顯秀墓壁畫
唐代
唐代以後
佛教和道教發展漸趨鼎盛
山西由於擁有豐富的古代建築資源
因而保存了許多珍貴的寺觀壁畫遺蹟
山西太原市趙澄墓壁畫
山西平順大雲院壁畫
宋代
山西高平開化寺壁畫是宋代壁畫的精品
開化寺壁畫以經文本生故事為主
通過這些故事來宣揚因果報應等佛都倫理
均寓有懲惡揚善的勸世意義
山西開化寺西壁全圖
元代
元代是中國歷史上疆域最廣大的一個朝代
宋遼金長期動蕩和分割的局面至此一統
被稱作元朝「腹裡」的山西
寺觀壁畫面積1800多平方米
數量之巨 藝術之精 亦冠於全國
山西壁畫藝術價值也就尤為凸現
山西芮城永樂宮壁畫
山西稷山青龍寺壁畫
山西洪洞廣勝寺壁畫
山西芮城永樂宮壁畫
山西芮城永樂宮壁畫
明代
山西明代的壁畫有2300平方米
有的仍保留著金、元壁畫的風韻
繼續向清秀、俊逸方面發展
其中不乏優秀之作
山西繁峙公主寺壁畫
清代
清代時期的山西寺觀壁畫保存有近3000平方米
大同華嚴寺大雄寶殿四壁繪畫
高達6.3米 長約141.1米總面積889平方米
一座殿堂裡能有如此鴻篇巨製
在中國明清壁畫中也是僅見的一例
山西大同華嚴寺壁畫
山西不愧是中華文明的發祥地
「華夏文明的搖籃」
快來為山西打call吧!
編輯 | 蘇醫蜜
監審 | 梁 豔
資料 | 山西晚報
綜合整理 | 山西公共頻道