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現在這個堤壩走起好安逸喲,再也不用擔心路滑,下雨也不怕溼腳了。」2月1日,汝溪鎮龍壪村二組村民張遠明提著滿滿的一袋年貨,走在家門口新修好的河堤上。
和張遠明有同感的還有龍壪村130戶村民,他們住在龍壪河兩岸,修好的河堤為他們的生產生活提供了方便。
然而在一年前,這裡的情況並非如此。
「以前河道兩旁基本上沒有路,主要是村民走出來的泥巴路,不僅不好走,而且容易打滑摔倒。」龍壪村黨支部書記張小平說,經常看到老人、小孩在這裡絆倒。
2017年10月,按照全縣河長制工作安排,由張小平擔任龍壪河汝溪鎮龍壪村段的河長,負責該河段約5公裡巡河任務。
張小平決定整治一番。 平時,張小平做好巡河基本工作,拾撿垃圾、清淤河道,讓河道兩旁整潔靚麗。另一方面,張小平積極向上級爭取資金整治河堤。
「要整治河堤,必須徵得村民同意。」張小平通過各種方式向廣大群眾做好解釋工作:河堤整治涉及到河岸變寬,需要佔用少量農田。讓張小平欣慰的是,村民都積極支持,沒有反對意見,有部分村民甚至提出要幫忙整治河堤。
得到村民的支持後,張小平等人積極向上級支持。設計圖紙、經費預算……2018年8月,張小平向原縣水務局爭取到專項資金1300萬元。經過幾個月的努力,該河流便完成約800米的河堤整治工作,後期建設仍在繼續。
如今的龍壪河河堤,爛泥已大部分被大石和水泥所替代,以前6米寬的河道被擴建為12米,並修築了3米高的堤壩;挖掘機將河底的淤泥撈起,河道不再堵塞,村民們不用再聞難聞的臭味。
不僅如此,在張小平的努力下,向上級爭取到了一艘皮划艇,用於日常巡河。張小平還積極動員村民投身到河道兩旁行道樹的栽培工作中,不僅讓河道更加美觀,還可以有效防止水土流失,讓河堤更加堅固。
河堤的整治,為村民生活、出行帶來了便利,村民出行「伸不開腳」「舉步維艱」的日子一去不復返。村民們發展花椒、柑橘等種植業,也有清潔的灌溉水源,等待他們的將是增收致富的幸福日子。
「看到村民開心的笑臉,我很欣慰,這說明我的工作沒有白做。」張小平表示,接下來,他將繼續深化河堤整治工作,做好巡河工作,為村民生產生活、增收致富提供良好環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