滇南古韻·阿頗谷茶業丨邦東、昔歸

2020-12-18 看見雲茶

陸羽《茶經》云:

茶者,其地:

上者生爛石,

中者生礫壤,

下者生黃土。

邦東

每一個晴朗的清晨,邦東都是仙境。這片與聞名遐邇的昔歸距離不過十餘公裡的土地,以其遍布的巨石怪巖和多霧雨的氣候,成就了邦東古樹茶特有的「巖韻花香」,古茶樹在這裡進化出了盤虯粗壯的根系以吸取養分並擁有豐富的胺基酸含量,使得邦東古樹茶成為臨滄茶區最具代表性的山頭茶之一。

雲海中的茶園仙境

巨石怪巖生奇樹,

空谷雲中有靈芽。

隱霧山嵐隨風動,

潤取茗香透九霄。

這裡有深林蘿徑,

古茶叢生。

這裡每逢春日,

馬纓花如團團火焰,

熾烈燃燒。

葉種

邦東大黑茶

該區域生長的古茶樹葉種為雲南三大有性系原始群體中古老的大葉良種——邦東大葉種,又名邦東大黑茶,有野生、馴化、引進三類,是由勐庫大葉種傳入邦東鄉後形成的地方群體種。分布區域最高海拔3429.6米,最低海拔750米,有樹齡幾百年的大茶樹,古茶林保存完好,傳統老茶園面積10000餘畝。

昔歸

清末《緬寧縣誌》有云:「種茶人戶全縣約六、七千戶,邦東鄉則蠻鹿、錫規尤特著,蠻鹿茶色味之佳,超過其他產茶區」。蠻鹿、錫規就是今天的昔歸村,昔歸茶性之優,美名古已有之。

昔歸,位於臨滄市邦東鄉瀾滄江畔,背依忙麓山,前擁瀾滄江,山環水繞的地理條件得天獨厚,這是一個禪境,一個充滿詩意的所在.獨特的立體氣候下原始生態系統留存非常完好,古茶園就分布在村中的半山一帶,混生於森林中 。

群山世外桃源渡,

瀾滄斜陽待昔歸。

葉種

昔歸大黑茶

昔歸茶,屬於邦東大葉種,因地處海拔相對較低,在700-900米之間,年平均氣溫21℃,年降水量1200毫米,腳下的瀾滄江為茶樹提供更加溼潤的生長環境,使原本的茶樹品種為了適應環境進行優化變種 ,形成了幹茶烏黑油潤,滋味濃重,回甘持久的獨特品質特徵。

相關焦點

  • 邦東美景蓋世無雙,昔歸忙麓山挨著瀾滄江
    邦東美景蓋世無雙,昔歸忙麓山挨著瀾滄江!從邦東鄉坡頭街到昔歸老寨是18公裡的盤山公路,,已然廢棄的土基老房昔歸老寨,嘎裡古渡,茶馬古道一個重要的交通樞紐2020年 昔歸忙麓山古樹茶常年合作的昔歸初制所,也能看到瀾滄江!
  • 風蕭蕭息易水寒,壯士惜還定昔歸。(普洱茶,冰島茶,昔歸茶。)
    風蕭蕭兮易水寒,壯士一去兮不復還,壯士惜還定昔歸。太陽還是那麼辣,辣得讓人無處躲藏。深山飲一杯,感謝昔歸好友的邀約,有幸到昔歸飲一杯正宗的昔歸茶。茶之美,美於環境,美於泡茶之人真心。昔歸,昔歸普洱茶,昔歸產於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邦東鄉境內的昔歸村忙麓山,忙麓山是臨滄大雪山向東延伸靠近瀾滄江的一部分,背靠昔歸山,向東延伸至瀾滄江,山腳便是歸西渡口。忙麓山風光秀麗,自然景觀十分迷人。土壤為瀾滄江沿岸典型的赤紅壤,森林植被為亞熱帶季雨林,林間常見紅椿、香樟、大葉榕、牛肋巴、橄欖、野生芒果等植物。
  • 昔歸古樹茶口感有什麼特點?
    昔歸古樹茶口感有什麼特點?
  • 1938年張鳳岐的《滇南的茶業》
    3、滇南的茶業        「普洱貢茶」,是舉世聞名的。然而普洱(即今日的寧洱縣 )並不產一株茶樹。真正生產大量的茶樹所在地,卻是環繞著普洱區域一帶的順寧茶,景東茶,及倚邦茶,易武茶……這些地方出產的茶葉,以質料說,是很美好的;以銷路說,除供給本省需用外,還遠銷到外國如越南、緬甸、印度。再由緬印轉銷前後藏。
  • 霸氣回甘 醇和濃鬱丨昔歸
    昔歸,臨滄邦東鄉邦東行政村,乃山區。離村委會12公裡,距鄉政府16公裡。
  • 知識丨霸氣回甘 秋茶依舊強大的「昔歸味」
    昔歸,臨滄邦東鄉邦東行政村,乃山區。離村委會12公裡,距鄉政府16公裡。面積約4平方公裡,海拔750米,年平均氣溫21℃,年降水量1200毫米。昔歸古茶園多分布在半山一帶,混生於森林中,古樹茶樹齡約200年,較大的茶樹基圍在60~110釐米。昔歸茶,屬邦東大葉種,因為當地的習慣每年只採春茶和秋茶兩季,所以茶樹保護得比較好,茶質比其他村寨要好得多。
  • 刀哥說茶丨臨滄昔歸茶,不可不知的6點乾貨
    再看昔歸,清末民初《緬寧縣誌》記載:「種茶人戶全縣約六、七千戶,邦東鄉則蠻鹿、錫規尤特著,蠻鹿茶色味之佳,超過其他產茶區」。這裡說的蠻鹿,現稱為忙麓,錫規現稱為昔歸。1970年實行集村運動,忙麓山上的村民陸續搬到了昔歸村居住。從那時起,昔歸村每年精製100公斤昔歸茶上交縣上。當時茶農們稱之為「縣委茶」,縣裡之所以選中昔歸茶作為接待禮儀用茶,其原因莫不由此。
  • 普洱茶中的貴族——昔歸
    昔歸普洱茶,產於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邦東鄉境內的昔歸村忙麓山。忙麓山是臨滄大雪山向東延伸靠近瀾滄江的一部分,背靠昔歸山,向東延伸至瀾滄江,山腳便是歸西渡口(原嘎裡古渡),屬於昔歸行政村管轄。,因而就把這搓麻繩的地方喊作了昔歸,而這地方所產之茶也就被稱為昔歸茶。
  • 昔歸熟茶的詩和遠方
    帶著這一份愉快的初見,我開始去了解昔歸。發現原來它是一個村莊的名字、一款普洱茶的名字、一段歷史的見證、一個任何你想賦予它的美好憧憬………昔歸村位於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邦東鄉境內,昔歸茶產於昔歸村忙麓山,忙麓山是臨滄大雪山向東延伸靠近瀾滄江的一部分,舊時關於「忙麓」一詞,不同的書籍記述,其漢字也不同,大致有:蠻鹿、蠻綠、忙六、忙鹿、忙麓幾種。
  • 昔歸——臨滄秘境下的詩和遠方
    >市臨翔區邦東鄉昔歸村忙麓山。昔歸最早的記載是在清末民初《緬寧縣誌》:「種茶人戶全縣約六、七千戶,邦東鄉則蠻鹿、錫規尤特著,蠻鹿茶色味之佳,超過其他產茶區」。這裡說的蠻鹿,現稱為忙麓,錫規現稱為昔歸。上世紀七十年代,昔歸被當地政府用作接待禮儀茶,茶農稱之為「縣委茶」。
  • 勐原說茶——大雪山之邦東雪山
    勐原說茶大雪山之邦東雪山邦東大雪山與勐庫大雪山永德大雪山同屬大雪山系,相近的地理緯度。邦東大雪山在臨滄臨翔區城東北,森林茂密、山峰林立。邦東大雪山其景致隨著季節的變化呈現不同特色。春天萬木復甦、野花爭豔、百鳥鳴唱,徜徉其中真有:「雲海波濤湧,人在畫中遊」之感。夏天,清風拂面、林海微波、峰奇山秀。秋天的「雲霧雨」是大自然景觀中的絕妙一筆。冬天,大雪山主峰白雪皚皚,滿樹銀花,南國雪景令人嚮往。
  • 如何識別昔歸古樹普洱茶「昔歸、茶性、口感特點」
    昔歸產於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邦東鄉境內的昔歸村忙麓山半山腰,整個昔歸古茶園的種植面積300畝左右,海拔只在740至950米之間,算是海拔比較低的茶區了,但是這片低海拔、高緯度,頭頂大雪山,腳踏瀾滄江的茶園茶質鮮美,茶氣縱橫,又有爛石相依,堪稱邦東古茶之最,成了「高山出好茶」的一個意外。
  • 最低海拔的昔歸,可謂是普洱茶中的奇葩!
    人們常說高山雲霧出好茶,而昔歸村所在的臨滄市邦東鄉雲霧天達到340天,有人把邦東比作一個巨人,說它頭頂大雪山,腳踩瀾滄江,地處大雪山東麓陽坡,最低海拔750米,最高處海拔近3500米,落差之大,難以想像,垂直氣候變化明顯。從瀾滄江邊蒸騰而上的「邦東雲海」往往午後乃至下午兩點才會散去,以至於邦東鄉全年霜期達340天。
  • ‖為啥昔歸會有這麼多真愛粉?
    昔歸普洱茶,昔歸產於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邦東鄉境內的昔歸村忙麓山,忙麓山是臨滄大雪山向東延伸靠近瀾滄江的一部分,背靠昔歸山,向東延伸至瀾滄江,山腳便是歸西渡口(原嘎裡古渡)。昔歸,臨滄邦東鄉邦東行政村,乃山區。離村委會12公裡,距鄉政府16公裡。面積約4平方公裡,海拔750米,年平均氣溫21℃,年降水量1200毫米。
  • 邦東娜罕,巖韻花香
    隸屬於臨滄邦東鄉曼崗行政村,地處瀾滄江西岸,與昔歸茶毗鄰而生,同為邦東茶翹楚。娜罕茶葉屬雲南大葉種茶,樹為鐵幹銀枝喬木型,樹齡大多在300年以上,娜罕古茶樹不多,棵棵珍貴。大自然的鬼斧神工,貯藏了千山萬壑曾有的風骨靈秀,孕育出邦東古茶獨具「巖韻花香」的地域風韻。
  • 昔歸古樹茶園,西依臨滄大雪山,東傍普洱瀾滄江
    昔歸古樹茶園,坐落於忙麓山昔歸老寨,而忙麓山「西依臨滄大雪山,東傍普洱瀾滄江」,可以說是雨水充足,溫度溼度具佳。正是這種優越的自然環境,孕育出了昔歸古樹茶園。茶樹園大多分布在忙麓山半山一帶,樹種屬於邦東大葉種。
  • 雲南普洱茶的新寵之昔歸茶|科普
    昔歸為地名,又為奇茶之名。奇茶產自雲南省臨滄市臨翔區邦東鄉瀾滄江畔昔歸村。   昔歸,傣語。昔:搓;歸:麻繩。意為善於搓制麻繩的村子。離昔歸村不遠的瀾滄江邊有著名的嘎裡古渡遺址。昔歸茶產量稀少,採摘不易,有「奇茶」、「珍品」之稱。
  • 昔歸山古樹茶的特點與2018年的價格預計
    瀾滄江水千萬年來從這裡經過,雲南大地特有的赤紅壤哺育了這些古茶樹,各種寄生植物在雨林裡和茶樹們相生相伴,昔歸茶,由此保存了最初的韻致。圖為:忙麓山昔歸古茶園二、昔歸,歷史上的滄海明珠最早生活在雲南的濮人,將昔歸茶敬獻周武王;宋代大理國時期,昔歸茶又成為大理國的「御茶」;清朝鄂爾泰在雲南採辦貢茶,昔歸茶又被遠運到北方的都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