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港行山之鳳凰徑1-4段

2021-12-23 行山者Allen

鳳凰徑位於香港最大的島嶼大嶼山,以島上最高峰鳳凰山命名,於1984年啟用。此遠足徑全長約70公裡,共分為12段。路線主要圍繞南大嶼郊野公園而行,以逆時針方向,由東部的梅窩起,繞行西面海岸返回梅窩。

鳳凰徑的起點在梅窩碼頭。

第1段沿嶼南道上升至南山,基本沿著車道行走,長度僅2公裡;

第2段經雙東坳,攀大東山,再下降至伯公坳,長度6公裡;

第3段攀上香港第二高峰,海拔934米的鳳凰山,經斬柴坳,下降到鳳凰觀日牌坊和心經簡林,長度約4.5公裡;

第4段循彌勒山郊遊徑,到達屹立天壇大佛的昂坪,再從昂坪集市沿昂坪路車道,經石壁觀景臺,下降到深屈道,長度5公裡。

大東山海拔869米,西靠鳳凰山,是香港第三高山。在大東山與二東山的一片高原上,分布著俗稱爛頭營的石屋,高原上覆滿芒草,夏季時滿眼綠色,石屋點綴其中,頗有點瑞士風光的影子;而深秋時,芒草花開卻還未枯萎,在陽光照射下,仿如金色稻穗,景色迷人。

鳳凰山有鳳、凰二峰,主峰為鳳,副峰為凰,鳳峰海拔934米,為香港第二高山。由於山頂怪石嶙峋,當地人也稱其為「爛頭山」,英文為Lantou Peak,大嶼山的英文名稱Lantou Island就是這麼來的。鳳凰山地勢高聳,極目遠眺,可觀機場、港珠澳大橋,亦是港人賞日出的最佳地點之一。

天壇大佛被譽為大嶼山最著名的旅遊景點,臨近寶蓮禪寺和昂坪市集。大佛坐南向北,端坐在昂坪木魚峰上。佛像分為兩大部分,像身高26.4米,連蓮花寶座及基座總高度34米,以250噸青銅,歷時12年始鑄成。大佛展現釋迦牟尼在菩提樹下得道時的坐姿,右手展示「無畏印」代表救贖眾生痛苦的大悲心願,左手則下垂腿上,展示「予願印」,寓意予眾生福樂。

鳳凰徑1-4段路線圖

鳳凰徑1-4段高度圖

交通:

去程,從中環碼頭乘坐渡輪至梅窩碼頭;

回程,在深屈道乘坐23號巴士至東湧地鐵站。

難度:4.1

行山時間:2020年2月22日

梅窩碼頭下船後,往右前方行走大約5分鐘經迴旋處,即可到達嶼南道,轉左沿嶼南道前行大約100米,可看到L001的標柱。

南山腳下1、2段分界點才有鳳凰徑的牌坊

南山上仰望大東山

登大東山殊為不易

從大東山山腰俯視梅窩

大東山上的石屋。2月底,冬天已盡,春天未臨;老芒草已枯,新芒草未長,景象有些肅殺

高原上散落在草叢中的石屋

遠處大海和島嶼,盡收眼底

從大東山上遙望鳳凰山,山脊宛如巨龍

山徑旁的涼亭。從伯公坳往鳳凰山方向攀登幾百米,可看到一座供遊人休憩的涼亭,旁邊石碑上刻有:二零零三年八月二十六日  政府飛行服務隊兩名隊員  彭富國機長和空勤主任陳文狄先生  奉召出動執行緊急任務途中  在此處附近發生直升機意外  不幸殉職  特立此為記

遙望鳳凰山頂,感覺要攀到山頂,簡直是個神話

往鳳凰山的山路蜿蜒向上,仿佛沒有盡頭

險要的南天門

左旁的狗牙嶺

行將登頂

香港第二高峰

山頂有石屋,可為行山者擋風避雨

爛頭山頂,怪石嶙峋

回望來路,大東山傲然屹立,山徑如蛇,昂首吐信

天壇大佛和心經簡林,隱隱約約

昂坪高原

鳳凰觀日

心經簡林

心經簡林中能否「無罣礙」?

東山法門。到這裡一塵不染,行將去普利群生

昂坪營地露營者

佛光

遠望佛祖「施無畏印」

石壁觀景臺下暮色中的石壁水塘

狗牙嶺緊緊依偎在鳳凰嶺身旁

深屈道鳳凰徑第5段的起點

附記:

因為大量生態環境良好、交通方便、路況亦佳的郊野公園存在,行山已經成為港人日常休閒、鍛鍊身體甚至交友的重要方式,「改日一起行山」和一起飲茶一樣,往往會成為港人見面寒暄用語,可見行山在香港之流行。

政府有專門介紹行山的網站:www.hiking.gov.hk,而民間的行山網站、博客、公眾號等,更是數不勝數。但行山畢竟是一種體育活動,不同的行山路徑和行法,其難度會差異極大,而政府網站和民間對行山路徑難度的定義沒有統一標準,大都憑感覺和經驗,導致同一段行山徑,政府網站定義難度為3星,民間會定義為2星;而都是政府網站定義難度為3星的幾條行山徑,行完之後又往往覺得難度完全不同。

疫情期間,筆者有很長一段時間只能呆在香港,周末閒暇,往往以行山打發時間,既鍛鍊身體,亦陶冶情操,不亦樂乎。不知不覺,香港有名的行山徑幾乎走了個遍,算是經驗豐富的行山者。筆者根據自己的經驗,定義了一個行山徑難度的計算模型,在出發去行山之前,往往會事先在地圖上計劃好線路,根據此模型計算出難度,以做好相應準備。

行山徑難度自定義模型(單位公裡):

難度=(路徑長度+攀升高度*10+下降高度*3)*路況係數/10,四捨五入取小數點後1位

路況係數根據路徑是否明顯、路面是否平整、是否需要手腳並用攀爬、路面覆蓋物、樹蔭等情況自行綜合評判,取1.0-1.2(如果高於1.2,筆者認為那不是行山,而是攀巖之類的極限運動了)

按此模型計算出來的難度,最低0.5(相當於走5公裡平路),最高可達10.0(相當於連續行走100公裡平路)。

按如上定義,可以計算出四條所謂考牌路線的難度:

杯靈雙渡(僅到靈渡寺)=(13+1.4*10+1.4*3)*1.05/10=3.3;

三牙全走=(14.5+1.7*10+1.4*3)*1.1/10=3.9;

環湖出咀摸鬼手=(31+1.8*10+1.9*3)*1.0/10=5.5;

一尖三咀過四灣=(27+1.8*10+1.9*3)*1.1/10=5.6。

而筆者自認為行過最難的路線應該是港島衛亦信徑雙走,根據以上模型,其難度為:

(24.5+2.5*10+2.5*3)*1.0/10=5.7。

當然,以上模型計算出來的難度,僅供參考,它比政府網站提供的難度一般都要小,按此模型,體力一般且經驗欠缺人士,強烈建議不要去行難度超過3.0的路線。事實上,行山所需要耗費的體力,不僅和路徑難度相關,更和行山季節相關,行山時氣溫高於32度與低於22度,所消耗體力至少相差1倍以上。

相關焦點

  • 香港行山之鳳凰徑5-8段
    鳳凰徑位於香港最大的島嶼大嶼山,以島上最高峰鳳凰山命名,為香港第三長的遠足徑,全長約70公裡,共分為12段。此次去行5-8段。
  • 行山散記----港島徑第4段(20181027)
    原計劃本周末完成港島徑4-6段,因臨時有事,所以只安排了7.5公裡長的第4段。相比前三段路程,第4段的景觀比較平淡,在群裡發出通知後,初始只有恩佳同學、杜同學參加,後面讓人驚喜的是久未露面的畢同學表示要同去走走。
  • 一個人的港島徑(上):1-4段
    與另三條遠足行山徑不同,港島徑全程沒有露營點,不適合連續幾日的行山、露營活動。但由於其難度較低,很多人可以一日之內行完。段的詳情路段路線長度(km)時間(h)難度1山頂至薄扶林水塘72★★2薄扶林水塘至貝璐道4.51.5★★3貝璐道至灣仔峽6.51.75
  • 香港留學|鳳凰徑十二段全攻略!大嶼山美景盡收眼底
    鳳凰徑(全長70公裡)是位於大嶼山的環回遠足徑。港島徑(全長50公裡)跨越港島五個郊野公園。衛奕信徑(全長78公裡)由港島南部的赤柱伸延至新界北部的南湧。鳳凰徑位於香港最大的島嶼大嶼山,以島上的最高峰鳳凰山命名,於1984年啟用。此遠足徑全長約70公裡,共分為十二段。路線主要圍繞南大嶼郊野公園而行走,由東部的梅窩起,繞行西面海岸返回梅窩。
  • 香港行山徑的「多與少」
    新華社記者 吳曉初攝  香港的行山徑號稱亞洲第一。  全港約有四成土地劃為24個郊野公園及22個特別地區,共佔地44312公頃。由漁農自然護理署在郊野公園內管理及維修的遠足徑總長超過500公裡。2017年香港郊野公園遊客達1300萬。  蜿蜒山道,忽上到山頂,遠眺海天一色;忽下到海灘,與礁石、浪花為伴。山風清爽,山道潔淨。
  • 行山徑的多與少——細節之處看香港之二
    新華社香港1月18日電題:行山徑的多與少——細節之處看香港之二新華社記者 李濱彬香港的行山徑號稱亞洲第一。龍脊山徑上的兩位外國背包客說,香港的行山徑都是原汁原味的自然風光,很少有人為雕琢的痕跡,行山徑平整,道路舒服舒適。汗透衣衫之時,陰涼處喝口水,沁人心脾,心曠神怡。咦,垃圾箱在哪兒?在龍脊山徑的入口處,設立的指示牌寫著:「此處往後的山徑均不設垃圾桶,請把垃圾帶走」。
  • 行山徑的多與少——細節之處看香港之二
    新華社香港1月18日電 題:行山徑的多與少——細節之處看香港之二  新華社記者 李濱彬  香港的行山徑號稱亞洲第一。  全港約有四成土地劃為24個郊野公園及22個特別地區,共佔地44312公頃。  龍脊山徑上的兩位外國背包客說,香港的行山徑都是原汁原味的自然風光,很少有人為雕琢的痕跡,行山徑平整,道路舒服舒適。  汗透衣衫之時,陰涼處喝口水,沁人心脾,心曠神怡。咦,垃圾箱在哪兒?  在龍脊山徑的入口處,設立的指示牌寫著:「此處往後的山徑均不設垃圾桶,請把垃圾帶走」。
  • 香港行山徑的「多與少」
    新華社記者 吳曉初攝  香港的行山徑號稱亞洲第一。  全港約有四成土地劃為24個郊野公園及22個特別地區,共佔地44312公頃。由漁農自然護理署在郊野公園內管理及維修的遠足徑總長超過500公裡。2017年香港郊野公園遊客達1300萬。  蜿蜒山道,忽上到山頂,遠眺海天一色;忽下到海灘,與礁石、浪花為伴。山風清爽,山道潔淨。
  • 香港行山徒步 | 龍脊 必打卡的最美山徑 全攻略
    香港可謂山城一座,來香港遊玩,如果如果時間充足,建議安排半天時間行山。生活在香港的朋友,也可在周末遠離都市喧囂,來龍脊觀山望海。龍脊(Dragon『s Back)是港島徑的第8段,是周潤發和劉嘉玲經常去的。因打爛埕頂山到雲枕山的山徑像龍背一樣高低起伏,得名「龍脊」。
  • 香港行山之三牙全走
    香港坊間歷來有行山四大考牌路線之說,從易到難分別是「杯靈雙渡」、「三牙全走」、「環湖出咀摸鬼手」、「一尖三咀過四灣」。今次去行三牙全走。
  • 亞洲最美行山徑 港島石澳行山攻略
    亞洲最美行山徑 港島石澳行山攻略- 香港旅遊購物美食指南石澳郊野公園內的大浪灣沙灘上
  • 香港四大遠足徑盤點——港島徑
    但要完成一次遠足,卻需要做很多的行前準備。比如,遠足所需的個人裝備、行山技巧、基本的安全注意事項、求救守則以及規划行程。如果遠足是在規範化的郊野路徑進行,還需要認識路徑中的標距柱及相關引導信息。此外,正所謂「上山容易落山難」,下山也講究技巧,利用研習徑旁的足印,可以學習用「之」字的姿勢下坡。沿途走在林蔭山徑上,實踐遠足技巧,環走一圈,返回扶輪公園,即達終點。此時,便知道自己遠足所需的時間。
  • 香港四大遠足徑盤點——鳳凰徑
    顧名思義這裡路面傾斜成70度,山徑石級依山而建,部份高及膝蓋,下山時需仗地而行,為鳳凰徑裡面12段中最難走的一段。沿「天梯」而下,穿過高大的木牌樓,便進入鳳凰徑的第4段。圖片來自:地政總署測繪處簡介:從第4段與第5段的交接點羗山郊遊地點往上行約1公裡,即可到達觀音山。在右邊嫩綠的天然林中,凸顯著一個金黃色圓拱形的屋頂。
  • 「香港行山徑系列第一號:鳳凰徑」郵票發行
    「香港行山徑系列第一號:鳳凰徑」郵票發行 畫面美不勝收  【解說】香港郵政10月6日宣布發行「香港行山徑系列第一號:鳳凰徑」特別郵票及相關集郵品,此套郵票以香港知名的戶外登山景點──大嶼山鳳凰徑為主題,共12枚,每一枚郵票分別展示鳳凰徑12段景色中的一段。
  • 4月27號【港島徑】香港徒步港島徑-龍脊線 《喜劇之王》石澳古村一天
    避開擁擠,遠離喧囂浮華的快節奏,選一個周末,到這些有遠山,有碧海,有漁船,有小清新,還有濃濃的人情味的小島,感受慢生活,留下繁華之外的另一種香港記憶吧。港島徑是香港四大遠足行山徑裡最短的一條,全長共50公裡,分為8段。西起山頂,東至大浪灣,東西跨越香港島。與另三條遠足行山徑不同的是,港島徑全程沒有露營點,不適合連續幾日的行山/露營活動。
  • 香港行山之參考
  • 【香港十大】麥裡浩徑全十段大盤點
    交通:1)92,299,1M至西貢墟2)94,96R,698R至黃石碼頭(只在星期日及公眾假期行駛)3)T6 香港仔至北潭湧(只在星期日及公眾假期行駛)4)9 西貢碼頭至麥理浩夫人渡假村5)7 西貢碼頭至海下第二段.
  • 香港遠足徑盤點——古道
    圖片來自:磨房用戶·Leesa姐沿路會穿過大欖郊野公園的樹林區及數條小溪,其中數段路的坡度頗為陡峭,只宜穿著行山鞋的遊人步行。『注』從東湧站至白芒「起步點」這一段路、需另加時上1小時的步程。大致可分為太平山段及龍虎山段。東部入口於位太平山山腰,舊山頂道與地利根德裡交界處,在約海拔210米處成水平西行方向,貫通了克頓道、龍虎山至西高山的山徑,就是張保仔古道。
  • 香港行山之港島衛亦信徑雙走
    這條遠足徑全長約78公裡,共分為10段;其中第1、2段在港島,第3-10段在隔海的九龍和新界。衛亦信徑第1段由港島南部赤柱峽道起步,路線初段即要急攀孖崗山,下降到淺水灣坳,再登紫羅蘭山,然後下降至黃泥湧峽;第2段於黃泥湧峽起步,登上渣甸山,下降至渣甸山北引水道,再攀畢拿山,於畢拿山腰左轉至小馬山,登小馬山,然後沿金督馳馬徑、鰂魚湧緩跑徑和鰂魚湧樹木研習徑,行至康怡花園附近的太古地鐵站結束。
  • 「香港行山徑系列第一號:鳳凰徑」郵票發行
    「香港行山徑系列第一號:鳳凰徑」郵票發行 畫面美不勝收  【解說】香港郵政10月6日宣布發行「香港行山徑系列第一號:鳳凰徑」特別郵票及相關集郵品,此套郵票以香港知名的戶外登山景點──大嶼山鳳凰徑為主題,共12枚,每一枚郵票分別展示鳳凰徑12段景色中的一段。