央廣網北京8月25日消息(記者沈靜文)據中國之聲《新聞晚高峰》報導,繼去年(2016年)宣布2017年美國市場將採購不使用人類抗生素的雞肉產品後,23日麥當勞宣布,要求全球的肉雞供應商2018年開始逐步停止使用人類抗生素,以防止出現更多的超級細菌。而中國不在首批名單之中。麥當勞中國表示,在中國,麥當勞與全球減少抗生素使用種類的目標一致,並一直與政府相關部門、供應商、行業協會、學術專家密切合作,根據中國農業的實際情況,推進行業的可持續發展。
停用抗生素之舉意義何在?
在聲明中,麥當勞要求肉雞供應商逐步停用世界衛生組織認定的人類藥物中「最高優先級的重要抗菌藥物」,第一批從2018年1月開始,包括巴西、加拿大、日本、韓國、美國和歐洲,不過歐洲供應商仍然可以使用粘菌素;至2019年底,澳大利亞和俄羅斯的供應商將停止使用這些抗生素,歐洲供應商停止使用粘菌素;其餘市場供應商至2027年1月全面停止使用抗生素。
抗生素藥物在治療感染性疾病方面發揮著至關重要的作用。但是,抗生素耐藥性能通過直接或間接接觸在人類和動物之間傳播。人用抗生素在動物中的濫用,是對人類生命最後防線的嚴峻挑戰。
這一問題受到浙江醫科大學附屬第一醫院傳染病診治國家重點實驗室副主任肖永紅的長期關注。「雞吃了抗菌藥以後,雞體內的一些細菌都對各種抗菌藥耐藥,甚至成為超級耐藥菌。超級耐藥菌通過食物鏈傳播給人,對人產生非常大的影響。現在臨床上看到很多病人為什麼一生病就沒有辦法治療,原來還以為是病人自己亂吃抗菌藥,實際上估計從動物來的超級耐藥菌也難推責任。」他如是說。
農業部曾多次表示,禁止人用藥品用於養殖業生產,禁止在飼料和動物飲用水中添加激素類藥品和國務院獸醫主管部門規定的其它禁用藥品,禁止銷售含有違禁藥物或者獸藥殘留量超過標準的食用動物產品。2015年,農業部在禁止在食用動物中使用製劑名單中新增洛美沙星、培氟沙星、氧氟沙星和諾氟沙星等4種喹諾酮類抗生素。
有業內人士稱,目前政府對動物用抗生素的監管,不可謂不嚴,「比如肉、蛋、奶,藥物使用都是有要求的,藥的種類、使用的動物、使用的期限,尤其是休藥期都有嚴格的規定。農業部每年都有抽查任務,包括產品這一塊、飼料這一塊、藥物殘留這一塊,據我所知每個省的藥檢所每年也都承擔這方面的任務。」
人類得病不可避免,動物也一樣。在全世界範圍內,動物使用藥物都不可避免,關鍵在於規範和管理。
中國農業科學院研究員王加啟介紹道,「哪些抗生素能用,哪些抗生素不能用,農業部235號公告一目了然,首先有個清單。措施之二就是生產規範要求,比如奶牛生病,給它用抗生素,它產的牛奶在一定時間內不能銷售,不同藥物的休藥期是不一樣的。」
中國農業大學動物醫學院博士生導師王戰輝也表示,要確保用藥安全,需要嚴格把握用藥範圍和停藥時間,「比如,這個藥是批給豬的,就不能用給雞。用藥方面完全按照批准藥物的種類、劑量、適用動物來用。另一個,每種藥物都有規定的停藥期,一般來說都需要有休藥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