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火線哥」(DChuoxian)在寫《56張圖告訴你,南沙的房子還能不能買(上)?》之前,真沒想到有那麼多人關注南沙。
一部分粉絲直接私信要走了高清版的PPT,更多的小夥伴則直接@「火線哥」,希望早點看到下篇。
上篇主要介紹了南沙的過去和現在。老實說,很多人看後跟「火線哥」的心情一樣,這下涼涼了。
南沙區內就業人口約為23萬人,集中於製造業,學歷偏低。而且還面臨著未來巨量的新增土地供應。
人少地多。這就意味著,很多抱著投資的心態買入南沙,未來可能沒有接盤俠。
「火線哥」發現,不少小夥伴之所以買南沙,不是因為多麼了解這裡,而是因為:
那麼多人買了,所以我應該買。
一位粉絲看了文章後,慌得一比——
臥槽,剛買了南沙!
如果未來南沙還是這樣,那就真的要加上五個「臥槽」。
未來南沙產業格局會是怎樣,交通如何變局,人口如何有質量地增長,學校、醫療、文化等等這些公眾服務怎麼破?
這也就是本篇需要闡述的問題。
所以,你的投資是不是真的要站崗,南沙還是否值得繼續買?這篇就值得你認真看了。
15年人口增長近兩倍地產火線
買房當然要看一個區域的未來。
南沙未來會變成什麼樣子?
1.四大未來之城:國家級新區、自貿區、大灣區全面合作示範區、廣州副中心
2.五大戰略目標:國際航運中心、國際貿易中心、科技產業創新中心、現代金融服務中心、國際共同家園
前面幾個高大上的詞,都很好理解,也很常見。
倒是「國際共同家園」鮮見。
簡言之,南沙的房地產市場在廣州供應量最大,未來南沙還會大手筆引入人口、發展樓市。
從世界濱海城市發展趨勢看,都存在從內河地區走向濱海區域,倫敦、漢堡、東京、橫濱,無一不是如此。
所以,南沙能成為廣州副中心,很大程度上依賴於地緣優勢。
這下又回到樓市上來了。
按照國內大城市的通勤數據看,中心城區的最大輻射半徑為30公裡左右(北京31.7公裡、上海30.8公裡、深圳30.5公裡、廣州29.8公裡)。
南沙距離廣州中心城區50公裡,只能「自立江湖」,自己在這裡發展房地產、發展新人居。
敲黑板、劃重點啦!
人口是衡量一個區域樓市發展水平的重要指標。到2035年,南沙的常住人口將實現200-250萬的目標,創造180萬人的就業崗位。
去年南沙的常住人口80萬。也就是說,15年後,南沙人口將迎來近乎三倍的爆發式增長。
屆時,廣州將成為2000萬常住人口的超級城市,人口總增長500萬人,其中有大約三成的指標,是由南沙貢獻的。
哪裡才值得投資?地產火線
深圳西部之所以大熱,是因為城市發展趨勢在這裡,輔以大規劃、大資金,不熱才怪。
買房要跟著政府的指揮棒走。
所以,要買南沙,首先要看明白哪些區域是「指揮棒」的發亮點。
南沙將形成「一核四城、多點支撐」的空間格局。
一核:中心城區
四城:慶盛新城、北部新城、南部新城、海港新城
多點:種業小鎮、珠寶小鎮、星海音樂小鎮等
在「火線哥」(DChuoxian)看來,中心城區和慶盛新城機會更多些,因為這兩個地方分別是高端服務的城市服務中心、高新產業和現代服務產業聚集地,有點像深圳的福田和南山。
其他三個新城,產業機會更多些。
至於那些小鎮就pass吧,這些都是美麗鄉村、振興鄉村戰略的主要內容。
再細點,7個自貿區區塊、2個產業園區,未來是南沙的重點發展區域。
儘管位於中心城區,但是明珠灣起步區真的還是起步階段,還處於三通一平的初始時期。
橫瀝島未來定位於金融服務區,從效果圖看,還是蠻高大上的,現在已經落戶了不少重大項目。
蕉門河中心區是南沙城市發展的起步區域,也是南沙的行政中心、商業中心、文化中心和居住中心,這裡聚集著南沙80%以上的城市配套,是南沙真正意義上的城市中心。
南沙灣地區將以黃山魯森林公園為中心,成為粵港澳大灣區創新合作先行區、粵港澳大灣區海上門戶和廣州國際海洋文化休閒中心。
從規劃圖中可以看到,該地塊內有已通車的地鐵4號線,以及規劃中的地鐵15號線,同時還有深茂鐵路和贛深客專南沙支線通過。
廣州有一座科學城,就在南沙。
明珠科學園定位為廣州南沙科學城的核心區,選址下橫瀝水道南側,珠江街道東部,首批將入駐5個中科院項目。
建成後的效果是上面這樣子滴!
慶盛樞紐區塊位於廣深港客運專線與廣中珠澳城際軌道(規劃)交匯處,是南沙自貿片區的重要組成部分,也是南沙新區兩大軌道交通樞紐之一。
在整體格局上,慶盛樞紐區塊將與東湧鎮區聯動發展,慶盛以創新產業為主,東湧以生活配套為主。
慶盛樞紐區塊總居住人口(含公寓、宿舍等)約為8.1萬人,總就業人口約為11.7萬人。東湧鎮區居住人口(含公寓)約為15.9萬人,就業人口約為5.2萬人。
保稅港加工製造業區塊的功能定位為加工貿易轉型升級服務區,搭建促進加工貿易企業轉型升級的技術研發、工業設計和智慧財產權等公共服務平臺。
同樣都在萬頃沙,由於定位不同,南沙樞紐區塊就厲害了。
南沙樞紐區塊的交通能級無疑是南沙的NO.1,會建設成為「超級樞紐」——南沙站樞紐,規模為14臺30線,串聯大灣區9座城市,實現多站布局、多點到發,打造形成世界級高鐵樞紐格局。
大崗先進位造業基地是南沙主導產業之一,將為廣州市南沙新區加快發展節能環保、裝備製造業提供重要的承載平臺。
4年後,南沙到深圳半個鐘-地產火線
從現狀看,南沙的大灣區地理中心、門戶地位無可置疑,但是山高皇帝遠的狀況,一時半會還難以改變。
從規劃看,是要把南沙從「地理中心」轉化為「交通中心」。
總體看南沙交通體系將形成「一主三輔六節點」的格局。
一主:南沙樞紐
三輔:南沙客運港、商務機場和慶盛樞紐
六節點:蕉門、橫瀝、大崗、欖核、CBD樞紐和萬頃沙南
《廣州市交通發展戰略規劃》此前提出了「3060」時空目標:即市中心至南沙副中心、外圍城區中心30分鐘直達,廣州與灣區各城市中心60分鐘軌道直達。
還記得前文說過,南沙的一個致命弱點是與廣州中心城區對接弱,未來,南沙將通過三大廊道,加強與中心城區的對接對連。
東廊:廣珠東線高速、1號公路、廣深港客運專線、知南快線4號線,東廊現有建成的通道較多,規劃也有較好的預留。
中廊:南沙港快速、番禺大道-南沙大道、18/22號線,中廊的交通通道基本建成或者在建。
西廊:通道較少,僅有東新高速,而且缺乏軌道交通。
所以,在交通方面,南沙最主要的工作就是傍大腿,全面對接廣州中心城區,建設「三高三快」體系。
關於南沙的交通,有必要挑些深圳人最為關心的要點說說。
可能有些人並不知道,深中通道還有延伸工程。
投資210億元、今年開工建設的深中通道延伸項目,也將在2024年完工。
該項目包括廣州南沙至中山高速公路主線、萬頃沙支線兩部分。
其中萬頃沙支線連接深中通道。這意味著,深中通道將分別在深圳、中山和廣州南沙有三個登陸點。南沙藉此項目,快速與深圳前海連接。
深茂鐵路,同樣預計於2024年完工。深茂鐵路設在廣州的唯一一個站點是萬頃沙的南沙站。
根據此前的環評公告顯示,屆時,深茂鐵路將設區間發車。深圳機場到萬頃沙,將只需要12分鐘,而且近期規劃每天對開123次,遠期規劃為每天對開156次。
按照規劃,4年後,南沙到深圳,或許只要半個小時。
當然,發展陸路交通遠遠不夠,水上交通才是南沙具有的最大優勢。
屆時,南沙去廣州中心城區、深圳機場、珠海、中山的航班和線路有望增加。
還有大批量樓盤上市地產火線
說一千道一萬,南沙的配套服務到底行不行,也是吸引置業投資的一個重要砝碼。
增加重大配套服務的投入,仍是南沙聚集人口的主要方向。南沙將從六個層面上發力。
到2035年,南沙將有5所三級綜合性醫院、3所二級以上中醫院、2所二級以上婦幼保健機構
講真,南沙的教育資源不容樂觀。截至2018年底,區域各類學校87所。
在2011-2013年,南沙的學校有大比例的增幅,此後幾年的發展平緩。
當然,廣州也會對南沙進行「輸血」,構建南沙與中心城區對接的三大產業帶。
西部樞紐帶:對接廣州南站、廣州站、棠溪站、白鵝潭、市橋
中部高端服務帶:對接東站、琶洲番禺廣場、萬博
東部創新帶:對接知識城、第二CBD、創新城-亞運城
之所以這麼做,是為了實現南沙的職住平衡,以免日後大量人口進入,卻要到50公裡以外的中心城區上班,成為「鐘擺一族」。
為此,南沙將構建13個產業平臺和1個合作區。
這樣打出組合拳後,南沙實現職住相對平衡,就業人口和居住人口(上圖黑色和藍色柱)大體相當。
未來十年,南沙仍是廣州的開發大戶,將有48個項目陸續完成。
期間,南沙將有1328萬平米的拆遷建面、開工建設面積3910萬平米、土地出讓金348億元、固定資產投資2900億元。
也就是說,未來南沙還有大量的新建樓盤上市。
說個題外話,地面沉降和海平面上升,是填海地區、沿海地區都會遇到的問題。
對南沙樓市,一個最大的懸案是:到2035年,南沙將實現200-250萬常住人口,同時還有海量新盤上市,這些新增人口能否填滿新樓單位?還是需要外地人作為主力軍?
ps:本文所有PPT圖片均來自廣州市城市規劃勘測設計研究院總規劃師黃慧明近期在 「2020南沙區域發展高峰論壇」的專題演講,特此鳴謝!
有興趣索取高清完整版PPT的粉絲,請在文末有質量地留言,並請私信dchx119.
—這是一條很有價值的分割線—
這裡專售避坑秘籍/買房「後悔藥」
買房路上,真的需要一位專業夥伴挑亮一盞燈。「火線哥」的好友,信榮(全國)房地產律師天團的首席律師張茂榮已是深圳地產律師界的頂流,他很願意與買家聊一聊,這個電話400 0755 618(公眾號:信榮律師團隊 ) 能為你的買房護航。
壹宅科技旗下新媒體矩陣
▼
陸家嘴(泛地產平臺)
1
地產火線(深耕深圳)
2
往期推薦
56張圖告訴你,南沙的房子還能不能買(上)?
深圳西部最後一塊窪地,「第二人才公園」要來了
76萬/套精裝新房,竟然在深圳!傳遞四大信號
這一天,深圳等了40年