透視日本《宇宙基本計劃》-光明日報-光明網

2020-12-14 光明數字報

    2020年6月,日本政府在內閣會議上正式通過了新修訂的《宇宙基本計劃》,為日本未來十年的宇宙政策確定了方向。作為一份公開發布的政策文件,該計劃以軍用和民用為兩大立足點,面向全體日本國民,詳細闡述了太空開發事業在安全保障、國土防衛、科學研究、產業發展、防災救災、資源利用、人才培養、國際合作、國民教育等方面的重要意義和深遠影響,以期獲得民意支持和資金保障。

    透過《宇宙基本計劃》可以看到,日本正試圖利用自身在經濟、科技、教育方面的傳統優勢,全力以赴要在未來世界各國的太空開發競賽中牢牢佔據前列。同時,日本因目前在探月、火星探測、深空探測等太空開發領域落後於其他國家而產生的焦慮感和緊迫感,也在該計劃中體現無遺。

太空軍事化動向令人擔憂

    日本在2009年首次制定《宇宙基本計劃》,2013年和2015年曾兩次進行修訂。對於這次最新修訂,日本媒體直言不諱地指出,正是鑑於宇宙空間在安全保障領域的重要性不斷提高,日本政府時隔5年再次對該計劃進行了修訂。

    在《宇宙基本計劃》中,第一部分的第一個小標題就是《在安全保障領域,宇宙空間的重要性日益提高》。在這一部分,日本明確提出,「如果缺少對太空的利用,現代的安全保障將無從談起。」為了對標美國,該計劃多次提到,美國已經將太空定義為「戰鬥領域」,並於2019年12月創設組建了獨立於傳統的海陸空及海軍陸戰隊之外的全新軍種——太空軍。

    而事實上,日本政府在2018年12月敲定的最新版《防衛計劃大綱》中,不僅使用了「事關生死存亡」這一措辭,來強調「在宇宙空間獲得優勢地位」的重要性,而且提出「要在太空領域,擁有幹擾敵方指揮控制、信息通信的能力。」為此,該計劃宣布,要在航空自衛隊內部新編一支所謂的「宇宙作戰隊」。

    2020年2月,日本成功發射了一顆新型光學偵察衛星,使目前在軌的光學、雷達偵察衛星增至8顆。日本計劃在未來形成包括2顆數據中繼衛星在內的10星組網系統。

    另一方面,為自衛隊打造的專屬軍事通信衛星「煌」系列,已完成2顆衛星組網,計劃2022年發射第3顆。為進一步提升日本及周邊地區的導航定位精度而研發的「準天頂」定位衛星系統,日本已於2018年年底實現4星組網並投入應用,目前正逐步在自衛隊的艦機上安裝信號接收機。按照相關計劃,這一系統將於2023年實現7星組網,屆時日本將建成獨立的區域衛星定位系統。下一步,日本還計劃發射自己的預警衛星。

    2020年5月18日,日本自衛隊首支「宇宙作戰隊」在航空自衛隊府中基地正式組建,其主要任務是監視他國衛星以及可能撞擊人造衛星的太空垃圾的動向,推進部署雷達等軍事設施。

    為了實現《防衛計劃大綱》提出的「在從平時到戰時的所有階段,都必須在宇宙利用領域確保優勢地位」這一目標,日本在《宇宙基本計劃》中提出了一整套提升太空軍備力量的方案。其中,構建「小型衛星星座」這一舉措尤其值得關注。「小型衛星星座」是指通過發射多顆小型衛星來組建的通信網。《宇宙基本計劃》提到,在飛彈早期探測方面,日本一直依賴美國。如「小型衛星星座」得以實現,日本將擁有早期探測能力。由於使用多顆衛星追蹤飛彈的動向,所以監視精度很高。而且,即使某顆衛星發生故障,也可以用其他衛星來彌補。

    近年來,日本在太空軍事化方面動作頻頻,已經引起了人們的擔憂。《衝繩時報》曾發表社論,對於日本成立「宇宙作戰隊」表示擔憂,希望日本不要忘記作為其安全保障基本方針的「專守防衛」原則。瑞典空間物理研究所研究員山內正敏也曾在日本一家網站刊文指出,新修訂的《宇宙基本計劃》優先考慮防衛省的意向,把軍事用途作為太空開發的最優先考慮事項,這種傾向令人擔憂。

充分調動民間力量

    《宇宙基本計劃》的前言開宗明義地提出,目前,太空開發事業對於日本的安全保障和經濟社會,具有越來越重大的意義。太空開發事業也迎來了由官方主導向「官民共創」轉變的新時代。太空開發事業不僅代表著科學技術的巔峰,也是經濟成長的動力。

    隨著以美國企業為代表的民間資本大舉進入宇宙空間開發領域,日本各界也開始逐步認識到該領域的巨大商業價值。《宇宙基本計劃》列舉數據稱,日本民間企業已連續3年向宇宙開發領域投入了100~200億日元的資金,而且原本各處於不同賽道的玩家也紛紛入局。為了讓該領域的新老玩家實現聯動發展,日本將在研究、開發、實證等方面,全力構建產學官一體模式,打造良好的事業發展環境。

    目前,日本國內航天產業的規模為1.2萬億日元。《宇宙基本計劃》提出,日本將改變以政府為主導的宇宙開發計劃,積極鼓勵民間企業參與其中,力爭在本世紀30年代早期實現翻一番的目標。

    《宇宙基本計劃》還提出,在歐美國家,許多尖端科技都是應安全保障所需而得以開發和應用的。但隨後這些尖端科技在提高歐美國家宇宙產業和相關行業的競爭力方面,也發揮出重要作用。而在這方面,日本並未形成相應的機制。因此,日本的當務之急在於找出對策,強化民用轉化機制,從而讓日本在宇宙科學、空間探測等領域尖端科學技術儘快實現民用化。

    特別值得一提的是,為了最大限度地激發民間的活力,日本在具體的宇宙開發項目中,將遵循「能夠由民間擔負的部分,就儘量交由民間來組織籌措」的原則,同時,日本將致力於提高民間投資的「預見可能性」,讓民間資本對於投資宇宙開發領域能夠持有相對合理和穩定的預期,進而促進更多不同行業的企業和初創企業參與到宇宙開發產業中。

    新冠肺炎疫情對經濟的影響,在《宇宙基本計劃》中也有所提及。該計劃指出,宇宙空間系統能夠精確提供位置、時間、圖像信息,保障通信暢通,這些都是未來社會發展不可或缺的基石。另一方面,在經濟社會因疫情陷入危機的背景下,日本的宇宙開發產業也受到了不小的影響。越是如此,就越有必要對於宇宙開發事業提供大力支持。

培養國民太空意識

    未來的太空開發競爭,說到底是人才的競爭。而想要打造一支在太空開發領域具有世界頂尖水平的人才隊伍,則同樣需要從娃娃抓起、從培養廣大普通國民對太空的興趣做起。因此,《宇宙基本計劃》專門將「增進國民對太空開發事業的理解」和「夯實太空開發事業的人才基礎」作為重要的戰略目標,並為此制定了全面而長遠的規劃。

    例如,在人們的傳統印象中,太空開發領域主要是太空人、宇宙科學家、航空航天工程師等理工科人才的天下。然而,《宇宙基本計劃》特別提到,未來需要重點培養的太空人才還包括:「既具備太空領域專業知識,又能成為太空領域與其他領域之間溝通橋梁的人才」「善於制定太空國際規則的人才」「促進國際太空合作的人才」「開拓太空產業市場的人才」「能夠分析太空開發事業所產生的社會效果和經濟效果的人才」「能夠通過太空開發事業創造出新產業的人才」等。該計劃指出,上述這些人才都必須在人文社會科學領域具有深厚的造詣。只有發掘和培養出這樣的人才,才能牽引太空開發事業不斷取得成功。

    另一方面,為了獲得國民對太空開發事業的廣泛理解和大力支持,《宇宙基本計劃》提出,要通過各種傳播途徑,以適當方式向全體國民宣傳宇宙開發利用的意義、成果、價值及重要性。

    「日本太空人活躍在太空中的身影,既可以激發廣大國民對太空開發利用事業的理解和支持,同時也能夠帶給人們以夢想和希望。今後還需進一步發掘利用其中的巨大價值」,《宇宙基本計劃》最後這樣說。

    (作者:謝宗睿,系中國社會科學雜誌社編輯中心副主任)

相關焦點

  • 光明日報 2019年12月30日 星期一
    「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宣傳活動由光明日報社主辦、光明網承辦,至今已連續舉辦三年,旨在盤點過去一年中為非遺保護傳承事業作出突出貢獻的標誌性人物,梳理一年中非遺領域的重大事件,記錄非遺傳承發展的生動實踐。2019「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宣傳活動自啟動以來,得到廣泛關注。
  • 傳承與發展書院文化意義重大-光明日報-光明網
    據光明網數據新聞工作室統計,近一個月來,相關話題討論量近2萬條。    多數網友認為,古代書院具有開放性和包容性,與現代大學所追求的辦學理念一致。網友「用裡先生」表示,書院具有極強的社會開放性和包容性,它能夠接納各種身份、不同學派的人群,促進思想碰撞,相互借鑑經驗。    部分網友提出,「千年書院」為中國文脈傳承發揮了不可替代的作用。
  • 報社概況_光明日報報業集團
    2012年12月,光明網被國家網際網路信息辦公室評為「輿情工作先進集體」,光明網員工榮獲「先進個人」稱號。2012年12月,光明網榮獲黨的十八大網際網路宣傳管理工作先進集體榮譽稱號,吳小京同志榮獲黨的十八大網際網路宣傳管理工作先進個人榮譽稱號。2012年12月,光明圖片和《光明日報》軍事版聯手合作。
  • 中國早期思想文化源流的發生學透視-光明日報-光明網
    劉緒義的新著《天人視界:先秦諸子發生學研究》(人民出版社)我已讀了好幾遍了,作者堅持以嚴格的歷史性對中國早期思想文化源流作發生學透視的創新精神給我留下了深刻的印象。劉緒義沒有受到中國古代哲學史、思想史教科書的框囿,在人們習焉而不察地按照儒、墨、道、法等各家來梳理先秦思想時,產生了需要從發生學的角度來重新清理中國哲學和文化觀念的起源及其實質的強烈的問題意識,並證成其基本結論:先秦諸子是一個「和而不同」的統一整體,當時有「儒」而沒有儒家,有道論而沒有道家,有名學而沒有名家,儒、墨、道、法、名、陰陽等「六家」或「十家」的學派劃分是漢人為研究先秦諸子思想方便起見而進行的學術分類
  • 民胞物與-光明日報-光明網
    【光明論壇·溫故】    2017年12月1日,中共中央總書記、國家主席習近平出席中國共產黨與世界政黨高層對話會開幕式,並發表題為《攜手建設更加美好的世界》的主旨講話。意思是說,天是我的父親,地是我的母親,人都是天地所生,稟受天地之氣而成性,其在宇宙間是很藐小的,和萬物一樣生存於天地之間。陰陽二氣構成了人的身體,「太虛」之氣規定了人善良的本性。天下的人都是我的同胞兄弟,天地間的人和物都是我的同伴朋友,所以,我們對他人均應像兄弟一樣去對待,對萬物也應像對人一樣去關愛。
  • 用「有血有肉」的文字記錄時代-光明日報-光明網
    我是張璋,一個大學畢業剛滿兩年的光明網編輯。很多媒體人知道我,是從去年9月6日《光明日報》頭版頭條《喊著「下盤石」,我們哭了!》開始的;很多讀者、觀眾知道我,是從今年5月由社科院林燕平老師和我發起的「援夢西海固」活動開始的。
  • 第二屆「中國十大婦幼天使」徵選揭曉-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北京3月17日電(光明網記者李然、李丹)由光明網與搖籃網共同主辦的第二屆「中國十大婦幼天使徵選活動」,17日在光明日報社揭曉結果。     光明日報副總編輯陸先高在致辭中談道:「在大家抱怨掛不上號、排不上隊、看不起病的同時,也該替這些看似穩如泰山、實則心力交瘁的醫生想一想,他們其實也是普通人,脫下白大衣之後,一樣是為人妻、為人父、為人子女,我們每年做這個活動,就是要讓廣大受眾能夠更加關注、理解和愛護這個群體。
  • 徵文啟事-光明日報-光明網
    為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更好踐行社會主義核心價值觀、大力弘揚中華傳統美德,在連續兩年成功舉辦系列徵文活動的基礎上,貴州省精神文明建設委員會與光明日報社決定聯合舉辦第三屆「孔學堂杯」弘揚中華優秀傳統文化主題徵文活動
  • 香港:報紙閱讀呈「三足鼎立」之勢-光明日報-光明網
    從本期開始,光明日報新傳媒版將通過《環球新媒體使用掠影》欄目刊發一系列文章,向廣大讀者展示世界上一些具有代表性的國家(地區)民眾對於新媒體的選擇與偏好、理性與情感、堅守與創新——請記住,在新媒體時代,我們需要的不僅僅是技術和產品,更有責任、素養和價值。     一直以來,香港人都有著深厚的讀報傳統。
  • 在日本當和尚-光明日報-光明網
    常有中國朋友對日本和尚能娶妻生子、喝酒吃肉大為驚奇,還有更高調的,開豪車,擁美人,大大顛覆了他們印象裡的森嚴戒律。我客居京都若干年,這裡寺廟眾多,宗派林立,信眾廣布,獨特的僧侶文化是一道不可忽略的風景。
  • 光明日報重大事件回顧
    伴隨新中國66年的輝煌歷程,《光明日報》已走過66年曲折而難忘的歲月。此刻,我們以現有歷史檔案史料為依據,反覆篩選,精心製作《光明日報重大事件》,簡要梳理本報66年來重要報導、事業發展等方面的脈絡。希望以史為鑑可以知得失、促發展。1949年1949年6月16日,由民盟主辦的大型綜合性日報《光明日報》在北平創刊。
  • 追憶父親主持《光明日報》橫排版設計-光明日報-光明網
    他曾於1949年《光明日報》創刊至1961年在該社擔任編輯工作,每日晚飯後上班,直至次日凌晨看到報紙的清樣沒有問題後才能回家休息。    1992年夏天,父親80大壽。全家子女到天津父親的寓所聚會表示慶賀。其間,我們問起父親《光明日報》是怎樣從豎排改為橫排的。通過父親興奮的講述,我們了解到了當時的情況。
  • 光明日報哲學版·論點摘編
    「生命至上」和「人民至上」不僅與人類生存和發展息息相關,而且人類如果不追求它們並以它們作為基本原則,就會陷入生存危機。兩者各自都有對人民個體的實踐要求,而將兩者的實踐要求結合起來,可以概括為一個共同的總的實踐要求。用孟子的話表達,這就是:「親親而仁民,仁民而愛物。」而這種總的實踐要求以個體獲得全面而自由發展為前提。
  • 2018「中國非遺年度人物」30位提名候選人產生-光明日報-光明網
    本報北京12月26日電(記者張玉玲)由文化和旅遊部非遺司指導,光明日報社、光明網主辦的2018「中國非遺年度人物」推選活動已產生30位提名候選人,現向社會公示。近日,經過光明日報非遺傳播專家委員會投票、評議,活動組委會綜合考慮候選人區域、類別、構成等多種因素,充分衡量候選人的標誌性、引領性、創新性、示範性及年度代表性,從100位候選人中確定了30位提名候選人。其中,傳承人22位,研究者5位,管理者、策展人、企業家各1位。22位傳承人涵蓋非遺十大類別中的八類,國家級傳承人18位,省、市級4位。
  • 手機光明網開通
    本報北京9月27日電光明網在國慶節前夕正式推出手機光明網。從今天起,手機用戶可以通過訪問手機光明網(網址:wap.gmw.cn),隨時隨地了解當天發生的國內外大事,掌握思想理論學習最新動態。手機光明網的推出是光明網為新中國成立60周年獻上的一份禮物。
  • 光明網-《光明日報》
    來源:光明網-《光明日報》
  • 光明網啟用新域名全新改版
    本報北京4月13日電14日,光明網正式啟用我國國家頂級域名www.gmw.cn,與此同時,網站原來的www.gmw.com.cn、www.gmd.com.cn、www.gmdaily.com.cn 繼續保留,並能正常使用。
  • 基層是記者的福地-光明日報-光明網
    自2011年的六訪以後,他相繼完成了對黎明村的七訪、八訪、九訪、十訪,對這個村莊進行了更全面的採訪、更深入的挖掘,基本保持了一年一訪的「密度」。難能可貴的是,他每次採訪都不是蜻蜓點水,也不是浮光掠影,而是放下身段、進村入戶,與村民促膝談心、傾心交流。所以,每次他總能發現別人沒有發現的素材,總能傳遞出新的信息、寫出不同於以往的新意,總能以新的主題開拓、新的意境追求引起讀者的高度關注。
  • 在日本當和尚-光明日報-光明網
    常有中國朋友對日本和尚能娶妻生子、喝酒吃肉大為驚奇,還有更高調的,開豪車,擁美人,大大顛覆了他們印象裡的森嚴戒律。我客居京都若干年,這裡寺廟眾多,宗派林立,信眾廣布,獨特的僧侶文化是一道不可忽略的風景。
  • 【組圖】「中國夢·光明行」——「大河上下」徐惠君作品展在蘇州...
    光明網訊(謝俊彥、張舒煒)11月30日上午,以黃河為主題,謳歌時代精神的「中國夢·光明行」——「大河上下」徐惠君作品展在蘇州市李公堤圓融藝術中心開幕。本次展覽由光明日報社社會活動部、蘇州新建元•圓融發展集團聯合主辦,光明日報·光明天下傳媒、圓融藝術中心聯合承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