誰能想到,小時候臭氣燻天淤泥滿滿的護城河,竟然悄悄變身,即將成為西安又一處天然氧吧!10月1日起 ,護城河將全線建成並貫通,對外免費開放!
藍天白雲、碧水綠茵,連接環城公園和外面街道,還有環河小道和繞城小船......對於小時候飽受護城河臭氣荼毒的鳳五君來說,能親眼看到這裡變身天然氧吧,驚訝程度絕對爆表!
歷史中的護城河°
宏偉 氣派
提起護城河,不得不提提它的歷史。
城牆一帶對於西安人來說是不能少的一部分,畢竟坐擁600來年歷史,承載的不僅僅是老土著從小的生活,更是這麼多年來沉澱下來的歷史底蘊。
早在唐朝末年,就有了現在護城河的前身。西安城當時還是隋唐長安皇城,而屬於內城的皇城並沒有城河來守護,直到佑國軍節度使韓建改築長安城,將內城改成外圍城,並在外修了一周護城河來抵擋攻擊,這之後人們才意識到護城河在城防中作用有多大!
而到了明朝,護城河規模開始擴大。朱元璋命宋國公「往陝西修城池」,在原隋唐皇城的基礎上向東、北兩面拓築,同時護城河也隨之延長,並在城河內外設有築沿和夾道,護城河從那時起基本成型。
▲明朝西安城圖
在之後的歷史長河中,護城河漸漸加深加寬並疏浚,該疏通的疏通,該開鑿的開鑿,任憑時光流逝守護著城池的護城河卻越來越宏偉壯觀。
即便新中國成立之後,無需再發揮防禦功能的城河轉行做抗洪,也始終守護著城池內的小小生活。
我們記憶中的護城河°
髒 臭
回歸現實,雖說歷史上的護城河絕對夠宏偉夠氣派,但要是真的問問那些二三十年前見證過護城河真貌的朋友們,對這裡的第一印象可並不是歷史小驕傲,而是:又髒又臭。
當時的護城河排汙不到位,經不住雨水和汙染物的潛入,而老城區內汙水也直接排進河裡。時間一天天過來,城河混雜淤積了大量的汙物,開始變髒變臭,誰走到護城河邊上時不是立刻捂著鼻子飛奔逃開呢!
這時候,就有了清淤活動。從1983年的第一次大規模環城建設,到1998年的清出21萬立方米淤泥的清淤行動,護城河的水質當時是變好了不少。
但不變的進汙水,不變的排汙力差,髒臭會遲到但不會缺席!護城河還是那個人沒法靠近的地方,至於什麼「天然氧吧」,不可能!
不過好在從2003年起,護城河開始提升改造。
逐次實行東門—建國門、建國門—朱雀門、朱雀門—西門的景觀水域改建、箱涵改造(禁止城區汙水排入)、河道防護等措施。從根本上杜絕水質汙染,終於,改造的部分變身成為了乾乾淨淨的小河道!
即將變身「天然氧吧」
舒適 全面
別看早在前幾年,西門-南門-東門部分的水域改造就已經完工並對外開放,而如今護城河的其餘部分終於也要蛻變成功了!全長14.6公裡的護城河,全線將於今年10月1日免費對外開放!
目前西門-北門-東門部分已經基本完工,到了蓄水階段,將結合地勢利用攔河壩,由高到低逐級調蓄,形成階梯穩定的水面效果。等最後半個月的調試之後,10月1日就可正式完工開放!
到時候就可形成35.3萬平方米的景觀水面,護城河將徹底擺脫「髒臭」名號,用全新面貌鯊回大眾視線!
至於開放後的護城河有多優秀,鳳五君還專門趕了個大早去南門一帶的護城河感受了一波,別看已經完工已久,但距離上次來也有了不少變化!
先說環境,城河邊兩邊都有可以行走的小道,乾淨寬闊,綠蔭擋住了陽光直曬,極為舒坦。這兩邊小道一邊和環城公園相連,一邊連著外面街道。不用再護城的護城河,直接從街道上就能下臺階到城河邊!
至於味道,完全不用擔心,抬眼看看水裡的小動物們,那舒坦模樣就是最好的證明。
圖:微博用戶
護城河可不只有這些,在觀景指數滿分的小角落,還藏著不少驚喜的小店呢!
咖啡店、餐廳、小酒吧...相信不久之後還會有更多小店坐落到城河邊上,味蕾得到享受,視覺和身體也能徹底放鬆,舒坦!
圖:小紅書用戶
等全線完工開放,部分路段還能坐船遊覽!
尤其到了晚上,華燈初上,城牆及城河邊上的燈光也微微亮起,在船上進行不一樣的西安遊,別說外地人了,本土著都想去感受一波!
周圍的清新綠意作伴,起個大早來這裡繞著城牆走上一段路,深呼吸淨淨肺,還會偶遇到不少小驚喜,想想就很棒,是新晉的寶藏打卡地沒錯了!
×××
護城河和城牆本就一脈相承,都該是西安人引以為豪的財富。曾經的它確實又髒又臭,但不可置否的是現今的護城河確實已經蛻變成功。
這個上了年紀的城河水如今搖身一變,「水繞長安」的天然氧吧?絕對不是說說而已。
/ 來聊聊吧 /
你對現在的護城河怎麼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