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科學家寥寥無幾,這種情況或許在下一個十年之後就會有所改變。
諾貝爾獎以「諾貝爾獎基金會」每年的利息或投資收益授予世界上在物理、化學、生理學或醫學、文學、和平、經濟學這六個領域對人類做出最重大貢獻的人。
而且諾貝爾獎經常會授予你年輕時的研究成果。你年輕時有了重大的研究成果,但需要五十年後才會通知你去瑞典領獎。
為什麼中國的諾貝爾獎不多,那就要看看中國50年前的科研水平是什麼樣子。為什麼上世紀50年代,美國獲得的諾貝爾獎佔了世界的三分之一,因為二戰,許多歐洲國家的科學家都去了美國,為美國的基礎科研做了大量貢獻。
50年前的中國是1970年,那時新中國成立僅20年,還是個成長的孩子,基礎科研發展薄弱,還受到外國科學技術的封鎖,所以,中國諾貝爾獲得的人少就可以理解了。
而進入21世紀以來,中國科研能力日益強大,物理,化學,醫學等領域也是飛速發展,所以我們很有信心,在未來幾十年的某一天,中國獲得諾貝爾獎的數量能迎來井噴式爆發。