殲20大象漫步
「大象漫步」無疑是空軍最具觀賞性的項目之一,也是空軍展現實力、宣傳形象的重要途經,密集排列的戰機在數量上就給人以強大的震撼。近日殲20戰機也流出了「大象漫步」的畫面,讓人賞心悅目的同時也放出了一個信息:這型戰機的量產工作已經進行到了相當的深度。
圖為殲20
殲20的產量一直是外界比價關心的問題。由於保密工作的優秀,殲20的產量一直撲朔迷離。一直到2019年,外界也只能通過該機曝光的編號推定該機產量已經超過20架,具體數目更是無從得知。再加上F35近年進入了提速量產階段,很多人開始擔心殲20的生產速度慢,被F35形成數量碾壓式包圍。但從今年流出的消息來看,大家還是多慮了。
編隊飛行的殲20
殲20這型戰機自原型機階段以來,曝光率就一直很高。加上該機生產了多架原型機,進行了較長時間的測試,所以容易給人一種該機已經在軍中出現很長時間的錯覺,從而引發關於殲20「生產慢」、「產量不足」的觀點。實際上掐著指頭算算,該機進入空軍也才兩年,生產型的生產線應當是在2017到2018年開始建造,進一步擴大生產也是18年後的事了。2019年曝光的消息來看,該機生產型擁有三條已建成的生產線。如果今年第四條生產線未能投入使用,僅憑藉三條生產線,2020年度也會有36到45架產能,這個數字並不難看。
測試中的F35,可見機身上多國國旗
參考隔壁先一步開始量產的F35,2019年度洛馬共生產了131架,其中81架交付美軍,雖然數字看起來不大,但由於生產過程依舊存在大量手工裝配,五代機生產速度普遍不高,81架這個數字已經創造了美國隱身戰機的新紀錄。再往前的2018年,總交付數為91架,再往前的2017年為66架。在資金穩定、技術可靠的情況下,F35的年產量保持著40%的可觀增數。排除F35多國合作的特性,單就工廠效率看,照目前殲20的增數,後續生產增速不會比F35更低。至2020年初量產型數量很可能已經超過了50架,並有可能在今年突破百架大關。
圖為F35義大利工廠的生產線,仍需要大量人工工時
相比F35,殲20的技術完成度更低,引擎還出於改進上升階段。照常理來說應該保持低速率生產,降低總體風險。但我國在19年就進行了整大隊的換裝。這一點可以看出我國對殲20的定位絕非如同F22一樣百十來架撐門面,殲20隨著後期改進可能進一步擴大生產。隨著我國航空製造技術的進步,後續引入的新製造技術還能進一步增加生產效率,降低生產成本,讓殲20成為我國空軍的中堅力量。
殲20開彈艙飛行
一次簡單的「大象漫步」對很多人來說或許只是一次視覺盛宴,但對空軍來說,這是無比重要的一步。中國空軍,已經有了成規模的五代機。以殲20目前在世界傲視群雄的態勢感知與打擊能力,幾十架已經是不容小覷的力量。再假以時日,我國空軍的力量,將超乎所有人想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