為什麼有些人覺得湛江的雷州話土?

2020-12-11 湛江縱橫哥

我的家鄉在廣東湛江,是一個多語言混合的地方。從人數來說,以雷州話為母語的最多,雷州話民間俗稱「黎話」,疑是「來話」的誤傳,即「外來人口講的話」,因為我們祖先大多是南宋末年的福建移民,黎話屬於閩南語系,是祖先傳下來的。

從發展趨勢看,九十年代白話勢頭猛。由於香港電視臺的普及和官方的推廣,我們母語講雷州話的,現在中青年都是一口流利白話,但帶有黎音,能聽出來。而現在普通話比白話更猛,從學校開始普及、考試,很多湛江家長從孩子小時候起,乾脆就教普通話。

那麼,我的母語雷州話土不土?其實在湛江本地,在白話人群眼中,講雷州話的人群是有那麼一點「洗腳上田」的感覺。雷州話發音本來沒什麼,但人們講話時,說著說著就很容易講大聲了,顯得腳爆爆的樣子。在體檢中心工作的一位朋友說,只要聽到大廳喧譁,就知道是遂溪雷州的人來體檢了,每次都沒錯。不過,大哥別說二哥,當講湛江土白話或吳川話的人去到廣州時,也被人家笑話土。比如《外地媳婦本地郎》中,化州口音的阿嬌就是被取笑的對象。

這個問題我是這樣看的:一種方言土不土,主要是看講話的人。比如在香港電視連續劇中,講的是廣東白話,說起來也是一種方言,但由於講話的人代表了先進的生活方式,中西結合,有時還加點英文,所以聽起來很洋氣。然而在一口劍橋腔或牛津腔的英美人眼中,夾雜英文的香港話也是土裡土氣的。

由此看來,我們的雷州話本來無所謂土不土,只是一種方言而已。但由於流行於粵西海南廣西沿海等經濟不發達地區,加上我們又有一點閉關自守的心態,與現代化國際化接軌不夠,語言和生活習俗顯得比較古老。比如,每年的年例,穿令箭、滾刺床、上刀山、唱戲、飄色……種種儀式,在城裡人看來,確實鄉土氣息濃厚。

加上有一些講雷州話的年輕仔去到大城市打工,表現得不太好,說話行事有些粗魯,不太注意與周圍環境協調,連帶著珠三角的人對雷州話人群帶上了有色眼鏡來看,覺得雷州半島落後,覺得民風彪悍什麼的。

而事實上,雷州話是一種古老的漢語言,比現代普通話的漢語含金量高多了,起源於河南(河洛),盛行於南宋閩浙一帶,是當時最流行最時髦的語言!我們心中不必要糾結自己方言土不土的問題,也無需自卑,在什麼環境說什麼話就行。講雷州話的人有不少做到了省廳級的大官,沒有人笑話他們土。再說了,誰沒有家鄉話口音呢?開創國家的偉人都是帶著方言的普通話,絲毫不會影響他們的偉大。

也許是一種自卑心態,有些年輕的雷州人到外面,只講白話或普通話,偽裝成不會雷州話的樣子。我認為不必如此,我平時都是「雷州普通白」三種語言混用。跟家裡人村裡人都講雷州話,跟公司的同事講白話多,跟老婆和外家(吳川人)也講白話,如果有普通話的人在場,也會講普通話。有點遺憾,因為孩子一直是外家在帶,從小講白話,可能雷州話傳不下去了,但也不必強求,順其自然吧!

關於雷州話,你是怎樣看的呢?會覺得土氣嗎?在外面願意講嗎?歡迎參加討論。

相關焦點

  • 湛江的遂溪人、麻章人、徐聞人,歷史上都是雷州人?
    作為遂溪人,我不覺得和雷州人、徐聞人、麻章人等有什麼關係。當大家笑話雷州仔穿七分緊身褲和紅色人字拖時,我也在笑,覺得雷州這兩個字似乎天生就有點野蠻的樣子。直到後來,跟著駱國和老師學習了湛江歷史後,才發現「雷州」這兩個字現在已經被架空了。我們現在所說的雷州其實只是一個縣,過去叫做海康。那麼,我們講的語言「雷州話」,是指現雷州市原海康縣的話嗎?
  • 湛江雷州話中易弄錯的20個詞彙,看看你會不會中招?
    湛江的雷州話,民間又稱黎話,是湛江市使用人口最多的方言,以雷州話為母語的人口(世代相傳)至少佔50%以上,分布於徐聞縣、雷州市、遂溪縣的大部分地區、霞山區、赤坎區、開發區(含東海島、硇洲島)的原住民、廉江的橫山、河堤、新民、營仔、龍灣等5個鎮及吳川覃巴、蘭石
  • 湛江白話與廣州白話有什麼區別?你覺得哪種話更好聽?
    湛江市區原為雷州府下的遂溪縣、高州府下的吳川縣的部分地區組成,過去的主要語言是雷州話與吳川話。市區的城中村土著,幾乎都是講閩南語系的雷州話,而他們的族譜上基本上都寫著是從福建遷徙而來。後受香港影視劇及省港經濟的影響,白話在湛江地區廣為流行,過去「三雷地區」(遂溪、雷州、徐聞)的中青年人除了母語雷州話(黎話),也會使用帶著「黎音」的湛江白話,日常生活中則是「雷州普通白」三種語言同時使用。目前,湛江800萬人口中,約有70%會講白話,但並不代表母語是白話。那麼,湛江白話到底與廣州白話有哪些不同呢?
  • 為什麼有些湛江人特別喜歡穿紅色人字拖?
    我是粵西地區的湛江人,我們這裡的人不僅喜歡穿人字拖,還製造人字拖及各種塑料拖出口到全世界。特別是我們這邊的雷州仔,以七分緊身褲和紅色人字拖聞名全廣東。為啥要穿塑料拖鞋?一是因為我們這裡的夏天雷雨多,颱風多。
  • 飛閱湛江|人文雷州,雷州的故事,這樣的雷州等你發掘!
    飛閱湛江|人文雷州,雷州的故事,這樣的雷州等你發掘!不止有美景,還有獨特的雷州文化雷州文化是大陸南端的一顆美麗的寶石吸引無數人來探索、感受本期《飛閱湛江》我們一起了解雷州的故事雷州市東瀕雷州灣、南隔瓊州海峽與國際旅遊島海南相望
  • 假如海康縣不改名雷州市,湛江人會忘記雷州這個名字嗎?
    因為畢竟雷州是唐朝的時候,雷祖陳文玉向朝廷上書命名的。在明清時期,雷州府在廣東佔有很重要的地位,與廣州府、潮州府合稱「廣東三府」。明清時期的雷州府下轄遂溪縣、海康縣和徐聞縣。這個雷州府範圍幾乎覆蓋了整個雷州半島,海康縣就是現在的雷州市,徐聞縣也就是差不多,但遂溪縣縮小了。舊遂溪縣包括現在的赤坎區、霞山區、麻章區、遂溪縣、東海島等。
  • 湛江雷州過年特色美食「葉搭餅」,是雷州人念念不忘的家鄉味
    在廣東湛江市,「葉搭餅」也稱「樹葉餅」,是雷州的一種特產。葉搭餅原為雷州半島民間過年時製作的食品,如今在當地的市面一年四季都有擺賣,但在鄉村仍有人家延續風俗,在春節前自己動手做葉搭餅。當地人婚嫁、過年都會做葉搭餅,用來自己吃和贈送親朋好友。
  • 廣東湛江的雷州老街,滄桑有歷史,這裡的人是福建莆田人的後代?
    據說,到廣東湛江旅遊,不到雷州相當於白來。雷州的重要性,光從名字就能略知一二。比如,湛江被稱為雷州半島,卻不叫湛江半島,這是因為雷州是雷州半島文化的發源地,在2000多年來,一直是郡、 州、軍、路、府、縣之治所,是古代雷州半島及環北部灣地區政治、經濟、文化中心。
  • 湛江雷州有一種特色美食,叫做「機粽餅」,風味獨特,香滑可口
    在廣東湛江,說起雷州的美食,很多人可以如數家珍地說出幾十種來,當中肯定是以海鮮為主。雷州不但人文旅遊資源豐富,各式美食也很有特色,比如白斬狗、牛雜煲、「機粽餅」、「蛤簍飯」、木葉夾餅等美食風味,而街頭的風味小吃也是很有特色的。
  • 為什麼在廣州生活的湛江人這麼多?
    因為這老闆並不是廣東人,只是一個在廣州經營花店的外省人。他對湛江如此了解我是有點驚訝的。 在我小的時候感覺並不是很多人知道廣東有湛江這麼一個城市。因為它遠離珠三角地區,沒有一二線城市那麼繁華,但是人口數量跟區域並不小於廣東省的幾個城市。但是最近幾年,湛江開始大力發展。名聲也漸漸傳開被大家所知。
  • 湛江為什麼發展不起來?湛江人最清楚
    湛江為什麼發展不起來?湛江人最清楚 現在湛江的經濟狀況非常堪憂,在改革開放之前舊稱「廣州灣」,經濟發展在省內排得上號,曾經出了很多有名的工業品牌,比如「半球電器」等等,現在的湛江屬於廣東省政府的「棄子」,gdp總量看似全省第八,但是人口高達800多萬,人均下來非常可憐,加上跟珠三角各城市差距很大,想乘海南自貿區的東風,但是湛江與海南的交通狀況也很差,沒有跨海大橋,輪渡運力非常有限
  • 湛江雷州半島文化美食之旅
    (參考車次:深圳北-湛江西G604810:42-14:44以實際出票為準)高鐵平安抵達湛江西站後,由當地導遊接站後,隨即乘車前往雷州市(全程高速65公裡、車程約1小時)雷州半島是我國的三大半島之一,因地屬熱帶季風氣候,雷電特別多,故此得名雷州。
  • 趣談湛江雷州話中的「水」字,你知道幾個?外地人很難猜得到
    大家都知道,廣東湛江有一種方言叫雷州話,民間又稱黎話,是一種閩南方言,主要是由南宋末年及民清的福建移民帶入湛江的,受古越族(主要是壯侗)的影響,也保留著一點少數民族的痕跡,但從本質上來說是古代漢語。後來,隨著時代的演變,白話在廣東全省普及,白話的一些詞彙也融入了雷州話中,其實就有這個「水」字。空氣、水和氧氣,是人類生存的必要條件,所以無論哪裡的人對水都比較熟悉。跟廣東的白話一樣,雷州話中也有很多「水」字。比如在電影電視中常出現的「命水」二字,臺灣和福建人也經常使用,即命運的意思。
  • 湛江人為什麼將媽祖的誕辰看得如此之重?原來與祖先的來源有關
    因為人氣太旺,有些頭腦精明的人就趁機做起了生意,其中以竹器最為出名,井尾的「三月坡」民俗因此而形成。媽祖慶誕總是人山人海為什麼湛江農村對媽祖的誕辰如此重視?原來跟祖先的來歷有關。南宋末年,隨著福建人進入廣東,媽祖信仰在粵地流傳,媽祖廟宇在沿海地區及海島陸續興建。
  • 外地朋友趣談湛江人的20個特徵,看看你中槍沒有
    不在乎的人,理都懶得理。五、湛江人之間需要加強團結。雖然湛江人重視家族,重視親情,但往往會有爭奪,顯得不太團結。村與村之間,有時會因為土地問題發生衝突。同一條村的人,你告我、我告你是常事。講吳川話、雷州話、客家話人群的排異,在過去也是存在的。
  • 海南與湛江的旅遊,為什麼一個熱鬧,一個冷清?
    瓊州海峽地處廣東省雷州半島(湛江市)與海南省之間,是中國三大海峽之一。海峽東西長約80公裡,南北最大寬度39.5公裡,最窄19.4公裡。也就是說,海南島與湛江還不到20公裡的距離,為什麼遊客都拼命往海南跑,而湛江卻冷冷清清?
  • 湛江雷州真的沒什麼好驕傲的……
    在廣州說到美食必定想到湛江湛江?!,雷州人就有自己的獨特語言—雷語。,一種讓人沉迷的美食。作為一個正宗雷州人,簡單來說,就是這裡沙灘沙層深厚,沙質柔軟,是夫妻、小情侶以及正處於曖昧期的男孩女孩約會聖地。當然,單身狗不是罪,小編給你們留了後路,每年年初二、初三就是單身狗們出來溜達等待邂逅的最佳時機。
  • 紅色人字拖,雷州半島的一道特別風景
    在湛江(特別是雷州)一些鄉鎮的中小學裡,也總是有些學生喜歡穿紅色人字拖到學校,不管學校和老師怎麼不允許,他們偏要穿。老師一批評,學生還要和老師幹起來。所以就出現一種怪現象,不管是身著校服,還是遇到重大嚴肅的活動,學生腳底依然是人字拖,一副「社會人」的樣子。這種鞋也簡稱「雷州紅拖」或「雷州安踏」。
  • 雷州登上央視,湛江又要出名了!
    牛角紋還原了雷州早期的農耕文明,而夔龍紋則體現了雷州人承襲至今的崇雷信仰。 「封火山牆」,原本是用於抵禦洪水、火患的高牆,而在雷州人手中,卻又多了一份藝術的表達。
  • 一個令湛江人百思不得其解的問題:到底先有黎話還是先有雷州話?
    現在有些人說,黎話不是黎話,而是「雷話」的諧音,這是不對的,在我們的方言中,「黎」和「雷」根本不是一個發音。至於說黎話是黎族人的話,是野蠻少數民族的語言,那更是胡扯。因為閩南語也稱為河洛話,閩南人來自黃河洛水區域,源於河南固始縣,因中原戰亂而衣冠南渡入閩,因此也稱為河洛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