湛江為什麼發展不起來?湛江人最清楚

2020-12-11 騰訊網

湛江為什麼發展不起來?湛江人最清楚

現在湛江的經濟狀況非常堪憂,在改革開放之前舊稱「廣州灣」,經濟發展在省內排得上號,曾經出了很多有名的工業品牌,比如「半球電器」等等,現在的湛江屬於廣東省政府的「棄子」,gdp總量看似全省第八,但是人口高達800多萬,人均下來非常可憐,加上跟珠三角各城市差距很大,想乘海南自貿區的東風,但是湛江與海南的交通狀況也很差,沒有跨海大橋,輪渡運力非常有限,海南經濟發展也不好,所謂的「北部灣城市群」也沒有幫到湛江太多,雖然省政府現在有意扶持,但是因為交通,基建,教育,地方幹擾等因素,前景堪憂,我個人覺得至少在未來20年,湛江都不會起飛。

第二是教育,基礎教育堪憂,除湛江一中二中教育基礎很好外,其他學校教育比較一般,下屬五市縣尤其是雷州徐聞,更是爛到極點,很多普通高中學生上個本科都成問題,高等教育還行,本科院校4所:廣東海洋大學,嶺南師範學院,廣東醫科大學,寸金學院,其中廣醫海大為一本,嶺南師院二本,寸金學院三本,是除省會廣州市外「自己辦的本科院校」最多的地級市,但是缺乏知名研究型大學,這個也很無奈,地方經濟差,沒有優秀的老師願意來,學生都想往外走。

第三是地方人文環境,湛江民風比較彪悍,尤其以下屬雷州為甚,很多事情都依靠「地方勢力」解決,法律執行不通暢,除年輕人外百姓受教育程度較低,主要講「拳頭大小」。

第四,宜居環境。湛江典型的三線城市,物價高,房價高,但是工資低,除了公務員與事業單位收入還可以,其他的崗位低到不可想像,房價市區都一萬多,湛江三面環海,空氣品質極高,氣候典型的熱帶氣候,跟隔壁海南差不多,海鮮非常豐富且價格不算貴,比較宜居。

第五,交通狀況,高速公路較少,通往珠三角地區僅有瀋海高速,過年過節必堵車,高鐵票價較高速度僅有動車的速度,未來規劃的張海高鐵,廣湛客專不知道何時動工,市區交通還行,小電驢/公交暢通市區,主要的鐵路幹線通往廣西較多,粵海鐵路貫通全境,去海南比較麻煩,要到徐聞過渡,時間較長。

綜合,湛江是個適合居住養老,但不適合打拼的城市,未來前景可觀,但是可能需要等待時間過長,只能期待了。

相關焦點

  • 為什麼在廣州生活的湛江人這麼多?
    因為這老闆並不是廣東人,只是一個在廣州經營花店的外省人。他對湛江如此了解我是有點驚訝的。 在我小的時候感覺並不是很多人知道廣東有湛江這麼一個城市。因為它遠離珠三角地區,沒有一二線城市那麼繁華,但是人口數量跟區域並不小於廣東省的幾個城市。但是最近幾年,湛江開始大力發展。名聲也漸漸傳開被大家所知。
  • 犇起來,湛江人!
    「娃,老爸在湛江,也很想你,好好念書,新年進步!」「蘭,年前寄去的湛江產的藥膏,咱媽貼了效果怎樣,年後我還繼續寄。」「真想家裡正開著的油菜花和濃香的菜油,臘魚和臘肉的味道!」……「今年過年不回家了,就在湛江過年」「現在手機方便,剛給家裡人視頻拜年了」「今年的過年禮包真豐富,還可以在APP上購買扶貧產品」……這個春節,中國海洋石油南海西部油田數千名員工及家屬不回老家,選擇留在湛江過年。
  • 湛江民俗丨為什麼湛江人不用鴨子拜神?終於知道答案了
    作為一個湛江人,若被問起湛江有哪些異於其他地區的特色?「熱衷拜神」是不得不說的。關注我們的朋友還有印象(還沒有關注的湛江佬,點擊右上角關注再看),之前分享過一篇湛江人愛拜神的文章,這次依然聊拜神,聊在湛江,為什麼不能用鴨子拜神。
  • 好奇怪,廣東湛江最土豪的地方是吳川,吳川人卻不承認是湛江人?
    就像順德人從不承認自己是佛山人一樣,吳川人同樣也不承認自己是湛江人。人們總結出來的理由無外乎兩個字:有錢。有錢便有底氣。要說吳川有多牛,它有多個頭銜:中國羽絨之鄉、中國月餅之鄉、中國塑料鞋之鄉。外地人總結吳川的牛氣時,只用了一個稱號概括:中國土豪之鄉。
  • 湛江人最愛雜魚湯
    湛江人最愛雜魚湯雜魚,是我們湛江人的家庭裡,最為普通,最為常見,幾乎每天都要吃的。為何湛江人會如此喜愛雜魚?雜魚又指的是什麼魚呢?(如果眼睛有白色東西,就不新鮮了))三、是肉身有彈性(如果按一下,魚肉塌下去不會回位,那魚也不新鮮了)。四,殺魚的時候,魚有鮮紅的血流出來,證明魚比較新鮮。五、魚如果掉很多魚鱗,也證明魚不新鮮了。大家可以結合這五點,來挑選新鮮的雜魚。
  • 海南與湛江的旅遊,為什麼一個熱鬧,一個冷清?
    海峽東西長約80公裡,南北最大寬度39.5公裡,最窄19.4公裡。也就是說,海南島與湛江還不到20公裡的距離,為什麼遊客都拼命往海南跑,而湛江卻冷冷清清?而湛江在上個世紀90年代之前定位為軍港及農業大市,後來又定位為工業港口城市,雖然也發展旅遊,但屬於次要的產業,配套較為落後。二、旅遊資源的差異。海南的海水比湛江的更蔚藍,清晰度、能見度更大。另外,海南有山有水,海裡有石頭,形成一個個優美的港灣,沙質以石英沙為主。
  • 湛江與三亞相比,為什麼很多人覺得湛江比三亞更適合養老?
    本人曾經在湛江呆過3年,在三亞工作過4年,對於兩地的氣候、環境、物價等等都比較熟悉,首先聲明的一點,我本人既不是三亞人,也不是湛江人。最近看很多和我一樣去過三亞,又去過湛江的人都說,湛江比三亞適合養老,那真是像他們所說的那樣,湛江比三亞更適合養老嗎?今天,小編就來和大家說道說道。
  • 湛江人為什麼愛喝湯?你最愛喝哪種湯?
    我們湛江煲湯,不喜歡像北方一樣燉得爛爛的,軟軟的,我們這講究湯清,原汁原味原形。一碗湯配一碗飯,就是一頓早餐或午餐了。蘸味也很簡單,就是生抽加蒜子,或是鹽加一點湯。為什麼愛喝湯?我個人理解有三個原因。一是湛江比較傳統。煲中藥或是煲涼茶作為養生之道,已深入人心,從而推廣到用煲湯來食補食療。
  • 瓊州海峽經濟帶 | 海口和湛江這些習俗讓人傻傻分不清楚
    她積極為群眾辦實事,引進種植技術,發展生產。相傳南方當時境內不安,民不聊生,冼夫人出軍治亂,使各地群眾過上了太平日子。為紀念冼夫人,每逢她這次出徵的紀念日(農曆二月初九至十九,海南及徐聞兩地根據冼夫人當年的實際到達時間而定紀念日)都舉行紀念活動。各村組織秧歌隊、舞獅隊,摹仿冼夫人當年出軍儀式,兩軍對壘,起舞歡歌。這就是「軍坡節」。
  • 湛江人的一天都吃什麼,全都搞明白才叫老湛江人!
    都說湛江人是地道吃貨,而且很能吃,吃的雖不講究,但都是地道小吃!因而很多小夥伴都問小微,湛江人,一日三餐都吃了啥麼?
  • 湛江老街處處可見「打卡人」
    老街儘是「打卡人」七月的湛江豔陽高照,三十幾度的桑拿天絲毫削減不了遊客逛網紅點打卡的熱情。7月18日,記者隨新華社、中新社、南方日報、文匯報等幾家媒體記者走進赤坎老街,當一回遊客,尋找「隱秘的角落」。赤坎老街位於湛江赤坎老城區,這裡是城市歷史最悠久、也是人文沉澱最深厚的地方之一。
  • 讓人垂涎三尺的湛江特產
  • 為什麼湛江人那麼喜歡既不衛生又老土的抽水煙筒?
    作為一個土長土生的湛江人在他鄉異地看見「水煙筒」,油然而生一種親切感,自己並無抽水煙筒的習慣,但湛江的市井之地,隨處可見抽水煙筒的男男女女,儼然湛江獨有的風景。(姑且無論好壞)水煙筒,俗稱大碌竹,湛江人習慣稱「煙筒」,是一種以粗竹竿製成的菸具,長約0.6-1米,直徑7釐米。
  • 2020爆紅後,又回歸冷清的城市,廣東湛江為何就是火不起來?
    湛江的旅遊一直不溫不火,在廣東省內這個小範圍都算是一個小眾的旅遊城市,更不要說在全國的範圍內了,幾乎沒人知道湛江這個城市,大概只有吃貨們都知道個「湛江生蠔」。 ,附近的居民都覺得是在拍一部爛片,誰也沒有在意、誰也沒有想到會成為爆款而帶動湛江也爆紅起來。
  • 湛江人吃喝日常:花最少的錢,吃最鮮的味
    所有媒體都在告訴你,來湛江就是「性價比海鮮吃到飽,炭烤生蠔白灼八爪魚砂鍋焗蟹加起來人均不到100塊啊」!但湛江的人會跟你說,我們平日過日子,也不完全是這樣。湛江人的日常是由另一群滋味組成的,而它們才是湛江最隱秘而熟悉的味道。
  • 新疆魔鬼城與廣東海濱城比拼,克拉瑪依為什麼會敗給湛江?
    1、城市初見克拉瑪依是新中國第一座大油田的誕生地,也是因為油田建立起來的城市,人均GDP一度全國第一。克拉瑪依市長張紅彥在熟悉的《克拉瑪依之歌》的旋律中為我們講述了克拉瑪依的「根」與「魂」,將60年前石油人奮鬥和建設城市的故事搬上了舞臺。
  • 廣東湛江最受歡迎的沙灘,填海造陸而成,承包了湛江人的夜生活
    曾經與湛江有過數面之緣,念及湛江總讓人浮起許多美好的回憶,最迷人還是湛江的海鮮,最亮眼的還是湛江的海景。
  • 湛江為什麼會出現「低工資高物價」現象?
    關於湛江的工資和物價,很多網友說起來都是淚。「平均工資才兩三千,一家三口吃飯都不夠,還要租房!」「這樣的工資買房,要工作100多年才行!」「明明是海鮮之都,海鮮賣得比外地還貴!豬肉也吃不起了。」「除了房價,什麼都比廣州深圳貴,同樣牌子的衣服,湛江要貴好一兩百!」「湛江盛產熱帶水果,水果也比上面貴,真是神了!」
  • 湛江堅持新機場以「湛江國際機場」命名?茂名網友逐條反駁!
    2、湛江方面說到機場升級,但這個升級並非在機場的原址進行升級,而是遷建到了緊貼著茂名的吳川塘綴。機場為什麼不遷建到湛江南部的徐聞,而是北部的吳川?目的很明顯,就是為了提升機場的服務輻射能力,讓湛江、茂名乃至整個粵西地區合力將新機場做大、做強,造福粵西而不僅僅是湛江。既然機場的功能提升了,名稱隨之升級,令廣大旅客一目了然,也是順其自然、理所當然的事情。
  • 一年有3600萬人來湛江吃海鮮!不知道這些還敢說你是湛江人?
    這些海鮮是湛江人最熟悉不過的了湛江海產品聞名遐邇「吃海鮮到湛江」已經成為湛江天下有名的招牌    「湛江自2010年打響了『中國海鮮美食之都』品牌這7年來,城市建設和發展變化巨大。」連日來,中國烹飪協會副會長李亞光深入我市走訪調研,發出了由衷感慨。他說,湛江市榮獲「中國海鮮美食之都」品牌產生了重大作用與積極影響,有力地促進了湛江餐飲產業乃至經濟社會的跨越發展,成為湛江最具影響力、最響亮的城市名片。