臺北故宮博物院把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借給日本,你怎麼看?

2021-01-07 皮和正

蔡英文當局將國寶「天下第二行書」,唐代偉大書法家顏真卿的《祭侄稿》送往日本,於2019年1月16日至2月24日,在東京博物館將舉辦「書聖之後—顏真卿及其時代書法特展」中展出。

這一舉措是蔡英文政府的媚日之舉,絕不是正常的文化交流。

很有諷刺意味的是蔡英文當局,一貫不承認自己是中國人,拒不承認「九二共識」 ,卻總是拿中國的國寶給自己撈取政治資本。

顏真卿的《祭侄稿》是一件中國書法史上和文化史上的偉大作品,書法作品不但代表唐代書法風格的新氣象,書法的內容,也是忠於國家危難之際的血淚之作。

所以,《祭侄稿》是中國民族之魂的書法國寶。

按照兩岸文物法的規定,像《祭侄稿》這樣的紙質文物,拿出博物館到海外去展覽,存在嚴重的運輸後患和展覽過程中,受到損壞的後患,所以,是不適合把真跡拿到海外展覽的作品。

蔡英文當局,不顧海峽兩岸人民子子孫孫的利益,一味滿足自己媚日的願望,當然會引起海峽兩岸人民的譴責。

其次,《祭侄稿》是兩岸人民共同的文物,臺灣當局把如此高規格的文物拿到海外展覽,必須取得兩岸的共同協商,單方面把故宮文物拿出展覽,顯然是沒有任何道理的。

特別是蔡英文當局,死不承認一個中國,而對中國文物肆意利用,這是對文物保護的失職,也是對海峽兩岸人民共同利益的罔顧。

顏真卿是繼王羲之之後的有一個偉大書法家。顏真卿的書法作品對日本書壇有巨大的文化影響。

日本平安中期的嵯峨天皇(相當於中國唐代元和年中809—823在位),是日本書法史上著名的「三跡」之一,他就是以學習王羲之、顏真卿著稱的日本書法家。

日本嵯峨天皇(786—842)的書法。

唐代唐玄宗時期的高僧鑑真和尚,應日本政府的邀請,到日本傳播佛教。

鑑真和尚為了答應日本政府的邀請,從天寶元年準備渡海,但是,行程不順利,後來鑑真又五次渡海,在天寶十二年才得以成功渡海,到達日本。

鑑真到日本,對日本的醫學、佛教等等多方面又巨大的貢獻。

其中書法的貢獻也非常巨大,他帶去了一些王羲之書法真跡,據說《喪亂帖》就是真跡之一。

這些書法作品,首先在日本高層,引起極大的興趣,學習研究中國書法,產生了著名的書法家「三筆」。

所以,日本對中國書法是非常崇拜的,因為,漢字書法,是日本文字之祖。

雖然,平安(794—1185)中期(相當於中國五代宋初)日本以漢字草書結構為基礎,創造了假名拼寫日本語音,形成了日文。也產生了日本文字書法家「三跡」,但是,這些書法家也都是精通唐代書法的大師。例如藤原行成臨摹的王羲之書法,就非常精彩,被稱為日本的「王羲之」。

藤原行成臨摹的王羲之書法作品。

但是,日本對漢字書法的崇拜一點沒有減退。 江戶時代(相當於中國明朝),崇尚唐代書法的風氣,有一次興起,開創了日本書道文化。

明代書法家楊守敬到日本後,又把六朝書法介紹到日本,有股一股春風,給日本書道打開了一片新的天地。

楊守敬的書法作品。

所以,唐代書法巨匠顏真卿的書法,對日本人民來說,是非常親切的。

但是,顏真卿的《祭侄稿》距今已經1262了!這是非常古老的文物了,我們必須倍加保護和珍惜。

如果有損失,那就是對一千多年,歷朝歷代保護這件珍貴文物的不尊重。也是對子孫後代的不尊重。

蔡英文當局,根本沒有這個權利把這麼珍貴的文物真跡拿到日本去展覽。所以,我們對蔡英文的媚日舉措感到錯愕。

如果《祭侄稿》借展日本有什麼損失,蔡英文是無法向兩岸人民給出交代的。

相關焦點

  • 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已經讓臺北故宮博物院送到國外展覽兩次了
    所以臺北故宮博物院很少對外展覽,近22年,僅僅對外展出過四次。1997年被臺北故宮博物院借到美國,在美國華盛頓國家美術館展出,還有兩次分別是在2008年的「晉唐書法展」以及2011年的「精彩100國寶」展上進行展出,這第四次便是2019年1月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
  • 臺北故宮要把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借給日本,國寶也能外借?
    有朋友問臺北故宮要把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借給日本,你怎麼看?臺北故宮博物院要把唐代著名書法家顏真卿的行書《祭侄文稿》借給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消息報導後,在海峽兩岸引起很大的爭議。不少網民表示驚訝和憤慨,有網友質疑:《祭侄文稿》這樣的國寶級文物也能外借?可能一些網友會認為,不就是一幅唐代的書法作品嗎,借出去展覽一下,進行文化交流也挺好,我覺得這是因為他們根本不懂得《祭侄文稿》對於中國人的意義。
  • 臺北故宮博物院向日本出借顏真卿《祭侄文稿》,兩岸民眾都怒了
    臺北故宮博物院向日本博物館出借的系列文物即將展出,又一次引發兩岸網民的怒火。不僅因為其中一件是中國書法史上公認的「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侄文稿》,紙卷出爐近1400年後的脆弱性可想而知,可謂「展一次傷一次」,還因為這篇書法所代表的「氣節」。
  • 臺北故宮博物院至寶《祭侄文稿》要赴日本展出,網友說,不能去
    天下第二行書《祭侄文稿》和天下第三行書《寒食帖》如今都收藏在臺北故宮博物院。近日臺北故宮博物院要將《祭侄文稿》借給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日本的博物館方面已經在其網站上做出了預告。唐 顏真卿 祭侄文稿如此珍貴的國寶外借展出,網友們表達了擔憂的心情。
  • 臺北故宮要把《祭侄文稿》借日本展覽 兩岸網友不幹
    臺北故宮要把「天下第二行書」送去日本展覽,兩岸網友不幹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又惹爭議了,日前有大陸網友爆料,臺北故宮博物院要把中國書法史上公認的「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借給日本展覽。
  • 臺北故宮要把《祭侄文稿》借日本展覽 兩岸網友不幹了
    臺北故宮要把「天下第二行書」送去日本展覽,兩岸網友不幹了  【環球網綜合報導】臺北故宮博物院又惹爭議了,日前有大陸網友爆料,臺北故宮博物院要把中國書法史上公認的「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的
  • 對臺北故宮博物院把《祭侄文稿》借給日本展覽的看法!
    《祭侄文稿》汪郎為什麼這麼說呢?而身為臺灣故宮博物院的陳其南,明明知道這樣做是對《祭侄文稿》的傷害,但他為了政治上的需要,執意要把《祭侄文稿》送到日本去展覽,這根本不是正常的文化交流,這是對文物的不負責,對歷史的不負責,對文化的不負責!
  • 臺北故宮借給日本的國寶《祭侄文稿》,你了解嗎?
    最近傳出消息,臺北故宮將國寶《祭侄文稿》借給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並將於1月16日,也就是今天開始展出。此消息一出,兩岸一片譁然。眾多學者發聲批評臺北故宮博物院這一行為,不少網友也紛紛表示不滿,更有臺灣電視節目斥責這是部分臺灣政客對日本卑躬屈膝,拿國寶討好日本。
  • 臺北藏顏真卿《祭侄文稿》借展日本合適嗎?
    東京的這次大展一大亮點是將展出從臺北故宮博物院借來的「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公認真跡《祭侄文稿》以及唐代懷素的《自敘帖》, 由於借展文物十分貴重,讓公眾質疑這一赴日展出是否符合程序,並稱「臺北故宮對日本真的太大方了」。
  • 祭侄文稿借展日本登上熱搜榜,請問臺北故宮:你憑什麼讓它出去?
    這件國寶就是書法大家顏真卿的《祭侄文稿》,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現竟被臺北故宮博物院擅自出借給了日本。臺北故宮博物院借《祭侄文稿》給日本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將展出中國臺灣和日本等地收藏的多件顏真卿名作,展覽名為「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如果不是有人在日本看見了活動宣傳,全臺灣都被蒙在鼓裡
  • 祭侄文稿被臺北故宮借展日本引爭議,為何難來大陸
    近日,關於臺北故宮將顏真卿《祭侄文稿》借到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展覽一事,引起網友爭議。隨即另一個問題出現了:《祭侄文稿》這樣的藝術珍品,能否來到大陸進行展示?釋疑臺北故宮擔憂司法扣押 作品目前難到大陸展覽季濤在文中提到,臺北故宮這次會把《祭侄文稿》借給日本,但目前還不會出借給大陸的博物館,「因為,臺北故宮的絕大部分文物是在上世紀30-40年代為躲避日軍佔領,由北京故宮博物院『南遷』而最終運到了臺灣
  • 東京將舉辦顏真卿特展,臺北故宮博物院出借珍貴《祭侄文稿》
    「澎湃新聞·古代藝術」(www.thepaper.cn)從東京國立博物館獲悉,2019年1月16日起,東京國立博物館將舉辦「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特展(1月16日-2月24日)。屆時,臺北故宮博物院館藏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將赴日展出,這也是《祭侄文稿》在日本的首次公開展出。
  • 臺北故宮「大方」借《祭侄文稿》給日本展覽?兩岸網友因何炸了鍋
    屆時,臺北故宮博物院珍藏的顏真卿傳世名品,被譽為「天下第二行書」的《祭侄文稿》以及懷素《自敘帖》等瑰寶都將在此展覽中與日本觀眾見面。顏真卿在極度激憤悲慟的情緒下書寫了祭文,共二十三行,二百三十四字。《祭侄文稿》全篇皆用一管禿筆寫成,情如潮湧,多處塗改。但其意不在字形美感,而在於顏真卿在特殊心境下的真情流露,這樣的作品無可重複,意義非凡。
  • 《祭侄文稿》《五馬圖》亮相東京,臺北故宮稱借展合法合規
    包括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唐代顏真卿《祭侄文稿》的「書聖之後——顏真卿及其時代書法特展」今天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舉行預展,明天起正式對公眾展出。對於借展東京引起的爭議與質疑,臺北故宮博物院今天對澎湃新聞記者表示,借展過程符合專業審議及程序。
  • 臺北故宮向日本借展《祭侄文稿》,臺媒怒了:不如還給北京
    這兩天有人曝光的一件事讓海峽兩岸的網友都異常憤怒——臺北博物館竟然把傳了1200多年的顏真卿的《祭侄文稿》偷偷摸摸借給了日本展出這一次臺北故宮博物院將《祭侄文稿》出借日本的同時還長期外借了「天下第一草書」有「草聖」之譽的唐朝人懷素的《自敘帖》還有虞世南、褚遂良、歐陽詢等書法大家真跡
  • 印著「子孫保之」的《祭侄文稿》,被臺北送到了日本…
    臺北故宮博物院向日本博物館借出的系列文物即將展出,又一次引發兩岸網民的怒火。不僅因為其中一件是中國書法史上公認的「天下第二行書」——顏真卿《祭侄文稿》,其僅次於王羲之的《蘭亭集序》,紙卷出爐近1400年後的脆弱性可想而知,堪稱「展一次傷一次」。
  • 《祭侄文稿》到底能不能出借?臺北故宮,你闖大禍了
    東京博物館此次書法展出,最耀眼的最吸引眼球的就是中國書法家顏真卿真跡《祭侄文稿》。珍貴無比的祭侄文稿,在國內都鮮有展出,現在卻漂洋過海來到日本。紙壽千年,來自唐代的顏公真跡,千年的紙張,已是極其脆弱。但是在日本,並未受到特殊的優待和保護,觀眾除了不能開閃光燈,還是可以對其隨意拍照。
  • 臺北故宮文物從不來大陸,為何將《祭侄文稿》送日本展覽?
    日前,東京國立博物館官網發出消息,將於今年一月十六號在該館舉行特別展「顔真卿 王羲之を超えた名筆(顏真卿,超越王羲之的名筆)」,屆時,顏真卿傳世第一名品《祭侄文稿》也將亮相左右滑動查看更多顏真卿 《祭侄文稿》 臺北故宮博物院藏從《祭侄文稿》1997年在美國展出算起,這是二十多年來這件國寶第一次離開臺灣境內,但是這次的展出地點設在日本
  • 最新|《祭侄文稿》事件引發熱議 在日本展覽畫面曝光
    15日,有在內展現場的人士告訴環球網記者,《祭侄文稿》的展覽區位於博物館一號展廳與二號展廳之間,是一個獨立展區。以日本媒體目前的宣傳力度看,明天很可能會有大批日本民眾前來一睹「當世第二行書」。事件|印著「子孫保之」的《祭侄文稿》 被臺北送到了日本
  • 祭侄文稿仙貝包裝紙怎麼回事?祭侄文稿是什麼為何被印在仙貝包裝紙上
    今天,國寶級文物顏真卿《祭侄文稿》真跡在日本東京國立博物館展出,並且一直持續到2月24日。今天上午9點,東京國立博物館門前就已經排起了長隊。天下網商記者登錄該博物館官網,看到東京國立博物館將此次展覽的主題定為:「顏真卿 超越王羲之的名筆」。此次展覽,他們一共向臺北故宮博物院借了約180件作品,其中《祭侄文稿》和《懷素帖》都是第一次在日本公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