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建旅遊榜今天發布,福建6大機場排行榜,竟然吸收了霞浦水門機場。大霞浦的朋友們看看就是了,關於水門機場的民用部分,估計還要等很久很久……
福州長樂國際機場
福州長樂國際機場,簡稱福州機場(IATA代碼:FOC;ICAO代碼:ZSFZ),機場位於福州東南方向長樂湖南鎮和漳港街道交界地方,距離福州市中心約45公裡。多條機場巴士全天候穿梭於市區與機場之間,行程約50分鐘。福州長樂國際機場於1997年6月23日投入使用,為國內首座完全由地方政府自籌資金興建的大型現代化航空機場。長樂機場為福建省第二個國際機場,是福建省第二大機場僅次於廈門高崎機場,是中國華東地區重要的航空國際口岸之一,中國東南沿海繁忙機場之一,也是重要的航空客貨集散地。飛行區等級為4E級,停機坪面積32萬平方米。福州機場已被國家民航局確定為「海上絲綢之路」門戶樞紐機場,這意味著福州機場從一般樞紐機場上升為國家級門戶樞紐機場,使之成為機場設施互聯互通和打造空中交通走廊的核心節點。
廈門高崎國際機場
廈門高崎國際機場(Xiamen Gaoqi International Airport,IATA:XMN;ICAO:ZSAM),位於中國福建省廈門湖裡區,飛行區等級為4E級,是中國東南沿海重要的區域性航空樞紐港,也是廈門航空有限公司的基地機場。 廈門高崎國際機場1983年建成通航,2014年12月28日元翔(廈門)國際航空港T4候機樓正式啟用,開啟雙樓運行新時代,年旅客吞吐能力由原來的1500萬人次上升至2700萬人次。廈門高崎國際機場擁有1條3400米長跑道和2條平行滑行道及10條聯絡道;停機坪總面積77萬平方米,停機位89個;T3候機樓建築面積為12.98萬平方米,T4候機樓建築面積為10.8萬平方米。2014年,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年旅客吞吐量首次突破2000萬人次大關。2016年,廈門機場累計保障安全飛行18.35萬架次,完成旅客吞吐量2273.76萬人次,完成貨郵吞吐量32.84萬噸。廈門高崎國際機場已通航109個城市,其中國內83個,國際20個,地區6個;境內外航線182條,其中境內航線145條,國際及地區航線37條;運營的航空公司有40家,其中,境內航空公司25家,境外航空公司15家。
泉州晉江國際機場
泉州晉江國際機場(IATA:JJN)始建於1955年08月,地處中國東南沿海,與臺灣隔海相望,位於"海上絲綢之路起點"、"東亞文化之都"中國泉州。與周圍的火車站、長途汽車站、泉州港相銜接,交通極為便利。機場飛行區等級為4D級,擁有一條長寬分別為2600米×60米的跑道,道面強度PCN值63,設置先進的通信導航及助航燈光系統,21個停機位,13個登機橋廊,可保障年旅客吞吐量600萬人次。目前通航的城市有:北京、上海、廣州、天津、深圳、杭州、武漢、長沙、昆明、南京、重慶、濟南、香港、澳門、臺灣等國內地區航線和馬尼拉、曼谷、新加坡等國際航線。
武夷山機場
武夷山機場是福建省第三個開通民航運營的機場,坐落於秀甲東南的武夷山市南郊、武夷山市區與風景區之間,飛行區及站坪等佔地1.12平方公裡,是集航管、運輸服務、各項地面保障為一體的地方機場和國家Ⅰ類航空口岸。武夷山機場原名崇安機場,始建於1958年,為空軍二級永備機場。1984年經國務院、中央軍委批准轉為軍民合用。1992年國家和地方共同投資9600萬元對機場進行擴建。為確保軍民航飛行安全,民用設施與軍隊分開建設,自成體系。擴建後武夷山機場為民航4C級機場,年設計吞吐量42萬人次。機場跑道長2400米、寬45米,停機坪18000平方米,可供起降B-737和MD-82等中型飛機。機場設施設備配套完善,設有I類儀表著陸系統、I類進近燈光系統和全向信標測距等導航設施,具備全天候飛行條件,1994年1月15日武夷山機場正式開通民航。
寧德機場
寧德機場位於寧德市霞浦縣,屬於支線機場。根據海西經濟區合理布局支線機場的要求,近期按4C飛行區等級,建設寧德霞浦機場民航擴建工程
三明沙縣機場
三明沙縣機場位於福建省三明市沙縣。三明沙縣民用機場於2016年3月7日正式通航。機場近期定位為民航支線機場,可滿足雙向起降的要求,已建成一條長為2600米的跑道及5個機位。飛行區等級為4C級,通航後可起降波音737系列、空客A320系列、CRJ-200等C類機型,並開通三明至北京、上海、廣州、深圳、福州、南昌、成都、瀋陽等城市的航線。遠期定位為中型機場,並具備擴建為4D級機場的條件。跑道可向東北方向延長至2800米以上,起降波音757、767系列等D類機型,直飛國內主要城市、港澳地區、東南亞國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