知味堂:弘揚湖湘檳榔文化,鑄造正宗上果檳榔傳承標杆

2021-02-13 盛大金禧

知味傲視塵,清香瞬時身,無心爭百年,共享記憶人

——知味共享,情誼悠長

檳榔,對於湖南來說,不只是「零食」,更是一種代表了湖南人「吃得苦,霸得蠻,耐得煩」特質的湖湘文化。作為四大南藥之首、收錄於《本草綱目》、在世界範圍內有10億消費者的檳榔,當下正幻化成為湖南一張靚麗的名片。作為年產值超百億的食品加工龍頭行業,這一枚小小檳榔果,正以實際行動書寫著令人驚異的產業傳奇。

 

    檳榔原產地為海南等地,但作為一種生活文化習俗又以在湖南為盛,千年傳承,檳榔從藥材到食品,早已久負盛名,到今天成為很多人們每天生活的必需品。

《湘潭縣誌》記載,1779年湘潭大疫,縣令白景將檳榔分發給病人嚼食,病疫消失。自此,湘潭人嚼食檳榔成為習慣。數百年間檳榔在湘潭留下的傳奇和佳話流傳至今,膾炙人口的《採檳榔》已經流傳近百年,創作者正是湘潭人黎景光。他將揮之不去的故鄉情結全部濃縮在一顆小小的檳榔之中,通過作品淋漓盡致地表達出源遠流長的檳榔文化。

放眼全世界,除了湖南人對檳榔有著獨特的愛好,檳榔更是一度榮膺繼「菸草、酒精和咖啡因」之後的第四位大眾愛好。目前世界上嚼食檳榔的有10億到12億人,這一習俗主要流行於印度、巴基斯坦、斯裡蘭卡、馬爾地夫、孟加拉、緬甸、泰國、馬來西亞、印尼以及南太平洋的眾多島嶼。

 

檳榔如今已成為作為湖南的特色食品之一。能把一個不是本地原產的小小果實,變成一個地域文化與產業的奇蹟,並且塑造出代表湖南的特色性格和人文精神,成為與菸酒齊名的三大隨身消費品,這是檳榔產業發展繁榮的持久體現,之所謂「行走九州,提湖南人必言檳榔」。

知味堂承載著悠久的檳榔文化,形成一種從生活走出的符號。

知味堂,成立於2017年,隸屬於湖南醇品滋味食品貿易有限公司旗下的檳榔產業品牌,是一家集檳榔產品技術研發和生產加工銷售、物流於一體的全面發展企業。公司總部設在長沙,下設湘潭、湘陰兩個生產基地和長沙、湘潭、海南三個產品實驗基地。

知味堂自開創以來,一直秉承著「弘揚湖湘文化,製造正宗上果檳榔」的經營理念和「專注、感恩、匠心、共贏」的價值觀,堅持品牌創新,注重產品技術研發,大力推動「制度化、標準化、系統化」建設。其擁有獨立的檳榔產品技術研究所,並建立了設備完善的檢測中心,通過引進先進生產設備和技術,不斷改進工藝流程,嚴格控制生產環境和生產過程,保障產品質量安全,逐步完成檳榔產業的現代化管理,成為湖湘正宗上果檳榔引導者。

 沒有規矩,不成方圓。事物的發展都經歷無序到有序的過程,產業秩序的建立依賴於行業標準的建立和完善。行業標準是安全保障、品質保證,是市場準入、行業門檻,是產業分工、專業發展、有序競爭的推動器。

    檳榔行業標準缺失是制約產業發展,造成資源浪費,增加經營風險的重要原因,由於標準缺失,行業門檻極低,從業者進入和退出成本低,行業自律不足,競爭無序,造成種種亂象,如檳榔種植管理過於粗放、隨意;檳榔種植過程中化肥和藥物投入沒有限制,造成山地檳榔地表裸露,破壞生態平衡;檳榔採摘標準不高,採摘操作不規範,導致鮮果品質不穩定,以及生產規範和產品質量標準缺乏等。

    知味堂構建行業標準體系,結合產業發展狀況不斷完善行業標準和規範,在產業鏈各生產和交易環節中推廣應用,對產業的規範化發展,建立有序的產業發展秩序,構建合理的產業利益分配機制有著重大意義。

千裡之行,始於足下,檳榔產業的長遠發展,知味堂從制定行業規則開始,其次致力於行業標準的完善和推廣,並適應著產業發展需要,深入的消費者洞察,推動檳榔產業的規範化可持續發展。

1.積極實施「走出去」的發展戰略

知味堂積極實施「走出去」的發展戰略,構建以檳榔加工為中心、「中間開發,兩頭延伸」發展格局。建立「公司+協會+基地+農戶」良好發展模式,走向全國乃至世界的舞臺,達成檳榔產業的可持續發展。

2.依靠科技進步,加快檳榔產業創新步伐

知味堂創新檳榔生產工藝。用現代工藝取代傳統工藝,把繁瑣、落後的傳統工藝轉化為規範、標準的現代工藝、把「憑經驗配方」改為按科學法則配料配方,使檳榔加工工藝真正達到衛生、規範、高效。同時,企業加強研究和開發,不斷提高檳榔生產的機械化、自動化進程。

3.構築多品種、多風味的新格局

知味堂打破了檳榔的品種單一化,充分挖掘檳榔食品的藥用價值,開發出新一代的檳榔食品,未來走向全國甚至走向世界,這也是知味堂檳榔食品的發展後勁所在。

 

4.企業體制的革新現代化發展

知味堂用現代企業制度來取代封閉的家族制,體制的革新,不斷促進著企業的體制創新與機制創新的發展。


斥資百萬

助力都市喜劇微電影《我是大明星》

2017年4月5日上午10時08分,由湖南牽引文化傳媒有限公司、知味堂聯合出品的中國首部模仿秀逆襲都市喜劇《我是大明星》開機儀式在長沙華文悅喜大酒店舉行。

影片講述了屌絲製片人楊曉升因為拍片投資被騙,逼不得已使用模仿秀演員冒充大明星以圖矇混過關,在拍片的過程中,和模仿秀演員共同成長,最終完成自我救贖。故事詼諧有趣,笑點不斷,情感挖掘細膩深刻,笑中帶淚,大明星模仿秀演員傳神逼真的演出更是成為影片的爆點。

9月18日,在湖南長沙總部,知味堂為同名電影推出高端大氣的金色裝檳榔新品,一款有別於傳統的袋裝檳榔。知味堂總經理黃彥瑋先生與所有營銷團隊共聚一堂,正式開啟新品上市的這一歷史性時刻。為無數喜愛檳榔的消費者,帶來更帶勁的明天。

 

       外包裝採用金黑搭配,旨在在大批同類產品中脫穎而出;採用正宗配方精心調製,從原籽挑選開始,其生產工藝流程共歷經多道生產工藝,各道工序均有嚴格的質量檢測與檢查;同時開發全新電烤設備,保證檳榔生產過程中全程無煙燻、綠色、健康。保證了每顆上市的檳榔產品,個個精美,顆顆美味。

      創新性地進行了檳榔口味延伸,保持了傳統的可口、爽口、不燒口的特點的基礎上輔以煙制香味,醇香之外又添勁道,適合追求檳榔刺激感的人群食用。

赴海南省樂東縣考察

構築500畝檳榔加工基地


樂東黎族自治縣位於海南省西南部,靠山臨海,東南與著名旅遊勝地三亞市毗鄰,西北靠海南新興工業城東方市,風光秀麗,素有「天然溫室」、「熱作寶地」等美稱。當地經濟發展較為落後,作為重要扶持項目,檳榔種植成為當地解決農民脫貧致富的重要途徑。

2017年6月9日—11日,受海南省樂東縣委邀請,知味堂與戰略合作夥伴盛大金禧聯合一起,前往海南省樂東縣考察交流,了解了當地的經濟情況。海南樂東的檳榔成果期早,病蟲害少,口感好,是全世界最優質的檳榔種植地區之一,當下雙方便有著強烈的合作意向。

深入考察之後,知味堂初步確定將在2017年年中在樂東建立500畝檳榔初加工和深加工基地,在解決檳榔產地和加工問題的同時,帶動當地經濟發展,創造巨大的經濟社會效益。在此基礎上,知味堂將不斷擴大規模,建立更多的檳榔加工基地,拓寬生產銷售渠道,力爭領軍中國檳榔市場行業。



來源於《金禧月刊》第20期

責編 / 企劃推廣事業部品牌策劃 陳國棟

· END ·

投資有風險,理財需謹慎

相關焦點

  • 傳承與弘揚湖湘檳榔文化,是皇爺公司的歷史使命
    湖湘檳榔文化博物館常德分館剪彩儀式今天上午,湖湘檳榔文化博物館常德館盛大開館。湖湘檳榔文化博物館館長、湖南省省級非遺傳承人、業界唯一百年品牌張新發第四代傳承人、皇爺食品董事長張剛強先生在致辭時表示,作為湖湘傳統文化的重要組成部分,弘揚和傳承湖湘檳榔文化,是皇爺公司的歷史使命。
  • 喜馬拉雅上線《跟著汪涵打卡湖南》:芒果群星助力弘揚湖湘文化
    近日,《跟著汪涵打卡湖南丨走讀湖湘文化現場》(以下簡稱「《跟著汪涵打卡湖南》」)正式上線喜馬拉雅,節目由湖南省委宣傳部指導策劃,湖南廣播電視臺廣播傳媒中心製作,喜馬拉雅全網音頻首發。說起大湖南,除了網紅長沙、錦繡瀟湘的美食美景,其實,源遠流長的湖湘文化,還給我們留下了嶽麓書院、嶽陽樓等眾多寶貴的文化遺產。作為國內知名主持人,汪涵此次化身走讀湖南發起人,與眾多湖南青年主持人共同講述蘊藏在湖南的歷史故事,弘揚湖湘文化。此外,喜馬拉雅愛的代言人王一博也成為節目宣傳打call,與眾明星一起傾情推介,令更多的年輕群體感受湖湘文化之美。
  • 傳統文化為湘潭檳榔揭開面紗 湖南首家檳榔文化博物館開館
    湖湘檳榔文化博物館開館。紅網時刻5月21日訊(記者 唐頻輝)5月21日,湖南首家湖湘檳榔文化博物館在湘潭正式建成,並向公眾免費開放。湖湘檳榔文化博物館位於湘潭縣易俗河天易示範區碧泉潭路,是「湖湘博物館」系列之一,由湖南科技大學歷史系教授王秀山主導修建,歷時三年。該館整體展陳面積850平方米,劃分為「檳榔印象」「檳榔植物」「檳榔歷史」「檳榔文化」「檳榔民俗」「檳榔體驗」六大展區,館藏文物二千餘件,其中展出500餘件。傳統檳榔器皿展。
  • 匠心鑄造,中國文化遺產麼麼御守,如何傳承傳統文化?
    中國的傳統文化能夠得到其他國家的學習和傳承是一件值得讚揚的好事,但如果在本土的發展反而不如其他國家,未免顯得有些可惜,所以勿忘本,拾起並弘揚快被遺忘的傳統文化才是當前之急。麼麼御守便是為了重拾傳統文化,傳承華夏文明,在縱向發展的同時,將中國特色國禮帶向全世界,讓中國傳統文化通過麼麼御守這一個載體走出國門,走向世界。
  • 醉九門檳榔,感受的舌尖刺激,品味檳榔的文化魅力
    檳榔作為喜溫喜熱的陽性植物,主要生產在溫熱多雨的熱帶地區,原產馬來西亞,我國主要分布在海南島。人類嚼檳榔的歷史可以追溯到公元前900年,在古印度詩人馬可的作品裡記錄了軍隊嚼食檳榔保持精力的場景,而我國南方嚼檳榔也有兩年多年的歷史,最早記載於東漢楊孚《異物志》。
  • 用湖湘文化打造湘商特色名片
    【記者章勇長沙報導】日前,「湘商與湖湘文化」研討會在長沙召開。湖南省政協副主席、省工商聯主席張健出席並講話,湖南省委統戰部副部長、省工商聯黨組書記陳瀟主持。源遠流長、博大精深的湖湘文化是中華文化體系中獨具特色又居於重要地位的優秀文化,是湖南人民在長期歷史發展進程中創建、積澱和傳承的物質精神成果。受湖湘文化的薰陶與激勵,湘商具有濃厚的家國情懷。重名輕利、崇官尚權的湖湘文化是基於中國農耕文明而發軔、發展和鼎盛的,它缺乏深厚的工商傳統和商品經濟意識,當年湘軍辦工業就並非單純從經濟需要出發,而是為「富國強兵以救亡」。
  • 記者走進湘陰嶽陽樓君山島體驗湖湘生態文化
    4月9日,「環行洞庭—聚焦洞庭湖生態文化旅遊」大型主題採訪團深入湘陰、嶽陽樓、君山各景點參觀,體驗湖湘生態文化。 湘陰縣位於湘資兩水尾閭,洞庭湖南岸,山清水秀,人文薈萃。其中,左宗棠文化園對於弘揚和傳承左宗棠先進思想和文化有著特殊的意義。嶽陽日報全媒體記者們通過參觀左宗棠生平事跡和文物以及通過多功能演播廳,感受左宗棠的時代背景,對湖湘精神也有了進一步的理解。
  • "湖南風"吹進澳門 湖湘文化與媽祖文化交相輝映
    迤邐秀美的湖南美景讓人陶醉、湘味濃濃的文藝表演惹人追捧、跨境攜手的湘澳商協會籤約成果豐碩……  10月11日至14日,由湖南省人民政府協辦的第十一屆澳門媽祖文化旅遊節在澳門舉行,一陣陣「湖南風」吹進南海邊的澳門特別行政區,濃鬱的湖湘文化與媽祖文化交相輝映,為湘澳兩地交流合作寫下濃墨重彩的一筆。
  • 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座談會在我省召開
    11月26日,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座談會在太原市召開。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書記、部長胡和平出席並講話,省委副書記、省長林武致辭。文化和旅遊部黨組成員、副部長李群主持。副省長張復明出席。  胡和平在講話中指出,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是習近平總書記親自謀劃、親自部署、親自推動的一項重大國家戰略。
  • 關於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媽祖文化的建議
    關於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媽祖文化的建議    瓊文函〔2012〕131號       對政協海南省第五屆委員會第五次會議第0031號提案的答覆(B)      臺盟海南省委員會:    貴委提出的《關於進一步傳承和弘揚媽祖文化的建議》的提案收悉,現答覆如下:    媽祖文化是中國傳統的海洋文化,也是基於對媽祖崇拜信仰的特色民俗文化
  • 傳承祭祖禮儀 弘揚忠孝文化
    傳承祭祖禮儀 弘揚忠孝文化2017年02月03日 17:41:05來源:洞頭新聞網核心提示:2月2日上午,黃氏祭祖禮在下郎文化禮堂隆重舉行,近500名黃氏族人齊聚在此,共同緬懷始祖,弘揚忠孝文化。  洞頭網訊(通訊員 郭芳芳)2月2日上午,黃氏祭祖禮在下郎文化禮堂隆重舉行,近500名黃氏族人齊聚在此,共同緬懷始祖,弘揚忠孝文化。  祭祖儀式在一陣喜慶的鞭炮聲中開始,黃氏家族理事會理事長黃慶通與優秀族人代表黃根健一起誦讀祭祖文,牢記先祖禮世為人之道,恪守黃氏家訓,傳承和弘揚黃氏先輩一貫具有的優良傳統美德,為民族發展作出自己應有的貢獻。
  • 弘揚紅色文化 傳承紅色基因習水縣土城古鎮展演紅歌
    4月4日晚上8點,「紅色傳承不忘初心」紅歌會在土城四渡赤水紀念館廣場舉行,為來自上海、重慶、四川等地,參加5日習水縣第四屆紅軍節暨文化旅遊推介會的嘉賓正因如此,該藝術團被中宣部、文化部國家新聞出版廣電總局評為第七屆全國服務農民、服務基層文化建設先進集體。
  • 傳承中華文化 弘揚書法藝術
    書法是漢字的書寫藝術,是中華民族傳統文化的瑰寶,承載著中華文化的深厚內蘊,與中華民族的內在生命精神血脈相連,融為一體。書法不僅僅是「技」,是「藝」,更是「道」,它與中國文化相表裡,是我國幾千年文化的結晶,有著深厚的文化內涵和社會價值。為傳承經典,弘揚傳統文化,規範漢字書寫,提高師生藝術鑑賞和書寫水平,12月11日下午,由蘭考縣教育體育局主辦,蘭考縣新華書店,濟陽學校承辦的書法活動在蘭考縣濟陽學校開展師生書法作品展。
  • 「津玉良言」弘揚華夏文明 傳承津沽文化
    為了更好地組織學生探尋天津文脈,觸摸津沽歷史,感受津沽文化的薰陶,承擔起弘揚中華文明的歷史重任,六緯路小學開展了「弘揚華夏文明,傳承津沽文化」第九屆津沽文化日主題文化傳承活動。弘揚華夏文明傳承津沽文化河東區六緯路小學12月23日是「天津設衛築城紀念日」,天津也將迎來第616個生日。
  • 傳承華夏文化 弘揚客家精神
    深圳市客家文化研究會(以下簡稱研究會),成立於2004年,是深圳市唯一一家市文體旅遊局批准、市民政局註冊的市級客家文化研究社團,深圳市民政局評估認定為三A級社會組織。本會自成立以來,為傳承華夏文化、弘揚客家精神,配合市委、市政府的工作做了很多有益的事情。
  • 文化和旅遊部:保護好、傳承好、弘揚好黃河文化
    「深入學習領會習近平總書記關於推動黃河流域生態保護和高質量發展重要論述精神」「深刻把握黃河文化『根和魂』的重要地位」「講好新時代黃河故事」「建設造福人民的幸福河」……26日在山西太原舉行的黃河文化保護傳承弘揚座談會上,文化和旅遊部部長胡和平的一席話,引起與會者共鳴。
  • 弘揚山歌文化 傳承客家精神
    本報訊 日前,平遠縣第二小學舉行「傳承客家精神 弘揚山歌文化」山歌進校園主題活動,以活動形式傳承客家傳統文化,樹立學生的文化自信和民族自信,培育學生熱愛家鄉的情懷。 「客家山歌被稱為有《詩經》遺風的天籟之音,用客家方言演唱,故稱『客家山歌』。」
  • 弘揚傳統文化傳承川劇藝術
  • 餘姚傳承弘揚陽明文化翻開新篇章
    雙喜臨門,意味著餘姚傳承弘揚陽明文化、打造「陽明故裡、心學聖地」又邁出了一大步。  作為王陽明的出生地、成長地和講學之地,餘姚一直致力於陽明文化的研究、推廣與傳播,陽明史跡得到有效保護利用,陽明學術得到全面挖掘研究,陽明文化得到大力傳播弘揚。
  • 組建背景:傳承晉商精神 弘揚晉商文化的需要
    專題:聚焦晉商銀行掛牌    (晉商銀行相關資料)     晉人行商源遠流長,晉商文化博大精深,晉商精神享譽古今。總之,晉商文化是中華民族優秀傳統文化的有機組成部分,晉商精神是晉幫商人凝練和歷經檢驗而形成的、普適的商業之魂。    晉商文化和晉商精神是祖先留給我們的寶貴遺產。傳承晉商精神,弘揚晉商文化,是當代山西人義不容辭的歷史使命和社會責任;不這樣,今人愧對祖宗,山西有負眾望。傳承晉商精神,弘揚晉商文化,是山西經濟社會發展的客觀要求;不這樣,企業難以做強,經濟難以持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