提到大理,很多人第一個想到的是段譽,第二個才是蒼山洱海。
陸續會為大家詳細介紹一些大理景色優美而且具有人文意義上的地方,第一個讓我們先從巍山開始。巍山是一個不被遊客知曉,卻比大理古城還要古老、有著豐厚歷史文化底蘊的一座小縣城。
之所以先從巍山開始,因為它是南詔文化的發源地,南詔古國的都城所在。南詔統一六詔後,疆域版圖一度直追當時的大唐,在歷史上延續的年代只比大唐少幾十年而已。那段歷史時期,大唐、吐蕃、南詔呈三足鼎立之勢,可以想見當時南詔文明的輝煌燦爛。
現今的巍山是一座小小縣城,卻保存著中國最完好的明清古建築群,走進巍山古城,像是穿過時光隧道走回了過去的時光,歲月抹去了她昔日的芳華,卻雕琢出她今天的古雅。
巍山古城主街道由巍然屹立的拱辰樓和星拱樓串聯起來,沿街兩旁都是保留了明清風貌的中式兩層建築,建築主體斑駁古舊歪歪扭扭,每家的屋頂上都立著乾枯的衰草,好像一點點震動都會讓它垮塌,但是它卻度過了幾百年。每棟建築都是一部歷史,在斜陽中述說著光陰的故事。
在雲南幾乎每座城都有文廟,留存有60餘座,居全國之首,可見文風之盛不亞於中原。文廟又不同於一般的建築,有著嚴格的禮制形式,巍山畢竟曾是南詔都城,文廟自然比其他州縣文廟規模大、建築標準高,始建於明朝朱元璋時代,後幾經修繕,至今古建築尚存,還有幾件文廟祭器得以保存,文廟還將恢復它祭祀和教化的功能。
想更全面地了解一個地方的歷史,一定要去博物館。南詔博物館和等覺寺在一個大院落中,有時通往寺廟的門會關閉。博物館為仿古式園林建築,建築本身就是美的體現。館藏幾千件文物,更有千年以上文物,但是展示的並不很多。更相對於不太多的文物,我更感興趣的是繁複雕花的門窗,老祖宗留下的手藝簡直嘆為觀止。
民俗博物館暨梁大小姐宅院,是一定要看的。這是一家私人博物館,裡面卻珍藏著很多文物,古木家具、民俗服飾、藏地佛像,每一件都是花費大量精力收集而來,這個博物館的支撐完全憑藉現任館長和祖上一腔熱情維持,巍山本就是巴掌大的古鎮,遊客極其稀少,門票僅收20元,可以說常常入不敷出。
民以食為天,巍山的食物做的普遍比大理好吃。我最不喜歡的餌絲在巍山我可以吃兩大碗,巍山最著名的是一根面,要吃請趕早,中午就收攤,老闆就是如此任性。米線、餌絲、豌豆粉、卷粉、熱油粉……這些在大理都能找到,但大理做不出這裡的味道。每天不換樣的吃,也可以吃一周了。
很多人喜歡生活在大理而不是麗江,因為大理有人文氣息和生活氣息,蒼山洱海更添了它的靈氣。但是相對於大理古城,我更願意生活在巍山古城,這是一座活著的古城,遍布生活氣息,開店的、街上走著的、都是當地人,遊客倒是異類。它不是為了觀光旅遊存在的,只有本地人最真實的生活。
在這裡日子變得特別的慢,每一天似乎都是昨日重來,在相同的時間,相同的地點,往往會遇見相同的人做著相同的事:擺攤賣餌塊涼粉的、曬太陽的、縫鞋底的、去市場買菜的…
很多人說巍山像二十年前的大理,有著真正不被打擾的慢生活。如果你打算去巍山,一定要留出三到五天的時間,腳步慢下來,心才能安靜下來。去充分的融入當地人的生活,才是真正的旅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