雲南省大理白族自治州巍山彝族回族自治縣,地處雲南省西部的哀牢山和無量山上段,山川秀麗,氣候溫和,物產豐富。它不僅歷史悠久,還是南詔國發祥地,自明初的洪武年間開始大規模建城,至今已有600多年歷史。
拱辰樓北門
巍山北城樓名曰拱辰樓,建於明洪武23年,在高大的城牆上,建有五間重簷歇頂式的古老建築,下為城門洞,登樓可以俯視全城,是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巍山的標誌性建築。
拱辰樓南門
城樓南面掛「魁雄六詔」,北面掛「萬裡瞻天」橫匾,氣勢雄威、筆力遒勁,顯示了南昭王皮邏閣統一六詔雄踞大西南的威嚴。唐開元25年(737年),南詔王皮邏閣以巍山為基地,在唐王朝的支持下,兼併了洱海地區的五詔和其他小部落,建立南詔國,傳位十三王,歷時253年。
巍山古城安靜的四方街
古城圍繞著拱辰樓建成了四方街,看到四方街的標牌,不禁想起了幾天前在麗江古城的四方街那熙熙攘攘的人流。標牌下方,貼心的刻有巍山古城簡易的導覽圖。
古城中心的星拱樓
星拱樓的「玉環瓜浦」
據說古時候的巍山古城,有東、西、南、北四座城門以及城中心的星拱樓,共有25條街道18條巷,現在僅存星拱樓和北門了。星拱樓與拱辰樓遙遙相望,也建於明代洪武23年,樓通高11米,由木結構城樓與磚石結構基座兩部分組成。
星拱樓的「巍霞擁鶴」
城樓上下比例勻稱,四面設門通向東、南、西、北四條街,分別書有「瑞藹華峰、巍霞擁鶴、玉環瓜浦、蒼影盤龍」的牌匾,意在描繪巍山的四環景色。
歇腳點
星拱樓自古以來還是趕集挑柴老百姓的歇腳點,大伙兒歇下腳,打開篾飯盒,擰開小酒壺,相識不相識的,都能搭個伴,嘗嘗你家的菜,喝口我家的酒,趕路挑柴的乏累便消失在其樂融融的陽光裡。
古城老街雖然街道路面已沒有當年的痕跡,但是有歷史的古民居比比皆是,多數是院落式的。北門外的二條街道是主要居住區,臨街為鋪面及大門,寬度一般為6一7米,後面為住宅。不過,這裡遊客不算太多,物價也很低。
古城北街2002年重建的進士坊
這是古城北街建於明代的進士坊,原坊1958年被毀,現坊為2002年重建,底座一左一右的兩隻石獅,精雕細琢、比例勻稱。
巍山古城民風古樸,文化底蘊深厚,加上適宜的氣候環境,造就了巍山人神閒氣定的生活性格。你看,這下棋的老者,被刻畫的栩栩如生。
從老街上好幾家關門上鎖的店鋪所張貼的對聯來看,好像這裡假如家中有人過世,商鋪就要歇業三年呢,當時也沒好意思問問老鄉,從另外一個層面來講,體現了少數民族恪守孝道之心。
蒸小糕
一根面
這個應該是餌絲、米線
巍山小吃品種繁多,從街區已被時光磨得光亮的表現巍山小吃的雕塑,可以看出巍山美食歷史悠久,地方味道濃厚,主要有蒸小糕、一根面、餌絲、米線、糯米粑粑等等,還有年輕人喜歡的夜宵燒烤。到了巍山不僅可以遊覽古城,還可以大飽口福哦。
我們逛餓了,品嘗了蘶山小吃蒸小糕以及小米糖餅,味美香甜,質地純正。小耳黑也津津有味的吃了根烤腸。
巍山文廟
下馬石
巍山縣的文廟,雖然不能和之前看過的甘肅武威文廟相比,但是規模也不小。文廟大門向東,門旁有「文武官員到此下馬」石碑,當是近年新立。文廟外的宣傳橫幅,不失時機的呼籲人們要「呵護文化遺產、講好中國故事」。
550年的側柏樹
110年樹齡的紫薇
從莊重古樸的門樓進入,院內古樹成蔭,綠草茵茵,繁花似錦,盡顯幽靜典雅,這裡有486年、550年的側柏樹,還有一株110年的紫薇樹。
文廟同樣始建於明洪武年間,明、清兩代均有增修,鹹豐、同治年間擴建。文廟座北向南,規模宏大,佔地一萬多平方米,前設照壁,上鑲&34;大理石匾。
大成門
欞星門
大成殿
中軸線上依次為泮池、橋、欞星門、大成門、大成殿、燕塔坊、崇聖祠、尊經閣,東西兩側有名宦祠、興文祠、鄉賢祠等。
泮池、橋
泮池是中國古代建築的一種水池,古代有在學府前建泮池能振興學業之說。泮池之上有橋連通,名曰狀元橋。相傳古時考中狀元者方可從此橋通過,而其他人只能繞池而行。
文廟內的房屋建築多為紅牆黑瓦,莊嚴肅穆。在那暴風驟雨的年代裡,這裡用作巍山縣中學,學校在10多年前才搬走,加上巍山地處偏僻,使古建築得以部分保存。
南詔文化廣場
巍山縣南詔文化廣場,也為主題教育廣場,在古城、文廟、縣政府包圍之中,純粹的鬧市區,佔地三、四百畝,做的比花園還要美,真是難能可貴。
舊時的官署,現為巍山縣人民政府所在地
蒙陽公園大門
舊時的官署,現為巍山縣人民政府所在地。官署座北向南,佔地約8000平方米,現只存大門過廳和照壁。它建於明正統年間,經過清代康熙、乾隆數次增修擴建,形成了較大規模。清代鹹豐、同治年間,因為兵亂而部分被毀,民國時期沿作蒙化縣衙,後又改建為蒙陽公園大門。
官署自明代設立至今,一直是巍山地區的政治中心,見證著巍山社會政治經濟的發展歷程,同時作為古城的組成部分,對保持古城格局的完整性有重要意義。
晚飯在四方街隔壁的一排小餐館,選了一家客人多的,老闆親自炒菜,紅燒排骨、炒青菜、米飯,總價不貴。酒店的價格也不算高,100元左右。
巍山古城距離大理約50公裡,與大理卻如兩個天地,這裡沒有太多的商業宣傳,不為眾人所知,安靜的幾乎沒有遊人。我們還是看到221國道路邊的指示牌,寫著中國歷史文化名城巍山縣,才臨時決定留下的,差點擦肩而過。